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的電磁爐

誰發明的電磁爐

發布時間:2021-06-27 18:58:39

⑴ 電磁爐是什麼時候發明

1957年,德國發明的電磁爐。

70年代,開關電源就出現了,也是德國發明的。

日本80年代就有民用電磁爐賣了

⑵ 誰發明了電磁爐

1957年德國人發明的,具體是誰就不知道了! 電磁爐產生的「磁」絕大部分分布在鍋底,形成閉合磁場。 當鍋具放在電磁爐上「工作」時,電磁爐所產生的閉合磁場強度在電磁爐邊緣的最高強度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信號磁場接近1600毫高斯,是電磁爐爐面邊緣磁場的10倍,由此可見,電磁爐所產生的磁場對人體影響遠不如手機。當鍋具垂直離開電磁爐面板3-5cm時,鍋具超出了閉合磁場范圍不會再生熱,同時電磁爐自動停止工作;閉合磁場范圍之外的水平磁場非常微弱,大約占整個磁場能量的百分之零點零幾,甚至基本接近於地球的磁場。當鍋具的最小直徑小於8cm時,電磁爐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電磁爐的「磁」對人體的影響,

⑶ 電磁爐誰發明的是誰改進的

電磁爐又被稱為電磁灶,第一台家用電磁爐1957年誕生於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回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答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電磁爐的原理是磁場感應渦流加熱。即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當磁場內磁力線通過鐵質鍋的底部時,磁力線被切割,從而產生無數小渦流,使鐵質鍋自身的鐵分子高速旋轉並產生碰撞磨擦生熱而直接加熱於鍋內的食物。
電磁爐的加熱原理決定了這個產品熱效高、安全、無污染、節能、使用方便等特點,也正是這些特點促成了電磁爐產品在國外的普及

⑷ 電磁爐加熱是法國誰發明的

電磁加熱技術,就是電磁爐技術 和IH扯不上關系的,是德國人最先使用的,要說是誰發明的,最終追溯,應該是「法拉第」因為「電磁加熱」全稱是「電磁感應加熱」其技術原理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 「電磁感應原理」也叫法拉第原理 因此,是法拉第本人發明的 ,可以參考以下:不是什麼高科技,高端的,新技術,按照技術原理,是電磁感應原理,而電磁感應原理又叫法拉第原理,是法拉第發現的, 並非那個企業發明的,而市場上所鼓吹的IH電飯煲 ,正確名稱為「 電磁加熱電飯煲」正確的技術名稱為:電磁加熱技術,也就是電磁爐所用的加熱技術,和IH沒有任何關系。電磁加熱技術最早是運用到「電磁爐」上,電磁爐起源於德國,1957年由德國一家公司研製成為家用電磁爐。距今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半個世紀前電磁爐誕生時這種加熱技術一直被稱作為「電磁加熱」或者「電磁感應加熱」第一台電磁爐於1957年誕生於德國也是第一次被用到廚房電器產品上 。在我國也有近20年多年的歷史了,從來沒人把電磁爐上的這項技術稱作"IH",更沒人有把電磁爐;稱為IH爐;眾所周知長期以來人們把運用電磁加熱技術的電爐稱作為 : 電磁爐; 把運用電磁加熱技術的電茶爐被稱為 : 電磁茶爐; 把運用電磁加熱技術的電熱水器被稱為 : 電磁熱水器; 把運用電磁加熱技術的飲水機被稱為 : 電磁加熱飲水機; 運用了電磁加熱的電飯煲自然就是「電磁加熱電飯煲」或者」電磁電飯煲「並非稱作為「IH 」技術 ,也並非「IH電飯煲」 在電飯鍋行業標准中也是將其稱為「電磁加熱電飯鍋」 行業標准把電飯鍋按加熱方式分為 :「電熱元件加熱式 」 和「電磁感應加熱式」 電磁感應加熱 簡稱「電磁加熱」 「並非「IH電飯煲」,也並非 「 IH加熱」 「電磁加熱」在有道詞典中英文為「Electromagnetic Heating」,:專業釋義為:「電磁加熱」原理是通過電子線路板組成部分產生交變磁場、當用含鐵質容器放置上面時,容器表面即切割交變磁力線而在容器底部金屬部分產生交變的電流(即渦流),渦流使容器底部的鐵原子高速無規則運動,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從而起到加熱物品的效果。

⑸ 電磁爐是德國人發明的嗎﹖

電磁爐又被稱為電磁灶,第一台家用電磁爐1957年誕生於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電磁爐的原理是磁場感應渦流加熱。即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當磁場內磁力線通過鐵質鍋的底部時,磁力線被切割,從而產生無數小渦流,使鐵質鍋自身的鐵分子高速旋轉並產生碰撞磨擦生熱而直接加熱於鍋內的食物。

電磁爐的加熱原理決定了這個產品熱效高、安全、無污染、節能、使用方便等特點,也正是這些特點促成了電磁爐產品在國外的普及

⑹ 電磁爐是誰發明的,詳細的原理是什麼

第一台家用電磁爐1957年誕生於德國

其工作原理:
電磁爐作為廚具市場的一種新型灶具。它打破了傳統的明火烹調方式採用磁場感應電流(又稱為渦流)的加熱原理,電磁爐是通過電子線路板組成部分產生交變磁場、當用含鐵質鍋具底部放置爐面時,鍋具即切割交變磁力線而在鍋具底部金屬部分產生交變的電流(即渦流),渦流使鍋具鐵分子高速無規則運動,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故:電磁爐煮食的熱源來自於鍋具底部而不是電磁爐本身發熱傳導給鍋具,所以熱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發熱,用來加熱和烹飪食物,從而達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溫快、熱效率高、無明火、無煙塵、無有害氣體、對周圍環境不產生熱輻射、體積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觀美觀等優點,能完成家庭的絕大多數烹飪任務。因此,在電磁爐較普及的一些國家裡,人們譽之為「烹飪之神」和「綠色爐具」。
[工作過程]由於電磁爐是由鍋底直接感應磁場產生渦流來產生熱量的,因此應該選擇對磁敏感的鐵來作為炊具,由於鐵對磁場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這樣減少了很多的磁輻射,所以鐵鍋比其他任何材質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鐵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物質,也是人體長期需要攝取的必要元素。
工作過程
當一個迴路線圈通予電流時,其效果相當於磁鐵棒。因此線圈面有磁場N-S極的產生,亦即有磁通量穿越。若所使用的電源為交流電,線圈的磁極和穿越迴路面的磁通量都會產生變化。
當有一導磁性金屬面放置於迴路線圈上方時,此時金屬面就會感應電流(即渦流),渦流使鍋具鐵分子高速無規則運動,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
感應的電流越大則所產生的熱量就越高,煮熟食物所需的時間就越短。要使感應電流越大,則穿越金屬面的磁通變化量也就要越大,當然磁場強度也就要越強。這樣一來,原先通予交流電的線圈就需要越多匝數纏繞在一起。 因為使用高強度的磁場感應,所以爐面沒有電流產生,因此在烹煮食物時爐面不會產生高溫,是一種相對安全的烹煮器具。

⑺ 電磁爐是誰發明的

1957年德國人發明來的,具體是誰源就不知道了!
電磁爐產生的「磁」絕大部分分布在鍋底,形成閉合磁場。 當鍋具放在電磁爐上「工作」時,電磁爐所產生的閉合磁場強度在電磁爐邊緣的最高強度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信號磁場接近1600毫高斯,是電磁爐爐面邊緣磁場的10倍,由此可見,電磁爐所產生的磁場對人體影響遠不如手機。當鍋具垂直離開電磁爐面板3-5cm時,鍋具超出了閉合磁場范圍不會再生熱,同時電磁爐自動停止工作;閉合磁場范圍之外的水平磁場非常微弱,大約占整個磁場能量的百分之零點零幾,甚至基本接近於地球的磁場。當鍋具的最小直徑小於8cm時,電磁爐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電磁爐的「磁」對人體的影響

⑻ 電磁爐是誰發明的

電磁爐又被稱為電磁灶,第一台家用電磁爐1957年誕生於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內電磁爐,20互單皋竿薤容放鴿虱龔僵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電磁爐的原理是磁場感應渦流加熱。即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當磁場內磁力線通過鐵質鍋的底部時,磁力線被切割,從而產生無數小渦流,使鐵質鍋自身的鐵分子高速旋轉並產生碰撞磨擦生熱而直接加熱於鍋內的食物。

據悉,他已經去見帝哥了

⑼ 電磁爐加熱是誰發明的

電磁爐加熱是德國人發明的。

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於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原因可參考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鍋里的是電子而絕非鐵原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

(9)誰發明的電磁爐擴展閱讀:

電磁爐操作優勢:

1、無明火,無廢氣排放、大幅降低溫室效應;

2、鍋具底部自身發熱,能量轉化利用率高;

3、電磁爐加熱速度快,使用前應做好注備工作,切忌空鍋干燒;

4、電磁爐實際功率與所使用的鍋具材質、結構、形狀及大小有關。

⑽ 電磁爐誰發明

1957年德國人發明的,具體是誰就不知道了!
電磁爐產生的「磁」絕大部分分布在鍋底,形版成閉合磁場權。 當鍋具放在電磁爐上「工作」時,電磁爐所產生的閉合磁場強度在電磁爐邊緣的最高強度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信號磁場接近1600毫高斯,是電磁爐爐面邊緣磁場的10倍,由此可見,電磁爐所產生的磁場對人體影響遠不如手機。當鍋具垂直離開電磁爐面板3-5cm時,鍋具超出了閉合磁場范圍不會再生熱,同時電磁爐自動停止工作;閉合磁場范圍之外的水平磁場非常微弱,大約占整個磁場能量的百分之零點零幾,甚至基本接近於地球的磁場。當鍋具的最小直徑小於8cm時,電磁爐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電磁爐的「磁」對人體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的電磁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