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大發明產生的先後順序,以及外傳的先後順序(時間、朝代)謝謝!
造紙----------漢代 火葯-----------隋唐時期,印刷術-----------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指南針---------------在《韓非子·有度篇》中和《鬼穀子》一書中都有記載。在《鬼穀子》中記載說,鄭國人到深山密林中去採集玉石時,為了不迷失方向,帶著「司南」。這「司南」就是指南針這種機械。東漢王充在《論衡》中描述過「司南」,它象只水勺,用天然磁石磨製面成,勺底為球面體,勺呈橢圓狀,勺柄通體漸漸縮成柱狀。為了確定方向,還配有一個「地盤」,它是銅質或塗漆木製盤,中央是平滑圓槽,形狀可能是內圓外方,框上刻劃出定向的刻度,用「干」、「支」(即甲、乙、丙、丁……和子、丑、寅、卯……)以及八卦等表明二十四方位。將會投於地盤中央時,它的柄部就會大體停止在指南的方位上。以上可知司南是現代指南針(磁羅盤)的體型。「指南」是張衡在《東京賦》中第一次提出來的,以後經過魏晉、南北朝、隋、唐,直到宋代經過一千多年才逐漸發展起來了。宋代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指南針發展的當時狀況作了詳盡的論述。
四大發明的發明時間順序是指南針(戰國的司南)---造紙術(漢代--經蔡倫改進)火葯和印刷術(隋唐時期)
『貳』 中國三大發明的外傳路線有什麼共同特點
都是由古代絲綢之路像外傳播的,都是先傳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傳到歐洲再傳到全世界的。
『叄』 歷史:四大發明的外傳時間和途徑
活字印刷是十四世紀經由絲綢之路傳入阿拉伯,再傳入歐洲的。指南針是在中國造船業發達的基礎上在12世紀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傳入歐洲。火葯是在宋元時期我國火葯兵器發展起來後在十四世紀傳入歐洲。造紙術是延絲綢之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歐洲。
『肆』 用圖示繪出四大發明外傳的走向
四大發明傳播路線圖
『伍』 四大發明是怎樣外傳的
孩子,文化是交流的。四大發明主要是通商時由海外商人傳到世界的。
『陸』 四大發明如何外傳的
_造紙術
總序: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弗蘭西斯·培根(上圖)曾說:「我們若要觀察新發明 的力量、效能和結果,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了」,「歷史上沒有任何帝 國、宗教或顯赫人物能比這三大發明對人類的事物有更大的影響力」。 在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中,造紙是最早傳播到其他國家的。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內執掌手工業製作的宦官蔡倫(上圖)改進了造紙的方法,向漢 和帝獻紙,真正實用意義上的紙張開始出現。因為蔡倫後來被漢和帝封為「龍亭侯」,因此
經蔡倫改造之後的這種紙張被稱為「蔡侯紙」。公元 105 年這一年,則被普遍認為造紙術發 明的年代。蔡倫改進造紙方法之後, 紙張在當時人們的生活中開始廣泛應用。 在近年的考古發現中, 曾經出土過不少東漢時期的詩抄、書信或書札的殘片。這一時期的紙張,已具有一定的強度 和柔性, 厚度與現代機制原稿紙相當, 且有單面塗布加工, 說明當時的造紙工序已相當精細, 造紙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
上圖,經蔡倫改進的造紙方法流程 兩漢交替之際,大批中國百姓為避亂湧入朝鮮半島。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經蔡倫改進後 相對成型的手抄紙技術也傳入了朝鮮半島。20 世紀 60 年代,在朝鮮半島的一處古墓中曾經 發現國帶有西漢永始三年(公元前 18 年)字樣的紙張,是為有確切年代可考的中國造紙術 外傳的最早明證。
新羅王朝時期開鑿的石窟庵位於吐含山,是韓國典型的石窟寺廟。石窟庵是第 24 號國 寶,其正式名稱為石窟庵石窟。1995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公元 7 世紀末期,新羅王朝統一朝鮮半島。在這之後,新羅王朝全面吸收唐文化,派遣 了大批留學生到中國學習儒學和漢文化, 中國製造楮皮紙的技術這此時傳入了朝鮮半島, 曾 在唐代中國大量生產的藤紙也在朝鮮的高麗王朝時期重獲生機。 出產自朝鮮半島的 「高麗紙」 厚實挺刮,適合書寫各種文字,被稱作「中外第一」。中國古代著名書畫家蘇東坡、黃公望 和董其昌等人,都十分喜愛使用「高麗紙」。
上圖,清末的「高麗紙」 在從中國三國時期至唐朝這段時間里,朝鮮半島上的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一直充當 了中國文化向日本傳播的橋梁。 中國的造紙等技術也正是經由朝鮮半島諸國東傳日本的。 日 本奈良時代和江戶時代的手漉和紙工藝程序與中國造紙技術雖操作程序不同,但各有千秋。 在這前後,中國的造紙技術也先後傳播到了周邊的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國家。在中國西晉 和唐代高僧法顯和高僧玄奘的游記之中都沒有發現古印度有使用紙的跡象。 直至公元 9-10 世紀,中國的造紙技術才由絲綢之路西傳,古印度才有了用紙印刷的佛教經卷。
公元 751 年(唐玄宗天寶七年),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軍與大食(阿拉伯帝國)將軍沙利 會戰於中亞重鎮怛邏斯(今哈薩克江布爾)。激戰之中,由於唐軍中的西域軍隊發生了 叛亂,唐軍戰敗,但實力尚存。就在高仙芝整頓旗鼓,准備卷土重來之時,中原地區發生了 「安史之亂」,唐軍只得罷兵回師。
唐帝國疆域 怛邏斯之戰後, 唐軍中的部分造紙工匠被阿拉伯軍隊俘虜。 沙利駐蹕中亞重鎮撒馬爾罕,讓被俘的中國造紙技師在那裡傳授造紙技術, 並在這里建立了阿拉伯統治區第一個以破麻布 為原料生產麻紙的造紙場。
在怛邏斯戰役中被俘的唐代著名史學家杜佑的侄子杜環(上圖),後來展轉歸國。在他 的回憶錄中,就曾提及中國工匠傳授阿拉伯人造紙的史實。1887 年,奧地利阿拉伯學專家 卡拉巴塞克又在 10 世紀波斯文學家薩阿利比的著作《世界明珠》中,找到了阿拉伯軍隊在 唐軍戰俘中造紙工匠的協助之下,學習造紙技術的證據。
在這前後,撒馬爾罕(上圖)成為了阿拉伯人轄下第一個造紙中心。在許多中世紀阿拉 伯旅行家的游記中,都有關於撒馬爾罕出產的優質紙品的記錄。公元 794 年,在中國工匠的 指導下,在阿拉伯帝國的都城巴格達建立了新的造紙工場。此後,阿拉伯帝國的一切政府文 書、檔案均書寫在紙製品上。 隨後,源自中國的造紙術隨著阿拉伯大軍迅速傳播到了敘利亞、埃及和摩洛哥等地,並 隨阿拉伯大軍傳入了尚在阿拉伯人統治下的西班牙,並傳播到了與之鄰近的義大利等地區。 在義大利的博物館中,至今還保留著西西里國王羅傑一世用阿拉伯地區製造的紙,於 1109 年書寫一幅詔書。
中國的造紙術傳入西方之前, 古代埃及人曾經發明過利用紙莎草紙造紙的工藝。 英文中 紙(paper)一詞,就是來源於拉丁文紙莎草紙(Papyrus)(上圖)。但由於種種原料和制 造工藝的原因,紙莎草紙無法大規模推廣實用。 中國人發明在造紙方法傳入歐洲之前, 歐洲人主要也曾經用羊皮進行信息文字的記錄工 作。在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 300 多張羊皮,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材料的限
制,范圍極其狹小,紙的發明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提供了 極為有利的條件。 整個 13 世紀,大馬士革紙仍舊源源不斷輸入歐洲。在當時的歐洲,能夠使用阿拉伯制 造的紙張被視為一種奢侈的行為。 由於紙的造價昂貴, 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國王菲特烈二世 曾在 1221 年下令禁止使用紙書寫官方文件,以抵制阿拉伯紙的傾銷,但阿拉伯紙的輸入並 未因此減少。 1276 年,義大利半島中部的蒙地法諾地區建起了義大利的第一家生產麻紙的造紙場。 此後不久,歐洲人在造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1282 年,歐洲人通過在造紙的金屬輥上 刻制花紋,生產出了壓印出水紋、圓紋和十字架紋的水印紙。此後,義大利水紋紙的製造技 術為歐洲各國爭相效仿。但直至 17 世紀,歐洲的造紙技術還只能達到中國宋代的水平。
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在小說 《破滅的幻想》 中, 就以主人公大衛受中國古籍 《天工開物》 (上圖) 的影響, 以破布以外的材料施膠配入紙漿中代替產品後逐張刷膠的方法改進造紙技 術,但這種方法在早已是被廣泛使用的成熟技術了。
18 世紀法國造紙廠內景
為了解決歐洲人製造的紙張質量低劣問題, 法國財政大臣杜爾閣曾希望利用駐北京的耶 穌會教士刺探中國的造紙技術。美國開國元勛、著名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在擔任駐法大 使期間,也曾專門著文探討造紙技術的改進。乾隆年間,供職於清廷的法國畫師、耶穌會教 士蔣友仁將中國的造紙技術用工筆設色組畫寄回了巴黎。這些畫作後經歐洲人不斷臨摹傳 播,中國更先進的造紙技術才在歐洲廣泛傳播開來。1797 年,法國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羅 伯特成功的發明了用機器造紙的方法,從蔡倫時代起中國人持續使用 2000 余年的竹簾抄紙 的技術才被歐洲人超越
『柒』 中國四大發明外傳的主要時間,主要、主要
指南針:大約在十二世紀末到十三世紀初,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火葯:在12,13世紀,火葯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
印刷術:在11世紀傳到東南亞諸國。
造紙術:造紙術首先傳入與我國毗鄰的朝鮮和越南隨後傳到了日本,大概是在公元105年。
『捌』 簡述古代中國四大發明的產生過程及外傳情況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自然不能不說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四大發明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的標志和中國人民聰明智慧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的進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中國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許人類社會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可不是中國人的自吹自擂,因為世界史學界一致認為,中國的四大發明,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歐洲之後,給歐洲人的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從而影響了人類的整個進程.對此,馬克思曾經這樣高度評價,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他少說了一項.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產生了殖民地,印刷術變成了宣揚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
一個是火葯,火葯是我們發明的.火葯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呢?帶來了我們的禮花,帶來了我們的鞭炮.到今天為止火葯在我們的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利用火葯技術製造了大炮,這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進北京,用中國的火葯燒了中國的圓明園.帝國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發明了火葯,卻沒有用自己的火葯製造出強大威力的洋槍洋炮,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抗洋人的進攻,任憑他們的鐵蹄踐踏中國的國土,我們不得不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指南針,我們的鄭和用指南針七下西洋,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化進軍世界的先河.他們是傳教士,中國人歷來是善良的,我們下西洋不是為了掠奪,不是為了搶劫.但是我們的發明一旦被他們所使用,他們就造出了新的、更加靈巧的指南針,闖入我們的領海,打開了我們的國門,把大批的鴉片潛入到我們的民族之中,使我們的民族成為「東亞病夫」.
我們的印刷術,印刷術和造紙術是中國偉大的發明.傳到了歐洲以後,幾百年以後才造福於社會,中華民族熊熊的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紀,他們確實是受益匪淺的.他們的科技發達了,文藝復興了,但是今天我們的造紙術又如何呢?我們的印刷術又如何呢?我們公司有一位對印刷比較精通的副總經理,他每天設計我們公司的產品,我國最好的印刷機叫「海德寶」,是我們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但是現在最好的印刷機是「海德寶」,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的,最好的紙張是人家的,便宜、質量好.要什麼紙?要二八銅版.要什麼的?要進口的.紙張是我們發明的,但最好的機器都在人家手裡,我們需要花多少錢?甚至現在連最好的油墨也是進口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確實給中華民族帶來永久的載入史冊的榮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實惠的又是誰呢?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我們有了很多原始性的創新,也往往因為不能精益求精,發展遲緩,錯過了時機,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大規模的產業化失之交臂.比如說中國人早就發明了陰陽八卦,但是沒有由此引申發明出二進制技術法,計算機是由外國人發明的.鄭和提出的「冷不自生」,這可謂是前無古人創造性的見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導出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卻在1800年之後,由一個德國人正式提出來的.從冷的物體傳入熱的物體,不能無償發生,我們沒有得到規律性的經驗
『玖』 四大發明的向外傳播的先後順序
四大發明是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最先傳到外國的是火葯。
造紙術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發明人為東漢時代的宦官蔡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到今天,造紙術已經變得非常成熟,人類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材料造出不同材質、不同用途的紙張。
指南針
指南針是一種用於指示方向的工具。
前身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廣泛應用於航海、野外探險等領域
活字印刷術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同樣雕版印刷術也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關於誰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的先驅,由於1968年在韓國慶州發現唐代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曾經在國際學術界引起爭論,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證實該印刷品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從而結束了這場歷時30餘年的大爭論,王渝生說,中國成為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
火葯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葯)。它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左圖為元代銅火銃。
它是硫黃,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兩項在漢代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葯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里都被列為重要的葯材。就是火葯本身也被歸入葯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火葯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火葯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