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被我老婆帶鐐銬和手銬一個星期了,我錯了她可以這樣對我嗎
不可以。你可以向她道歉,如果還不行,可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為人民警察專用,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持有和使用。個人或者組織,非法使用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貳』 戴著鐐銬舞蹈,17000公里臻享大指揮官車主報道帖
先說關於車的直接需求,大指之前,我們有一輛標致3008,2.0自吸頂配。說實話,挺好的一輛家用車,我們一家和它感情還是蠻深厚的,現在還定期保養,不時出去遛遛。兒子今年五歲,精力開始越來越旺盛,出去玩要帶的東西也越來越多,3008空間開始緊張了(向媳婦申報的理由)。坐標北京,2020年開始,外地車(3008掛的是外地牌)進京證受限了(跟媳婦反復強調的剛性需求)。我是玩航模的,飛機越飛越大,機翼能拆機身也動輒2m+,3008真放不下了(真·理由)。買車是全家的事,全家,嗯,老婆說了算!(我是怎樣騙老婆提高預算的。括弧內刪掉)說實話,我一開始其實看的是廣汽傳祺GS8,因為身邊朋友在開,覺得還行,國貨值得支持(最主要是因為要支持玩,怕挨揍不敢太貴)。但抱著貨比三家,向媳婦賜予的預算額度負責的態度,後來陸續看了漢蘭達、銳界……總之都是照著大7座看的預算嘛,帶著媳婦從低往高看,相信我,她看了高的之後,也就回不去了。嗯,我們是窮苦的良善人家,雖然媳婦睿智的目光早已洞穿了我方便玩航模的險惡用心,但是仍然被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逐次抬高,循序漸進,最終老婆大人要求預算控制在35之內[嘻嘻]。最後說說全家專職司機——我——的需求。我是一個剛剛踏入40俱樂部的中年(微)胖子。脂肪柔軟,內心常年假裝堅強。實話說,JEEP不是情懷,是一種執念。但作為一個40歲即將油膩且上有老下有小的胖子,你不能,也沒有權利任性。還是那句話,我們是窮苦的良善人家,買車,必須進行上有老下有小,自駕不露怯,商務不寒酸的全方位考慮。所以,當站在JEEP的4S店裡,咬牙跺腳哭天抹淚把目光從牧馬人身上移開的時候,大指會第一時間跳出來沖擊你的一切感官,強勢支持你需要給出的所有承諾,給你仍未老去的心靈以慰藉,特別溫暖濕潤那種(想歪了的去面壁)。嗯,就這樣,趁國五打折,大指的顏值、空間、以及優惠征服了老婆大人的空當(誰說的性能,誰?站出來!單身吧,啊?老婆大人看車需要考慮性能嗎?!),本(微)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果斷提車(嗯,不給他們賺貸款利息的機會)。
第一趟長途行車,就在提車後幾天,因公由北京赴烏魯木齊。從北京到烏魯木齊,這段高速公路你跑過沒有?過了張家口,你就經常獨自擁有一整段公路。為了配合你狂浪的心,在這段路還經常一個彎道都沒有。這時候該做什麼,你們懂的。大指提速平滑順暢且有力,時速100條件下,動力說要就有。定速120的時候,發動機轉速妥妥1500轉,舒服~~~為了不被查水表,我只能說,如果有人膽敢嘗試就會發現,時速不過190,我猜大概也許應該有可能大指不會發飄吧。返程路上,在草原上浪了一會兒,上僅有的幾張圖給你們看看。照片里那貨是我同事——賤嗖嗖的逗比一枚。
出門去浪的日常+1
『叄』 我的忍讓在老婆心中是懦弱怎麼辦
愛是責任,情是包容
兩個人的情緣,上帝早已經安排。只是上帝認為讓你們彼此遇見已經功得圓滿,沒有義務安排你們的故事情節,所以有無緣份只能讓你們自己感覺,自己把握,得失與否只能看你們前世的修煉是否成正果,是否心靈相通。愛其實就是一種感應,兩個人能否撞出心靈的火花,就看兩個人的心電是否心有靈犀。
有些人因前世磨歷了很多災難,共渡了艱苦時光,所以在今生的茫茫人海隨便一指就能認出她的唯一;而有些人因前世的互責排斥恩怨糾纏,所以今生必須接受尋覓的苦難,承受風雨的洗禮才能再度攜手。
兩個有情人最終走到一起確實不容易。有些必須面對流言蜚語,有些必須面對眾叛親離,有些必須面對世俗壓力,有些必須面對生死抉擇……但不管怎麼樣兩個人的世界就是天堂,兩個人的生活就是願望。
當紛爭變成枷瑣,家事變成鐐銬的時候,愛情已經面臨崩潰,家庭開始瓦解。
也許這個時候,男的會有外遇,女的也紅杏出牆。為的不是尋找激情而是想找回被愛情遺棄的自己,在別人的懷里重溫愛情。這是多麼可悲的墮落,這是多麼不理智的成熟。
為什麼我們不能靜下心來冥思一下,回首往日甜蜜?
記得否:戀愛的天空,她的出現是你的風景,你的體貼讓她投懷入抱,她的錯都是對的,你的錯她會借機撒矯;
記得否:你喜歡她的時候,她有很多人追求,唯獨選擇和你牽手;
記得否:在很多人反對的聲音中,她信步和你一起去領取了結婚證書;
記得否……太多太多的美好鏡頭其實是兩個人走到一起的理由。難道面對生活的瑣事和不愉快的口角就能割捨曾經的愛戀和拋棄信誓坦坦的諾言?
如果兩個人真想相約黃昏看人生夕陽。請切記:愛是責任,情是包容!
『肆』 誰有過穿著高跟鞋然後戴著腳鐐出去的經歷呀
能夠接受戴腳鐐游戲的女生本來就不多,敢於帶著腳鐐出門去的更是鳳毛麟角,如果樓主足夠幸運,能夠遇到一個這樣同好,找個偏僻的郊外試一下應該挺刺激的。不過,切記注意雙方的安全,不要造成以外損傷。
『伍』 我老婆喜歡暴露只要不是上班在家自己戴著腳鐐手銬做家務,請問正常嗎
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正常不用看別人的臉色,我也常戴,睡覺也戴著而且還戴個帶鎖的項圈,這樣感覺很舒服,而且束縛感不是很強又能做些事。
『陸』 被老婆趕下台,被判25年,世界最悲催的總統是哪位
2006年的某一天,一位昔日充滿榮耀的秘魯總統被相關人員逮捕,灰溜溜地進了監獄,舉國上下震驚無比。在這之後,他將面對長達25的牢獄之苦,下半輩子算是毀得徹徹底底。
這條新聞出來以後,民眾都到處揣測事情的經
2006年的某一天,一位昔日充滿榮耀的秘魯總統被相關人員逮捕,灰溜溜地進了監獄,舉國上下震驚無比。在這之後,他將面對長達25的牢獄之苦,下半輩子算是毀得徹徹底底。
這條新聞出來以後,民眾都到處揣測事情的經過,自己的總統到底做了什麼,居然成為被人唾棄的階下囚。國人憤怒無比,認為總統一定是做出損害人民利益的醜事才有這樣的下場,必須受到懲罰。
據說,這件事情的背後與一名女人密切相關,而這個人不是其他人,正是與這個階下囚相伴數十年的妻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個人身處政治高位之上,能力固然是重中之重,畢竟治理國家的事業不能交給紙上空談的無能之輩,可他內心的品德風向決定了自己所作所為的性質。比如希特勒雖然政治手腕強大,但內心過激且存在種族偏見,導致全世界被戰爭所摧殘,這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當然,我們能從這個事件中看出家庭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後院應該是緩沖內心壓力的港灣,而不能在關鍵時刻著火。這場事件中的妻子正是因為丈夫對於自己的忽視過重而心存芥蒂,進而倒打一耙,看似突然,實則不難理解。
權力是極具誘惑的,能給藤森這樣的追求者戴上鐐銬,甚至讓他迷失自己,可一個人最珍貴的還是''情''。如果這份財富被過度消費,自己的身邊將會無人陪伴,孤獨註定失敗。假想一下,只要不忘妻子那份相伴多年的親情,鐐銬下的他依然能夠跳出一支精彩的舞。
『柒』 為什麼男人都不喜歡娶女強人為妻
因為對這樣的女人沒有激起保護的慾望。獨立性太強,男人不好掌控。男人還是不希望女方比自己強。當然除了吃軟飯,小白臉除外!!
而且都說是女強人,自己什麼都擁有了。還需要男人干什麼?!
『捌』 愛迪生,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的成長故事。。
居里夫人於1867年出生於波蘭華沙市,當時波蘭正在俄國統治之下。她的父母都是教師,失業後承包了學生食堂,年幼的居里夫人也要協助做飯,在壓迫中降生,在鐵蹄下長大的小瑪麗不明白為什麼波蘭的孩子不準學波蘭話,不準看波蘭書,還要在沙俄監察員的監視下學習。父親和哥哥告訴她:「壓迫會產生反抗」、 「知識就是力量」,喚起她追求知識和提高學習成績的強烈願望。
從此,小瑪麗的心窩里,就埋下了對祖國熱愛、對侵略者憎恨的感情。為祖國解放而學習的念頭,在她的腦海里翻騰著。中學畢業後,她當了家庭教師。但是渴求知識的願望從未改變,但帶著殖民枷鎖和封建鐐銬的波蘭,大學是不收女生的,所以她夢想去巴黎學習物理和化學、姐姐幻想到巴黎學醫,他們一點一滴地積蓄著去巴黎求學的費用。最後姐姐先到巴黎去,她留在波蘭掙錢供姐姐上學。
瑪麗不僅刻苦自學,而且不辭辛苦地到波蘭農村給孩子們講授科學知識,到工廠女工中傳播波蘭文化,而這樣做是隨時都有可能被密探們發現,被沙俄監察員抓走的。可是瑪麗的心目中只有一個念頭:為被壓迫的祖國服務,為祖國的解放而學。正象她給自己一位童年時代的朋友的信中所說:「我用盡了力量來應付這一切,再接再勵……我有一個最高原則:不管是對人或者對事,都決不屈服!……」五年後,姐姐獲得了博士學位,瑪麗來到巴黎索爾本學院求學,穿著破舊衣服,住著簡陋小屋,用麵包和茶水充飢。大學的圖書館緊緊地吸引著瑪麗,一次,她忘了吃飯暈倒在圖書館。
瑪麗象塊貪婪的海綿,拚命地吸吮著知識的乳汁。忘記吃飯,對於瑪麗來說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了。每晚離開圖書館回到自己的小屋裡,在煤油燈下繼續用功,一直到後半夜兩點鍾。當她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又被凍得不得不爬起來,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全部穿上,再重新躺下。艱苦的生活,刻苦的學習,弄得這位年輕的姑娘面色蒼白、容顏憔悴。在索爾本學院的學位考試中,瑪麗以她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物理學碩士第一名。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AlvaEdison )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於1847年 2月11日誕生於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蘭小市鎮。父親是荷蘭人的後裔,母親曾當過小學教師,是蘇格蘭人的後裔。愛迪生7歲時,父親經營屋瓦生意虧本,將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倫北郊的格拉蒂奧特堡定居下來。搬到這里不久,愛迪生就患了猩紅熱,病了很長時間,人們認為這種疾病是造成他耳聾的原因。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從此以後,他的母親是他的「家庭教師」。由於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過目成誦」。8 歲時,他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9 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10歲時酷愛化學。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一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葯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於休倫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間。他一邊賣報,一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他買了一架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驅報》,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室。不幸有一次化學葯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一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一列貨運列車時,一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這一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魄救出了一個在火車軌道上即將遇難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對此感恩戴德,但由於無錢可以酬報,願意教他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便和這個神秘的電的新世界發生了關系,踏上了科學的征途。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時30分,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班霍夫街135號。父母都是猶太人。父名赫爾曼·愛因斯坦,母親波林·科克。 愛因斯坦
1884年,愛因斯坦對袖珍羅盤著迷。
1885年,愛因斯坦開始學小提琴。
1886年,愛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學校(CouncilSchool)讀書;在家裡學習猶太教的教規。
1888年,愛因斯坦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在學校繼續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儀式。弗里德曼是指導老師。
1889年,在醫科大學生塔爾梅引導下,讀通俗科學讀物和哲學著作。
1891年,自學歐幾里德幾何學(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熱的喜愛,同時開始自學高等數學。
1892年,開始讀康德(ImmanuelKant)的著作。 1895年,自學完微積分(calculous)。
1896年,獲阿勞中學畢業證書。10月,進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師范系學習物理。
1899年10月19日,愛因斯坦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
1900年8月愛因斯坦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12月完成論文《由毛細管現象得到的推論》,次年發表在萊比錫《物理學雜志》上並入瑞士籍。
1901年3月21日,取得瑞士國籍。在這一年5-7月完成電勢差的熱力學理論的論文。
1904年9月,由專利局的試用人員轉為正式三級技術員。
1905年3月,發展量子論,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4月向蘇黎世大學提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博士學位。5月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
1906年4月,晉升為專利局二級技術員。11月完成固體比熱的論文,這是關於固體的量子論的第一篇論文。 1908年10月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
1909年10月,離開伯爾尼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愛因斯坦
1910年10月,完成關於臨界乳光的論文。
1912年提出「光化當量」定律。
1913年他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
1914年4月,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遷居到柏林,
8月 即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雖身居戰爭的發源地,生活在戰爭鼓吹者的包圍之中,卻堅決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戰態度。
9月 愛因斯坦參與發起反戰團體「新祖國同盟」,在這個組織被宣布為非法、成員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轉入地下的情況下,愛因斯坦仍堅決參加這個組織的秘密活動。
10月 德國的科學界和文化界在軍國主義分子的操縱和煽動下,發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為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辯護,鼓吹德國高於一切,全世界都應該接受「真正德國精神」。在「宣言」發燒碟閥鎖定上簽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當時德國有聲望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牧師等。就連能斯脫、倫琴、奧斯特瓦爾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簽了字。當徵求愛因斯坦簽名時,他斷然拒絕了,而同時他卻毅然在反戰的《告歐洲人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這一舉動震驚了全世界。
1915年11月,提出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並且成功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運動。 愛因斯坦
1916年3月,完成總結性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5月提出宇宙空間有限無界的假說。8月完成《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總結量子論的發展,提出受激輻射理論。
1917年,列寧領導的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愛因斯坦熱情地支持這個偉大的革命,贊揚這是一次對全世界將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的社會實驗,表示:「我尊敬列寧,因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犧牲精神,全心全意為實現社會正義而獻身的人。我並不認為他的方法是切合實際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象他這種類型的人,是人類良心的維護者和再造者。」
1918年11月,德國工人和士兵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和鼓舞下,發動起義,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下台第三天,愛因斯坦即給他的母親連續寫了兩張明信片,歡呼「偉大的事變發生了……親身經歷了這個事變是多麼榮幸!」 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愛因斯坦基本上是一個絕對的和平主義者。但是,侵略和掠奪戰爭不斷發生的現實,打破了他那美好的夢想。特別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德國日益法西斯化,使愛因斯坦意識到新的野蠻戰爭不可避免,促使他改變了自己的觀點。他明確表示:「當法律和人類尊嚴必需保衛時,我們一定要戰斗。自從法西斯的危險到來後,現在我不再相信絕對的被動的和平主義是有效的了。只要法西斯主義統治歐洲,那就不會有和平。」 由於愛因斯坦的進步活動,又因為他是猶太人,因而被德國納粹分子列為重要的迫害對象,幸而他1932年底離開德國到美國講學,才未遭毒手。他在柏林的住屋被查抄和搗毀,他的財產被沒收,他的著作被焚毀,納粹還懸賞二萬馬克要殺害他。面對納粹分子暗殺的危險,愛因斯坦沒有絲毫的畏懼,而是更堅定地戰斗。當他的摯友勞厄寫信勸他對政治問題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時,他不顧個人安危,大聲疾呼,指出法西斯就意味著戰爭,和平必須用武裝來保衛,呼籲美國人民起來同法西斯作斗爭。 當愛因斯坦後來從無線電廣播知道美國對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殺傷許多平民時他感到非常痛心。是打發他後來寫了一封告美國公民書,說:「我們將此種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學家們,對於一切事物都要優先負起責任,必須限制原子能絕對不能使用來殺害全人類,而是用來增進人類的幸福方面。」
1919年 愛因斯坦的理論被視為「人類思想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12月,接受德國唯一的名譽學位:羅斯托克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
1921年4月2日到5月30日間,為了給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大學的創建籌集資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訪問美國。
1922年1月,完成關於統一場論的第一篇論文。7月受到被謀殺的威脅,暫離柏林。10月8日,愛因斯坦和艾爾莎在馬賽乘輪船赴日本。沿途訪問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11月9日,在去日本途中,愛因斯坦因對光電效應作出解釋而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1月17日-12月29日,訪問日本。
1923年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諾貝爾獎金。12月,第一次推測量子效應可能來自過度約束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1924年,發現了「波色-愛因斯坦凝聚」。
1925年以後,愛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統一場論。開頭幾年他非常樂觀,以為勝利在望;後來發現困難重重,他認為現有的數學工具不夠用。
1925年-1955年這30年中,除了關於量子力學的完備性問題、引力波以及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以外,愛因斯坦幾乎把他全部的科學創造精力都用於統一場論的探索。
1926年,被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
1928年以後轉入純數學的探索。他嘗試著用各種方法,但都沒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義的結果。
1月,被選為「德國人權同盟」(前身為德國「新祖國同盟」)理事。
1929年3月,50歲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慶祝會。6月28日獲「普朗克獎章」。
1930年12月11日至1931年3月4日,愛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國訪問,在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講學。
1932年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討論戰爭的心理問題;號召德國人民起來保衛魏瑪共和國,全力反對法西斯。
1933年1月30日,納粹上台。
3月10日,在帕莎第納發表不回德國的聲明,次日啟程回歐洲。
3月20日,納粹搜查他的房屋,他發表抗議。後他在上帝發誓德國的財產被沒收,著作被焚。
1935年5月,在百慕大正式申請永遠在美國居住。是年,為使諾貝爾獎金(和平獎)贈予被關在納粹集中營中的奧西茨基,而四處奔走。
1937年3月聲援中國「七君子」。
1937年,在兩個助手合作下,他從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推導出運動方程,進一步揭示了空間——時間、物質、運動之間的統一性,這是廣義相對論的重大發展,也是愛因斯坦在科學創造活動中所取得的最後一個重大成果。 在統一場理論方面,他始終沒有成功,他從不氣餒,每次都滿懷信心底從頭開始。由於他遠離了當時物理學研究的主流,獨自去進攻當時沒有條件解決的難題,因此,同20年代的處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學界非常孤立。可是他依然無所畏懼,毫不動搖地走他自己所認定的道路,直到臨終前一天,他還在病床上准備繼續他的統一場理論的數學計算。 全人類命運的關注者 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也熱愛人類。他沒有因為埋頭於科學研究而把自己置於社會之外,一直關心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並為之頑強、勇敢地戰斗。他說過:「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又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他自己正是這樣去做的。
1938年9月,給五千年後的子孫寫信,對資本主義社會現狀表示不滿。
1939年8月2日,上書羅斯福總統,建議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國搶先掌握原子彈。
1940年5月22日,他致電羅斯福,反對美國的中立政策。
10月1日取得美國國籍。
1943年5月,作為科學顧問參與美國海軍部工作。
1944年,他為支持反法西斯戰爭,以600萬美元拍賣1905年狹義相對論論文手稿。
1947年,他繼續發表大量關於世界政府的言論。
1949年1月,寫《對批評的回答》,對哥本哈根學派在文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中的批判進行反批判。
1950年2月13日,他發表電視演講,反對美國製造氫彈。3月18日,在遺囑上簽字蓋章。
1951年,連續發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國的擴軍備戰政策是世界和平的嚴重障礙。
1952年11月,以色列第1任總統魏斯曼死後,以色列政府請他擔任第2任總統,被拒絕。
1954年3月,他被美國參議員麥卡錫公開斥責為「美國的敵人」。
1955年,愛因斯坦與羅素聯名發表了反對核戰爭和呼籲世界和平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1955年4月18日1時25分,他在醫院逝世。 漫長艱難的探索廣義相對論建成後,愛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滿足,要把廣義相對論再加以推廣,使它不僅包括引力場,也包括電磁場。他認為這是相對論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即統一場論。
編輯本段軼事
■愛因斯坦逃學記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義大利與父母團聚。 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裡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玖』 在韋小寶的7個老婆當中,他最喜歡的到底是哪一個
1、韋小寶最喜歡雙兒雙兒跟韋小寶從小一起長大,相當於青梅竹馬。他倆的感情肯定不一般,後來雙兒因為牽連,被抓了起來,韋小寶找不到她才招惹了很多老婆。莊家太太是雙兒的恩人,雙兒讓韋小寶替莊家報仇。
韋小寶設計讓陷害莊家的吳之榮,上了套,終於被上了鐐銬,在押送的路上吳之榮還被嚇死了。從這一點來說,韋小寶非常看重雙兒的這份感情,只要雙兒讓她做的事情,他下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可見他們之間情誼多麼深厚。
韋小寶雖然有7個老婆,雙兒永遠在韋小寶心裡最重要的位置。而且另外6個老婆,可以說那種感情,沒有那麼深厚,不像雙兒跟他是一種生死之交的感情。
如果沒有了雙兒,韋小寶也娶不到其他6個老婆,雙兒是《鹿鼎記》中的女性代表,也是一種靈魂所在,很多男人都想娶雙兒這樣的女人當老婆,可惜全天下,雙兒只有一個,韋小寶也懂得其中的道理,所以格外珍惜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