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畫家通過創造表達了什麼

畫家通過創造表達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1-06-28 12:12:21

❶ 如何在繪畫中體現我的思想創造

就是說在繪畫的過程中在遵循繪畫的一般規律的前提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創造性的繪畫,創造不等於憑空捏造,任何東西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根源,這就需要平時的積累(如:知識,創作元素也就是資料的積累),如果想在一幅畫上體現自己的思想創造,首先得有一個主題,為了主題而進行的元素分配,並不是生搬硬套,要提取精華,再加以美的原則,繪畫最重要的就是體現美和思想,這些只是我自己在繪畫過程中搜積累的一點經驗,望採納,謝謝

❷ 繪畫是畫家通過自己的意志和技藝對客觀事物進行表現和再創造為什麼不對

繪畫:作為行為動詞的解釋【繪畫,是指用筆、板刷、刀、墨、顏料等工具材料,在紙、紡織物、木板、牆壁等平面(二度空間)上塑造形象的藝術形式。】
作為美術作品名詞的解釋【繪畫,是畫家通過自己的意志和技藝對客觀事物進行表現和再創造。】

❸ 誰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山水畫新圖式

周尊聖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山水畫新圖式——“天山山水畫”。為什麼叫做“天山山水畫”呢?周尊聖探索研究新疆的沙漠戈壁、絲綢古韻和風土人情,把天山作為他的創作基地和靈感來源,滿懷熱情、帶著真情實感,像熱愛自己的祖國一樣去描繪天山的壯麗景觀,因此稱為“天山山水畫”,開創了中國山水畫的新領域。

周尊聖追求一種蒼涼之美、一種悲壯之美、一種陽剛之美、一種強勢之美,與前人的繪畫風格截然不同,同時又為後人提供了一種繪畫創新的新思路,他用熾熱的紅色和沉穩的黃色,描繪生命的絢爛篇章,譜寫壯美的自然風貌,最終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

❹ 具象藝術的主題表達是通過什麼做到的

特點編輯
1.視覺真實性或客觀性
即具象藝術是以客觀世界為表現對象,並且把對象表現得就像我們所看到的一樣真實。
2.藝術形象的典型性
即具象藝術是通過典型的藝術形象的創造來表達藝術家的個人情感和觀念的。
3.情節性或敘事性
即具象藝術中往往蘊涵著一個或多個故事情節,它可以用文字語言直接來講述或描述。
由於具象藝術的這些特點,因此除藝術所共同的審美功能外,它還具有記錄的功能。
具象藝術
具象與表象不同,表象只是保持在記憶中某一事物的形象;具象則是作家、藝術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觸、多次感受、多次為之激動的既豐富多彩又高度凝縮了的形象,它不僅僅是感知、記憶的結果,而且打上了作家、藝術家的情感烙印,受到他們的思維加工。它是綜合了生活中無數單一表象以後,又經過抉擇取捨而形成的。從心理學意義上說,作家、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就是具象的運動過程。具象的運動過程主要是激發、強化作家和藝術家的情感,並與情感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旦進入具象運動階段,創作者往往是情不自禁的,甚至是如痴如狂的,帶有很大的不自覺性,很少受抽象思維的控制。具象不是抽象思維的起點,而是在抽象思維的作用下,選取、綜合表象的結果。從發生學上說,表象、記憶能力是人的低級心理水平,動物也有表象和記憶的能力,但動物沒有根據自己的需要、態度、體驗和思想觀念來綜合取捨表象進而形成具象的能力,具象為人類所獨有。

美學領域編輯
應用在美術研究領域,抽象藝術(abstract art)和具象藝術構成一對相關的概念。
抽象藝術指藝術形象大幅度偏離或完全拋棄自然對象外觀的藝術;抽象一詞的本義是指人類對事物非本質因素的舍棄和對本質因素的抽取。
抽象藝術中的形象與自然對象較少或完全沒有相近之處。一些美術樣式,如書法、建築等,其樣式的特徵決定了它們在整體上是抽象的。一部分原始藝術作品和絕大部分工藝美術作品也屬於抽象藝術。作為一種自覺的藝術思潮,抽象藝術運動興起於20世紀初的歐美。大部分現代主義美術流派都受到了這一運動的影響,如抽象表現主義、立體主義、塔希主義、行動繪畫等。
抽象藝術、具象藝術與藝術作品中的抽象因素、具象因素是兩類不同的概念。後者建立在對形象、形象與自然對象之關系的細致解剖之上,任何酷似對象的形象也不可能不包含對對象一定程度上的偏離。因此,具象藝術之中也包含著或多或少的抽象因素;同樣,許多抽象藝術作品中的形象,亦有與自然對象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包含著具象因素,上述第一類現代抽象藝術便是例證。抽象藝術、具象藝術的概念是宏觀的、直觀的;抽象因素、具象因素的概念是微觀的、分析的。對於這兩類不同性質的概念的混淆,會導致抽象藝術、具象藝術概念的瓦解。
趙無極的具象
若將抽象藝術與具象藝術這一對概念放在豐富多彩人類美術現象中,則可以看到,它們像是磁棒的兩極, 許許多多藝術作品位於純粹的抽象藝術與酷似自然物的具象藝術之間。
例如中國新石器時代部分彩陶的紋飾、許多非洲部落的原始木雕與面具、歐洲中世紀的一些宗教繪畫以及部分中國的文人寫意畫。這類藝術作品或對特定對象加以大膽變形和裝飾化處理,或將不同對象的局部特徵進行適度的組合,將對象納入抽象化的程式中使之偏離原來的外觀,藝術形象所包含的抽象因素與具象因素相對合諧狀態,使之難以簡單地用這一對概念加以劃分。中國藝術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和「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言論,從創作過程與形象特徵兩個水平上描述了傳統中國藝術家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
無論抽象藝術還是具象藝術,都是人類美術史上長久存在的藝術形式,是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兩類不同的藝術,能夠表現人類不同的精神內容,創造出不同的形式感,給人以不同的審美享受。它們各自擁有不可替代的美學價值。

具象與表象
與具象不同,表象只是保持在記憶中某一事物的形象;具象則是作家、藝術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觸、多次感受、多次為之激動的既豐富多彩又高度凝縮了的形象,它不僅僅是感知、記憶的結果,而且打上了作家、藝術家的情感烙印,受到他們的思維加工。它是綜合了生活中無數單一表象以後,又經過抉擇取捨而形成的。從心理學意義上說,作家、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就是具象的運動過程。具象的運動過程主要是激發、強化作家和藝術家的情感,並與情感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旦進入具象運動階段,創作者往往是情不自禁的,甚至是如痴如狂的,帶有很大的不自覺性,很少受抽象思維的控制。具象不是抽象思維的起
人物具象繪畫之眼睛
點,而是在抽象思維的作用下,選取、綜合表象的結果。從發生學上說,表象、記憶能力是人的低級心理水平,動物也有表象和記憶的能力,但動物沒有根據自己的需要、態度、體驗和思想觀念來綜合取捨表象進而形成具象的能力,具象為人類所獨有。

❺ 中國畫家的風格是通過什麼表現出來的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閱歷學養、氣質個性等千差萬別,生存環境或師承等也不一致,這些都是產生不同藝術風格的根源所在。比如:由生存環境所致,得意的皇帝趙佶,作品富麗典雅;而亡明皇室後裔朱耷,滿腹的哀怨與傷感,畫風則狂怪冷峭。另有五代的兩位畫家,「黃筌富貴、徐熙野逸」。黃筌是皇家畫院的畫家,畫的是禁御中的珍禽瑞鳥、奇花怪石之類;徐熙是江南處士,志節高邁、放達不羈,多畫江湖汀花野竹、水鳥淵魚。所以二人作品就呈現出「富貴」與「野逸」之別。在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方面,南北有著相對的差異,並一直貫穿體現到人文世相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性格上南細北爽,語言上南繁北簡,文學上南騷北風,居宅上南敞北實,飲食上南甜北咸……鮮明對比的南北風土人情,使中國文化形態的整體構成格局如「陰陽」相反相成、互逆互動、美妙絕倫。這些自然、人文以及地域的差異性,在中國畫的發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就地域而言,許多畫家的藝術風格都明顯地受到地域的影響,帶有地域特色,尤其是南北特色更為明顯。如五代至北宋,「北派」以荊浩、關仝、李成、范寬為代表,畫風剛健,氣勢雄渾,磅礴浩大,筆力遒勁,多畫全景,多用面皴;「南派」以董源、巨然為代表,氣象清潤,景象空靈,筆法靈秀,韻味悠長,平淡天真,意趣高古,善寫平淡渾朴景緻,善用線皴。由於地域或師承等原因,除了個人風格有差異之外,還具有許多共性之處。如「嶺南畫派」雖然畫家不少,也各有面目,但他們有重視生活、重視寫生、吸收西洋營養等共性,因而產生了流派風格。 除了個人風格、流派風格之外,在一個歷史時期內,還有一個總的藝術特徵,這就是時代風格,也叫時代氣息。時代風格是多樣性中統一的主導風格。由於藝術家生活在一定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經濟、政治、社會風尚、藝術思潮等等必然對藝術家有所影響,必然反映在作品之中。例如秦漢藝術淳厚質朴、深沉雄大;唐代藝術豪華壯麗、雄渾奔放,尤其是盛唐繪畫,形象豐滿,構圖宏偉,色彩絢麗,線條遒勁,展示出太平盛世、國富民強的進取精神;清代的山水則表現出氣韻蒼潤,簡淡清秀。時代的風格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向前發展的。而民族風格是民族在長期的發展中孕育的本民族的藝術特徵,由本民族的社會結構、經濟生活、自然環境、風俗習慣、藝術傳統,尤其是共同的心理狀態、審美觀點和藝術特點等因素決定。中國畫不論從內容到形式、從筆墨到技法、從材料到裝潢,都不同於西洋畫,這是與西方不同的哲學思想、倫理道德、人民氣質、審美觀念等共同孕育而逐漸形成的。可以說,中國畫就是體現著民族風格的繪畫。 比較、分析現代中國畫,不管風格有多少,但技法上總離不開點皴、線皴和面皴以及勾、皴、擦、點、染相結合的傳統方法,而最後產生的是不同的感覺,或曰風格。如按創作思想及藝術傾向分,

❻ 意象美術的代表作從畫家、創作背景、表達的主旨

意象派是20世紀初最早出現的現代詩歌流派,1908~1909年形成於英國,後傳入美蘇。代表人物有:休姆、埃茲拉·龐德、艾米·洛威爾和葉賽寧等。
1、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美國詩人和文學評論家,意象派詩歌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國藝術文學院成員。他和艾略特同為後期象徵主義詩歌的領軍人物。他從中國古典詩歌、日本俳句中生發出「詩歌意象」的理論,為東西方詩歌的互相借鑒做出了卓越貢獻。
龐德最著名的作品,要屬意象派名作《在地鐵站內》(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這幾張臉在人群中幻景般閃現;)
2、艾米·洛威爾
艾米·洛威爾,Amy Lowell,1874-1925年,美國詩人,她的第一部詩集,《多彩玻璃頂》(1912年)採用了傳統的寫作技巧。然而,1913年她在實驗性的意象派運動中脫穎而出,並繼埃茲拉·龐德之後而成為該運動的領袖人物。代表詩集有《男人、女人和鬼魂》、《浮世繪》、《東風》、《艾米 洛威爾詩選》。評論集有《法國六詩人》

❼ 抒發畫家在純真朴實的自然中,創造了怎樣的理想化境界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思,社會意思反應社會存在,理想化境界受自然社會的影響。

❽ 古代畫家為了表現對大自然中各類樹木的豐富感受,創造了各種不同的什麼法

古代畫家為了表現對大自然中各類樹木的豐富感受,創造了各種不同的______法?
點葉

❾ 畫家通過對水、墨等物質材料的加工、組合,創作出美術作品,表現個人內心世界。這表明,美術作品的創作是

1錯在創造、而是依據客觀聯系3錯在主觀聯系、聯系是客觀的

❿ 古代畫家為了表現對大自然中各類樹木的豐富感受,創造了各種不同的什麼法

談到中國古代山水畫最具代表特色的技法是皴法。皴法是古代畫家在藝術實踐中根據山石的不同地質結構加以概括而創造出來的表現程式。中國畫的皴法和其他繪畫形式在表現山水時有著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干、濕、濃、的水墨粗細、方圓、轉折、長短的線條來表現各種的山石樹木不同的肌理形態與質感。 一皴法的形成 皴的產生是不同山水地貌的客觀反映。中國幅源遼闊各地山水地貌各有不同既有丘陵和高原的變化又有水成岩、火成岩的區別還有風化、侵蝕、崩裂、疊積等不同。此外還有春、夏、秋、冬和晴、雨、風、雪的氣候差異這都是山水畫皴法形成的根本原因。 1 皴法形成的主要原因 每一種皴法的形成也是畫家長期觀察覺悟的結果畫家為了表現山水中山石的紋路、質地、陰陽、凹凸和向背而逐漸形成了皴擦的筆法。因此皴法的形成離不開古代畫家們長期的研究和實踐他是歷代畫家對自然的感悟也是對客觀自然意象表達的結果。 二皴法的發展 皴法的出現是中國山水畫成熟的標志。在唐以前的山水畫是空勾無皴的以簡括 - 2 - 的線條勾勒出山體然後填上青綠。

閱讀全文

與畫家通過創造表達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