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發明的股票
如果想了解股票的歷史,還要從荷蘭講起。
荷蘭船務博物館館長約斯特·肖肯布魯克
大約在年,僅荷蘭一個國家的商船數量就相當於英、法兩商船數量的總和。這表明當時荷蘭的海運業是多麼的繁榮。
後來,尤其是到了17世紀,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他們用我身後的這些船,繼續荷蘭和亞洲之間的貿易。
荷蘭的船隊把別國市場上缺少的東西運過去,再把本國市場缺少的東西運回來,這其中的利潤是十分可觀的。但是,僅僅憑著一葉輕舟,要在海上航行數萬公里,無論前面的利潤有多麼可觀,那些出沒無常的狂風巨浪即給遠航的貿易帶來無法迴避的巨大風險。
因為航海風險很大,可能隨時會出現風暴、海難、疾病等情況,飲食條件又非常的糟糕,這些因素使得水手的生活非常艱苦,一旦船隻出事,不光是貨物化為泡影,甚至連水手的性命都保不住了。
遠航帶來的超額利潤是所有人都希望得到的,而獲取它所必須承擔的巨大風險又是所有人無法逃避的,那麼,有沒有一種辦法既能夠獲得足夠的利潤又能夠把風險控制在一定程度呢?
於是,股份制的公司、股票以及股票市場就在人們這種分散投資的需求中誕生了。
參考資料:http://www.8nn8.com/zt/zb/001.htm
㈡ 股票的發明者是誰
你的問題提的真好啊!股票的發明者是誰,我查了好多資料都沒找到,只是查到了起源在英國專,在1553年,英國以股份屬集資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爾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公司,其採取的方式就是公開招買股票,購買了股票就獲得了公司成員的資格。這些公司開始運作時是在每次航行回來就返還股東的投資和分取利潤,其後又改為將資本留在公司內長期使用,從而產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應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㈢ 誰發明的股票
最初創立股票可不是為了給人投機或給人製造風險,而是一種為了有益的目的而降低風險的措施。那正好是在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很多人知道靠帆船做海外貿易能賺很多錢,但最初只有國王或貴族才能負擔得起。很多老百姓也想來分一杯羹,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很少有人能獨自負擔得起一艘船的費用,另外,即使能負擔得起,萬一船要是沉了或被海盜打劫,那就傾家盪產了。於是想到大家合夥投資遠洋貿易,每個人都可以入股,這算是股票思想的雛形,但其實即使這樣也不保險。 荷蘭聯合西印度公司去美洲做貿易的時候發現了一處天然良港,於是在此建立了一座城市,叫做「新阿姆斯特丹」。當時的美洲根本就是一塊無主之地,誰都可以來爭搶,荷蘭擔心到手的地盤讓人奪了去,於是就在「新阿姆斯特丹」周圍建立了城牆。荷蘭人的擔心果然應驗,不久後英國人來進攻,只可惜英國人從水路進攻,城牆沒有發揮半點用處。城市被攻克之後更名為「新約克郡(New York)」,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紐約。城牆之後30米的地方不能建任何建築,當初是為了調動軍隊用,隨著城市的擴大城牆最終被拆除,但那塊空地卻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了一條主要街道,由於毗鄰城牆,故被稱為「牆街」(Wall Street),也就是華爾街。紐約這座城市繼承了荷蘭人的商業精神,因此華爾街也成了此後數百年的世界金融中心。 荷蘭人幫全世界建立了最早的金融體系,上述模式和城市一直沿用至今.
㈣ 是誰發明了股票這要命的玩意兒
荷蘭人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公司是荷蘭1602年籌建的東印度公司。當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所需資本也愈來愈大,僅靠個人或幾個人合夥開辦企業這一傳統的形式,已難以滿足興辦大規模企業的需要。於是股份公司這一新型的企業形式應運而生。通過發行股票,把許多單個資本和社會上其他的資金集中起來。可見股票的歷史是很悠久的。
㈤ 誰發明了股票
相關資料:
1602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樣,如今,他們又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是的,可以這么說。它是第一個聯合的股份公司,為了融資,他們發行股票,不過不是現代意義的股票。人們來到公司的辦公室,在本子上記下自己借出了錢,公司承諾對這 些股票分紅,這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籌集資金的方法。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 館長 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他們聚集了650萬的資金,差不多相當於300萬的歐元,而那時候,這些錢值幾十億,用這些錢他們建立了公司。
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長的女僕也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成千上萬的國民願意 把安身立命的積蓄投入到這項利潤豐厚,同時也存在著巨大風險的商業活動中,一方面是 出於對財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為荷蘭政府也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政府將一些 只有國家才能擁有的權利,摺合為25000荷蘭盾,入股東印度公司,這就大大增加了東印度 公司的許可權和信譽。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政府給東印度公司的特權是)可以協商簽訂條約,發動戰爭,這樣它就成了在亞洲的獨立主權個體,或者說從南非到日本的整個地區,它都可以像一個國家那樣運作。
在一切准備妥當之後,東印度公司的船隊出航了。西班牙國王幾乎是用鄙夷的態度對待這個不自量力的挑戰者。但是,在東印度公司成立後的短短五年時間里,它每年都向海 外派出50支商船隊,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 館長 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前十年他們(東印度公司)沒有付任何的利息,因為投資者喜歡把錢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亞洲建立一個貿易王國上面。做完這些,十年後,公司第一次給股東派發了紅 利。
連續十年不給股東們分紅利。這樣的經營方式為什麼能夠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這是因為:荷蘭人同時還創造了一種新的資本流轉體制。1609年,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誕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願意,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可以隨時通過股票交易所 ,將自己手中的股票變成現金。
早在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經活躍著超過1000名的股票經紀人。他們雖然還沒有穿上紅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經出現了。
這里成為當時整個歐洲最活躍的資本市場,前來從事股票交易的不僅有荷蘭人,還有許許多多的外國人。大量的股息收入從這個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院子,流入荷蘭國庫 和普通荷蘭人的腰包,僅英國國債一項,荷蘭每年就可獲得超過2500萬荷蘭盾的收入,價 值相當於200噸白銀。
㈥ 股市最早是由哪個國家發明的,發明人是誰啊
2000多年前,古羅馬共和國就有了股票和股票交易市場。
當時,政府通過招標形式,把公共服務包給私人公司,這類公司的名字就叫「為公共服務的組織」。
這類公司直接把股票賣給投資人,股票持有人可以把股票拿到股票市場上交易,古羅馬的克斯托神廟就是股票交易的場所。
古希臘歷史學家波力比阿斯曾寫道:「當時,幾乎所有公民都持有股票」;古羅馬執政官西塞羅也提到過「股票危機」,他認為當時的股票價格過高。
公元1250年前後的法國,巴扎克爾麵粉公司發行了96股股票,這些股票均在市場上交易,交易價格參照麵粉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15世紀,哥倫布發現了南美州,隨後麥哲倫又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
這些地理上的大發現連接東西方,使海外貿易和殖民地掠奪成為暴富的捷徑。
而要組織遠航貿易就必須具備兩大條件:
其一是組建船隊需要巨額的資金;
其二是因為遠航經常會遭到海洋颶風和土著居民的襲擊,要冒很大的風險。
而在當時,沒有一個投資者能擁有如此龐大的資金,且也沒有誰甘願冒這么大的風險。
為了籌集遠航的資本和分攤經營風險,就出現了以股份集資的方法,即在每次出航之前,招募股金,航行結束後將資本退給出資人,並將所獲利潤按股金的比例進行分配。
為保護這種股份制經濟組織,英國、荷蘭等國的政府不但給予它們各種特許權和免稅優惠政策,為股票的產生創造法律條件和社會環境。
在1553年,英國以股份集資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爾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公司,其採取的方式就是公開招買股票。
這些公司開始運作時,是在每次航行回來就返還股東的投資和分取利潤,其後又改為將資本留在公司內長期使用,從而產生了普通股份制度。
因為在貿易航行中獲取的利潤十分豐厚,這類公司就迅速膨脹,相應地股票也得到發展。
1602年3月20日,總部設在阿姆斯特丹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首次發行股票。
該股票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交易,但公司每年只進行一次股東變更登記。後來,報紙也每天刊登這只股票的價格,這在當時頗吸引眼球。
現在股市上常用的一些操作手段,在荷蘭股市裡就被使用。
例如做空,就是在自認為的股票高價位借股票賣掉,等價格下跌後再買回歸還,通過高價賣低價買套利;
洗盤,就是合謀做空引發股市恐慌,誘導股民低價拋售股票,等價格跌到極低時再回購;
對敲,就是通過多個賬戶自己買賣自己的股票,或幾個人串通相互買賣股票,以此操作股票價格和交易量,製造市場假象;
坐莊,就是囤積股票,造成供不應求假象,抬高股票價格,當股價到一定高位時出貨,通過低價買高價賣套利。
這些不正當的操作手段引起股市的混亂,荷蘭政府便禁止做空,並開始監管股票市場。
1608年,荷蘭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個證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㈦ 股票是誰發明的
荷蘭人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公司是荷蘭1602年籌建的東印度公司。當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所需資本也愈來愈大,僅靠個人或幾個人合夥開辦企業這一傳統的形式,已難以滿足興辦大規模企業的需要。於是股份公司這一新型的企業形式應運而生。通過發行股票,把許多單個資本和社會上其他的資金集中起來。可見股票的歷史是很悠久的。
㈧ 誰發明了股市
應該說,證券市場是社會大生產的產物之一,也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因為當人類進入商品經濟的更高階段——市場經濟之後,單純依靠自我積累和借貸資本已無法滿足社會化大生產所需的巨額資金了,於是一種新的企業融資制度就應運而生了,這就是股份公司制度。最早的股份公司應該起源於17世紀初,當時在英國和荷蘭首先出現了一批具有較為明顯的具有現代股份公司特徵的海外貿易公司,他們募集股份資本,設立最高權利機構---股東大會,並實行按股分紅,按股承擔有限責任的分配製度,而且允許轉讓股份,這應該算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公司了;到了19世紀中期,美國也開始出現類似形式的築路公司、運輸公司、采礦公司和銀行;當時間進入19世紀後半葉時,這種先進的企業融資制度在以鋼鐵、煤炭、機器製造業為中心的重工業部門已開始被普遍採用。大約也就在這一時期,股份公司制度傳入了日本和中國,兩國分別在明治維新和洋務運動中出現了類似的公司,1873年成立的輪船商局成為我國最早發行股票的企業。可以說,正是這種全新的企業融資方式奠定了全球證券市場發展的基礎,但在早期的證券市場中,政府債券扮演著比股票和企業債券更為重要的角色。如最先發行公債的荷蘭和英國,獨立戰爭後發行8000萬美元巨額聯邦債券的美國,以及我們的清政府等等。在這一系列證券發行的推動下,證券交易市場也開始逐步形成。1611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現了股票交易所的雛形;1773年,在倫敦柴思胡同的約那森咖啡館,股票商們正式成立了英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即現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792年,24名紐約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成立經紀人卡特爾,也就是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
㈨ 股市是誰發明的沒有股市會怎麼樣
股市是股票交易市場的簡稱。它不是某個人發明的,是自發並逐漸形成的。
股票市場的前身專起源屬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
簡單地講,如果沒有股票交易市場,就會使大家失去一個重要的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