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沒有用數學符號或幾何圖案數字拼出的美麗圖形
╭^^^╮
{/ o o /}
( (oo) )
) ))
╭^^^╮
{/ o o /}
( (oo) )
) ))
.*. /~ .~\ /~ ~\ /~ .~\ /~ ~\
*** ' `\/' * ' `\/'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_ `\ * .*. */'
`\ * */' ( `\/'*) `\ * */'
`\/' \ */' `\/'
`\/'
::∴★∵**☆.∴★∵**☆.
█████.☆.∵★∵∴☆.
█田█田█.*☆.∴★∵.
█田█田█.★∵∴☆.★∵∴.
█田█田█.★∵∴☆.★..**.
█田█田█.★★∵∴☆.★*☆.
█████.
◢██□██◣.~~~~~*^_^*
::.--.-.::
:( ( )::::: 東邊日出西邊雨
(_, \ ) ,_):: 道是無晴卻有情 |
:::-'--`--:::::::: ~~| , \ _ /
::::::::::::::::::: ,|`-._/| -== (_) ==-
::::::::^^::::::::.' | /||\ / \
::::::^^::::::::.' | ./ ||`\ |
:::::::::::::::/ `-. |/._ || \
::::::::::::::| || || \
~~=~_~^~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Y / //
\\ l //
\\Y//
>=<
//*\\
____
(. \
\ |
\ |___(\--/)
__/ ( . . )
"'._. '-.O.'
'-. \ "|\
'.,,/'.,,
__------__
/~ ~\
| //^\\//^\|
/~~\ || o| |o|:~\
| |6 ||___|_|_||:|
\__. / o \/'
| ( O )
/~~~~\ `\ \ /
| |~~\ | ) ~------~`\
/' | | | / ____ /~~~)\
(_/' | | | /' | ( |
| | | \ / __)/ \
\ \ \ \/ /' \ `\
\ \|\ / | |\___|
\ | \____/ | |
/^~> \ _/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
__------__
/~ ~\
| //^\\//^\|
/~~\ || o| |o|:~\
| |6 ||___|_|_||:|
\__. / o \/'
| ( O )
/~~~~\ `\ \ /
| |~~\ | ) ~------~`\
/' | | | / ____ /~~~)\
(_/' | | | /' | ( |
| | | \ / __)/ \
\ \ \ \/ /' \ `\
\ \|\ / | |\___|
\ | \____/ | |
/^~> \ _/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
/\
{.-}
;_.-'\
{ _.}_
\.-' / `,
\ | /
\ | ,/
\|_/
2. 如何引領學生實現數學知識的再創造
數學教育的「再復創造」教制學方法,是荷蘭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費賴登塔爾提出來的。他批評傳統的教法「將數學作為一個現成的產品來教」、「只是一種模仿的數學」。我國傳統的教法也是一題為一例,通過例題示範讓學生模仿。這種「模仿數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只能「模仿」而不利於「創造」,費賴登塔爾說:「將數學作為一種活動來進行解釋和分析,建立在這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我稱之為再創造方法。」他強調: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數學知識自己去發現或者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
3. 數字與圖形對應連線
用線連接為:
4. 如何引導小學生進行數學「再創造」
數學教育的「再創造」教學方法,是荷蘭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費賴登塔爾提出來的。他批評版傳統的教法「將權數學作為一個現成的產品來教」、「只是一種模仿的數學」。我國傳統的教法也是一題為一例,通過例題示範讓學生模仿。這種「模仿數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只能「模仿」而不利於「創造」,費賴登塔爾說:「將數學作為一種活動來進行解釋和分析,建立在這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我稱之為再創造方法。」他強調: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數學知識自己去發現或者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
5. 阿拉伯數字」9」 的圖形創意
可把9設計成五線譜中的一個二分音符(空心音符),符頭在上,左上右下傾斜,符干豎直無尾.背後可畫上波狀(右高左低)的部分五線譜.
6. 每個圖形各代表什麼數字
五角星是8
圓是0
7.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科活動的數字想像畫怎麼做
數學想像畫,是指以數字(1、2、3、4、……)、數學符號(+、-、=、>、<、……)、幾何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正方體、……)等數學元素表現心中的數學,而創作的充滿想像力的想像畫。
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以數學的視角去觀察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文化內涵,激活學生內在創造熱情,從而激勵學生傳播數學文化。國慶7天假期,一年級數學組組織本年級全體學生以「我心中的數學」為主題進行了數學想像畫的創作。
孩子們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了心目中的數學,用他們想像力使數學圖形變成了生動的房屋、小草、樹木、藍天、白雲等,簡單的數字也變成了具有生命力的小動物、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生活用品,孩子們用自己的畫筆盡情的表達著熱愛數學、努力探究數學知識的願望和信心。
8. 什麼是數學再創造
由世界著名教學教育權威弗賴登塔爾提出的「再創造」的論述內容相當豐富,他認為:
1)數學是最容易創造的一種學科。它實質上是人們常識的系統化。教師不必將各種規則、定律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創造合適的條件,提供很多具體的例子,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或是「再創造」出各種運演算法則和各種定律。
2)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特點重新創造數學知識。個人學習數學的進程和數學發展的歷史有著相似之處。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
3)每個人有不同的「數學現實」,因而可達到不同的水平。這里「數學現實」是指客觀現實與人們的數學認識的統一體。是人們用數學概念、數學方法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的總體。其中既含有客觀世界的現實情況,也包含學生個人用自己的數學水平觀察這些事物所獲得的認識。教師應當針對各個學生數學現實和思維水平的不同,通過適當的啟發,引導學生加強反思,使學生的創造活動由不自覺的狀態,發展為有意識的活動。
4)「再創造」應當貫穿於數學教育的全過程。數學教育的整個過程學生都應該積極參與,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天地,聽任各種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方法自由發展,絕不可以對內容作任何限制,更不應對其發現設置任何預先的圈套。
更多請參考 http://learning.sohu.com/20060417/n242808119.shtml
望採納,謝謝!!
9. 大衛 布萊恩的猜心魔術是怎麼完成的你1-1000選一個數,他一下就猜出來了
開始我也覺得很神奇,不過你稍微動下腦子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實在不知道就繼續看吧!
假設你選的數字是XY那麼 最後得出的結果是 10*X + Y - (X+Y)= 9*X 也就是說不管你選擇你,最後的結果一定是9的倍數,即9,18,27,36,45,54,63,72,81 之中的一個。你每點一次,每個數字所對應的圖形都會變一次,這就給了你答案並不是確定的這樣一個假象但數字所對應的圖形無論怎麼變,9,18,27,36,45,54,63,72,81所對應的圖形都是相同的。所以顯示的當然就是你心裡所想的,因為不管你選的數XY是多少,都會是這個答案。
還有個小秘密,那個讀心術是用FLASH做的,每刷新一次,其中的9.18.27.36.45.54.63.73.81.90.99所對應的圖象都會變一次,但是不管他怎麼變,這11個數字對應的圖象都是相同的,所以就給人造成了一種每次都不一樣但是每次都是自己算出來那個數字對應的圖象這種感覺
----OOXX
10. 用數字和圖形組成的一幅畫
(1)青蛙;0、1、2、3、4、5、6、7、8、9;(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