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基督教看來歷史是誰的創造
歷史不再是人類自己智慧和才能的創造,而是由於上帝的智慧,由於上帝的恩惠,人的欲回望才被導向答有價值的目的。因此,歷史的過程並不是人類的目的,而是上帝目的的實踐。正如克羅齊所說的:「從基督教看來,歷史既然變成了真理史,它同時也就放棄了意外和機遇,而古人則常使歷史沉溺於這些東西,它認識了它自己所固有的法則,這不再是一種自然的法則,甚至不再是星宿的影響(奧古斯丁反對異教徒的這種學說),而是理性、智慧、天意了」。基督教對歷史帶來的新問題和新答案,克羅齊認為是對人類精神的構成的一份永遠有效的可靠財富。
B. 是誰創造的上帝!上帝創造了什麼人創造還是毀滅
·大樹上有再多的果子(果)--------- 事實是:他來自於「一」粒種子(因).......
·世上兄弟姐妹再多 (果) --------- 事實:人都是從 「一」個母腹孕育出來.(因)..........
·宇宙結的果子再多 (果)--------- 事實是:他只有 「一」個根源.(因)............
·是這位宇宙的根源來找我們:
造物主透過先知摩西,用《聖經》自己啟示他的名字叫「自有永有」(出埃及記3:14...英文翻譯:「I am who I am 」)
------------- 自有:自己本來就有,超越空間............
------------- 永有:自己永遠存在,超越時間..............
他就是獨一的造物主、愛你的天父上帝...................
------- 《聖經》是自有永有的獨一造物主 ------ 上帝用父親的心腸啟示歷代作者告訴人類........聖經中有百分之二十七都是預言........共有一千八百多個預言........大概有七百三十個獨立事件.....其中五百九十個重大事件中,只剩下二十個之內沒有應驗(可在圖書館/人類歷史記載的事實查找...要不帶政治偏見的資料)............人類歷史正朝著聖經的預言正確無誤、不偏不倚地一步一步證實、驗證進行著...包括今天的時事現狀(人類的起源 & 靈界的變異——巴比倫——波斯帝國——希臘——羅馬——中世紀教皇權—— 共濟會「666」與魔鬼秘密立約的家族財團控制世界金融貨幣、製造種種陰謀...末世假基督.....地震、災難、戰爭、邪教........)、將要發生的結局.
·《創世紀》1:27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羅馬書》3:23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 人類的先祖受了背叛天使首領魔鬼撒旦的引誘,吃了上帝吩咐不可吃的分別善惡樹,人離開上帝,以自我分辨為中心生活,魔鬼的屬性-----罪(驕傲、苦毒、嫉妒、埋怨、毀謗、野心、謊言.....種種私慾)進入了人的心,透過基因血液代代相傳,人類不滅的靈魂正走入永遠的沉淪....................
----------- 人沒有辦法靠善行、教育、宗教來自救,但神預備了救恩,上帝透過他的聖潔的靈,透過童女孕育出獨生愛子耶穌基督(耶穌與天父上帝完全是一體),為我們人類的罪,甘心走上十字架,受盡折磨、流出寶血 —— 成為你我人類的贖罪祭,三天後,羅馬兵丁重兵把守的墳墓空了,照聖經的預言,他復活回到天父的寶座,永遠掌權.,向相信他的人顯現,與他們同行..........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是單程車票...有去無回...人生只不過是時間的積累..現在正是聖經預言的末世了...地震、飢荒、瘟疫、疾病、災難接踵而起...是抉擇的時候了...
·網路——視頻—— 辛班尼 香港 信息篇
·網路——視頻—— 辛班尼 香港 見證篇
(現場)
·網路——視頻—— 非洲大復興
(現場)
C. 聽說,人是上帝創造的,那麼上帝是誰創造的
上帝存在問題的哲學沉思
在對待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可劃分為有神論,無神論及不可知論三種觀點,神學家不斷提出證明有神論的論證方法,縱然人們並不是先天從理論上認知了神的存在才去信仰神,但作為自由思想者,我們必須嚴肅對待神存在與否的問題,從而幫助人們樹立無神論科學世界觀。
本體論證
這個論證由神學家安瑟倫提出,他的論證見於他的<<宣講篇>>,他說:
「如果說那種不可設想的無與倫比的偉大東西,只在心中存在,那麼,凡不可設想的無與倫比的偉大的東西,可設想的無與倫比的偉大的東西,就是相同的了。但是,這明明不可能的。所以,亳無疑問,某一個不可設想的無與倫比的偉大的東西,是既存在於心,也存在於現實中。」
其思路是首先把上帝定義為一切可能想像中最偉大的存在,假如它不存在,那麼在它之外就還有一個更偉大的存在,而這就和前提矛盾了,故此這個想像中最偉大的存在(上帝)必須存在。
這種十足十的唯心主義後來被笛卡兒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的命題以及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發揚及補充,但是安瑟倫的本體論證一出,就受到同時代人的批判,最有名的可算是法國僧侶高尼羅,他在<<為愚頑人辯護>>中出兩點尖銳的批判,其一是我們可理解的東西並不等於真實的東西;其二我們心靈的存在未必就是現實的存在。
高尼羅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生動地揭露安瑟倫本體論證的不合理處,正如安瑟倫的上帝猶如一個傳說中的一座仙島,這座仙島有無窮無盡的寶藏,要是有人表達世上真有這么一座仙島,那麼尚不難理解;但若說這座仙島比任何地方都完美,所以它必然地既在心靈中存在,也在現實中存在,則明顯是邏輯上的錯誤,因為概念的存在並不等同客觀的存在。
由此可見,安瑟倫這種論證只是純粹的玩弄概念的文字游戲,哲學家康德在其<<純粹理性批判>>中已把它推翻。
設計論證
設計論證又稱目的論證,它也屬於後驗的證明,阿奎那第五種論證就是從宇宙的目的性推論出「有智慧的存在者」,換言之,這個論證就是用一些明顯有秩序的事例來證明宇宙或世界源自有智慧的設計者(上帝)。
神學家佩利提出 「鍾表類比」,佩利是英國福音派神學家,他在<<自然神學:或從自然現象搜集來的關於上帝存在及其屬性的證據>>一書中出他的「鍾表類比」。
佩利說如果在沙漠中見到一隻結構精美的手錶,一定會聯想起這只手錶有一個設計主,這世界比鍾表更復雜,故此必有一創造主。
英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休謨對設計論證在<<自然宗教對話錄>>中早已質疑,而<<自然宗教對話錄>>比佩利的<<自然神學>>更早20年發表,這表示佩利精心設想的設計論證前,休謨早已對此論證全盤否定了。
休謨指出,我們可以從機器等人工作品推論出是人創造,這是因為我們從經驗中歸納了無數實例,但若然從自然推論出造物主時,這是從獨一的果推出獨一的因,我們並無同類例子可供歸納結論,因此這樣的推論是不能成立的。
而且我們知道,進化論已給這個論證給予毀滅性攻擊,當代進化論已可以解釋所有生物由非生物到簡單的單細胞生物,然後經過自我復制,進化成現今的復雜生物,整個過程完全都是根據自然選擇(天擇)而成,特別是進化學家Richard Dawkins的<<盲眼鍾表匠>>一書,已闡析得很清楚,而且,無任何跡象說服到世界是「設計」而成的,如果是設計,那將是「失敗的設計」,例如「基因垃圾」這個問題便是神學解釋不了的。
基督徒最後的把戲便是無力地說「神造的」,然而這無疑小孩子無法解析時只有說 「just because...」
宇宙論證
宇宙論證的奠基人可算是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不同於本體論證的是前者是一種先驗性的證明,從「上帝的觀念」來論證「上帝的存在」;宇宙論證則注重經驗事實,它是從宇宙的存在來論證「上帝的存在」。
阿奎那的典型論證見於他的<<神學大全>>,他提出的五種證明上帝的方式如下:
第一種:從事物的運動推論出「第一推動者」
第二種:從因果關系的有限性推論出「第一因」
第三種:從偶然的存在推論出「必然的存在」
第四種:從萬物的等級性推論出「完滿性」
第五種:從宇宙的目的性推論出「有智慧的存在者」
阿奎那的推理方法主要是由第一因,第一推動者總結出上帝的存在及其屬性,然而這個論證先後經過哲學家休謨,康德及羅素質疑而被推翻,正如康德所說,從偶然性推至原因的理論,只適用於感知世界,在起驗世界則毫無意義。
羅素也說:
「如果說萬物都要有起因,那麼,上帝也必有起因,如果存在著沒有起因的事物,那也很可能就是世界,正和可能是上帝一樣,因此這一論點就毫無活力可言。」
「認為萬物必定都有個開始的觀念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缺乏想像而造的。」
如果宇宙的存在需要第一因,則上帝也需要有因(據馬克思主義宗教學,上帝的「因」在階級社會),如果說上帝的因在其自身,那憑什麼不準宇宙的「因」在其自身?
在科學層面上,阿奎那的宇宙論證也是站不住腳,特別是當今的量子物理學上,科學在解釋宇宙時更已經不再把所謂的第一因,第一推動者訴諸於神或上帝了。
當代科學已指出宇宙並無需要假設第一因,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更把宇宙因的上帝驅逐了。
道德論證
道德論證認為道德來自<<聖經>>里的教誨,道德義務是神聖的命令,哲學家康德在理性范圍內批駁了上帝的一切論證,但卻在<<實踐理性批判>>上炮製出道德論證,以上帝作假設的存在而作為道德的公設,二十世紀最流行的劉易斯提出的道德論證。
經驗告知,基督教不但不能帶來道德,卻反而帶來更多的不道德,法國戰斗無神論者霍爾巴赫早在<<自然的體系>>中指出把道德建立在宗教基礎上是十分危險的,若然宗教基礎崩潰了,那麼道德亦隨之崩潰。關於道德與宗教的關系, 羅素<<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一書有出色探討。
約翰.希克亦對康德的道德論證提出嚴厲的批判,他說這種論證不能成為上帝存在的證明,是因為「最高責任的權威」可受到懷疑;即使道德價值指向某種先驗的基礎,也不能把道德價值一直歸於基督教崇拜的耶和華。
劉易斯的道德論證堅決反對道德相對主義,而強調道德的客觀性,也遭受了約翰.希克的質疑,他指出劉易斯論證的前提是很作問題的,因為此類論證基於一個假設就是根據自然主義的觀點解釋不了道德價值;但在自然主義的懷疑者來說,從這樣一種未經證明的假設來推論上帝的存在,等於什麼也沒說。
其實,以宗教作為最高價值的道德標準是十分危險的,因為信徒往往籍著神的名義做出駭人聽聞的行為。而人文主義的道德觀主張道德標準是相對的,即是凡對人類有害的行為,我們便會視之為不道德,反之亦然。
意志論證
意志論證又名「實用性論證」,在這里主要介紹帕斯卡的「打賭說」和詹姆斯的「風險論」。
「打賭說」
帕斯卡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他是這樣表達他的「打賭說」的:
「是的,你非下賭注不可。你早已委身,就別無選擇。然而,你將賭定哪一方呢?讓我們來看一下:既然非得作出一種選擇,只有看看哪一種快擇與你的利害最少。你有兩樣東西可賭:真與善;你又有兩樣東西可賭:你的理智與意志,你的智識與福祉;同時你的本性又再躲避兩樣東西:謬誤與邪惡。既然你非作抉擇不可,你的理智所面對的已不再是選擇這一面而不是那一面。這一點是我們早己明顯了的。那麼,就你的福祉而言又將如何呢?讓我們估量一下賭注的正面,即相信上帝存在所包含的得與失吧。我們可對兩種情況加以估量:若賭贏了,你將獲得一切;若賭輪了,你並沒有失去什麼。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就賭定上帝存在吧!」
帕斯卡這種相信上帝的理由相信早已為人們所唾棄,第一,帕斯卡沒有考慮到這世界有各種不同的宗教,而不信者入地獄亦非只是基督教唯一,那麼我們應該把賭注押在哪一個宗教呢?萬一佛教是真實的宗教,而我們把賭注押在耶和華上,則會受到不信佛教的可悲下場。
此外,上帝是否存在是不能用打賭來決定的,因為有很多人已經用自己的理性判斷了上帝的存在與否(無論是有神論者,或是無神論者);再而,對那些不能相信上帝存在的人來說,若違心地打賭信仰上帝,他並不是「並沒有失去什麼」,因為他要花大量時間來信仰虛幻的上帝,參與宗教活動,所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最後,即使上帝存在,上帝也很有可能因為帕斯卡的投機賭博心理而罰他下地獄。
「風險論」
「風險論」的代表詹姆斯是美國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的思想特點是實用主義的哲學,他在信仰問題上與帕斯卡相似之處在於他們都把在上帝存在與否在缺乏理性的說服力下訴諸賭博。
在詹姆斯來說,「信仰之選擇既然在缺乏理性論據下,應憑什麼作出快擇呢?按照詹姆斯,即是憑著人的」情感本性「來作出快擇,即是信仰什麼會帶來最大的益處。
神?瘋子?騙子?
這個論證由C. S. Lewis提出,然而,這是一個極偏狹的論證,耶穌的可能性怎可簡單概括為這三種,如果這三種可能性可應用在耶穌,也應該同樣應用在其他宗教人物身上,如果應用在佛陀身上,那麼佛陀甘棄皇位出家,苦修七年,他不是騙子;佛陀能悟出高深哲理,那佛陀不是瘋子;但是佛陀是神嗎?
事實上耶穌即非神即非瘋子即非騙子,他是當時一世紀猶太教某一分枝充滿末世思想的狂熱天啟論者的宗教領導人,而且耶穌好可能根本沒有自稱為神,只是耶穌死後幾十年後的基督徒在褔音書中將他神化。
瀕死體驗
基督徒亦企圖以瀕死體驗意圖論證靈魂,從而販賣神秘主義,那些經歷瀕死體驗的人往往聲稱自己臨死的剎那見到光,隧道,其實現代神經科學已經能夠以唯物角度解釋人體這些現象,病人所見現象只是他們腦部神經中樞中斷時所見的幻象。
結論
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明確指出世界統一於它的物質性:
「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是在於它的物質性,而這種物質性不是魔術師的三兩句話所能證明的,而是由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長期和持續的發展來證明的。」 這段話充份表述我們在對待神存在與否的問題上所持守的態度,就是由由哲學自然科學的發展來證明上帝的不存在,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已累積了種種駁斥有神論,論證無神論極有說服力的思想,而只有這點,我們才能真正駁倒有神論。
D. 世界上第一個宗教是誰創立的
世界上最早的宗教,既不是佛教,也不是猶太教,而是正確的答案是專挪亞—亞伯拉罕信仰屬。 這個信仰體系在公元前15世紀掀起了一個高潮,就是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約書亞指揮以色列軍隊攻佔迦南地。之後於公元前11-10世紀又掀起了一個高潮,就是大衛王朝時大衛王和所羅門王父子兩代國王;此時距釋迦牟尼的誕生還有五百多年,距佛教的產生還有一千多多年。 基督宗教源於挪亞—亞伯拉罕信仰,在公元1世紀早期耶穌基督死而復活後正式產生。猶太教於公元1世紀後期產生。
E. 歷史上是否有耶蘇基督這個人他是基督教的創始人嗎
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宗教意義上的耶穌肯定是沒有這個人的,因為耶穌是上帝靠感應讓瑪利亞受孕降生的,這在科學意義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從傳教的意義上談,肯定是有的,只不過神化了而已,就像佛教的釋迦牟尼、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道教的張三豐道理一樣,都是存在的。只是西方在古代沒有像中國這樣用文字記錄歷史的習慣而是靠口頭傳誦歷史,才使得考古意義上的耶穌至今無法證實其是否存在。
耶穌是基督教創始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可以從基督教的起源看得出來。轉載一點:
對於基督教的起源,歷史上一直爭論不休,但是一點毫無疑問的,即基督教是由猶太教脫胎換骨而來。公元之初,猶太教內部分化為四個宗派:撒都該派、法利賽派、奮銳黨、艾賽尼派。經過現代學者對《死海古卷》的研究,認為基督教可能由艾賽尼派發展而來。至於耶穌,也是眾說紛紜,但是幾點可以肯定:耶穌是猶太人;生活在公元1世紀初;30歲左右在加利利和猶太各地傳教;曾收12個人為門徒;遭到猶太教上層分子的嫉妒;以反羅馬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耶穌一方面肯定了猶太教律法和先知預言的基本信仰,另一方面又提出「愛」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把愛當作信仰的核心內容和道德的最高境界,提出神是慈愛的天父,神與人關系不僅是造與被造的關系,而且是父親與兒子的關系,因而人不僅要敬神,而且要愛神,同時還有愛人如己等等主張。在這一點上超越了猶太教的傳統信仰。
傳說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後3天復活,並在復活後40天升天。耶穌死後,他的門徒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形成了猶太教中一個新派別,他們尊崇基督教為主,他們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已經復活、升天,不久又要再次降臨審判世界,建立千年王國。耶穌門徒宣揚耶穌的生平和他的思想以吸引更多的人到基督這一方面來。這一時期在基督教歷史上被稱為「基督教社團」時期。
初期基督教社團由耶穌的門徒彼得、雅各、約翰鄰導,起初的活動范圍在耶路撒冷周圍,後來逐步擴展,他們派 使徒向外宣傳福音,尤其是保羅的傳教活動,使基督徒社團獲得巨大發展,地中海東部沿海各大城市中幾乎都是他們的組織,大批非猶太人也加入了社團,使基督徒社團逐步脫離猶太教而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宗教組織。
F. 基督教的三大起源是哪些
基督教關於三大起源的界說是:「上帝是全能的主,創造了一切。」人是天使在伊甸園偷吃了智慧果犯了罪,被貶到人間受苦難的;苦難受完了,人死而復活的靈魂又歸入天堂(當然也有下地獄的)。可見,這兩大學派對於「三大起源」的界說有同有異、關於靈魂的界說相同、關於宇宙起源的界說相異。直至現在我見到的文獻中,關於「三大起源」的界說相異的爭論,誰也沒說服了誰。(伊斯蘭教信仰真主全能,可與基督教相類比。)
現代科學的發展、天體物理學關於宇宙的觀測,所提出的唯象理論是宇宙產生於 200 億年前的大爆炸理論。至於 200 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是誰點的火,則是個謎,如果對這個謎要有個界說的話,最簡捷的回答是「上帝點的火」,這樣的回答皈依為基督教或伊斯蘭教(上帝或真主);繁一點的回答則是「本然如此」,這樣的回答皈依為佛教。
在關於三大起源問題沒有一個能唯象地概括當今的「大象」之前,人們對於這個疑難困惑的問題總得有個了斷。也就是說,得信點什麼?信哪一教,信如來還是信上帝?牛頓找不到第一推動力,所以,把第一推動力歸於了「上帝」的功勞,信仰了上帝。愛因斯坦終生想把五大力統一之,但並不知力的本質,沒有對力的現象抽象出歸一化的理論,結果也皈依了上帝。
我說到這里,您自然會問,關於三大起源您信點什麼?是皈依「佛 」呢?還是皈依為「上帝」?這我可以告訴您,我既不皈依「佛」,也不皈依「上帝」。對於這些教派創始人的偉大探求、徹底地究其原因的精神,我是非常崇敬的,他們不愧為人類歷史上的精英。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的手臂和感覺器官的延伸,就會發現,或者說,見到了他們(前人)所沒見到的「象」,想到了他們所沒想到的「想」。
G. 世界三大宗教的創始人分別是誰
三教分別是佛教【喬達摩·悉達多】成道後叫【釋迦摩尼】、伊斯蘭教【穆罕默德】、基督教應該是【耶穌】但事實上,佛教在釋迦摩尼之前已經出現,而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是根據他的祖先亞伯拉罕的信仰而來的,而耶穌為基督教的創始人,這一說法只是一般不明真相的人所說的。基督教所信仰的,事實就是亞伯拉罕所信仰的,也就是說伊斯蘭教是根據基督教的信仰而來,只是伊斯蘭教的信仰是被修改過的基督教信仰,所以兩者至今的區別就很大了。佛教的創始時間,實在無從查考。而基督教的創始時間,根據聖經,在人類一開始被創造的時候就有了,因為那時人可以面對面見到創造主上帝。所以基督教的創始時間就是人類出現的時間,信不信由你。至於伊斯蘭教,是在穆罕默德出現的時候創立的,他自認為自己是先知,是阿拉(也就是上帝)叫他來拯救世界的。時間大約是穆罕默德出生後三四十年吧,據記載穆罕默德出生在公元570,也就是伊斯蘭教大約是公元600後創立的。這個答案希望你能滿意。
H. 三大宗教的創始人和著名歷史人物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分為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於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馬龍派的統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但在本詞條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總稱,而不是新教。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約為21.4億信徒,為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亞洲、非洲的信徒的發展最快。它的經典是《聖經》。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蘭系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它的經典是《古蘭經》。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創始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爾境內,是釋迦部落的王子。他29時開始修行,創立了佛教的教義。後來傳入亞洲其他地區,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卻是徹底的無神論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在《增一阿含》經的序品中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用一句話來說,佛教就是佛讓人們止惡揚善、自凈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它的經典是《佛經》。
I. 基督是誰
基督是一個稱號,它的意思:
英語=希臘語:受膏者
希伯來文:救世著、彌賽亞
埃及語:受膏者;基詞是指鱷魚,因為膏油是從鱷魚來的鱷魚油。法老是受膏者,代表神,也是彌賽亞。
沒有加上耶穌的詞『基督』,是指救世者或彌賽亞。埃及有基督,以色列也有基督,基督並非單指耶穌基督。
(基督教徒別太敏感,以為基督就是指耶穌,有基督這稱號的人很多,耶穌基督只是其中一個。)
J. 請問基督新教創始人是誰
對於基督教的起源,歷史上一直爭論不休,但是一點毫無疑問的,即基督教是由猶太教脫胎換骨而來.公元之初,猶太教內部分化為四個宗派:撒都該派、法利賽派、奮銳黨、艾賽尼派.經過現代學者對《死海古卷》的研究,認為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