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屬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是( )
第二次工業革命(Second Instrial Revolution)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即電氣時代)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Siemens)製成發電機,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Gelam)發明電動機,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造了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導致了列強開始爭奪石油。)
1902年12月,以內燃機為動力的飛機飛上藍天,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隨著內燃機的廣泛使用,石油的開采量和提煉技術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產了大約80萬噸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萬噸。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電訊事業的發展尤為迅速。繼有線電報出現之後,電話、無線電報相繼問世,為快速地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從此,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化學工業的建立也是這一時期科學技術應用與生產的一項重大突破。1867年,諾貝爾研製成功炸葯,80年代有改良了無煙炸葯,大大促進了軍事工業的發展。80年代初,科學家提煉出來了氨,苯等化學產品。大大的促進了城市生活的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推動了一些老工業部門如冶金、造船和機器製造業的技術革新和發展。
Ⅱ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核心發明
時間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的成就主要專表現在四個屬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主要發明有:(1):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
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
(2):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3):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
(4):90年代義大利人馬可尼實驗無線電報取得成功
80年代起,科學家們開始從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學產品
(5):1867年,諾貝爾發明炸葯,80年代又改良了製造無煙火葯的技術
塑料,人造纖維等開始投入生產和實際應用
Ⅲ 舉列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的發明家及他們的發明
1.1876年,定居美國波士頓的蘇格蘭人貝爾試通電話成功。
愛迪生(發明電燈,留聲機等)等人在貝專爾發明屬的基礎上作了重要改進,使電話通訊很快風行全球的許多國家。
2.1877年,美國建成第一座電話交換台。
3. 1879年,愛迪生研製成功耐用碳絲燈泡。
4.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以及福特T型汽車生產流水線。
5.1903年,12月17日,美國的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倆設計製造的「飛行者」號飛機在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試飛成功。
這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架飛上天空的可操縱載人動力飛機。
Ⅳ 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物有哪些
(1)電力的廣泛應用:西門子-發電機、格拉姆-電動機;
(2)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卡爾·本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飛機; (3)電訊事業的發展:貝爾-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
(4)化學工業的建立:諾貝爾-炸葯 (塑料、人造纖維)
Ⅳ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及時間
第二次工業革命 發明成果:①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留聲機等電器,電的發明和使用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也帶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鋼鐵行業。②德國卡爾.本茨1885年成功地設計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③1913年美國工程師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車的生產中使用了流水線裝配工藝。④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製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取名「飛行者1號」。
開發新能源:電力,石油
Ⅵ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發明
時間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的專成就主要表現在四個屬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主要發明有:(1):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
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
(2):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3):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
(4):90年代義大利人馬可尼實驗無線電報取得成功
80年代起,科學家們開始從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學產品
(5):1867年,諾貝爾發明炸葯,80年代又改良了製造無煙火葯的技術
塑料,人造纖維等開始投入生產和實際應用
Ⅶ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有什麼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專成,促進了經屬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1)電力的廣泛應用:西門子-發電機、格拉姆-電動機;
(2)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卡爾·本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飛機;
(3)電訊事業的發展:貝爾-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
(4)化學工業的建立:諾貝爾-炸葯
(塑料、人造纖維)
具體時間: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
1882年,法國學者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
1882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
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又製成以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
1885年,德國機械工程師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汽車,本茨因此被稱為「汽車之父」。
1897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發明了一種結構更加簡單,燃料更加便宜的內燃機──柴油機
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了第一輛四輪汽車。
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Ⅷ 第二次工業革命最主要的發明
1.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首創發電機原理
2.1866年西門子用強有力的電磁鐵製造磁場專,大大提高效率屬,為電氣工程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道路.
3.1879年愛迪生製成了電燈泡
4.1882年美國用愛迪生製成的發電機,創設了第一個中心發電站.
5.1882年世界上有了電車
5.1876年貝爾發明了電話
6.1895年馬可尼根據赫茲的實驗,試驗無線電通訊成功,同年科學家波波夫取得同樣成果.2年後在倫敦建立了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
7.英國貝塞默發明轉爐煉鋼法,英籍德國人西門子發明平爐煉鋼法,托馬斯解決了煉鋼脫磷的問題
8.1876年德國人奧托製成內燃機,後來狄塞爾製成柴油機
9.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戴姆勒和本茨造成汽車
10.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
11.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製成飛機
12.19世紀晚期瑞典化學家諾貝爾先發明甘油炸葯,又發明無煙炸葯
Ⅸ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發明是什麼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發明:電力(發電機、電動機)和 內燃機
Ⅹ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物有哪些﹖
西門來子——發電機源;格拉姆——電動機;卡爾·本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飛機;貝爾——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諾貝爾——炸葯 (塑料、人造纖維)
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標志:1866年西門子發明發電機,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控制論創始人維納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典型特徵為自動化。
1903年12月,以內燃機為動力的飛機飛上藍天,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隨著內燃機的廣泛使用,石油的開采量和提煉技術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產了大約80萬噸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