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了五大發明

誰發明了五大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8 10:17:57

『壹』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分別是誰發明的

造紙術(也稱蔡侯紙)。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11世紀中葉時中國大科學家沈括還對指南針感到匪夷所思,他的《夢溪筆談》介紹了指南針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發現和指南針的架設方法。

唐朝中期著名道士清虛子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葯,這種葯被稱為「著火的葯」,即火葯。

印刷術的發明者沒有記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發明於唐朝,目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拓展資料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貳』 中國五大發明的來源

第一次提出的是一個美國人在他的書上提起的,

『叄』 中國第五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
①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從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歷
史了。古埃及的聖體字、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瑪雅文字等相繼成為歷史的陳跡,唯漢字獨存。中國人用數千年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奇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至今仍舊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尤其是漢字計算機輸入的優越性,使 漢字的奇跡更令世人驚嘆和信服。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
②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著名學者安子介先生說,「中國由黑龍江到雲南,漢字全通。」「中華文化連綿五千年,是用漢字記載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據歷史說也是由象形而 來,後來變成拼音,各國文字不同,相互聯結的紐帶斷了,結果歐洲分成大小十數個國家。如果中國早年也走這條路,早已出現江蘇國、廣東國了。我國方言這樣多,漢字的語音無法在『語音學』上統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脈相承的。漢字對漢族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見,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這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漢字可以引發想像和聯想。由於漢字以形表意,使用漢字時觀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像和聯想產生。並非僅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過來的字如此,如「日」「月」等。會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兩部分組成,就是「人」靠著「樹」歇息。我們從字形的拼組關系中便可想像出這字的意義。其實,有些形聲字的聲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聲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漢字引發想像和聯想的強大作用值得我們重視。
④漢字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並用的「復腦文字」;拼音文字認知中「語音編碼」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漢字認知中則是利用「多重編碼」方式,語音、字形和語義編碼兼用。學習漢字可以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潛力,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因此,從音、形、義三者結合上去學習漢字是科學的方法。[來源:www.shulihua.net數理化網]
⑤與中華文明共存共榮的古老漢字,具有獨特的形式 和經久不息的生命力。我們要重新認識漢字的價值,充分發掘漢字的奧秘,以迎接漢字「發揮威力」的新時代。

『肆』 世界五大發明是什麼

電 火 武器 電子通訊 車

『伍』 古代4大發明分別是誰發明的

蔡倫,紙
煉丹道士,火葯
畢升,活字印刷
黃帝,指南針(指南車)

『陸』 有誰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五大發明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火葯,印刷,指南針 . 造紙術: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火葯: 自秦漢以後,煉丹家用硫黃、硝石等物煉丹,從偶然發生爆 炸的現象中得到啟示,再經過多次實踐,找到了火 葯的配方。三國時有個聰明的技師馬鈞,用紙包火 葯的方法做出了娛樂用的「爆仗」,開創了火 葯應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 葯開始應用到軍事上。人們利用拋射石頭的拋石機,把火 葯包點著以後,拋射出去,燒傷敵人,這是最原始的火 炮。後來人們將球狀火 葯包紮在箭桿頭附近,點著引線以以後,用弓箭將火 葯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 葯、毒葯,再加上一些瀝清、桐油等,搗在一起做成毒球,點著以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 葯裝填在竹筒里,火 葯背後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 葯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 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 葯火 箭。 印刷: 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這種改進之後的印刷術叫做活板印刷術。 指南針: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象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穀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至於,你說的第五大發明還沒有經過公認,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有: 傳統科舉考場、武術、珠算、漢字、中醫葯學、雜交水稻、卓筒井等等.
滿意請採納

『柒』 為什麼科舉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科舉制度的影來響是廣泛的源.對外而言,現代西方國家的文官考試制度就是對中國科舉制度的借鑒和發展;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盧梭等都對科舉所體現出的平等和公平原則驚嘆和折服.
美國漢學家卜德在《中國思想西入考》一書中認為科舉是「中國贈予西方的最珍貴的知識禮物」.越南、朝鮮更如中國一樣是科舉社會;日本也曾經學習採用過科舉制度.對內而言,「科舉制對維護中國的統一和保持一個令人尊敬的文明水準,起了比任何其他制度更大的作用」.科舉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結構,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中國歷史社會的方方面面無不留下了科舉的烙印.科舉造就了中國的讀書人群體.他們的性格就成了中國人性格的集中體現.中國人性格中,憂國憂民的士大夫精神,蔑視其他行業的崇尚讀書觀念,寧可個人奮斗而不求集體解放的個人主義觀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宗族觀念,當官以求富貴的官本位觀念,都與科舉制度密不可分.可以稱之為「科舉性格」.這種性格既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方面.

『捌』 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是什麼

珠算。
2013年12月4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通過決議,將珠算回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答錄,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珠算的計算功能逐漸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頑強的生命力,珠算成功申遺,有助於讓更多的人認識珠算,了解珠算增強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揚與保護珠算文化的行列中來。

『玖』 中國第五大發明源於哪朝

科舉制是中國歷史上通過科目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是中國人才選拔史上的一個創舉,與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等四大發明一樣,具有世界意義。

它從公元7世紀的隋代誕生到20世紀初的清朝末年廢止,中間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前後延續了一千多年。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了五大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