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第一個創造美食的人是誰
世上第一個創造美食的人是誰?這個我倒是沒看過書,在網上查一下,看看美食有不同的做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絕技
2. 中國發明了哪些食物
第一種,拉麵
說到拉麵,很多人一定馬上想到日本各種有名的拉麵,但是這種食物卻是正宗的「國貨」,也就是中國人發明的。拉麵是中國北方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一種傳統麵食,是山西省的名產,為山西四大麵食之一。1912年的時候才傳到日本。那是的日本拉麵館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面館的服務員都是要穿著中式服裝的,據說是為了要凸顯中國特色。至於日本拉麵溫和的口味,也是由於最早在日本的中國人大多都是從南方過去的,飲食比較清淡。
第二種,生魚片
這同樣是一種中國人的發明,在唐代吃生魚片已經非常流行,是很多王公貴族非常喜歡的一種食物。而那個時候也是日本向中國派遣使者前來學習最頻繁的時候,來自日本的遣唐使知道了這種吃魚的方式,而且覺得味道非常不錯,就把這種飲食方式連同其他文化一同帶回了日本並發揚光大。反而現在在中國吃還保留著吃生魚片這種飲食方式的地方越來越少,目前比較有名的就是順德和潮汕地區了。只不過這兩個地方吃法和日本不太一樣,用的是淡水魚,把河魚切成薄片,然後加入各種配菜,混合在一起吃。
第三種,抹茶
中國人喝茶的歷史相當悠久,而抹茶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不過當時喝的人並不多,只有貴族才能夠享用。而唐朝時開始大規模發展,普通老百姓也能喝到這種抹茶,到了宋代,達到頂峰,到了明代,抹茶逐漸在中國衰落,並不是人們不喜歡喝了,而是隨著制茶技術的發展,人們能夠喝到更好的茶葉泡成的茶。
3.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美食創造者
1.伊尹抄,商代人
2.易牙,伺候齊桓襲公
3.太和公,為春秋末年吳國名廚
4.膳祖,唐代女廚師
5.梵正,為五代時尼姑,將菜餚與造型藝術融為一體
6.劉娘子,南宋高宗宮中女廚,第一位宮中女廚
7.宋五嫂,為南宋著名民間女廚師,魚羹很牛
8.董小宛,揚州名點灌香董糖、卷酥董糖,為她所創制
9.蕭美人,清朝著名女點心師,善制饅頭、糕點、餃子
10.王小余,清代乾隆時名廚
4. 中國美食的來歷
中國美食是經過了5000年的文明發展和勞動人們的實踐,不斷的總結經驗,不斷的發明創造,形成了中國的美食系列,這就是中國美食的來歷。
5. 清朝美食是誰提議發明的
和珅,出生在公元1750年,是正紅旗的滿洲人,身份地位上還是挺高的 。和珅是個極為聰明的人,在當官之後,也一直表現優秀,加上嘴甜,很受乾隆皇帝的寵愛。但是,和珅的聰明才智用錯了地方,愣是將自己變成了個大貪官,在公元1799年2月22日的時候,死在了監獄里。據說,在他死後,在他家清理的金銀財寶數不勝數,整個加起來的價值,比當時清王朝國庫的15年收入總和還多,可見和珅斂聚的錢財數量之多。
雖存世49年,但是,和珅發明的美食,還是流傳至今了的。
當時,在清朝的皇宮里,常常都會舉辦宴會,皇帝會將自己的親信大臣,還有皇室親戚都請進宮,一起吃大餐,目的是,可以促進大家的感情,還可以踐行孝德等,被稱作是「千叟宴」。最開始時的時候,是在康熙皇帝時期舉行的,康熙在自己60歲的時候,便舉辦了第一場宮廷盛宴。
在公元1785年,也就是乾隆皇帝當政第50年,整個國家的治理都十分的好,百姓們的生活也是安定的,於是,乾隆便在這一年,舉辦的自己的「千叟宴」。據相關史料記載,在當時,參加這場盛宴的人中,有3000多個是年紀在60歲以上的,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老人家,牙口肯定是不行了的,很多的東西都不能吃,這該怎麼辦是好?另外,當又是冬天,飯菜也容易冷,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所以,這第一次「千叟宴」,雖說是熱熱鬧鬧的,但是,也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整體上來說,第一次「千叟宴」,乾隆皇帝是以失敗告終。
在公元1791年,乾隆皇帝80歲壽宴的時候,又舉辦了一次「千叟宴」,這一次,乾隆將事情交代給了和珅,畢竟這和珅聰明,肯定能想到好辦法的。果不其然,這一次的「千叟宴」,在和珅的安排下,舉辦的相當成功。
原來,和珅把原來那種小鍋進行了改造,變成了大鍋,還加了取暖的設施;同時,還把各種菜放在盤子里,讓大家可以邊涮邊吃,既不擔心菜會在風中冷掉,在冬天的時候,還可以烤到火,可以說是相當完美。那一場「千叟宴」,舉辦的相當成功,大家都很滿意,為此,也都對這種新式的吃法表示很喜歡,後來便紛紛效仿。現在,我們很多人愛吃火鍋,涮羊肉 那些,便是從那時候給流傳下來的吃法。
6. 外賣是誰發明的
外賣的發明人已經無從考證,外賣源於最早的打包形式,行業發展:
1、餐廳打包
打包形式是最早出現的外賣形式,雖然古老,卻延續至今。
2、電話訂購
隨著電話和手機的普及,電話訂購逐漸成為外賣行業的主要手段,也使外賣行業得到迅速的發展。相對於餐廳打包,電話訂購以其無需上門的優勢,很大的刺激了外賣行業的發展。
3、網站訂購
90年代互聯網的普及,使外賣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學生和白領成為網站訂購的主力。隨之也發展起來很多互聯網訂餐企業。
4、微信訂餐
2012年,隨著智能手機的迅猛發展,微信以不可遏制的勢頭迅速的發展壯大。以此為基礎,衍生出很多圍繞微信的二次開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必不可少的包括了微信外賣開發。在APP當道的手機應用時代,微信二次開發,以其不需下載和不佔用桌面空間的絕對優勢,佔領了很多APP的市場,成為商家的首選開拓領域。
外賣系統
1、餓了么
「餓了么」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創業10年,餓了么以「Everything 30min」為使命,致力於用科技打造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推動了中國餐飲行業的數字化進程。
2、美團外賣
美團外賣覆蓋全國各城市優質外賣商家、快餐和特色美食,擁有優秀的外賣網上訂餐平台和外賣送餐團隊,提供24小時叫外賣服務。美團外賣是美團網旗下網上訂餐平台,於2013年11月正式上線,總部位於北京。
3、網路糯米
網路糯米,前身為人人旗下的糯米網,2014年1月網路全資收購糯米網並在2014年3月6日將其更名為網路糯米。經過幾年發展,網路糯米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服務覆蓋包括美食、電影、酒店、旅遊、火車票、機票、充值、外賣等。
7. 第一個創造美食的人是誰
其實創造美食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深刻的追究,因為人需要吃這個是人的本能而已。
8. 餃子這種美食是誰發明的
這個我曾經來在年少無知的時候自問過我家人,結果都不知道,然後上網查的,真的是記憶深刻啊。
餃子是張仲景發明的。他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葯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葯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而且餃子在不同的時候也有著不同的稱呼。比如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明朝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餃子可真是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的一種食物啊,甚至在外國朋友的眼裡,說出餃子就能想到中國。
9. 食物是誰發明的
不用發明,為了生存呀! 不過美食是人類發明的,呵呵!
10. 美食,香腸最早是哪個國家誰發明的
我國的香腸(也稱臘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相傳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游經來內蘇「梳妝台」時,被容這里秀麗的田園風光所吸引,望著座落於梳妝台旁東岳廟十二殿,令蘇東坡感慨萬千。有一天,蘇東坡月夜觀景,被遠方的火光所吸引,走至兩尊巨石疊立的梳妝台下,發現一白發老翁正蹲在一堆火旁邊,手拿一竹筒翻來復去的烘烤,感到大惑不解,於是便走過去問:「老人家你在干什麼?」老翁笑而不答,繼續烘烤。一會兒老翁拿出一把柴刀將竹筒劈開,一股濃郁的烤肉香味撲鼻而來,大文豪這才恍然大悟…… 後來一個姓刁的屠夫利用豬腸灌制,更方便了儲藏,經過後人的不斷改進成為了當地老百姓過年的餐中上品。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