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是如何產生的
鴉片戰爭後,在中國封建經濟分解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外商企業的刺激、示範和洋務派軍用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的誘導下,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工業開始興起。
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原因
(1)洋務運動發展民族工業是因為國家落後、挨打,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也是一直在救亡和圖存的民族主題下進行的。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全球擴張,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甲午戰火剛剛熄滅,列強便紛紛爭做中國的債主,搶奪修築鐵路、開采礦山和建立工廠的權利,資本輸出成為帝國主義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時商品輸出仍然在繼續擴大,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2)甲午戰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暴露無遺,為擴大財源,支付巨額賠款,解決財政危機,迫使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於是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熱潮。
從歷史上看,洋務運動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一個階段,其中又有兩個過程:先是官辦,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代表;緊接著喚醒了民眾,很多的民族企業應運而生,代表人物有侯德榜、詹天佑等。從洋務運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構成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第一階段;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民族工業的魂魄基本形成。
『貳』 結合必修一和必修三的相關內容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發展對中國當時的政治思想各產生怎樣的重大影響
1.鴉片戰爭後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標志和逐漸解體的原因與作用;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產生的時間、途徑與著名企業;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歷史條件、時間和主要表現;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主要特點。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與發展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洋務運動與民族工業的關系;外國資本主義的人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2.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現;民國時期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歷程;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民族經濟興衰與國家命運緊密相聯。
『叄』 中國民族工業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條件下發展的
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1)、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使得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2)、外商企業刺激
(3)、洋務運動誘導
(4)、資本主義萌芽
『肆』 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
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各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就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首先,曾給民族工業造成嚴重壓力的外國商品傾銷有所緩和。如:英國對華輸出減少了約1/2,法國減少到不足戰前的1/3,德國貨則完全停止了進口。
其次,大戰期間,由於交戰的帝國主義國家大肆擴軍備戰,民用工業削減,日用品不足,於是急需進口大量麵粉和其他貨物,這也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民國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地位,激發了他們振興實業的熱情。政府實行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也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3)政府還倡導使用國貨。
(4)群眾性的反帝斗爭,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伍』 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快速的四個原因是什麼
(1)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各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就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首先,曾給民族工業造成嚴重壓力的外國商品傾銷有所緩和。如:英國對華輸出減少了約1/2,法國減少到不足戰前的1/3,德國貨則完全停止了進口。
其次,大戰期間,由於交戰的帝國主義國家大肆擴軍備戰,民用工業削減,日用品不足,於是急需進口大量麵粉和其他貨物,這也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民國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地位,激發了他們振興實業的熱情。政府實行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也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3)政府還倡導使用國貨。
(4)群眾性的反帝斗爭,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陸』 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
發達國家忙於戰爭,武器軍火等產品價格飛漲,以及勞動力缺失,令其對中國商品輸出微弱。國內相對和平,稅收減低,新政策有利於工商業。愛國主義運動,只買國貨。
『柒』 「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及形成原因:
1.洋務運動到清朝末年出現民族工業的萌芽。
原因:第一個階段的原因是洋務運動刺激了民族工業產生、甲午戰爭後出現「實業救國」浪潮初步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2.一戰期間的民族工業「黃金時代」。
原因:第二個階段的原因是內因是辛亥革命沖擊了封建制度,外因是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3.一戰後至新中國建立前民族工業的凋謝、萎縮。
原因:一戰後,帝國主義經濟卷土重來、20世紀30到40年代,日本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發動內戰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導致的。
『捌』 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背景及特徵
背景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開始產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放鬆了對華經濟侵略,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一度迅速發展,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夾縫中的中國民族工商業出現短暫的春天。
特徵
民族工業的發展主要是在輕工業方面,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偏於東南沿海,布局不合理;
民族資本與外國資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業部門,外國資本仍超過本國資本;在帝國主義的控制下,民族工業不可能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民族資本與封建經濟相比,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絕對優勢,這使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極大的束縛。一些資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業投資的同時,並不放棄土地或其他封建剝削。
(8)一戰為民族工業創造了什麼條件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先天不足:資金准備不足,缺乏原始積累;技術和人才准備不足,從手工勞動直接進入機器大生產,存在技術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備不足,中國傳統的重農輕商、重義輕利等觀念的消極影響。
後天畸形:面臨四大障礙──外國資本主義的破壞,封建主義的阻礙,自然經濟的阻礙、官僚資本主義的壓榨;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沿海開放程度高,發展較快,中西部廣大地區發展落後;產業結構以輕工業為主,重工業發展不足
缺乏正確的道路,安定的環境。
『玖』 一戰期間民族工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可能抓緊掠奪戰用物資,而在中國經濟發展上控制少,畢竟以前他們主要在中國為本國經濟服務,肯定會和中國經濟沖突,而現在戰爭至上,相對的吧。
『拾』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或條件)
民族工業興起的條件
1.小農經濟開始解體鴉片戰爭後列強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中國農民和手工業者在此沖擊下紛紛破產,從而使家庭手工業破產,小農經濟的解體為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原料,勞動力和市場。
2.列強從中國掠奪原料和農產品資源等農產品的大量出口,減少了農業經濟中的自己成分,增加了農業商品化生產的比重,促進了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
3.近代工業出現,外國商人開始在通商口岸投資新辦一些船塢等企業,在其示範與誘導下,國內興起了洋務企業和民族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