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紙的發明負數

紙的發明負數

發布時間:2021-06-28 08:52:47

A. 負號是什麼時候發明

負數是由中國古代的數學家最先所採用及應用的,在《九章算術》中便記載了負數及負數的運演算法則。
在12世紀,李冶首創了在數字上加斜劃以表示負數。
而西方對負數的認識則比中國較遲,到15世紀後才正式應用負數。
直至本世紀初,享廷頓才開始採用接近現在的負數符號形式,如-3,-2,-1,0,+1,+2,+3,並逐漸成為現在的正負數。

B. 哪個國家最早發明負數

據史料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了正負數的概念,掌握了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人們計算的時候用一些小竹棍擺出各種數字來進行計算。比如,356擺成||| ,3056擺成等等。這些小竹棍叫做「算籌」算籌也可以用骨頭和象牙來製作。

我國三國時期的學者劉徽在建立負數的概念上有重大貢獻。劉徽首先給出了正負數的定義,他說:「今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意思是說,在計算過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要用正數和負數來區分它們。

劉徽第一次給出了正負區分正負數的方法。他說:「正算赤,負算黑;否則以邪正為異」意思是說,用紅色的小棍擺出的數表示正數,用黑色的小棍擺出的數表示負數;也可以用斜擺的小棍表示負數,用正擺的小棍表示正數。

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成書於公元一世紀)中,最早提出了正負數加減法的法則:「正負數曰: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這里的「名」就是「號」,「除」就是「減」,「相益」、「相除」就是兩數的絕對值「相加」、「相減」,「無」就是「零」。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正負數的加減法則是:同符號兩數相減,等於其絕對值相減,異號兩數相減,等於其絕對值相加。零減正數得負數,零減負數得正數。異號兩數相加,等於其絕對值相減,同號兩數相加,等於其絕對值相加。零加正數等於正數,零加負數等於負數。」

這段關於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的敘述是完全正確的,與現在的法則完全一致!負數的引入是我國數學家傑出的貢獻之一。

C. 紙的發明者

西元1933年,世界上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終於在新疆羅布淖爾漢代烽燧亭專遺址出土了,這就屬是羅布淖爾紙。這片紙雖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紙,但它是中國第一次出土古紙的實物,更重要者,它的出土證明西漢時期已經造紙了。據考古學家黃文弼研究,同時出土的木簡年份為黃龍元年〈西元前49年〉,黃龍是漢宣帝的年號,因而斷定它是西漢時期的麻紙。此後,中國陸續出土許多西漢時期的紙,最早的古紙是漢文帝、景帝時期,從而證明西漢時代就已經出現紙了。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擴大紙的來源,使紙得以大規模推廣

D. 為什麼要發明負數

數字最早的作用就是記賬PS。現存世界最早的成體系文字也是古巴比倫的一份契約,果然小錢錢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呀最早記賬的時候沒啥問題,我有一頭牛,就是1,兩頭牛,就是2,這種和現實嚴格對應的數字被稱為自然數。但是,隨著黃金之類的一般等價物出來,問題就來了,我有一兩黃金,計作1,那要是我木有黃金呢……於是就有了第一個不自然的數,0。說它不自然,是因為0是抽象出來的,現實中沒有對應的東西。那麼要是我有半兩黃金呢……於是就有了小數或者分數那麼現在舉個栗子,我有三兩黃金,決定拿去做生意,但是初期成本缺需要十兩黃金,那我怎麼辦呢,只要先問別人借七兩黃金,許諾生意做成以後還八兩黃金。於是我把錢高高興興地借來了,結果買來貨物還沒賣出去,遇到山賊把我的貨通通搶光光了,請問現在我的黃金數是多少呢?是0嗎?不對,如果我有0黃金,那麼下次我再掙到1兩黃金就應該有1黃金,但實際上就算我再得到黃金也要先去還債,我還是0黃金,此0黃金非彼0黃金也~為了表述這種狀況,人們就發明了負數,來表現這種欠債的情況。有了負數以後,首先的應用還是記賬,因為有了負數,記賬就不必把支出和收入分開來討論了,只要用正負號就能區分,記賬變得方便多啦。
滿意請採納

E. 負數是由誰發明的!

利用能自持進行的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瞬時釋放的巨大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有大規模毀傷破壞效應的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器,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核武器也叫核子武器或原子武器。
至於核武器是誰發明的,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復,因為核武器的研製和一般的發明是不一樣的,它的發明是需要一個國家的力量,背後有一個龐大的團隊才能夠研製出來,需要的財力物力也是極其大的,因此,個人是無法發明核武器的。只是愛因斯坦推導出的質能方程為核武器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F. 是誰發明負數的

與負數有關的一段歷史
奇與偶,有界與無界,善與惡,左與右,一與眾,.雄與雌,直與曲,正方與長方,亮與暗,動與靜。

上面所寫的這些對立概念被兩千多年前的著名的「畢達哥拉絲學派」認為是整個宇宙的10個對立概念。

因此兩千多年以前人們就認識到,世界是由許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組成的。你要認識這個世界,改造這個世界,就要從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既然這是萬物的普遍規律,那麼數學也要遵守。下面我們就專門談談這個問題。

負數的發現

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相反意義的量。比如,在記帳時有餘有虧;在計算糧倉存米時,有時要記進糧食,有時要記出糧食。為了方便,人們就考慮了相反意義的數來表示。於是人們引入了正負數這個概念,把余錢進糧食記為正,把虧錢、出糧食記為負。可見正負數是生產實踐中產生的。

據史料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了正負數的概念,掌握了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人們計算的時候用一些小竹棍擺出各種數字來進行計算。比如,356擺成||| ,3056擺成等等。這些小竹棍叫做「算籌」算籌也可以用骨頭和象牙來製作。

我國三國時期的學者劉徽在建立負數的概念上有重大貢獻。劉徽首先給出了正負數的定義,他說:「今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意思是說,在計算過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要用正數和負數來區分它們。

劉徽第一次給出了正負區分正負數的方法。他說:「正算赤,負算黑;否則以邪正為異」意思是說,用紅色的小棍擺出的數表示正數,用黑色的小棍擺出的數表示負數;也可以用斜擺的小棍表示負數,用正擺的小棍表示正數。

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成書於公元一世紀)中,最早提出了正負數加減法的法則:「正負數曰: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這里的「名」就是「號」,「除」就是「減」,「相益」、「相除」就是兩數的絕對值「相加」、「相減」,「無」就是「零」。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正負數的加減法則是:同符號兩數相減,等於其絕對值相減,異號兩數相減,等於其絕對值相加。零減正數得負數,零減負數得正數。異號兩數相加,等於其絕對值相減,同號兩數相加,等於其絕對值相加。零加正數等於正數,零加負數等於負數。」

這段關於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的敘述是完全正確的,與現在的法則完全一致!負數的引入是我國數學家傑出的貢獻之一。

用不同顏色的數表示正負數的習慣,一直保留到現在。現在一般用紅色表示負數,報紙上登載某國經濟上出現赤字,表明支出大於收入,財政上虧了錢。

負數是正數的相反數。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意義相反的兩個量。夏天武漢氣溫高達42°C,你會想到武漢的確象火爐,冬天哈爾濱氣溫-32°C一個負號讓你感到北方冬天的寒冷。

在現今的中小學教材中,負數的引入,是通過算術運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個較小的數減去一個較大的數,便可以得到一個負數。這種引入方法可以在某種特殊的問題情景中給出負數的直觀理解。而在古代數學中,負數常常是在代數方程的求解過程中產生的。對古代巴比倫的代數研究發現,巴比倫人在解方程中沒有提出負數根的概念,即不用或未能發現負數根的概念。3世紀的希臘學者丟番圖的著作中,也只給出了方程的正根。然而,在中國的傳統數學中,已較早形成負數和相關的運演算法則。

除《九章算術》定義有關正負運算方法外,東漢末年劉烘(公元206年)、宋代揚輝(1261年)也論及了正負數加減法則,都與九章算術所說的完全一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朱世傑除了明確給出了正負數同號異號的加減法則外,還給出了關於正負數的乘除法則。他在演算法啟蒙中

負數在國外得到認識和被承認,較之中國要晚得多。在印度,數學家婆羅摩笈多於公元628年才認識負數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而在歐洲14世紀最有成就的法國數學家丘凱把負數說成是荒謬的數。直到十七世紀荷蘭人日拉爾(1629年)才首先認識和使用負數解決幾何問題。

與中國古代數學家不同,西方數學家更多的是研究負數存在的合理性。16、17世紀歐洲大多數數學家不承認負數是數。帕斯卡認為從0減去4是純粹的胡說。帕斯卡的朋友阿潤德提出一個有趣的說法來反對負數,他說(-1):1=1:(-1),那麼較小的數與較大的數的比怎麼能等於較大的數與較小的數比呢?直到1712年,連萊布尼茲也承認這種說法合理。英國數學家瓦里承認負數,同時認為負數小於零而大於無窮大(1655年)。他對此解釋到:因為a>0時,英國著名代數學家德·摩根 在1831年仍認為負數是虛構的。他用以下的例子說明這一點:「父親56歲,其子29歲。問何時父親年齡將是兒子的二倍?」他列方程56+x=2(29+x),並解得x=-2。他稱此解是荒唐的。當然,歐洲18世紀排斥負數的人已經不多了。隨著19世紀整數理論基礎的建立,負數在邏輯上的合理性才真正建立。

G. 中國古代有沒有發明負數

負數的概念及正負數的運算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認識正負數及其運算規律要比印度人和阿拉伯人早幾百年,比歐洲人早1000多年。歐洲人最初獲得的關於正負數的知識,是由東方傳過去的。
中國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的西漢時期已經掌握了負數的概念及運用。中國古代是用算籌來記數和演算的。據史書記載,西漢時,人們已經用算籌來表示負數了。從那以後,人們用多種方式來表示正負數。例如,有的人用紅色算籌表示正數,用黑色算籌表示負數(古書上說:「正算赤,負算黑」);也有的人用截面為三角形的算籌表示正數,截面為矩形的算籌表示負數。如果用的是同一種算籌,人們表示負數時則將算籌斜放,以與正三數相區別。可見我國古代對負數的運用已經相當廣泛了。
公元初年,我國有關正負數及其運算的規則就已編人書中。在古算名著《九章算術》的「方程」一章中。就明確提出丁正負數的概念及正負數的加減運演算法則,稱為「正負術」。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明確記載,歐洲人在l 5~1 6世紀較明確地知道了正負數的運算。古代中國很旱就將正負數的概念及運算用來處理各種實際問題。在公元2世紀成書的《乾象歷》中,有運用正負數的運算來從事天文計算的記載。

閱讀全文

與紙的發明負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