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周禮是誰創造

周禮是誰創造

發布時間:2021-06-29 01:58:15

① 周禮是誰寫的講的什麼

《抄周禮》:儒家經典,十三經之襲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
書中記載先秦時期漢族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歷象;小至溝洫道路,草木蟲魚。凡邦國建制,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賦稅度支,膳食衣飾,寢廟車馬,農商醫卜,工藝製作,各種名物、典章、制度,無所不包。

② 周禮是如何誕生的

周人為了不至於讓這種革命性的思想反對政治上的貴族統治,又同時提出了德的概念,周初的大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還制定了一套等級名分制度——周禮。周人的敬德就是要人們遵循周禮。《禮記·王制》中有「作奇技奇器以疑眾者殺」的說法,顯然是擔心不受社會規范限制的技術進步會引發奢侈,產生不平,助長爭斗。

③ 周禮是什麼

周禮
《周禮》-管制禮法匯粹、名物典章之全書

《周禮》又名《周官》、《周官經》,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之一,為周代職官禮法、物名制度匯編。中國古代社會所設置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及其職權劃分、官職職能等,就是由周禮模式脫胎出來的。名物制度也多源於周禮。

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馬 秋官司寇 冬官考工記

《周禮》

中國周代後期根據周王朝系統曾有過的官制加工整理的王朝設官分職的書。漢代原稱《周官》,又稱《周官經》。西漢末劉歆始稱《周禮》。全書6篇,分載天、地、春、夏、秋、冬6官:天官冢宰,稱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宮中事項,有屬官63;地官司徒,稱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內人民教養,有屬官78;春官宗伯,稱為禮官,管理宗教及文化,有屬官70;夏官司馬,稱為政官,管理軍制、步騎、兵甲、交通及各方諸侯有關事項,有屬官69;秋官司寇,稱為刑官,管理刑獄、司法政務,兼掌禮賓等,有屬官66;冬官司空,稱為事官,管理工程建設兼及溝洫、土地、水利等,這一部分在漢代發現時已缺,當時取《考工記》抵充,有屬官30。舊時常約言共有官360,實為376,每一官職皆有不少屬員,合計數萬人。《周禮》以官制的職掌聯系各種制度,目的在於富國強兵,組織民戶,廣征貢賦,充實府庫,為治理統一的大國提供設計藍圖。這部書原是先秦舊籍。鄭玄以為該書「乃周公致太平之跡」,遂被認為是周公的著作大行於世。唐賈公彥撰《周禮義疏》42卷,至宋時與鄭注合刻為《周禮註疏》。清孫詒讓的《周禮正義》徵引繁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④ 周禮是什麼

《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它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儒家把《詩》、《書》、《禮》、《易》、《樂》、《春秋》作為六經。孔子收徒講學時,選用了這些典籍作為教材。不過,孔子所講授的禮、樂和舊的富有鬼神迷信色彩的禮、樂已有很大的區別。他認為,《樂》教,可以使人「廣博易良」;《禮》教,可以使人「恭儉莊敬」 (見《禮記·經解》)。孔子還說過:「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在孔子看來,不學禮,便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據。因此,必須「立於禮」(《論語·泰伯》)。禮所包括的范圍很廣,從國家的典章制度,直至個人的行為准則。 現在我們所能見到 書影的禮書,有《周禮》、《儀禮》和《禮記》。《周禮》是講周朝官制的,《儀禮》是講各種典禮節儀的(如冠、婚、喪、祭等具體儀式),《禮記》是孔子學生以及後人傳習《禮經》的記錄,內容有關禮的性質、意義和作用。東漢學者鄭玄分別給《儀禮》、《禮記》作了註解之後,才有了「三禮」這一名稱。「三禮」都與孔子禮的思想有關,但只有《儀禮》(17篇)是由孔子整理編訂的。 《周禮》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匯編。由於我國早在夏、商、周時就進入了奴隸社會,而周為奴隸社會的鼎盛時代,所以《周禮》是中國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記錄,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記錄。全書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為上下卷,共12卷。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到漢時補以《考工記》。 《周禮》為何人所作,何時產物?歷來也是有爭論的。古文經學家認為,它是周公旦所作。今文經學家認為,它出於戰國,也有人認為是西漢末劉歆所偽造。近人從周秦銅器銘文所載官制,參證該書中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學術思想,多數人認為是戰國時的作品。也有人認為,《周禮》成於漢初。 《周禮》一書,東漢鄭玄撰有《周禮注》,唐朝賈公彥作《周禮正義》,清代孫詒讓也撰有《周禮正義》,這些注釋對後人研究《周禮》提供了參考資料。

⑤ 中國古代「周禮"的創始人是誰

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稱叔旦。周文王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稱為周公。

⑥ 周禮 是誰寫作的

《周禮》是儒家經典,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

⑦ 夏禮,殷禮,周禮分別是誰創立的

《論語》為政第二。原文為: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⑧ 周禮是什麼朝代

我傾向於《周禮》成書於戰國至西漢初年,不是一人所做,說是周公之書應該是攀附……裡面記載的東西就是一個烏托邦,有完整的國家制度。其完備程度絕不是西周之前可以有的,因為如果是周公所作,那麼其經驗全部來源於商代和夏代的官制,這是不可想像的。沒有道理那個時候那麼先進,後來的時代反而後退。再加上從用文習慣等方面推測,周禮的成書時間也不會太早。因為是烏托邦,所以其記載的東西沒有準確的年代,但是大致就是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東西為藍本,所以對研究那個時代有很大的幫助。

下面是網路中的資料:

周禮又名《周官》,是三禮之首,漢世初出,因與《尚書·周官篇》相混,改為《周官經》。西漢末列為經而屬於禮,故有《周禮》之名。這部書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減取捨匯編而成。《周禮》共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冬官」一篇早已散佚,西漢時補以「考工記」,稱為「冬官考工記」。全書共分四十二卷。 關於《周禮》的作者,眾說紛紜。基本上可分兩大類:第一類認為是周公旦所作,肯定此書的價值,稱之為「周公致太平之跡」、「太平經國之書」。但也有人認為雖為周公所作,但未曾付諸實行或局部為後人添入。第二類認為非周公所作,認為是西漢晚期劉歆校書時,加以整理補充而偽造成書,或與王莽合作竄改,以致對此書的價值持否定態度。還有人認為既不是周公所作,又不是劉歆竄改,而是出於他人之手,作者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許多人。時間為西周初,晚至西漢之末。近代學者根據考古出土文物的周秦銅器銘文所載官制,參考該書中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學術思想,基本上可以斷定為戰國時代的作品。 《周禮》是記載古代設官分職的政典,共記載了王室大小官377名,並詳列各官的職權。書中保存了不少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史料

閱讀全文

與周禮是誰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