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膠片發明時間

膠片發明時間

發布時間:2021-06-28 23:39:29

A. 膠片是誰發明

動畫片的起源

早在1831年,法國人Joseph Antoine Plateau把畫好的圖片按照順序放在一部機器的圓盤上,圓盤可以在機器的帶動下轉動。這部機器還有一個觀察窗,用來觀看活動圖片效果。在機器的帶動下,圓盤低速旋轉。圓盤上的圖片也隨著圓盤旋轉。從觀察窗看過去,圖片似乎動了起來,形成動的畫面,這就是原始動畫的雛形。

1906年,美國人J Steward製作出一部接近現代動畫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面孔的幽默形象」(Houmoious Phase of a Funny Face)。他經過反復地琢磨和推敲,不斷修改畫稿,終於完成這部接近動畫的短片。

1908年法國人Emile Cohl首創用負片製作動畫影片,所謂負片,是影象與實際色彩恰好相反的膠片,如同今天的普通膠卷底片。採用負片製作動畫,從概念上解決了影片載體的問題,為今後動畫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9年,美國人Winsor Mccay用一萬張圖片表現一段動畫故事,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象樣的動畫短片。從此以後,動畫片的創作和 製作水平日趨成熟,人們已經開始有意識的製作表現各種內容的動畫片

1915年,美國人Eerl Hurd創造了新的動畫製作工藝,他先在塑料膠片上畫動畫片,然後再把畫在塑料膠片上的一幅幅圖片拍攝成動畫電影。多少年來,這種動畫製作工藝一直被沿用著。

從1928年開始,世人皆知的Walt Disney逐漸把動畫影片推向了顛峰。(參考《迪斯尼傳》)他在完善了動畫體系和製作工藝的同時,把動畫片的製作與商業價值聯系了起來,被人們譽為商業動畫之父。直到如今,他創辦的迪斯尼公司還在為全世界的人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動畫片。「迪斯尼」----20世紀最偉大的動畫公司。

B. 彩色膠片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呢

感光技術的結晶

——1923年彩色膠片的發明

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內斯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膠片。膠片忠實地記錄著人類生活的片斷,成為人們永久的紀念。美國柯達公司推動了彩色膠片的誕生與發展,柯達膠卷風靡全球。今天,無論在專業攝影還是家庭生活攝影中,人們都廣泛地使用了彩色照片。

在商場里,照相沖印店裡,柯達、富士、樂凱等牌子的彩色膠卷隨處可見。它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然而,你可知道彩色膠片是如何誕生的嗎?

膠片的誕生是在照相機發明之後。早在1826年,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機已經出現了,是法國人尼普斯的「傑作」。它是從17世紀的一種攜帶型繪圖儀器的暗箱「脫胎」而來的,看上去有些笨重。聰明的尼普斯對暗箱作了一番改造,加上鏡頭、光圈和毛玻璃,就製成了照相機。尼普斯用自製相機,在室外花了8小時曝光,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他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日光繪畫」。

之後,他與另一位發明家達蓋爾共同發明了銀板照相法,即將鑲銀的銅板放在一個盛碘的盤子上方,用碘的蒸氣在銅板表面形成一層碘化銀,因而成為感光板,經照相機曝光後,用加熱的水銀蒸氣蒸這塊板,感光後的碘化銀凝聚水銀蒸氣,光越強,凝結得越多,於是在板上逐漸顯出影像來,把板泡在鹽溶液里即可製成永久性的相片。這或許是最初膠片的由來。

五十多年後,美國人喬治·伊斯曼發明了一種可以感光的透明膠片,用作攝影的底片。關於彩色膠片的發明設想,最初由庫恩·舒澤爾提出,限於技術不成熟而未能實現。此後,德國的幾位科學家也陸續加入這方面的研究,但都功虧一簣,未能取得實際的效果。

柯達彩色膠片誕生於1923年,它的發明者是L·戈德斯基和L·曼內斯。這兩人在紐約上學時,對照相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一起進行過許多實驗。當曼內斯進入哈佛大學,戈德斯基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後,仍利用假期在一起研究,並開始考慮製造含有各種顏色的膠片。最初,他們研究了雙層式多層彩色片,後來又改變方向,研究三層式多層彩色片,到1923年,終於製成了包含各種顏色的第一張照片。

在研究過程中,他們得到了美國伊斯曼·柯達公司米斯博士的幫助,解決了在顯影時控制顯影液擴散的方法,這對柯達彩色膠片的試製成功起了決定性作用。1953年,在柯達研究所人員的協助下,曼內斯和戈德斯基找到了大批量生產柯達彩色膠片的方法。伊斯曼·柯達公司以「柯達克羅姆」的商品名經銷這種產品。

如今,柯達膠卷已成為風靡全球的商品,走進千家萬戶。隨著專業攝影要求的提高,一些適合不同需求的高清晰度的膠片不斷涌現。1982年2月,美國的柯達公司宣布一種新型照相感光材料——膠片盤誕生了。它是一張可以轉動的膠片硬碟,略厚於傳統膠片,用硬脂製成,由於它採用了新型感光乳劑,這種乳劑適用於各種復雜條件下的攝影,效果非常好。

今天,無論在專業攝影還是在家庭生活攝影中,都廣泛地使用了彩色膠卷。相片里記錄的是生活的變遷,而一張薄薄的膠片,卻是人類科學研究的結晶。

C. 是誰發明的膠卷

美國的喬治 ·伊斯特曼。 伊斯特曼生於1854年。當時,照相機 不像今天這樣方便,而是既費專時又價錢昂屬 貴,普通老百姓都不敢問津。年僅24歲的 銀行記賬員伊斯特曼為此常常寢食不安一他從書包里的衣服由於受到濕片式照相葯品的感染,而變得污穢不堪中得到啟迪,研製出一種玻璃上塗有明膠的感光劑的照相於片,並獲得了專利。不久,他又發明了紙制的軸式膠卷,後來又用賽璐璐代替'=r紙。

D. 世界上最早的彩色膠卷是什麼時候生產的

具體的記不清楚了,應該是上個世紀初期,有一個攝影愛好者用土豆粉做的,拍攝的照片是汽車上的人物,據說色彩現在還十分完好

E. 膠卷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在明膠干版廣泛應用之後,對感光材料進行改進的探索仍在繼續。人們發現,以玻璃為片基的明膠干版易碎、笨重,於是,開始尋找一種既比玻璃板輕又易於彎曲的材料作為片基。

1887年,美國牧師、攝影愛好者漢尼巴爾·古德溫(HannibalGoodwin,1822~1900),花了十年時間,成功地把感光乳劑塗布在賽璐珞(一種硝化纖維素塑料)薄片上,從而使以往用玻璃作為片基的干版,成為易於攜帶的軟片形式。

與此同時,伊斯曼干版公司的創始人喬治·伊斯曼,也在對玻璃片基進行改進。1888年,伊斯曼干版公司以白紙條作為片基,生產出最早的軟片膠卷。這種紙膠卷被稱為「美國膠卷」,可拍攝100張直徑6厘米的圓形負片。拍攝完的膠卷沖洗後,要將乳劑從紙基上剝下來,夾在玻璃中印相片。由於工藝繁復,攝影者自己難以加工,必須寄回伊斯曼干版公司處理。同時,用白紙條作為片基的膠卷,還存在著一個明顯的缺陷,印片時,紙張的顆粒很容易顯現在照片上。

1889年,伊斯曼干版公司更名為「柯達干版與膠片公司」,並改用賽璐珞作為片基,批量生產膠卷。這種以賽璐珞為片基的膠卷,很快便風靡全球,10年後,全世界約80%的膠卷產自柯達。

以賽璐珞為片基仍有許多缺點,特別是硝化纖維極易燃燒,具有一定的危險性。1930年,人們改用醋酸纖維作為片基。醋酸纖維不易燃燒,被稱為「安全片基」,並沿用至今。

F. 膠卷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世界聞名的大眾攝影之父喬治·伊士曼,不但創造了柯達,還在1886年研製出版了伊士曼膠權卷,結束了用濕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歷史。
以下為初期的發展史:

1878年,伊士曼發明了一種塗有一層干明膠的膠片,而在此之前,感光底片都是濕片。濕片片基塗了乳劑之後,必須趁其未乾就得曝光和沖洗,而乾片則在什麼時候曝光和沖洗都可以。

1879年,伊士曼又發明了一台乳塗敷機,開始批量生產乾片。乾片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攝影術的發展,攝影技術從此開始為更多的人所掌握。

1886年,伊士曼又研製出卷式感光膠卷,即「伊士曼膠卷」,結束了用濕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歷史。

1892年,伊士曼把公司更名為「伊士曼·柯達」公司。1895年,柯達公司以賣價5美元的口袋式照相機投放市場,轟動了全世界——照相技術「面向大眾化」之夢,終於變成了現實。

1933年,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個可利用兩色沖曬程序的感光彩色膠片問世了。不久,他們進一步把感光片分作5層。從那以後,任何人都會使用柯達彩色膠卷拍照——沖印出色彩鮮艷的照片來。

G. 彩色膠片是何時發明

1935年柯達克羅姆彩色反轉片,根據曼內斯和高杜斯基發明的原理而製造成功。

1936年維爾曼和施奈德兩位博士根據費舍爾專利的原理,在沃爾芬膠片廠製成阿克發彩色膠片。

H. 膠片的發明過程是什麼

感光技術的結晶

——1923年彩色膠片的發明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內斯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膠片。膠片忠實地記錄著人類生活的片斷,成為人們永久的紀念。美國柯達公司推動了彩色膠片的誕生與發展,柯達膠卷風靡全球。今天,無論在專業攝影還是家庭生活攝影中,人們都廣泛地使用了彩色照片。

在商場里,照相沖印店裡,柯達、富士、樂凱等牌子的彩色膠卷隨處可見。它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然而,你可知道彩色膠片是如何誕生的嗎?

膠片的誕生是在照相機發明之後。早在1826年,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機已經出現了,是法國人尼普斯的「傑作」。它是從17世紀的一種攜帶型繪圖儀器的暗箱「脫胎」而來的,看上去有些笨重。聰明的尼普斯對暗箱作了一番改造,加上鏡頭、光圈和毛玻璃,就製成了照相機。尼普斯用自製相機,在室外花了8小時曝光,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他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日光繪畫」。

之後,他與另一位發明家達蓋爾共同發明了銀板照相法,即將鑲銀的銅板放在一個盛碘的盤子上方,用碘的蒸氣在銅板表面形成一層碘化銀,因而成為感光板,經照相機曝光後,用加熱的水銀蒸氣蒸這塊板,感光後的碘化銀凝聚水銀蒸氣,光越強,凝結得越多,於是在板上逐漸顯出影像來,把板泡在鹽溶液里即可製成永久性的相片。這或許是最初膠片的由來。

五十多年後,美國人喬治·伊斯曼發明了一種可以感光的透明膠片,用作攝影的底片。關於彩色膠片的發明設想,最初由庫恩·舒澤爾提出,限於技術不成熟而未能實現。此後,德國的幾位科學家也陸續加入這方面的研究,但都功虧一簣,未能取得實際的效果。

柯達彩色膠片誕生於1923年,它的發明者是L·戈德斯基和L·曼內斯。這兩人在紐約上學時,對照相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一起進行過許多實驗。當曼內斯進入哈佛大學,戈德斯基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後,仍利用假期在一起研究,並開始考慮製造含有各種顏色的膠片。最初,他們研究了雙層式多層彩色片,後來又改變方向,研究三層式多層彩色片,到1923年,終於製成了包含各種顏色的第一張照片。

在研究過程中,他們得到了美國伊斯曼·柯達公司米斯博士的幫助,解決了在顯影時控制顯影液擴散的方法,這對柯達彩色膠片的試製成功起了決定性作用。1953年,在柯達研究所人員的協助下,曼內斯和戈德斯基找到了大批量生產柯達彩色膠片的方法。伊斯曼·柯達公司以「柯達克羅姆」的商品名經銷這種產品。

如今,柯達膠卷已成為風靡全球的商品,走進千家萬戶。隨著專業攝影要求的提高,一些適合不同需求的高清晰度的膠片不斷涌現。1982年2月,美國的柯達公司宣布一種新型照相感光材料——膠片盤誕生了。它是一張可以轉動的膠片硬碟,略厚於傳統膠片,用硬脂製成,由於它採用了新型感光乳劑,這種乳劑適用於各種復雜條件下的攝影,效果非常好。

今天,無論在專業攝影還是在家庭生活攝影中,都廣泛地使用了彩色膠卷。相片里記錄的是生活的變遷,而一張薄薄的膠片,卻是人類科學研究的結晶。

I. 自動膠片相機發明的年代

40年代德國始鑄祿來發條自動過片相機。

閱讀全文

與膠片發明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