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用牛奶做發明

用牛奶做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9 04:02:57

『壹』 牛奶的起源和歷史

考古學家在2萬年前的原始人穴居遺址中,曾發現過牛群的圖象。另有人在一座古城的廢墟中找到了公元前3500年的一幅擠奶圖畫,至少在那個時候,人類已經開始用牛奶做飲料了。據史料記載,古羅馬人曾用掉奶浸泡過的麵包屑搓臉,他們相信這樣做可以使皮膚白嫩。一位羅馬皇後每天用牛奶洗澡,她認為這可以增進身心健康,並能保持身體健美。

在中世紀的歐洲,牛奶作為葯物的功用被人們大大地誇張了。當第一批歐洲移民湧向北美大陸去淘金時,盡管漂洋過海的木帆般擁擠不堪,但人們仍然要帶上大批奶牛。多少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是靠從自家的奶牛或附近的奶牛群來擠取牛奶。因為牛奶不易保存,在常溫下數小時就會腐敗,所以那個時候,喝奶並不象喝水那麼方便。

到1851年,牛奶公司的創始人蓋爾·鮑爾頓找到了一種從奶中取出部分水分的方法,這使牛奶的存放期延長。4年後,法國化學家和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發明了低溫滅菌法,牛奶經過滅菌處理,可以更長時間地庫存,並可安全送到用戶手裡。這之後,牛奶作為一種方便飲料的消費范圍便越來越廣。

中國是一個男耕女織的農業大國,包括飼養奶牛在內的畜牧業,一直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隨著科學和現代生活的發展,人們對牛奶的認識逐步加深,消費量不斷增加。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牛奶一直是嬰幼兒的輔助食品和老弱人等的滋補營養品,是一種奢侈品。

牛奶作為一種相對音及的大眾飲料發展起來,是80年代的事情。一方面,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奶牛的飼養、奶製品加工和銷售網的擴大,也都有了相應的發展。

(1)用牛奶做發明擴展閱讀

牛奶的營養特點

牛乳及其製品是膳食中蛋白質、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B2的重要來源之一。

1、蛋白質

牛乳中蛋白質含量為2.8%~3.3%,主要由79.6%的酪蛋白、11.5%的乳清蛋白和3.3%的乳球蛋白組成,另有少量的其他蛋白質,如免疫球蛋白和酶等。牛乳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7%~89%,生物學價值為85,屬優質蛋白質。

2、脂肪

乳類脂肪約為2.8%~4.0%,以微粒狀的脂肪球分散在乳液中,呈很好的乳化狀態,容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達97%。牛乳中的脂類主要以甘油三酯為主,少量磷脂和膽固醇,乳脂肪中脂肪酸組成復雜,油酸佔30%,亞油酸和亞麻酸分別佔5.3%和2.1%,短鏈脂肪酸含量較高,約為9%,是乳脂肪具有良好風味及易於消化的原因。

3、碳水化合物

乳類碳水化合物主要為乳糖,牛乳乳糖含量約為3.4%~5.4%。乳糖在腸道中能促進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促進腸道乳酸細菌,特別是雙歧桿菌的繁殖,改善人體微生態平衡,促進腸細菌合成B族維生素。

4、維生素

牛乳中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其含量與飼養方式、季節、加工方式等有關。牛乳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可以提供相當數量的核黃素、維生素B12、維生素A、維生素B6和泛酸。

5、礦物質

牛乳中礦物質含量約為0.7%~0.75%,富含鈣、磷、鉀、硫、鎂等常量元素及銅、鋅、錳等微量元素。100mL牛乳中含鈣110mg,為人乳的3倍,且吸收率高,是鈣的良好來源。

牛乳中鈣和磷的比值為1.2:1。牛乳中的鉀、鎂元素含量也較豐富,有利於控制血壓,並成為動物性食品中唯一的成鹼性食品。但其中銅、鐵含量較低,必須從其他食物中獲取。

6、其他物質

乳中還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質,其中較為重要的有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肽、共軛亞油酸、酪酸、激素、生長因子和多種活性肽類等。

『貳』 牛奶的加工過程

1、擠奶密封

早在6000多年前,人類已經開始品嘗這種從母牛身上擠出來的乳汁了。當然,它最初的用途是哺育小牛。

即使一頭健康的母牛,剛擠出的牛奶也有不少細菌混在裡面。雖然很多現代化的牧場已經開始用智能的擠奶機器人代替人工擠奶,讓牛奶從擠出來那一刻開始就進入密封儲藏罐,減少接觸外界所造成的污染,但直接喝未經加工的牛奶無異於和細菌們也來了次親密接觸,是一件很「冒險」的事。

所以,一般把剛擠下的奶先放進奶罐,迅速進行冷卻,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延長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續時間。冷卻過的奶,需要及時送到工廠加工處理。即經過濾、凈化、冷卻、均質、殺菌和包裝等工藝,便成為人們日常飲用的消毒牛奶。

2、過濾、脫脂、均質

經過檢驗,無病無害的牛奶會直接由管道進入工廠內部,等待著它們的是最初的三道關卡,過濾、分離、均質的預處理。

過濾是牛奶凈化的基礎,「原奶」中微小的乾草、飼料、毛發等雜質會在這里被剔除,這樣的牛奶才算是「純」的,沒有「細作」混在其中。

3、分離

有點像游樂場里的告訴「旋轉木馬」,利用不同物質的比重不同,通過離心作用進一步去雜質,提純牛奶。分離是加工脫脂牛奶不可缺少的環節。根據對牛奶的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離心機分別能達到除菌、脂肪標准化和脫脂的效果。

4、牛奶產品預處理過程中有一個特殊的環節,均質。

新鮮牛奶中含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粒,由於脂肪比水輕,如果不加處理,脂肪粒會上浮,出現牛奶分層現象。

而均質設備利用高壓突然釋放壓力的原理,把牛奶中的脂肪顆粒擊碎,優質的均質機甚至能將脂肪顆粒粉碎至1微米以下,直徑差不多是一根頭發的幾十分之一。這樣能夠保證牛奶中的脂肪粒不易上浮,讓牛奶「濃度均勻」,不至於第一盒全是脂肪,第二盒清淡如水。

5、核心殺菌

過預處理的牛奶,已經沒有了雜質,但依舊「菌物」纏身。殺菌,是牛奶加工環節中最重要的一步,經過了這一關的考驗,牛奶才算真正得到了由外至內的「凈化」。

如今,最為常見的牛奶殺菌方式主要有巴氏殺菌和超高溫瞬時滅菌處理(UHT)兩種,通常來說,UHT對細菌的消滅更為徹底,因此保存時間更長。市面上見到的常溫奶(不用放在冰櫃里的那種)多半都是採用UHT處理的。

6、牛奶穿新服

奶從進入工廠開始到進入灌裝機,完全處於「自閉」的狀態,無法與外界接觸。這樣既可以抵禦「外敵」入侵,也避免它本身因環境變化而「變壞」。

(2)用牛奶做發明擴展閱讀: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乳蛋白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乳脂肪多為短鏈和中鏈脂肪酸,極易被人體吸收;鉀、磷、鈣等礦物質配比合理,易於人體吸收。

消毒鮮奶和滅菌奶中蛋白質、乳糖、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含量基本上與原料乳相同,僅B族維生素有少量損失,但消毒奶的保存率通常在90%以上,滅菌奶也在60%以上。維生素C損失較大,但因它不屬於牛奶中的重要營養物質,故而對奶製品的營養價值影響不大。

生鮮牛奶:未經殺菌的新擠出的鮮牛奶,在許多發達國家,生鮮牛奶是最受歡迎的,價格也昂貴。能夠在4℃下保存24-36小時,這種牛奶無需加熱不僅營養豐富而且保留了牛奶中一些微量生理活性成分,對兒童生長有很多好處。

『叄』 牛奶最早是從哪個國家發明的

牛奶最早起源新石器時代的中亞地區。
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和古代遺留的壁畫等資料,可以證明普通牛起源於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時代開始馴化。普通牛最初馴化的地點在中亞,以後擴展到歐洲、中國和亞洲。亞洲是野牛原種的棲息地,迄今仍有許多在原地生活於野生狀態中,而在歐洲和北美則除動物園和保護區尚存少數外,野牛已絕跡。中國黃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許多地方發現,如大同博物館陳列的原牛頭骨,經鑒定已有7萬年。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長約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區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發掘到的。此外,在東北的榆樹縣也發掘到原牛的化石和萬年前牛的野生種遺骨

『肆』 第一個發明牛奶的人,都對牛做了什麼啊

很高興為您解答:
擠奶,應該是發現牛奶有用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純手打答案,絕非軟體回答,歡迎隨手採納以為鼓勵,祝您幸福!

『伍』 牛奶生產的全過程

牛奶是微生物活動的天堂。據試驗在常溫下把剛擠下的奶不做任何處理,過12小時,每毫升牛奶的微生物含量可達11.4萬個,到24小時每毫升猛增到130萬個。這就是牛奶為什麼容易腐敗的原因。所以,牛奶的消毒和保鮮技術十分重要。

一、牛奶的消毒 在生產過程中,一般把剛擠下的奶先放進奶罐,迅速進行冷卻,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延長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續時間。冷卻過的奶,需要及時送到工廠加工處理。即經過濾、凈化、冷卻、均質、殺菌和包裝等工藝,便成為人們日常飲用的消毒牛奶。殺菌是生產消毒牛奶的一項重要工藝。一般都是採取巴氏消毒法(德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氏德於19世紀50年代發明的,故以此命名)。這種方法分低溫和高溫兩種消毒法。低溫消毒法是將牛奶放入專門的巴氏消毒器中,將牛奶加熱至62℃~65℃,維持30分鍾;高溫消毒法是加熱至73.8℃~76.6℃,持續時間1~10分鍾,或82.2℃,時間不超過5分鍾。然後迅速冷卻到10℃。冷卻的目的是防止殘留的芽胞繁殖,並保持奶的品質。另外,使用土法也可達到消毒的目的。即用旺火煮後,在奶的表面迅速形成奶脂膜(以牛奶不溢出為准),猶如一塊布蓋在海浪上一樣。從形成脂膜時計算,再煮15分鍾,就能達到巴氏消毒法的效果。

牛奶的消毒必須嚴格掌握好溫度和時間。不然,既達不到消毒的目的,還破壞了牛奶的營養成分。這是因為:一是長時間高溫煮沸會使牛奶中蛋白質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從而造成蛋白質大量凝結和沉澱;二是鮮奶中的鈣是以靜電方式與酪蛋白相結合,形成人體可以消化吸收的酪蛋白鈣,而長時間煮沸的牛奶與消毒牛奶相比,酪蛋白大約要減少20%,鈣質多變為難以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鈣鹽;三是長時間煮沸還會使乳糖焦化分解,營養價值低;四是破壞了包括維生素A等多種維生素。因此,消毒牛奶原則上就直接飲用,不必再進行煮沸。如果需要加溫的話,只要把袋裝的奶牛放在50℃~60℃的熱水中加熱片刻,就可以了。

二、消毒牛奶的保鮮 消毒牛奶不易在常溫下保存。牛奶最怕太陽光。在太陽光照射下,牛奶含的維生素A、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12均會受到破壞,所以最好是避光冷藏。據試驗,牛奶冷卻到13℃,可保存12小時,因此,把暫時不飲用的袋裝消毒牛奶,可放到電冰箱冷藏櫃中,但不要放到冷凍櫃中。因為牛奶一經冷凍,再加熱化解,就會發生脂肪與蛋白質分離,出現凝固、沉澱,此時油脂上浮,奶味變談,營養價值也有所降低。如果買回來的是個體戶的奶,煮沸消毒後最好一次飲完,不宜繼續保存。如果要保存,可用小口容器裝好,密封存放,但時間不宜太久

『陸』 純牛奶的製作流程

純牛奶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


二、工藝要點

1、原料乳檢驗:參見《生鮮牛乳檢驗指導書》和《生鮮牛乳檢驗方法》。

2、冷卻貯存:迅速冷卻到4℃以下貯存,貯存期間溫度不超過5℃。貯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如超過24小時需重新進行檢測。

3、巴氏殺菌:

巴氏殺菌:要求85℃±5℃/15s。

閃蒸:預熱(65~75℃)、閃蒸脫氣(閃蒸真空度根據原料奶的理化指標調節,一般在(-0.04~-0.08Mpa))、均質(壓力12~18Mpa)和巴氏殺菌(80~88℃、15s)。根據成品指標進行設定。(蛋白質≥2.95%)

冷卻貯存:迅速冷卻到4℃以下貯存,貯存期間溫度不超過5℃。貯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

4、配料:

(1)預熱:將部分巴氏奶加熱到70-75℃,打入高速攪拌缸。

(2)溶膠:緩慢將物料加入到高速攪拌缸中,保持化料溫度在65-70℃攪拌10-15分鍾,使其充分溶解,保證無肉眼可見顆粒,打入到調配罐中與其餘原料奶混合,攪拌10分鍾。

(3)均質:將調配罐中的物料經均質並降溫後打到半成品待裝罐,均質壓力為200bar(先調二級壓力手柄,調壓至50bar,再調一級壓力手柄,調壓至200bar)。待裝罐儲存溫度應≤8℃。

(4)調香:將所需香精直接加入半成品待裝罐,攪拌均勻。

5、超高溫滅菌

預熱:預熱溫度為70-75℃。

脫氣

均質:均質壓力為200bar(先調二級壓力手柄,調壓至50bar,再調一級壓力手柄,調壓至200bar)。

UHT:137-140℃,3-4秒。

冷卻:≤25℃。

其它技術參數參照設備供應商提供的技術參數。

6、無菌灌裝:參照設備供應商提供的技術參數。

7、保溫實驗:按規定取樣將所取樣品放於保溫室(33℃±2℃)存放7天,在第5天做微生物檢測,第7天做理化檢測。

8、出廠:經檢驗合格後,產品方可出廠。

『柒』 誰發明了牛奶

明擺著的: 奶牛唄。

『捌』 牛奶巧克力最早是那裡發明的

1.牛奶巧克力:棕色的巧克力是牛奶巧克力,口感非常好,深受人們歡迎;長期以來,牛奶巧克力以它的口感均衡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也是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一類巧克力產品。最早的牛奶巧克力配方是由瑞士人發明的。比利時和英國也是牛奶巧克力的主要生產國。他們往往採用混合奶粉工藝,具有一種類似乾酪的風味。相對於純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的味道更清淡、更甜蜜,也不再有油膩的口感。好的牛奶巧克力產品,應該是可可與牛奶之間的香味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類似於兩個戀人之間既依戀又獨立的微妙關系。生產低密度牛奶巧克力組合物的方法:充以惰性氣體;牛奶巧克力組合物包含可可、乳品、食用碳水化合物和甜味劑的混合物,該產品實質上不含蔗糖,並具有傳統牛奶巧克力的滋味和口感。
2. 牛奶巧克力於1876年問世,Daniel Peter (1836-1919)原本是位屠戶的兒子,他是第一個將巧克力與牛奶混和從而發明了牛奶巧克力的瑞士人。
當時瑞士巧克力生產商Daniel Peter發現,向巧克力中加入奶粉可生產出更柔軟和更淡的巧克力。 從此改變了巧克力帶有苦味的歷史,使巧克力產品有了一個飛越的發展。 同時他發現Henri Nestlé最新發明的煉乳非常適合用來製造牛奶巧克力產品。3.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 (1814-1890)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工廠主,他發明了給孩子們食用的奶粉,同時也發明了濃縮牛奶的方法,這種方法也使Daniel Peter的牛奶巧克力成為了現實。

『玖』 酸奶是怎麼發明的

酸奶是人們十分熟悉的一種食品,但是它的來歷並不為人們所熟知。

相傳,酸專奶最早是由一位土屬耳其牧民偶然發明的。一年夏天,一位牧民去旅行,他帶了一些牛奶,並把牛奶裝在羊皮口袋裡。由於天氣炎熱,當他打開口袋吃時,發現牛奶凝固了,還有一股酸味,他認為牛奶壞了,可是一嘗,發現味道卻酸甜可口!這樣,酸奶便偶然地被發明了!

我們今天吃的酸奶是把牛奶經過人工發酵而形成的一種半固體食品,帶酸味,酸奶味道可口,又易於消化吸收,成為人們十分喜愛的一種食品。

『拾』 誰發明了牛奶是可以喝的

這個沒有誰發明,哺乳動物的乳汁都是可以喝的。

閱讀全文

與用牛奶做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