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照相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照相機成機的時間是1839年。
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數碼相機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照相機發展歷史:
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現代照相機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㈡ 數碼相機是誰發明的
數碼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脈沖記錄到磁帶上。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宇航局(NASA)在宇航員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須對月球表面進行勘測。然而工程師們發現,由探測器傳送回來的模擬信號被夾雜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線之中,顯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無法將信號轉變成清晰的圖像。於是工程師們不得不另想辦法。在這之後,數碼圖像技術發展得更快,主要歸功於冷戰期間的科技競爭。而這些技術也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大多數的間諜衛星都使用數碼圖像科技。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CCD晶元」的研究與開發,1969年,貝爾實驗室的George Smith和Willard Boyle將可視電話和半導體泡存儲技術結合,設計了可以數碼相機沿半導體表面傳導電荷的「電荷『泡』器」(Charge 「Bubble」 Devices),率先發明了CCD器件的原型。
當時發明CCD的目的是改進存儲技術,元件本身也被當作單純的存儲器使用。隨後人們認識到,CCD可以利用光電效應來拍攝並存儲圖象。
㈢ 數碼相機是誰什麼時候發明的
劉暉
1975年
㈣ 第一台數碼相機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世界首台數碼相機1975年於美國紐約柯達實驗室中誕生。這台數碼相機的發明人是柯達公司當時的技術人員Steven J.Sasson(賽尚)。早在30年前,Steven J.Sasson在他的首台數碼相機原型技術報告中已經預見:「未來」的數碼相機將是攜帶型的,並能在光線很差的情況下拍攝彩色照片。
㈤ 數碼相機的起源
世界首台數碼相機年於美國紐約實驗室中誕生。這台數碼相機的發明人是柯達公司當時的技術人員Steven J.Sasson(賽尚)。早在30年前,Steven J.Sasson在他的首台數碼相機原型技術報告中已經預見:「未來」的數碼相機將是攜帶型的,並能在光線很差的情況下拍攝彩色照片。今天這一切已經成為現實。
賽尚回答說自己首先是一個相機愛好者,一直以來都很希望設計和製造一台全電子相機,而在1973年與柯達一位主管短短1分鍾的交談,促使他尋找合適的存儲介質、建造原型,那位主管簡單的提到說有一種硅材料可以感光,可以嘗試能否應用到新型相機中----這就是後來數碼相機的重要零組件電荷藕合器。賽尚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建造了首款數碼相機的原形,當時還只是用磁帶作為存儲介質,而最終通過這台相機拍到了0.01百萬像素的黑白反轉相片。
世界第一台數碼相機規格
背景信息和技術數據
開發機構 柯達應用電子研究中心
開發者 Steven?J.Sasson(賽尚)
原型機名稱 手持電子照相機
影像感測器 Fairchild?201100型?CCD?陣
磁帶記錄機 Memodyne?低功耗數碼磁帶
存儲設備 標准?300?英尺飛利浦數碼磁帶
數碼內存 49,152?位
電源 16節?AA型電池
外觀尺寸 209(寬)×225?(高)×152(厚)
重量 3900克
㈥ 數碼照相機是誰發明的
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數碼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專脈沖記錄到磁帶上屬。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㈦ 數碼相機什麼時候開始有
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誕生於1975年,只有1萬像素。真正到商業用途的數碼相機誕生,是在1991年。
數碼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脈沖記錄到磁帶上。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CCD晶元」的研究與開發,1969年,貝爾實驗室率先發明了CCD器件的原型。
CCD陣列是由噴氣推進實驗室於1972年研製成功的,尺寸是100*100像元。
1975年,在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的柯達實驗室中,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獲取的第一張數碼照片,影像行業的發展就此改變。
1981年索尼公司發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靜物照相機——靜態視頻「馬維卡」照相機。這是當今數碼照相機的雛形。
1988年富士與東芝在科隆博覽會上,展出了共同開發的,使用快快閃記憶體卡的Fujixs(富士克斯)數字靜物相機「DS-1P」,在這前後,富士、東芝、奧林巴斯、柯尼卡、佳能等相繼發表了數字相機的試製品:如佳能RC-701、卡西歐VS-101、富士DS-1P、富士DS-X、東芝MC2000等。
1991年柯達試製成功世界第一台數碼相機,東芝公司發表40萬像素的MC-200數碼相機,售價170萬日元,這便是第一台市場出售的數碼相機。
㈧ 數碼相機是什麼時候問世的
1981年,SONY生產第一架商用無膠卷電子相機,可把圖像記錄到磁碟中在電視上觀看,攝影從此可以脫離膠卷。
1986年,柯達公司發明了第一台兆像素數碼相機,可惜柯達公司卻將這一技術雪藏,為了防止其對膠片相機的沖擊。1990年柯達公司推出圖片專用CD格式,來儲存並在電腦上觀看圖片。
1991年柯達推出世界第一款專業數碼相機,他是在尼康F3基礎上改造,使用了一塊1.3M像素的CCD,並進行了量產。
㈨ 數碼相機是什麼時候興起的
1975年,在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的柯達實驗室中,一個孩子與小狗的黑白圖像被CCD感測器所獲取,記錄在盒式音頻磁帶上。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獲取的第一張數碼照片,影像行業的發展就此改變。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業後即加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碼相機之父」。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不用膠片來拍攝影像,其原型產品只有1萬像素(100x100),每個像素4位灰度,成像非常粗糙。談到那段歷史,賽尚還記憶猶新:「在當時,數碼技術非常困難,CCD很難控制,A/D轉換器也很難製造,數碼存儲介質難於獲取,而且容量很小。當時沒有PC,回放設備需要量身定做。這些難點讓我們用了1年的時間才安裝完這台相機。」
㈩ 數碼相機是誰發明的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復業後即加制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碼相機之父」。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不用膠片來拍攝影像,其原型產品只有1萬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談到那段歷史,賽尚還記憶猶新:「在當時,數碼技術非常困難,CCD很難控制,A/D轉換器也很難製造,數碼存儲介質難於獲取,而且容量很小。當時沒有PC,回放設備需要量身定做。這些難點讓我們用了1年的時間才安裝完這台相機。」 數碼相機對當時的柯達而言是一個很小的項目,由於決定採用數碼方式,所以相機中沒有太多移動的機械,賽尚和兩個技術工程師就完成了這個項目。在選擇可以移動的數碼存儲介質時,賽尚希望其存儲量可以與35mm膠卷的拍攝數量差不多,所以最後採用了通用的卡式錄音磁帶,基本可以存儲相當於一個膠卷的30張照片。「很多技術在當時是非常新鮮的,這台原型機的電路板可以打開,一邊拍攝,一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