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有哪些
1、先秦文學的成就是巨大的,它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有史以前的口頭文學,由於沒有文字記載,流傳下來的不多,但其中神話一部分卻是相當豐富的。神話的產生遠在階級社會以前。
它在廣大群眾中口耳流傳,經過不斷的修改補充,越來越優美,越來越富於藝術想像,這是口頭文學的發展規律。詩歌在其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一種口頭創作,完全是屬於全社會的文學藝術。繼《詩經》三百篇之後,在我國文學史上放射出萬丈光芒的詩歌就是「楚辭」。
2、兩漢文學,賦和散文都很發達。東漢產生了文章的概念,主要指的就是賦和散文。但賦的成就實遠在散文之下。漢初的賦,一般模擬屈原的作品,缺乏真實感、新鮮感,已不能引起讀者多大的興趣。兩漢歷史散文達到高度發展的階段。
主要標志是司馬遷的《史記》。作者利用先秦史學的一切成就,創造了一種規模巨大、組織完備的新制——紀傳體,使我國史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在史學史上有不朽的功績。作者那種「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是先秦史官「書法」傳統的直接繼承和發揚光大。
他尊重客觀事實,又有鮮明傾向,既敢於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也敢於歌頌農民起義的英雄,表現了唯物主義和人民性的思想。

3、唐代是我國文學史上一個光輝的時代,詩歌、散文、小說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詩歌的成就尤為突出。唐代詩人之眾和作品之多都超過了已往各代。僅《全唐詩》所錄就有二千三百多人,近五萬首詩。唐詩內容的廣泛也是空前的。
它反映了唐代歷史發展的過程,也全面地反映了社會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從唐代一些詩歌與記載來看,唐代民歌是十分發達的。可惜流傳下來的極少。但無疑它在當時對唐代文人詩歌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如劉禹錫的有名的《竹枝詞》便是摹仿民歌之作。
唐代文學的輝煌成就,表現了我們民族高度的智慧與巨大的創造力。唐代文學不僅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在國外,對亞洲的日本、朝鮮、越南等許多毗鄰國家文學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4、明代文學發展的輪廓是很清楚的。以中葉弘治、正德年間為界限,可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文學,除在元明之際出現的優秀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外,成就是不大的。中葉後,文壇上開始出現了繁榮的局面。
這是與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思想上的種種變化分不開的,是和城市工商業的繁盛,資本主義的萌芽,市民群眾的增加以及先進的哲學思潮及其對思想界的巨大影響緊密相關的。明代各種文學體裁所達到的成就是相當不平衡的。
概括地說,散文、詩詞比起以往的各個時期來說是處在一種衰退的狀態,而適應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思想而興起的小說、戲曲和民間文學則有著巨大的成就,產生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成為明代文學的主流。
明代長篇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等著名作品,是在人民群眾集體創作的基礎上經過作家加工再創造而成的。在思想和藝術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
5、絲綉刺綉
在封建社會,美麗華貴的織綉品日益成為標志身份地位的象徵。據記載,唐代玄宗年間的美人楊貴妃,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當時的宮廷中,僅僅為楊貴妃一人織造錦緞、刺綉衣裙的工人,就多達700人。
在當時的南海,也就是今天的廣州,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一位奇女子盧眉娘剛出生時,眉如絲線纖長,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
眉娘的手藝精巧無比,連皇帝都深為贊許,把盧眉娘稱作「神姑」,要把她留在宮中,但是眉娘不願意住在宮中,最終被度引成為道士。據說,後來眉娘得道成仙羽化歸天時香氣滿室,眾弟子將要為她安葬,抬起棺材覺得異常輕巧,大家打開棺蓋,卻只見到一縷絲綉。
B. 亞洲是我們生活的大洲,它地域遼闊,文化多樣。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亞洲東臨世界上
(1)太平;蘇伊士 (2)熱;熱帶雨林;緯度 (3)黃;白 (4)①③ |
C. 亞洲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下列名勝古跡位於亞洲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
亞洲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圖中名勝古跡位於亞洲的是①印度的泰姬陵和③中國的長城.根據題意.
故選:C.
D. 亞洲是我們生活的大洲,它地域遼闊。讀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1)作為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有著很多世
(1)青藏阿拉伯 (2)緯度 (3)A(4)C
E. 亞洲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請列舉兩例:_。
古代中國,古印度,兩河文明
F. 亞洲人民創造了那些古代文明
古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
G. 亞洲是我們生活的大洲,它地域遼闊.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作為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有著很多世界之最:
(1)作為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有著很多世界之最:①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②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阿拉伯半島; (2)亞洲氣候復雜多樣,③地氣候終年嚴寒,④地終年高溫多雨,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因素; (3)印度主要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蒙古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有大面積的草原;死海是世界上含鹽度很高的湖泊,該湖泊的浮力是很大的;沙烏地阿拉伯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其屋頂是平的,在沙烏地阿拉伯,旅店可以安排在屋頂上; (4)亞洲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如圖2所示的古跡位於印度的是C圖即泰姬陵. 故答案為: (1)青藏;阿拉伯; (2)緯度; (3)A; (4)C.
H.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古代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這些文化通過和平友好的交往方式不斷地傳播到周邊
(1)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域諸國正 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遠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日益密切,促成當時世界上的幾大文明在西域地區匯聚;開拓了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 (2)發展:到達的范圍更廣,可以穿過北非到達西歐;交往的程度更深,許多外 國人來到中國經商、定居、任官,和中國人通婚;傳播的文明更豐富,同時廣泛地吸收西方文明。物質文明:絲綢;生產技術:桑蠶技術;科技:四大 發明。(其它的符合史實均可) (3)唐朝。原因:唐朝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對外交通發達,政策開放;積極與 鄰國及歐非國家交往,傳播先進文化;鄰國努力向中國學習。 (4)原則: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處、共享太平。意義和影響:符合海外各國 人民的利益,加強了中國人民與亞非人民的友好關系;為亞非國家之間的交往確立了不成文的准則,對後世影響深遠。 (5)角度:反對神權;強調理性。特點:充分肯定和贊揚。 原因:①法國當時處於波旁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下,特權等級與第三等級間矛盾 尖銳,啟蒙思想家渴望用理性的武器批判教權主義、專制主義;中國當時正處於康乾盛世,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引起啟蒙思想家的嚮往;中歐缺乏密切聯系,西方對中國了解不充分。
I. 世界上還有哪些燦爛的古代文明成就
1.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主要包括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及外傳,中國古代的天文歷法、建築、醫學、數學成就及著名的科技著作等。 商文化、秦漢文化、隋唐文化和宋元文化是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對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幾個典型。商有獨特風格的青銅製造藝術及先進的歷法。秦漢時期的突出表現是中國文明開始源源不斷走向西方、走向世界,包括絲綢、冶煉鑄造、水利技術等都遠播到中亞、羅馬和歐洲地區。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輝煌,幾乎在所有領域都有突出成就。由於唐朝時期中外交流空前繁盛,被世界學者公認的「中華文化圈」既影響了亞洲文明的發展,也促進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的基礎上發展的,印刷術、指南針及火葯技術的對外傳播,這對其後整個世界面貌的改變起了巨大的作用。明清時期中國科技文化落後於西方。 認識:中國古代的科技在16世紀以前(明代以前)一直領先於世界,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古代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確立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這為科技的進步創造了條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建立與發展為科技發展連續性與多樣性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我國古代科技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通過各民族集體的智慧得到了不斷地進步;政府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對科技的重視與支持也使中國古代科技能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為科技的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發展也使中國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國家地區人民的智慧,得以進一步發展;我國古代人民在與自然界長期斗爭中積累的豐富的知識經驗,成為了古代科技發展的源泉;而中國古代一些著名科學家們的個人努力與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主觀因素。這些既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尤其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也同時為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科技內容上應用性強,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缺少實驗;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務於封建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缺乏將科技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並成為科技進一步發展的動力的意識。 中國古代科技從16世紀以後不可逆轉地走向衰落的原因: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使科技的發展缺乏足夠的動力;封建統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與後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進一步限制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中國古代以儒學為主的教育內容與越來越殘酷的文化專制統治使中國古代科技缺乏足夠的重視和足夠的人才。歸根結底是由於中國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導致了中國古代科技在16世紀以後走向衰落。 2.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成就:古代文學成就包括詩詞、散文、賦、小說、戲曲等形式多樣,作品繁富;古代藝術主要包括書法藝術、繪畫藝術、音樂舞蹈藝術和雕塑藝術等的發展。認識: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學藝術成就凝結了中國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學家與藝術家在前人成就基礎上不斷創新的結果,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經濟與政治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它不僅豐富了我國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為中國近現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世界文化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對東亞地區文明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與亞洲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發明的糍粑
發布:2025-09-15 05:27:43
瀏覽:430
廣告詞版權登記
發布:2025-09-13 16:49:23
瀏覽:796
投訴華爾街英語
發布:2025-09-06 10:22:27
瀏覽: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