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舒伯特在創作音樂方面都什麼成就
舒伯特是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人物之一。他一生雖窮愁潦倒,但卻給世界留下燦爛輝煌的音樂瑰寶。他的作品直至1821年才在友人的資助下陸續得以出版。他曾對朋友自稱是「失敗的音樂家」,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憐的可憐蟲」。在其短促的一生創作了9部交響曲,7部彌撒曲,許多室內樂曲和鋼琴曲,以及包括《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鵝之歌》等三部聲樂套曲在內的600餘首歌曲,9部歌劇,20首宗教音樂,70首以上的附管弦樂的合唱曲,各種管弦樂曲等。其中所作歌劇均以失敗告終,但其所作《未完成交響曲》《C大調交響曲》《鱒魚五重奏曲》《死神與少女四重奏曲》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戲劇配樂《羅莎蒙德》等卻流傳至今不衰。特別是他所作的藝術歌曲著稱於世,被人們譽為「歌曲之王」,將歌曲的藝術表現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❷ 舒伯特的成名作是什麼
是不是《野玫瑰》
一個衣衫破舊的小男孩在叫買一本舊書,舒伯特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把身上的錢都給了小男孩
那本書是歌德寫的《野玫瑰》
他從中得到啟發,一揮而就,世界音樂瑰寶《野玫瑰》誕生
❸ 舒伯特作品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舒伯特生活的19世紀初葉的維也納,社會極其黑暗,到處是皇帝的秘密警察,官方嚴密地監視著社會上的書報、戲劇、演出以及一切文化生活,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民主空氣。但是,另一方面,為了腐蝕、麻痹人民,政府卻大力提倡享樂主義的文化藝術,粉飾太平。
❹ 舒伯特的創作生涯
舒伯特的創作生涯雖然很短暫,卻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600多首的藝術歌曲,為世界音樂寶庫增添了耀眼的光輝,在音樂史上被譽為「歌曲之王」。他為不少詩人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爾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敘事曲、充滿戰斗性的愛國歌曲,也有源於民間音樂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鱒魚五重奏》、《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羅米修斯》、《致音樂》、《迷娘之歌》、《紡車旁的格麗卿》、《牧童的哀歌》、《戰斗中的祈禱》、《劍之歌》、《戰士之歌》等 , 主要歌曲匯有3部歌曲集 :《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鵝之歌》。他的交響曲中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響曲,其中第八交響曲是一部浪漫主義抒情交響曲,因只寫了兩個樂章而被稱為《未完成交響曲》,許多人試圖續寫,但都不盡如人意,不得不承認,它的「未完成」也許比完成更接近完美的形態。第九交響曲氣勢磅礴,充滿英勇豪邁的氣概,被稱為《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還有d小調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鋼琴五重奏《鱒魚》、C大調弦樂五重奏、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降E大調即興曲、A大調奏鳴曲和配劇音樂《羅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另有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它作品。舒伯特在生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里的教師,辭去職位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接濟。
❺ 舒伯特創作的歌曲,常被稱為什麼
舒伯特最有名的是叫「藝術歌曲」,不知道樓主說的是不是這個。
❻ 舒伯特的創作靈感
舒伯特思路敏捷,有人形容他的歌曲是「流出來」的。曾有這么一件事:一天,舒伯特與朋友到維也納郊外散步,走進一家小酒館,見到桌上有一本莎士比亞的詩集,便拿起來朗讀。忽然他問道:「很好的旋律出來了,沒有五線紙怎麼辦?」朋友們立即將桌上的菜單翻過來劃了五條線遞給他。這時舒伯特彷彿聽不到周圍的喧鬧,一口氣寫成了一首歌曲,便是著名的《聽!聽!雲雀》
❼ 舒伯特創作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1000多件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它作品 。他為不少詩人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爾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敘事曲、充滿戰斗性的愛國歌曲,也有源於民間音樂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 王》、《鱒魚 》、《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狗》(2首)、《普羅米修斯》、《致音樂》、《迷娘之歌》、《紡車旁的格雷欣》、《牧童的哀歌》、《戰斗中的祈禱》、《劍之歌》、《戰士之歌》等,主要歌曲匯有3部歌曲集 :《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鵝之歌》。被後人稱為「歌曲之王」。
❽ 舒伯特的創作風格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交接時期。他的交響性風格繼承的是古典主義的傳統,但他的藝術歌曲和鋼琴作品卻完全是浪漫主義的。他絕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稱他為「前所未有的最富詩意的音樂家」。
舒伯特在傳統的室內樂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內樂作品都帶有真正的舒伯特的印記,它們也是維也納古典主義的最後一批作品。而在「即興曲」和「音樂瞬間」中,舒柏特使鋼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風格。它們的隨想性、自發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義的要素。
舒伯特最廣為流傳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這些歌曲都是從詩的內心情感中直接產生出來的,沒有人能勝過他那洋溢的才華和清新的情感。鋼琴伴奏也產生了特殊的效果:用一兩個小節描繪出潺潺小溪,街頭藝人破舊的手搖風琴,或是「天堂門前」的雲雀。談到舒柏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對《c大調交響曲》的評論:「這種音樂把我們引入一種境地,使我們忘卻了以前曾有過的東西。」
❾ 舒伯特的一生中創作了哪些作品
舒伯特是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人物之一。他一生雖窮愁潦倒,但卻給世界留下燦爛輝煌的音樂瑰寶。他的作品直至1821年才在友人的資助下陸續得以出版。他曾對朋友自稱是「失敗的音樂家」,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憐的可憐蟲」。在其短促的一生創作了9部交響曲,7部彌撒曲,許多室內樂曲和鋼琴曲,以及包括《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鵝之歌》等3部聲樂套曲在內的600餘首歌曲,9部歌劇,20首宗教音樂,70首以上的附管弦樂的合唱曲,各種管弦樂曲等。其中所作歌劇均以失敗告終,但其所作《未完成交響曲》《C大調交響曲》《鱒魚五重奏曲》《死神與少女四重奏曲》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戲劇配樂《羅莎蒙德》等卻流傳至今不衰。特別是他所作的藝術歌曲著稱於世,被人們譽為「歌曲之王」,將歌曲的藝術表現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舒伯特(1797~1828)
❿ 舒伯特創作了什麼作品
1814年,舒伯特在父親的學校里當助理教員。這期間他廢寢忘食地從事創作,僅在1814~1815年就寫了140多首歌曲。其中包括《紡車旁的格雷欣》、《牧童的哀歌》、《魔王》、《野玫瑰》、《迷娘之歌》等傑作,1816年舒伯特擺脫了助理教員的職務,和朋友F.von朔貝爾住在一起,忍受著生活的煎熬,專心從事作曲。朔貝爾是瑞典籍的業余詩人,舒伯特用他的詩寫過12首歌曲,《致音樂》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1816年6月,舒伯特為H.瓦特羅特教授的命名日寫作的康塔塔《普羅米修斯》,是他第一次從作曲中取得報酬的作品。像他這樣在世時沒有出名的作曲家,是當時出版商殘酷剝削的對象。舒伯特賴以維持生活的稿費,是非常菲薄的。像《流浪者》這樣舉世聞名的歌曲,舒伯特當時只拿到兩個古爾盾(每個約合1.69馬克),而出版商在40年間,卻賺取了27000個古爾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