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名詞解釋創造想像

名詞解釋創造想像

發布時間:2021-06-28 17:53:05

『壹』 名詞解釋想像

想像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想像能起到對機體的調節作用,還能起到預見未來的作用。
補充
1.普通心理學中的解釋:想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想像與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都屬於高級的認知過程,它們都產生於問題的情景,由個體的需要所推動,並能預見未來。
2.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也可理解為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設想。例如:不難想像/想像不出。
3.想像是人在腦子中憑借記憶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加工,從而產生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也就是人們將過去經驗中已形成的一些暫時聯系進行新的結合。它是人類特有的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達到"思接千載""神通萬里"的境域。

『貳』 想像能力名詞解釋是什麼

想像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當你說起汽車,我馬上就想像出各種各樣的汽車形象來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想像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完成的。 想像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

『叄』 想像 名詞解釋

1.普通復心理學中的解釋:想像制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選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想像也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都屬於高級的認知過程,它們都產生於問題的情景,由個體的需要所推動,並能預見未來。
2.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也可理解為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設想。例如:不難想像/想像不出。
3.想像是人在腦子中憑借記憶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加工,從而產生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也就是人們將過去經驗中已形成的一些暫時聯系進行新的結合。它是人類特有的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達到"思接千載""神通萬里"的境域。

『肆』 什麼叫做創意想像名詞解釋~

創意想像是視聽聯覺中的對比張力;是觀念意識中的導向;是經濟時空中的沖擊波;是固有市場的量變因子。

要點:1、把萬物人格化(擬人式畫法) 2、把事物創意化(創意式畫法) 3、把人物靈活化(變通式畫法) 4、把形象圖案化(裝飾畫法) 5、把實物動物化(仿生式畫法) 6、把形象想像化(想像式畫法)。

『伍』 想像的名詞解釋

想像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想像能起到對機體的調節作用,還能起到預見未來的作用。

『陸』 想像—心理學的名詞解釋

.普通抄心理學中的解釋:想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想像與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都屬於高級的認知過程,它們都產生於問題的情景,由個體的需要所推動,並能預見未來。 2.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柒』 求心理學名詞解釋:信號性反應、誘因、幻覺、問題解決想像、創造想像、元認知、自我效能感。

信號性反應是指能夠建立條件反射,它是心理發生的標志。當動物能夠把一個刺激變成另一個刺 激的信號,我們就說它不僅具有生命,而且還有了心理。心理是在生物發展到一定水平(即神經系統的發展)後才產生的。

誘因 incentive 驅使有機體產生一定行為的外部因素。與它相對應的概念是內驅力。內驅力和誘因都是形成動機的因素。存在於機體內部的動機因素是內驅力,存在於機體外部的動機因素是誘因。誘因按其性質可分為兩類:個體因趨向或取得它而得到滿足時,這種誘因(如食物)稱為正誘因;個體因逃離或躲避它而得到滿足時,這種誘因(如電擊)稱為負誘因。

幻覺是指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時所出現的知覺體驗。換言之,幻覺是一種主觀體驗,主體的感受與知覺相似。

創造想像是一種有意想像。它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腦海中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用以積累的知覺材料作為基礎,使用許多形象材料,並把他們加以深入,通過組合,創造出新的形象來。
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具體地說,是關於個人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對思維和學習活動的知識和控制。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控制。例如在教學心理學中常提到「學習如何學習」,指的就是這種次認知。 元認知的實質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為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捌』 想像名詞解釋

想像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想像能起到對機體的調節作用,還能起到預見未來的作用。
定義
1.普通心理學中的解釋:想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想像與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都屬於高級的認知過程,它們都產生於問題的情景,由個體的需要所推動,並能預見未來。

2.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也可理解為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設想。例如:不難想像/想像不出。
3.想像是人在腦子中憑借記憶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加工,從而產生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也就是人們將過去經驗中已形成的一些暫時聯系進行新的結合。它是人類特有的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達到"思接千載""神通萬里"的境域。

閱讀全文

與名詞解釋創造想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