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心理學名詞解釋創造性

心理學名詞解釋創造性

發布時間:2021-06-29 05:38:07

『壹』 心理學的名詞解釋

心理發展的內化說維果茨基指出,人的心理發展的第一條客觀規律是: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機能不是從內部自發產生的,它們只能產生於人們的協同活動和人與人的交往之中。與此相關的第二條客觀規律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過程結構最初必須在人的外部活動中形成,隨後才可能轉移至內部,成為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的結構。據此,維果茨基闡明了兒童文化發展的一般發生法則:「在兒童的發展中,所有的高級心理機能都兩次登台:第一次是作為集體活動、社會活動,即作為心理間的機能,第二次是作為個體活動,作為兒童的內部思維方式,作為內部心理機能」(維果茨基,1994,p.403)。顯然,這種從社會的、集體的、合作的活動向個體的、獨立的活動形式的轉換,從外部的、心理間的活動形式向內部的心理過程的轉化,就其實質而言就是人的心理發展的一般機制棗「內化」機制。同時,這也表明內化的過程是一種轉化的過程,而不是傳授的過程(VeraJohn?/FONT>Steiner&HolbrookMahn)。

『貳』 心理學名詞解釋 遷移與定勢

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廣泛地存在於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規范的學習中。定勢: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准備狀態,影響解決問題時的傾向性,通常是意識不到的。區別:一直在做區間估計題時,看到一道假設檢驗題,用區間估計的思路去想就是定勢。一直在看區間估計題,看到假設檢驗題時,把這兩個概念混淆了就是負遷移。一直在區間估計題,看到假設檢驗題時針對兩題進行對比,清楚地分辨出兩者的不同就是順遷移。

『叄』 心理學名詞解釋

注意的分配:指一定時間內,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進行注意,或將注意力分配到不同的活動當中。
注意的轉移:只當環境或任務發生變化時,注意從一個對象或活動轉移到另一對象或活動上。
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叫絕對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叫差別感覺閾限。
錯覺:就是對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確的知覺
問題解決:
等等我補充

『肆』 應用心理學 名詞解釋。急求,大家幫幫忙

激勵:是指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也就是說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員工努力去完成組織的任務,實現組織的目標。
從眾是在群體影響下放棄個人意見而與大家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行為。
溝通: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決策: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根據客觀的可能性,在佔有一定信息和經驗的基礎上,藉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對影響目標實現的諸因素進行分析、計算和判斷選優後, 對未來行動作出決定。
每個人在反應客觀現實時,都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點和方式,這些不同的特點和方式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上的差異,稱為個性差異。
情景模擬:指根據對象可能擔任的職務,編制一套與該職務實際情況相似的測試項目,將被測試者安排在模擬的工作情境中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用多種方法來測評其心理素質、潛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價值觀: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
「霍桑效應」,就是指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
團隊凝聚力:指團隊對成員的吸引力,成員對團隊的向心力,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團隊凝聚力不僅是維持團隊存在的必要條件,而且對團隊潛能的發揮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個團隊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組織賦予的任務,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
迴避沖突:當一個人面臨需要同時迴避的目標時所產生的沖突類型。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會設法擺脫這種困境。在許多情況下,客觀條件卻使人難以擺脫這種處境,因而陷入內心沖突狀態;

『伍』 名詞解釋,心理學

1.自我:即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現實部分,位於以生理需要基礎的原始本能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二者內化的心理代表。
2.行為: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
3.印象: 接觸過的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里留下的跡象
4.印象形成: 反映各種性格詞的出現順序是如何影響總體印象的概念
5.角色沖突:因為現實生活中的個體處在角色網路包圍之中,不容易滿足各方對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由此產生內心矛盾沖突。這種由角色引起的沖突叫角色沖突。
6.通過某一操作(呈現或撤銷某一刺激)使先前出現的行為頻率增加

『陸』 心理學名詞解釋 什麼是 健全人格,它有哪些特點拜託各位了 3Q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通過對數千名大學生和數千名著名歷史人物的具體研究,歸納出心理健康者或自我實現者的15個特徵: 1、 對現實世界有敏銳的洞察力。 2、 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現實。 3、 言行坦率、自然、純真。 4、 不過分關注自己。 5、 具有超然於世的品格和獨處的需要。 6、 獨立自主。 7、 時時常新的新鮮感。 8、 常常能體會到狂喜、驚異、崇高等等所謂「高峰體驗」。 9、 對人類充滿深厚的愛。 10、 具有民主的態度。 11、 具有很強的道德感。 12、 有幽默感。 13、 創造性。 14、 其親密朋友不多,但感情深厚。 15、 不盲從。 誠然,這些心理特徵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大多數人並不完全具備這些特徵,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問題。但是,我們可以把這些特徵作為心理教育的最高目標。

『柒』 急求心理學名詞解釋:(1)先行組織者2策略性知識3精緻性復述4創造性問題解決

先行組織者
先行組織者(advance organizer)是認知心理學的代表人物,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David Ausubel,1918年-)於1960年提出的一個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學理論方面的主要貢獻之一。根據奧蘇伯爾的解釋,學生面對新的學習任務時,如果原有認知結構中缺少同化新知識的適當的上位觀念,或原有觀念不夠清晰或鞏固,則有必要設計一個先於學習材料呈現之前呈現的一個引導性材料,可能是一個概念、一條定律或者一段說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直觀形象的具體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於要學習的材料(因此屬於下位學習),構建一個使新舊知識發生聯系的橋梁。這種引導性材料被稱為先行組織者。
先行組織者在學生學習較陌生的新知識,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准備時對學生的學習可以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有助於學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內容。
使用先行組織者,有助於促進學習的遷移,對於需要解決問題的遷移測驗項目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如果學習材料只要求機械記憶,則效果不明顯

策略性知識
用於調控自身認知過程的程序性知識稱為策略性知識.

精緻性復述
即將接收到的信息進行精細結構的編碼,如聯想編碼、組織編碼、心象編碼等等,這種編碼能在長時記憶中穩定地儲存,並在日後被提取出來使用。

創造性問題解決
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它具有目的性、認知性、序列性三個特點。

『捌』 心理學名詞解釋大全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

閱讀全文

與心理學名詞解釋創造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