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歐洲車有那些品牌
1、雷諾:雷諾,(Renault S.A.)是一家法國車輛製造商,生產的車輛種類有賽車、小型車、中型車、休旅車、大型車(包含卡車和工程用車及巴士)等。雷諾第一次進入美國市場銷售是1950年代及1960年代之間,他們在美國市場確定的品牌發音方式是「Ren-ALT」,而這個發音方式是今日最為廣泛接受的。然而雷諾正確的發音是「Rhen-oh」(就如同英國常見的發音方式)。
❷ 歐洲有哪些汽車品牌
法國:
1、布加迪
該品牌創立於1909年,總部位於法國莫爾塞姆。百年來布加迪牌一直將藝術與技術相融合,並曾在賽場上戰績輝煌,1998年大眾集團收購並復興了布加迪品牌,並將其確立為一個獨立運營的汽車品牌。BUGATTI,這個創立至今已經有百餘年歷史的法國跑車品牌,提起奢侈品,大家肯定會聯想到來自法國的各種奢侈品牌,而汽車中的奢侈品——布加迪(Bugatti)無疑是其中法國奢侈品牌中重要的一員。
邁凱倫集團,聚集了先進的高科技公司,每個公司都最大化地為邁凱倫在一級方程式運動領域的前沿技術中建立起的全球名聲和美譽添磚加瓦。
以上這些品牌就是英系車,都來自於英國,其中有不少動輒百萬,甚至千萬一輛車的世界級超豪華品牌。毋庸置疑的是,英系車在豪華、性能等領域上幾乎是最高水平,但是對於它們而言,汽車是一種藝術品,普通消費者並不會選擇中看不中用的豪車,所以很多英國名車品牌後來都是走向了衰落,並最終轉手給其他車企,這種結果其實是可以預見的。
等等。。。。
❸ 汽車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由誰發明的
汽車發展歷史 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汽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跑到現在,竟然誕生了從速度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要三秒鍾多一點的超級跑車。這一百年,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同時,汽車工業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讓我們一起來回望這段歷史,品味其中的辛酸與喜悅,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汽車同其它現代高級復雜工具如電子計算機等一樣,並非是哪一個人坐在那裡發明了的。發明之初的汽車也不是現在之個式樣,如果你能見到當時的汽車,你也可能認為這不是汽車呢。汽車的發展也有一個漫長的歷程,總的說來,汽車發展史可能分為蒸汽機發明前、蒸汽汽車的問世、大量流水生產汽車開始等三個階段。 人類最初的工作勞動完全是由本身來完成,根本沒有什麼汽車和發動機,如果說有的話,在未使用牛和馬之前使用的是人體的股份這台發動機。奴隸就是一種「生物發動機」。隨著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越來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強,人們不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風力。 在1705年,紐可門首次發明了不依靠人和動物來作功而是靠機械來作功的實用化蒸汽機。這種蒸汽機用於驅動機械,便產生了劃時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隨著蒸汽驅動的機械即汽車的誕生,人類社會中便拉開了永無休止的汽車發展的序幕。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Cugnot)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三輪汽車。到1804的年,脫威迪克(Trouithick)又設計並製造了一輛蒸汽汽車,這輛汽車還拉著十噸重的貨物在鐵路上行駛了15.7公里。 1831年,美國的哥德史沃奇.勒(ColdsworthyGur-ney)將一台蒸汽汽車投入運輸,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羅騰哈姆之間便出現了有規律的運輸服務,這台運輸車走完全程約需45分鍾。此後的三年內,倫敦街頭也出現了蒸汽驅動公共汽車。當這個笨重的怪物在英國城鎮奔跑時,曾引起了很大的騷動。說起來,這種車比現在的築路用的壓道機還重,速度又低,常常撞壞未經鋪修的路面,引起各種事故。市民們當時曾呼籲取締這種汽車。為此英國制訂了所謂的「紅旗法規」,具有諷剌意味的是,由於這條法規的實施,使得英國後來在製造汽車的起步上大大落後於其它工業國家。 由於蒸汽汽車本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車又熱又臟,為了改進這種發動機,艾提力.雷諾(EtienceLenor)在1800年製造了一種與燃料在外部燃燒的蒸汽機(即外燃機)所不同的發動機,讓燃料在發動機內部燃燒,人們後來稱這類發動機為內燃機。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奧托(CountNicholasOtto)又發明了對進入汽缸的空氣和汽油混合物先進行壓縮,然後點火,提高了發動機效率。這種發動機具有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行程,為了紀念奧托的發明,人們把這種循環改稱為奧托循環。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苯茨(Kart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苯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苯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與此同時在1893年就與威廉.邁巴特合作製成了第一台高速汽油試驗性發動機的德國人戴姆勒(Daimler)又在邁巴特的協助下,又於1886年在巴特坎施塔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無馬之車」。該車是在買來的一輛四輪「美國馬車」上裝用他們製造的功率為1.1馬力,轉速為每分鍾650轉的發動機後,該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當時所謂「令人窒息」的速度從斯圖加特駛向康斯塔特,世界上第一輛汽油發動機驅動的四輪汽車就此誕生了。實際使用表明,此車使用良好。第二年苯茨第一次把三輪汽車賣給了一個法國巴黎人,由於這種三輪汽車設計可靠,選材和製造精細,受到了好評,銷路日廣。 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苯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苯茨和戴姆勒則被尊為汽車工業的鼻祖。這是汽車發展史上的第二件大事。 需要說明的是,那時的汽車司機必須是勇敢、機智的機械修理工,在許多場合下他不得不「從汽車內爬出或爬到汽車下」或者到鄉下鐵匠那兒去修車,所以一般人是望車莫及的。盡管如此,坐在極為嘈雜和震動非常厲害的機械上,不僅要飽受路人的嘲笑和日曬雨淋,而且全然沒有今日司機的舒適和氣派,況且馬車手認為汽車搶佔了他們的生意,當汽車與馬車並行時,他們常常揚起皮鞭抽打汽車司機。 進入20世紀以後,汽車不再僅是歐洲人的天下了,特別是亨利.福特(HeneryFord)在1908年10月開始出售著名的「T」型車時,這種車產量增長驚人,短短19年,就生氣1500輛。此間的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還首次推出了流水裝配線的大量作業方式,使汽車成本大跌,汽車價格低廉,不再僅僅是貴族和有錢人的豪華奢侈品了,它開始逐漸成為大眾化的商品。也是此時開始,美國汽車便成為世界寵兒,福特公司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王國。所以,人們說,汽車發明於歐洲,但獲得大發展那是在本世紀初30年代的美國。福特採用流水作業生產汽車,在汽車發展史上樹起了第三塊里程碑。 短短幾年時間,汽車已經從一種實驗性的發明轉變為關聯產業最廣、工業技術波及效果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因此,汽車工業的發展不僅依賴於汽車行業本身的技術進步,而且也取決於汽車工業應用這些技術的投資能力和世界汽車市場的投放容量,兩者相互影響並受到整個經濟形勢的發展,及人們對環境要求和能源及原材料供應、意外變化及國家政策等的影響。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表明了汽車運輸的機動性,而且還培訓了不少駕駛軍用卡車的駕駛員,他們中的很多人還學習到了一些汽車機械技術,於是戰後汽車買賣興隆,在美國,汽車製造商和附件的供應商全負荷生產仍不能滿足要求的迅猛增長。汽車價格幾倍於戰前。但時隔不久由於經濟簫條汽車高需求即宣告結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英國,汽車的需要量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更高,幾乎生產多少就可售出多少。大戰中的美國發了橫財,戰後的美國工業越發興旺,汽車生產在世界上始終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汽車、鋼鐵、建築這三大工業曾被譽為「三大支柱」,而汽車工業更是美國工業驕傲的象徵,長期以來,他們一直以研究豪華小汽車為主。但當1973年首次發生石油危機時,美國汽車工業便受到很大的沖擊,而日本似乎對此早有察覺,他們大量研製生產的是小型節油汽車,結果終於在1980年把美國趕下了「汽車王國」的寶座,取而代之。 日本真可謂「後起之秀」,當歷史進入20世紀,日本才出現第一部汽車,幾年後日本人才開始研製汽車。但誰又能料到1925年才第一次出口汽車(向我國上海)的日本,60年後竟然出口汽車達6400萬輛,登上了汽車王國的寶座。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汽車發展史上一個特大新聞。當然美國也決不會就此罷休,到底鹿死誰手還很難預料。未來的汽車市場仍是世界市場中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有人以美國汽車之王通用汽車公司為例,它平均每15分鍾用於汽車生產的投資就高達180萬美元,這真是令人驚訝的數字。因此,人們預料在將來,只有資金龐大的汽車公司才能有這樣的投資能力,不過由於有政府等各界支持,未來汽車舞台也不是大公司唱獨有戲,中小型汽車公司也會有很大的發展。 為了佔領未來汽車市場,如今已有許多公司把各種先進技術和裝備,如微型電子計算機、無線電通訊、衛星導航等等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方法、新材料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中,汽車正在走向自動化和電子化。有了衛星導航系統,汽車可接收交通衛星的通信資料,確定汽車所在位置,從而自動提供最優行車路線,並且顯示出交通圖;汽車的雷達系統可以把障礙物的距離和大小告訴給駕駛員,這樣停車就更容易;而語言感知系統可以用圖、表和聲音告訴駕駛人員汽車的各個部位情況,此外還可按「音」行事,執行駕駛有關指令等等。另外汽車的能耗,排放廢氣、雜訊和污染等公害也日將減少,安全性、使用方便性將日益提高,即使再次發生石油危機,汽車工業也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專家們認為,汽車是當前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將來它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別的任何開工交通工具都不可能完全把汽車取代。
❹ 1.世界第一部汽車在什麼時候由誰發明的2.歐洲著名的汽車公司有哪些3.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在哪裡
1.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 2.德國:寶馬,梅賽德斯賓士及其旗下子公司,大眾及其旗下眾公司 法國:標識雪鐵龍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雷諾,英國:捷豹陸虎,路特斯,勞斯萊斯(屬於英國皇室這一部分的),阿斯頓馬丁,荷蘭世爵公司,義大利菲亞特及其下屬子公司,瑞典科尼賽克公司,沃爾沃公司(由中國吉利控股)……大概就這些了吧 3.貌似是是長春吧?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汽車下線 4.微型轎車的排量小於等於1.0L;普通級轎車的排量在1.0—1.6L范圍內;中級轎車的排量在1.6—2.5L范圍內;中高級轎車的排量在2.5—4.0L范圍內;高級轎車的排量則大於4.0L。(這段是復制網路的)5.不知道
❺ 發明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哪個國家
汽車的發明者是誰?是卡爾·本茨,還是亨利·福特?很長一段時間存在爭議,因為兩個版人都為汽車作出權了很大貢獻,前者1886年在德國造出了現代汽車的雛形,後者則用流水線生產使得汽車這個「鋼鐵怪物」廣為人知。但發明者只能有一個,現在世界比較公認,汽車是卡爾·本茨發明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當時造出的汽車雛形,除了僅為三個輪子之外,單缸四沖程汽油機、電點火、化油器等獨創技術,一舉奠定了汽車設計基調,即使現在的汽車也跳不出這個框框;第二,卡爾·本茨當時同時申請了專利,這是相當英明的決定,不僅為他贏得了「汽車之父」美譽,同時保證了他的後半生衣食無憂(豐厚的專利費)。
❻ 歐洲車的發展史
歐洲是汽車和汽車工業的發源地,1886年前後是一群大膽而富有想像力的歐洲人如卡爾·本茨(Karl Benz)、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啊蒙·標致(Armand Peuqeot)和安德利·雪鐵龍(AndelioCitroen)們,催生了這個20世紀工業的天之驕子。時至今日,歐洲汽車和歐洲一樣,早已失去氣吞五洲的霸氣和榮光。93年中,歐洲(不含獨聯體)總共銷售各種汽車約1100萬輛,尚不及美國(1350萬)或日本(1150萬)一國的產量。但是,皇冠雖已失去,啊爾萆斯山巔猶有異彩閃耀。歐洲汽車百年精粹,非同小可,其獨特魅力,仍然是全球共仰。
今日的歐洲車壇,可說是白花齊放,德國車的剛勁沉穩,英國車之尊貴典雅,瑞典雙雄的安全厚重,以及法國車超凡的操控性和義大利在高性能方面的出色成就,一直為世人稱道。和美、日汽車比較,歐洲車在車身安全性和機械繫統的精良程度上,仍然是技高一籌;歐洲的新車總是毛病不斷,細節方面也不如日本車周到妥帖,但在耐用性上卻是天下第一。日、美兩國生產的汽車舒服方便、歐洲車卻講究性能和開得有趣,它們普遍有更好的操控性,懸掛總是充滿韌力,朴實的底盤給你充分的信心。歐洲車比較小巧,內裝也較為質朴,外形剛硬而傳統,但總有一種獨立的典雅品位,它不像日系車很前衛時髦 (如同摩登女郎)給人一種當下很流行可慢慢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她已經不再吸引你了的感覺,她是絕對值得你慢慢欣賞。相信你慢慢開著開著就會發現,她原來是一種高尚的美 一種永不過時流行 (好比大家閨秀)如果你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有點了解,你就會發現歐洲真的是一個藝術聖地 音樂 繪畫 文學 建築 就連車都是從每一個角度看都有她不同的內涵 (不得不由心佩服歐洲人天生對藝術的天賦和敏銳) 歐洲在汽車科技方面,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今天人們熟知的大多數東西,如DOHC技術、渦輪增壓引擎、空氣動力學、ABS等等,都是由歐洲人發明的,可惜他們太拘於傳統,總是牆內開花牆外香。
總括來說,歐洲車屬於講究內涵和個性的一類,精華之處需要你慢慢品賞。他是像日本車那樣時髦新款,容易討人好感,但你開上一段時間,會發現它確有過人的魅力。問題是以歐洲勞動力成本和生產效率,導致歐洲車和價格實在太過高昂,而且在當今的消費文化中,追求風格並非是人人想要的,所謂「絕非凡品」者,必定是好東西,卻往往不會成為熱門貨。國際分工不可避免,歐洲汽車工業要在廉價的家庭用車上和美、日兩強自由競爭,前途未必光明,但在少量生產的高利潤精品(包括高級房車和超級跑車)領域,卻是歐洲優勢之所在,也許再過20年,日本和美國也不會是它的對手。
在汽車發展史上,法國人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
早在1769年,法國陸軍技術軍官居尼奧就在政府的支持下試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輛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汽車,從而引發了世界性的研究和製造汽車的熱潮。但隨後到來的法國大革命卻讓法國的汽車研究中斷了幾十年,直到1828年,巴黎技工學校校長配誇爾製造了一輛蒸汽牽引汽車,其獨創的差速器及獨立懸掛技術至今仍在汽車上廣泛應用著。
法國出現第一輛汽油汽車是在1890年,由阿爾芒·標致創立的標致公司生產,一戰前,標致的年產量達到1.2萬輛,到1939年時年產量達4.8萬輛。而1915年創辦的雪鐵龍汽車公司發展更快,在二十年代初年產量就突破10萬輛,1928年日產達汽車400輛,佔全法汽車產量三分之一。另一創辦於1898年的大型汽車廠雷諾汽車公司發展也很快,1914年便形成了大規模生產,一戰期間更是因軍火生產而籌集了大量資金用於汽車生產。
二戰期間,雷諾公司為德國法西斯效勞,為德國軍隊提供大量坦克、飛機發動機和其他武器,因而戰爭結束後,雷諾公司被法國政府接管,路易·雷諾也被逮捕。在政府支持下,雷諾兼並了許多小汽車公司,1975年汽車年產量超過了150萬輛,成為法國第一大汽車廠商,而標致汽車公司的產量也在戰後20年內猛增十幾倍,一躍成為法國第二大汽車公司,80年代更是超過雷諾而登上榜首。雪鐵龍汽車公司則因經營不善而被標致汽車公司於1976年收購。
進入80年代,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使法國汽車工業受到了一定的挫折,雷諾公司更是連年虧損,1984年產量急劇下降到30萬輛,但幾年後雷諾公司便恢復了元氣,1999年3月還收購了日產汽車公司36.8%的股份,去年的產量達229萬輛。
法國汽車的總體特點就是車體較小而設計新穎,符合大眾化的方向,因此在西歐成為家庭轎車的熱門,雷諾的「麗人行」微型車在歐洲曾多次獲銷量第一。但是在豪華車、跑車領域,法國汽車公司就不如美、德、日等國汽車公司出色,這成為法國汽車業的遺憾。
❼ 汽車是誰發明的
汽車是卡爾·佛里特立奇·賓士發明的。
1、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在曼海姆製造成一輛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這一輛裝有內燃動力機的汽車被認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輛汽車。
2、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7)歐洲發明的汽車擴展閱讀:
1、汽車是由動力驅動,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用於載運人員和(或)貨物;牽引載運人員和(或)貨物的車輛,等等。
2、汽車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源。汽車發動機大多是熱能動力裝置,簡稱熱力機。熱力機是藉助工質的狀態變化將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
3、汽車發動機是由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兩大機構,以及冷卻、潤滑、點火、燃料供給、啟動系統等五大系統組成。
4、汽車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燃燒室內的高壓未燃燒氣體、酸、水份、硫和氮的氧化物經過活塞環與缸壁之間的間隙進入曲軸箱中,與零件磨損產生的金屬粉末混在一起,形成油泥。
❽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誰發明的
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汽車。這輛汽車裝有卧置單缸二沖程汽油發動機,785CC容積,0.89匹馬力,每小時行走15千米。
該車前輪小,後輪大,發動機置於後橋上方,動力通過鏈和齒輪驅動後輪前進。該車已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電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掛、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掣動手把等。
在那個馬車的時代,汽車被斥之為無用的怪物。賓士夫人貝爾塔為了回擊人們的冷嘲熱諷,在1888年8月帶領兩個兒子駕駛汽車從曼海姆直駛普福爾茨海姆,全程144千米。賓士夫人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汽車駕駛員。
德國人把1886年稱作汽車的誕生年。就在這一年,戴姆勒發明世界第一輛四輪汽車。他因此被人們稱作「現代汽車之父」。
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簡介:
1.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2.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德國人,發明家,汽車的發明者( 他和戴姆勒各自獨立發明了汽車)。在先後輾轉了卡爾斯魯厄機械廠學徒、制秤廠的設計師、橋梁建築公司工長等工作後, 1872年本茨決定要創建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本茨鐵器鑄造和機械工廠。但由於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工廠成立之後面臨倒閉。
3.無力償還朋友借款的本茨在窮困潦倒中,想起了老師的「資本發明」理論,決定製造可以獲取高額利潤的發動機作為人生的轉機。在這場冒險開始後,本茨投入到了對發動機的學習,並領到了製造四沖程發動機和雙沖程發動機的生產執照。
4.本茨革新了發動機的構造, 避免了之前容易出現的爆炸危險。並在1879年,發明了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 在經歷過學徒工、服兵役、娶妻生子等人生經歷後,本茨於1872年與奧格斯特.里特(August Ritter)合作組建了「本茨鐵器鑄造公司和機械工廠」,專門生產建築材料。
5.由於當時建築業不景氣,本茨工廠經營困難,面臨倒閉危險,萬般無奈之際,他決定製造發動機獲取高額利潤以擺脫困境。於是,他領來了生產奧托四沖程煤氣發動機的營業執照,經過一年卡爾·本茨和他的妻子貝瑞塔·林格多的設計與試制,於1879年12月31日製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
6.但這台發動機並沒有改變賓士公司的經濟窘境,破產的威脅依然存在。這位不服輸的德國人,並沒有被清貧打敗。經過多年努力後,1886年1月29日本茨終於又研製成功了單缸汽油發動機(與對手不同的是,本茨將發動機安裝在三輪車架上)。
7.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現保存在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賓士汽車公司獲得'汽車製造專利權',正是這一日子,被確認為汽車的生日。經過幾年餓肚子拚命地工作,他一改再改設計方案,組裝發動機得到了皇家攝影師比勒的資助,改進了奧托四沖程發動機,終於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
8.卡爾·本茨於1885年和德國人戴姆勒各自製成以汽油內燃機為引擎的三輪汽車。但由於技術的問題,本茨的汽車總是拋錨,被別人冷嘲熱諷為「散發著臭氣的怪物」,怕出洋相的本茨甚至不敢在公共場合駕駛它。1888年8月,從始至終一直在本茨身後默默支持他的夫人——貝瑞塔·林格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
9.她帶上孩子駕著本茨的汽車,一路顛簸到了100多公里外的普福爾茨海姆探望孩子的祖母。隨後,貝爾塔馬上給本茨電報「汽車經受住了考驗,請速申請慕尼黑博覽會」。
10.同年9月12日,本茨的發明在慕尼黑博覽會上取得非常大的轟動,當時的報紙如此描述——「星期六下午,人們懷著驚奇的目光看到一輛三輪馬車在街上行走,前邊沒有馬,也沒有轅桿,車上只有一個男人,馬車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們都驚奇萬分。」慕尼黑博覽會後,大批客戶開始向本茨訂購汽車。
11.此後,他的事業開始蓬勃發展,賓士擁有了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廠,開始生產名揚四海的賓士汽車。本茨經過五年的努力,研製成功了性能非常先進的「維克托得亞」牌汽車,為賓士帶來了極高的榮譽,這也顯示了賓士今後要走的高端產品路線。1893年,本茨研製成功了性能先進的「維克托得亞」牌汽車。它採用本茨專利的3升發動機,方向盤安裝在汽車中部。
12.盡管該車性能先進,但由於價格高達3875馬克,因而很少有人購買得起,成為公司的滯銷品。這種在技術上為賓士帶來了極高榮譽的汽車,在經濟上並沒有給他多大的好處。但由於價格昂貴,「維克托得亞」無人問津。
13.後來本茨聽從了商人的建議,於1894年開發生產了便宜的「自行車」(定價2000馬克)。這種世界上第一種批量生產的機動車,給賓士帶來了很高的利潤。這種「自行車」銷路很好,在一年時間內就銷出了125輛。
14.由於是世界上第一種批量生產的機動車,因而給賓士帶來了較高的利潤。後來,賓士又對前期生產的'維克托得亞'牌汽車進行了改進,將車廂座位設計成面對面的18個,它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輛公共汽車,1899年製造出第一輛賽車。
❾ 汽車是什麼時代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輛汽車長啥樣
汽車是人類歷史上僅次於造紙、火葯、指南針和活字印刷的第五大發明。汽車的誕生和發展有力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它極大地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提高了社會的效率,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人類社會的進步已經遠遠超過了幾千年前的發展總和,其中汽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德國工程師奧托成功研製出活塞式四沖程奧托內燃機,在動力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汽車的發明解決了最關鍵的技術問題,為汽車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推動混合/純電動汽車的研究。美國能源部預測,新能源汽車將占整個輕型汽車和卡車市場的28%,比2005年增長20%。如今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汽車正朝著智能化、舒適性、節能環保的方向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戈特利布·戴姆勒的德國人並不是唯一進行偉大創新的人,他們在不斷努力改進大體積、低功率、低轉速的發動機。他和他的合夥人邁巴克注冊了第一台高速內燃汽油機。這種內燃機體積小,功率大,使機械動力為各種車輛提供驅動力成為可能。
❿ 各國汽車發展史
汽車發展歷史
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汽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跑到現在,竟然誕生了從速度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要三秒鍾多一點的超級跑車。這一百年,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同時,汽車工業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讓我們一起來回望這段歷史,品味其中的辛酸與喜悅,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汽車同其它現代高級復雜工具如電子計算機等一樣,並非是哪一個人坐在那裡發明了的。發明之初的汽車也不是現在之個式樣,如果你能見到當時的汽車,你也可能認為這不是汽車呢。汽車的發展也有一個漫長的歷程,總的說來,汽車發展史可能分為蒸汽機發明前、蒸汽汽車的問世、大量流水生產汽車開始等三個階段。
人類最初的工作勞動完全是由本身來完成,根本沒有什麼汽車和發動機,如果說有的話,在未使用牛和馬之前使用的是人體的股份這台發動機。奴隸就是一種「生物發動機」。隨著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越來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強,人們不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風力。
在1705年,紐可門首次發明了不依靠人和動物來作功而是靠機械來作功的實用化蒸汽機。這種蒸汽機用於驅動機械,便產生了劃時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隨著蒸汽驅動的機械即汽車的誕生,人類社會中便拉開了永無休止的汽車發展的序幕。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Cugnot)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三輪汽車。到1804的年,脫威迪克(Trouithick)又設計並製造了一輛蒸汽汽車,這輛汽車還拉著十噸重的貨物在鐵路上行駛了15.7公里。
1831年,美國的哥德史沃奇.勒(ColdsworthyGur-ney)將一台蒸汽汽車投入運輸,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羅騰哈姆之間便出現了有規律的運輸服務,這台運輸車走完全程約需45分鍾。此後的三年內,倫敦街頭也出現了蒸汽驅動公共汽車。當這個笨重的怪物在英國城鎮奔跑時,曾引起了很大的騷動。說起來,這種車比現在的築路用的壓道機還重,速度又低,常常撞壞未經鋪修的路面,引起各種事故。市民們當時曾呼籲取締這種汽車。為此英國制訂了所謂的「紅旗法規」,具有諷剌意味的是,由於這條法規的實施,使得英國後來在製造汽車的起步上大大落後於其它工業國家。
由於蒸汽汽車本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車又熱又臟,為了改進這種發動機,艾提力.雷諾(EtienceLenor)在1800年製造了一種與燃料在外部燃燒的蒸汽機(即外燃機)所不同的發動機,讓燃料在發動機內部燃燒,人們後來稱這類發動機為內燃機。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奧托(CountNicholasOtto)又發明了對進入汽缸的空氣和汽油混合物先進行壓縮,然後點火,提高了發動機效率。這種發動機具有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行程,為了紀念奧托的發明,人們把這種循環改稱為奧托循環。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苯茨(Kart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苯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苯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與此同時在1893年就與威廉.邁巴特合作製成了第一台高速汽油試驗性發動機的德國人戴姆勒(Daimler)又在邁巴特的協助下,又於1886年在巴特坎施塔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無馬之車」。該車是在買來的一輛四輪「美國馬車」上裝用他們製造的功率為1.1馬力,轉速為每分鍾650轉的發動機後,該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當時所謂「令人窒息」的速度從斯圖加特駛向康斯塔特,世界上第一輛汽油發動機驅動的四輪汽車就此誕生了。實際使用表明,此車使用良好。第二年苯茨第一次把三輪汽車賣給了一個法國巴黎人,由於這種三輪汽車設計可靠,選材和製造精細,受到了好評,銷路日廣。
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苯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苯茨和戴姆勒則被尊為汽車工業的鼻祖。這是汽車發展史上的第二件大事。
需要說明的是,那時的汽車司機必須是勇敢、機智的機械修理工,在許多場合下他不得不「從汽車內爬出或爬到汽車下」或者到鄉下鐵匠那兒去修車,所以一般人是望車莫及的。盡管如此,坐在極為嘈雜和震動非常厲害的機械上,不僅要飽受路人的嘲笑和日曬雨淋,而且全然沒有今日司機的舒適和氣派,況且馬車手認為汽車搶佔了他們的生意,當汽車與馬車並行時,他們常常揚起皮鞭抽打汽車司機。
進入20世紀以後,汽車不再僅是歐洲人的天下了,特別是亨利.福特(HeneryFord)在1908年10月開始出售著名的「T」型車時,這種車產量增長驚人,短短19年,就生氣1500輛。此間的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還首次推出了流水裝配線的大量作業方式,使汽車成本大跌,汽車價格低廉,不再僅僅是貴族和有錢人的豪華奢侈品了,它開始逐漸成為大眾化的商品。也是此時開始,美國汽車便成為世界寵兒,福特公司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王國。所以,人們說,汽車發明於歐洲,但獲得大發展那是在本世紀初30年代的美國。福特採用流水作業生產汽車,在汽車發展史上樹起了第三塊里程碑。
短短幾年時間,汽車已經從一種實驗性的發明轉變為關聯產業最廣、工業技術波及效果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因此,汽車工業的發展不僅依賴於汽車行業本身的技術進步,而且也取決於汽車工業應用這些技術的投資能力和世界汽車市場的投放容量,兩者相互影響並受到整個經濟形勢的發展,及人們對環境要求和能源及原材料供應、意外變化及國家政策等的影響。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表明了汽車運輸的機動性,而且還培訓了不少駕駛軍用卡車的駕駛員,他們中的很多人還學習到了一些汽車機械技術,於是戰後汽車買賣興隆,在美國,汽車製造商和附件的供應商全負荷生產仍不能滿足要求的迅猛增長。汽車價格幾倍於戰前。但時隔不久由於經濟簫條汽車高需求即宣告結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英國,汽車的需要量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更高,幾乎生產多少就可售出多少。大戰中的美國發了橫財,戰後的美國工業越發興旺,汽車生產在世界上始終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汽車、鋼鐵、建築這三大工業曾被譽為「三大支柱」,而汽車工業更是美國工業驕傲的象徵,長期以來,他們一直以研究豪華小汽車為主。但當1973年首次發生石油危機時,美國汽車工業便受到很大的沖擊,而日本似乎對此早有察覺,他們大量研製生產的是小型節油汽車,結果終於在1980年把美國趕下了「汽車王國」的寶座,取而代之。
日本真可謂「後起之秀」,當歷史進入20世紀,日本才出現第一部汽車,幾年後日本人才開始研製汽車。但誰又能料到1925年才第一次出口汽車(向我國上海)的日本,60年後竟然出口汽車達6400萬輛,登上了汽車王國的寶座。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汽車發展史上一個特大新聞。當然美國也決不會就此罷休,到底鹿死誰手還很難預料。未來的汽車市場仍是世界市場中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有人以美國汽車之王通用汽車公司為例,它平均每15分鍾用於汽車生產的投資就高達180萬美元,這真是令人驚訝的數字。因此,人們預料在將來,只有資金龐大的汽車公司才能有這樣的投資能力,不過由於有政府等各界支持,未來汽車舞台也不是大公司唱獨有戲,中小型汽車公司也會有很大的發展。
為了佔領未來汽車市場,如今已有許多公司把各種先進技術和裝備,如微型電子計算機、無線電通訊、衛星導航等等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方法、新材料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中,汽車正在走向自動化和電子化。有了衛星導航系統,汽車可接收交通衛星的通信資料,確定汽車所在位置,從而自動提供最優行車路線,並且顯示出交通圖;汽車的雷達系統可以把障礙物的距離和大小告訴給駕駛員,這樣停車就更容易;而語言感知系統可以用圖、表和聲音告訴駕駛人員汽車的各個部位情況,此外還可按「音」行事,執行駕駛有關指令等等。另外汽車的能耗,排放廢氣、雜訊和污染等公害也日將減少,安全性、使用方便性將日益提高,即使再次發生石油危機,汽車工業也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專家們認為,汽車是當前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將來它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別的任何開工交通工具都不可能完全把汽車取代。
我國的第一輛汽車是1956年7月生產的一輛載重量為4噸,最高時速60千米的貨車,並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