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命教育是什麼
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動中進行教育,是通過生命活動進行教育,是為了生命而進行教育。從事生命教育的肖川認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導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種提升生命質量、獲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讓青少年認識生命和珍惜生命成為這一活動的重中之重。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應該成為指向人的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質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它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之發展。」
『貳』 什麼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 生命特別是人的生命,應當由三個因素構成,即形體、心理(精神)和社會性。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生命具有多重屬性,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屬性,它是決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東西。生命的自然活動主要包括:新陳代謝、生長、發育、遺傳、變異、感應、運動等。生命的社會活動又主要包括:感知社會、角色扮演、人際交往、求學擇業、社會競爭等。人的生命可以分為這樣幾種形態。首先是生物性生命。即人首先是作為自然生理性的肉體生命而存在的,這一點是和自然界的廣大生物一樣必須具有的基本屬性。其次是人的精神性生命。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人有高於動物的意識活動,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人不但要思考如何活下來,還要思考如何更好的生活。只要人在世界上存在一天,大腦就不會停止思考,人類就要創造、就要超越,就要更好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最後是人的價值性生命。每個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諸如「為何活著」的問題,這就是人對於生命意義發自內心的追問,是人對價值生命的一種訴求。人的價值性生命為人的生存夯實了根基,加足了動力。以至於好好的生存在這世界。 1968年美國的一位學者出版了《生命教育》一書,探討必須關注人的生長發育與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諦。近年來,日本、英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地區竭力推倡導生命教育,各種學術團體紛紛建立。那麼什麼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動中進行教育,是通過生命活動進行教育,是為了生命而進行教育。從事生命教育的肖敬認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導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種提升生命質量、獲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讓青少年認識生命和珍惜生命成為這一活動的重中之重。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應該成為指向人的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質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
『叄』 生命教育包括哪些內容
從最根本的意義來說,生命教育乃是一種全人教育,它包含了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和這一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既關乎人的生存與生活,也關乎人的成長與發展,更關乎人的本性與價值。
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標在於,通過生命管理,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我自己」,都能最終實現「我之為我」的生命價值,即把生命中的愛和亮點全部展現出來,為社會、為人間煥發出自己獨有的美麗光彩。
國內外生命教育在具體議題上固然有不同的側重,但面對這些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則是互通的。依此,真正的生命教育應從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著手,幫助青少年從小開始探索與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並發展每個人獨特的生命,並將自己的生命與天地人之間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關系。
(3)生命教育創造生命擴展閱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實施生命教育的陣地。要注意圍繞學生的身邊問題,讓學生通過行動研究來解決,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級各類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設施開展生命教育活動,拓展學生的生活技能訓練和體驗。
在動物園、植物園、自然博物館、綠地和農村勞動中,讓學生感受自然生態保護和休閑對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過對與人生老病死有關場所的了解,引導學生理解生與死的意義,珍愛生活,關心他人;通過情景模擬、角色體驗、實地訓練、志願服務等形式,培養學生在遇到突發災難時的人道主義救助精神。
要積極引導家長參與家庭生活指導,通過親子關系溝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務,幫助家長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際溝通的知識與技能,提升家庭情趣,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要充分利用社區生命教育資源。
發揮社區學院、社區老年大學的作用,提供環保、居家生活設計、人文藝術欣賞、傳統藝術欣賞製作和婚姻倫理等教育服務活動。宣傳科學的生活方式,引導家長開展親子考察等實踐活動。
學校的班團隊活動、節日紀念日活動、儀式活動、興趣小組活動也可以結合學生現實需求,在了解學生需要的基礎上,組織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場景式生命教育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價值。
『肆』 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生命教育基本理念
選自網路
(一)以生命為核心,倡導生命關懷,提升生命價值
以生命為本的理念強調在課程建構中要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以關愛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的意義為核心,不僅要關懷自己的生命,還要關懷他人的生命,不僅要關懷人類的生命,還要關懷其他物種的生命,使萬物和諧共生,以實現生命快樂、幸福、自由地發展。基於這一思想,本課程強調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健康、和諧、愉悅、民主、寬松的生命成長空間,無條件地接納所有的孩子,引導學生用客觀的態度看待死亡現象,從而使他們更加珍愛生命,珍惜人生,體悟生命的價值。
(二)以平等為前提,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和獨特性
生命的個體形式是具體的、獨特的、豐富的,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別於其他生命個體的天賦、興趣和愛好。生命在總體上具有多樣性,本課程強調要熱愛自然,保護環境,不將人類個人意志強加給其他生命,創造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對個體生命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生而平等的,都有存在、生活、發展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和權力輕視、無視、蔑視任何一個個體生命。
尊重生命體現在尊重個體生命的獨特性、差異性,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及其共在的生命世界。因此,本課程提出不分地域、國家、種族、物種,無論貧富、有無殘疾都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生命個體,使他們獲得生命的尊嚴,這是生命公平、公正的體現。
(三)以回歸生活為基點,堅持生命教育無痕
生命教育是基於生活實踐的教育。生命以生活為載體,生活是人的生命是存在形式,人在生活中舒展著自己的生命,體驗著自己的生存狀態,享受著生命的快樂和生活樂趣。因此,生命教育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事件等為內容,遵循理論與生活統一的原則,採取活動、體驗、啟發 、陶冶、實踐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體驗生命的意義及價值,使學生在體驗中認同、內省和自悟,而不是強硬的教化和馴化。學生只有在這種無痕的活動和體驗中接受教育,才能產生震撼生命的共鳴。
(四)以和諧為目標,營造健康的生命環境
生命教育是在學生生命的歷程中進行的,一個健全的生命會在社會、自然、自我之中獲得養料和力量,繼而成長和發展。生命向內探索構成了生命生命與自我的關系,生命向外探索構成了生命與他人、生命與社會和生命與自然的關系。對生命的理解、珍愛、關懷、敬畏與欣賞,是在生命與自我、生命與他人、生命與社會、生命與自然這四種關系中得以體現的。因此,生命教育課程要幫助學生追求並建立這種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是和諧境界,尊重、愛護自然界、社會中的各種生命體,領悟建立和諧、良好、健康的共生環境的重要意義,這也是生命教育的目標課程。
(五)以自主探究為路徑,促進個體生命全面充分、可持續發展
自主性是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式,人的生命成長是自主、能動的,具有自主權,包括人的生理發展和精神發展都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發展的主動權只能在自身。生命教育強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把生命教育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給他們提供主動探索、分組探究、分類指導,使學生的生命處於最大限度的主動激活狀態。因此,生命教育應挖掘學生的生命潛能,盡可能地適合每個學生,使其得到全面充分的發展,為他們實現人生最大價值奠定基礎。
『伍』 對生命教育的理解
1968年美國的一位學者出版了《生命教育》一書,探討必須關注人的生長發育與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諦。近年來,日本、英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地區竭力推倡導生命教育,各種學術團體紛紛建立。
那麼什麼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動中進行教育,是通過生命活動進行教育,是為了生命而進行教育。從事生命教育的肖敬在《淺談生命教育讀本》中認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導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種提升生命質量、獲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讓青少年認識生命和珍惜生命成為這一活動的重中之重。
珍愛生命尊重自己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應該成為指向人的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質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它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之發展。」
『陸』 什麼是生命教育
從最根本的意義來說,生命教育乃是一種全人教育,它涵蓋了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和這一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既關乎人的生存與生活,也關乎人的成長與發展,更關乎人的本性與價值。
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標在於,通過生命管理,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我自己」,都能最終實現「我之為我」的生命價值,即把生命中的愛和亮點全部展現出來,為社會、為人間煥發出自己獨有的美麗光彩。
生命的自然屬性也即自然生命,決定著人的生命長度,即壽命的長短;生命的社會屬性也即社會生命,決定著人的生命寬度,它是以文化為內核和根基,從零開始不斷拓展的;生命的精神屬性也即精神生命,決定著人的生命高度,它並非純粹指人在成功的順境中所能達到的高度,人在失敗的逆境中所處的低谷,因為生命的深刻體驗和靈性的深層次激發,也構成了富有意義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生命長度、生命寬度和生命高度統一在一起,共同凝成了人的生命亮度,也即個體生命「我之為我」的生命亮點。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應該成為指向人的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質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
「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它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之發展。」
『柒』 生命教育是什麼
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動中進行教育,是通過生命活動進行教育,是為了生命而進行教育.從事生命教育的肖川認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導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種提升生命質量、獲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讓青少年認識生命和珍惜生命成為這一活動的重中之重.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應該成為指向人的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質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它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之發展.」
『捌』 哪幾項是生命教育
什麼是生命教育
1968年美國的一位學者出版了《生命教育》一書,探討必須關注人的生長發育與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諦。日本、英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地區竭力推倡導生命教育,各種學術團體紛紛建立。
那麼什麼是生命教育呢?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保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於2012年5月推出的職業培訓課程《生命教育導師》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系,學會積極的生存、健康的生活與獨立的發展,並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記錄、感恩和分享,由此獲得身心靈的和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
珍愛生命尊重自己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應該成為指向人的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質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它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