⑴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對貨幣總量有何不同影響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對貨幣總量的影響區別:
1、由於原始存款是基礎貨幣的一個轉化形態,而派生存款則是超過基 礎貨幣的一個增量,因此原始存款的增加,不會導致貨幣存量的變化,只會引起 結構變動,而派生存款增加,貨幣存量也隨之增加;
2、原始存款的增加會直接引起銀行體系准備金的增加,而派生存款並不能增加銀行體系的准備金。准備金的變化是制約派生存款變化的一個主要因素,所以原始存款是決定派生存款 得以產生及其數量界限的基礎,而派生存款則處於被決定的地位;
3.、派生存款的形成是整個商業銀行體系的特殊機能,某一個別商業銀行本身是不能創造 派生存款的,而原始存款是任何一個銀行都能形成的,原始存款的增加是先增加負債業務,後形成資產業務,即先存後貸,而派生存款的增加是先增加資產業務,後形成負債業務,即先貸後存;
4、由於原始存款的增加並不改變貨幣存量的總額,因此,一般不會引致信用膨脹,而派生存款的增加,會增加社會貨幣供應量,若控制失當,就有可能導致信用膨脹。
派生存款和原始存款共同構成了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總額,通過存款的創造,增加了貨幣供給量。原始存款的形成並不增加貨幣供應總量,派生存款的形成則要增加貨幣供應總量。
商業銀行獲得原始存款後,除按法定存款准備金比率保留一部分作為法定準備金以外,其餘部分可用於放款或購買證券。通過對原始存款的吸收和放貸,商業銀行系統又可創造出數倍於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過程。
⑵ 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是怎樣的
銀行為工商業者開立活期存款賬戶,存戶可依據存款向銀行簽發支付命令書——支票,或通過其他方式將存款轉到收款人賬戶上,這些方式代替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被稱為存款貨幣或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是以貨幣發行人信用為擔保的貨幣,而存款貨幣是以發行該存款的儲蓄機構的信用狀況作為擔保的信用貨幣。
(2)原始存款算不算創造的貨幣擴展閱讀:
存款貨幣是指能夠發揮貨幣作用的銀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夠通過簽發支票辦理轉賬結算的活期存款。從商業銀行總體而言,活期存款余額應視同貨幣,通常被視為「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主要體現在單位、個人在銀行賬戶上的活期存款,主要流轉於銀行體系內,可用於轉賬結算。存款貨幣來源於現金貨幣的存入和銀行貸款派生機制。
⑶ 什麼是商業銀行的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貨幣
原始存款是指銀行吸收的現金存款或從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獲得再貸款、再貼現而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 ,是商業銀行將其原始存款運用於資產業務後所形成的存款。
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是貨幣供給過程中的一對互動變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聯系是:①原始存款數量變動是派生存款數量變動的唯一動因,派生存款數量變動要由原始存款數量增減來解釋;②原始存款數量變動在先,派生存款數量變動在後,沒有原始存款數量的張縮,便沒有派生存款數量的增減。區別是:①原始存款系由商業銀行被動收受,派生存款則由商業銀行主動創造;②原始存款能夠充當商業銀行的准備金,派生存款則不能;③原始存款的形成並不增加貨幣供應總量,派生存款的形成則要增加貨幣供應總
直接借鑒的哈
⑷ 普通商業銀行可以創造貨幣嗎
我們經常說,現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是商業銀行的負債,就是說我們手中的現鈔是我們的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而我們的存款貨幣是商業銀行創造的。商業銀行創造的貨幣我們稱為派生存款。其理論上的最大值是: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法定存款准備金-原始存款
例:如果你把100萬元現金存入銀行,假設我國現在的法定存款准備率是15%,那麼根據這筆原始存款,商業銀行能夠創造的派生存款的最大數額為100/15%-100=566.7萬元,社會存款總額就是666.7萬元。
因此,可以說普通商業銀行可以創造貨幣。
⑸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貨幣的含義和關系
銀行的存款來源不外乎兩種:一是原始存款,二是派生存款。所謂原始存款,是指客戶以現金形式存入銀行的直接存款。但銀行在經營活動中,只須保留一小部分現金作為付現准備,可以將大部分現金用於放款。客戶在取得銀行貸款後,一般並不立即提取現金,而轉入其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帳戶。這時,銀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活期存款。這種通過銀行轉帳方式發放貸款而創造的存款,就稱為派生存款。派生存款的創造過程在廣泛採用非現金結算的情況下,銀行將吸收的原始存款除了法定準備金外全部用於放款,客戶取得貸款後,不提取現金,全部轉入另一一企業的銀行存款帳戶。接這筆新存款的銀行,除保留一部分法定準備金外,又將其餘部分用於放款,這樣,又會出現另一筆存款。如此不斷延續下去,即可創造出大量存款。
派生存款 又稱轉來存款,是商業銀行將其原始存款運用於資產業務後所形成的存款。菲利普斯指出,派生存款是接受銀行放款和票據貼現的顧客將其資金轉入自己的存摺上,或是轉入新開立的存摺上的存款。與原始存款概念一樣,這一理論為後來的經濟學家用以說明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和供給存款貨幣過程。派生存款是商業銀行創造信用、供給存款貨幣的結果,凡是能夠影響商業銀行信用、供給存款貨幣能力的因素,都是派生存款的決定因素。歸納起來有:①通貨比率的高低。通貨比率越高,由非銀行部門流入商業銀行的原始存款越少,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越低,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數量越少;反之,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數量越多。②法定準備率的高低。法定準備率越高,商業銀行所能運用於資產業務的原始存款數量越少,信用創造能力越低,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數量越少;反之,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數量越多。③超額准備比率的高低。超額准備比率越高,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規模越小,信用創造能力越低,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數量越少;反之,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數量越多。
聯系與區別 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是貨幣供給過程中的一對互動變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聯系是:①原始存款數量變動是派生存款數量變動的唯一動因,派生存款數量變動要由原始存款數量增減來解釋;②原始存款數量變動在先,派生存款數量變動在後,沒有原始存款數量的張縮,便沒有派生存款數量的增減。區別是:①原始存款系由商業銀行被動收受,派生存款則由商業銀行主動創造;②原始存款能夠充當商業銀行的准備金,派生存款則不能;③原始存款的形成並不增加貨幣供應總量,派生存款的形成則要增加貨幣供應總量
⑹ 原始存款與基礎貨幣的區別
一、定義:
1.原始存款:
是指商業銀行接受客戶的現金或中央銀行簽發支票所形成的存款。
2.基礎貨幣:
是指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被社會公眾持有的現金與商業銀行體系持有的存款准備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的總和。
二、特點:
1.原始存款:
在原始存款量的變化中,商業銀行處於被動地位;商業銀行要開展資產業務,必須先吸收一定的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是商業銀行擴張信用、創造派生存款的基礎;吸收原始存款可增加商業銀行的支付准備金,增強銀行的清償能力。
2.基礎貨幣:
是整個商業銀行體系藉以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是整個商業銀 行體系的存款得以倍數擴張的源泉。在實行准備金制度下,基礎貨幣被整個銀行體系運用的結果,能產生數倍於它自身的量,從來源上看,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通過其資產業務供給出來的。
(6)原始存款算不算創造的貨幣擴展閱讀
原始存款是與派生存款相對稱的,是商業銀行存款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始存款指客戶以現金形式存入銀行的直接存款。商業銀行獲得原始存款後,除按法定存款准備金比率保留一部分作為法定準備金以外,其餘部分可用於放款或購買證券。
從用途上看,基礎貨幣表現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從數量上看,基礎貨幣由銀行體系的法定準備金、超額准備金、庫存現金以及銀行體系之外的社會公眾的手持現金等四部分構成。
⑺ 存款乘數:(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為原始存款的倍數。 B. 一般是指由基礎貨幣創造的貨幣供給。 C. 是指
A正確, 存款乘數是指原始存款經過商業銀行的輾轉放貸形成於數倍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而B是貨幣乘數,他們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
⑻ 【政治經濟學】10000萬元原始存款最終可創造出50000元存款,為什麼根據貨幣乘數
10000元原始存款最終可以創造出50000萬元的存款,說明貨幣創造乘數回K=5。所謂貨幣創造乘數是指,在貨幣供答給過程中,中央銀行的初始貨幣供給與最終形成的社會貨幣流通量之間存在著倍數擴張或者收縮的關系。貨幣乘數是多種因素決定的,如果用K,D,R分別表示貨幣乘數,貨幣存量或者說最終創造的存款額度,基礎貨幣存量即原始存款,那麼有關系式K=D÷R,不過這個乘數只是理論上的,它要滿足以下三個苛刻的條件才會有如上等量關系式,即:1,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為零;2,公眾均利用過期存款簽發的支票進行交易;3,商業銀行只開設了活期存款的儲蓄品種。就此題來說,是在滿足以上假設前提之後,又假設了銀行的法定準備金率為20%,這也是實際准備金率,這樣一來,A銀行吸納了某人或企業10000元的原始存款,保留20%的存款准備金,將剩下的8000元貸放出去,獲得8000元的企業或者個人又將此存入B銀行,B銀行保留這8000元的20%作為存款准備金,將剩下的80%即6400元貸出去,如此類推,每家銀行的存款增加數就拍成了10000,8000,6400, ……
⑼ 舉例說明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的區別
原始存款:是指銀行吸收的現金存款或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貸款所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對稱,是商業銀行通過發放貸款、購買有價證券等方式創造的存款。商業銀行吸收到原始存款後,只按規定留一部分作現金准備應付提存,其餘部分則可用於放款和投資。在廣泛使用非現金結算的條件下,取得銀行貸款或投資款項的客戶並不(或不全部)支取現金,而是轉入其銀行存款帳戶。這就在原始存款的基礎上,形成一筆新的存款。接受這筆存款的銀行,除保留一部分作準備金外,其餘部分又可用於放款和投資,從而又派生出存款。這個過程繼續下去,就可以創造出大量的派生存款。
但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不是無限的,它要受到兩個限制:
(1)它要受存款准備金的限制。法定存款准備率越大,存款擴張倍數越小。中央銀行把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備率作為緊縮或擴張信用的一個重要工具。可用公式表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備率-1)
(2)受客戶提現率的限制。用公式表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備率+提現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