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耶和華是一個不偏心的神,他也賦予了我們自由的意志,那麼預定得救論是否與此相抵抗
預定論是奧古斯丁發明的。這樣的教導是絕對錯誤的。人的得救全在乎自己的選擇。
❷ 怎麼感覺預定論有點和佛家的命運天註定思想像
鄙人不才,看了幾本佛經,從來沒看到所謂命運天註定這一說法。
請問你這個說法,來自於哪本經書哪塊內容?
❸ 預定論與人的自由意志矛盾嗎
可以聽聽唐崇榮牧師的《神的預定與人的自由》
❹ 基督新教里的天職觀和預定論有什麼區別啊這兩個詞翻譯成英文該怎麼翻
基督信仰的天職觀是,盡忠職守,【弗6:5-9】你們作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裡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並不偏待人。
同樣每個正當職分都是為了更好的榮耀神。無論崗位是哪裡,最重要的是凡事上榮耀神。
基督信仰的預定論不是一句話可以講清的,但絕非如同國人所認為的宿命論,預定論是以神的預見和預知做大前提的,這是一門很深的哲學理念,你如果想了解可以看看奧古斯丁的懺悔錄。
❺ 怎樣理解預定論
〈西敏信條〉敘述長老教會與改革宗教會的信仰,它是將改革宗信仰表達得最完全的信條,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神從永遠,本著他自己的旨意,定下最明智、最神聖的計劃,他自主地、絕不改變地決定一切將要成就的事。不過,神絕不是罪惡之源,他不剝奪被造者的自由意志,而且也不剝奪「第二因」的自由性或偶然性,反而加以確立。」(譯註:「第二因」與「第一因*」(first cause)——神——相對)。又說:「雖然神知道在各種情況之下所可能發生的一切事情;可是他預定任何事,並不是根據他對那件事情的預見 (foresee),也不是因為他預先知道它在當時的情況中將有何發展。」(三章1-2節)
??預定論認為神的旨意是絕對的,也是無條件的,一切有限的受造物聯合起來也不能影響神的旨意,這旨意完全是神在永恆里安排的。神是萬物的主宰,偉大而有能力,安排大自然的運行,支配人類的歷史,任何細節都在他的掌管之下。神的諭旨* (decree)永不改變,至高無上,彰顯神的聖潔與智能。這諭旨不單管轄自然界,也掌管人間從創造到審判的每一件事;不但如此,這諭旨還上達天上的聖徒與天使、下至地獄里的惡人與魔鬼,它們一切的活動都在這諭旨之下。它統轄的范圍包括亘古到永遠的一切受造物,任何已經發生或尚未發生的事,無論是它們的原因、條件、彼此的輪替和關系,都在這諭旨之中。神以外的一切事都在這無所不包的諭旨內,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神以外的一切事,都是靠神創造與維持的大能而存在,並且繼續存在。宇宙萬物在神大能的護理*(providence)之下,都朝著向神所定的最終結局迅速移動。
❻ 在創世紀中蛇向女人說的第一句話的意思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正統的基督徒相信預定論,但不是宿命論。宿命論和預定論的一些區別在後面(網上來的)。網上有很多有關預定論的正統論述。
我自己喜歡一種解釋,其實神是在時空之外的(時間也是神創造的),所以對神來講,其實時間沒有多少意義。創世之前與最後的結局,對神來說沒有太多時空上的不同。就像一個作家,寫一部小說,其中的時間概念對作者來說意義不是很大,因為他是站在這部小說以外的。說的隨便一點,作者寫到最後都可以修改作品最初的內容。
至於神為什麼要造蛇 ?因為蛇的真正意義是墮落的天使,所以,也可以說,為什麼神要造會墮落的天使,或者,為什麼天使會墮落?最簡單的答案是,神的美意原是如此。神要在一個有誘惑的環境中,讓人隨他的自由意志選擇歸向神。看看約伯記,更能明白這一點。
==
宿命論講『命』,預定論也講『命』。
所以,預定論就是宿命論?
當然不是!
這裡面,有很多重要的差異點,簡單列舉如下:
宿命論:消極。
預定論:積極。
宿命論:只要上帝預定,不管你如何努力,根本都沒有用。
預定論:因為上帝預定,而上帝沒有難成的事,所以我的努力一定有用。
宿命論:我不用努力。
預定論:我必須很努力盡本分。
❼ 預定論最早是誰提出的
約翰·加爾文(法語:Jean Calvin或Jean Cauvin;德語:Johannes Calvin;英語:John Calvin;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又譯喀爾文、克爾文,是法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學家,更正教的重要派別──加爾文派的創始人。 預定論(英語:Calvinistic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是加爾文主義神學理論體系的中心理論和加爾文主義者的主要信念。《西敏斯特信仰信條》宣稱,上帝「自由不變地預定了將來所要發生的一切」[1]。加爾文主義者將其「預定論」適用於其救贖論,認為上帝以其恩典指定某些人得救的永恆命運,而留下其餘的人為他們自己的罪甚至人類的原罪得到永恆的詛咒。前者稱「無條件的揀選」, 後者稱「遺棄」。加爾文主義認為,一個人必須被上帝所預定,蒙有效的呼召(更新/重生)而得到神賜給他的信心,然後才會願意相信耶穌基督,或者說想要去被稱義。加爾文主義者相信上帝在創世以前揀選了祂要拯救的人,使被揀選者最終進入神的國;他們同時相信上帝不予拯救的其餘人將下地獄。加爾文主義神學的創始人約翰·加爾文認為「選民」永遠不會失去他們得到的救恩並且會從他們自己的行為中知道自己得救。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❽ 加爾文:「一個人之所以發財致富,不在於他的品德、智慧和勤勞,而完全考上帝的恩賜」
我的理解是,「發財致富」引申為進入天國的最終結果。
一個人想發財致富,就是說要進入天國,不是靠他自己活著的時候有多麼出眾的智慧,多麼勤勞地工作,做了多少的善事——為人的價值取向的「義」。而是依靠對上帝的信心,依照聖經中自始至終的「因信稱義」的原則,無論做了多麼驚天動地的事情,還是像最後十字架上的悔改的盜賊那樣卑微,上帝都因著這份「信」,願意接納信靠他的人們進入天國,而對人類的罪惡既往不咎。
這其中有如下基礎信息:
1.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
2.對上帝的「信」,信靠,是發自內心,並且對上帝的本性有一定的了解之後。
3.上帝原本是個靈,而非具有人類的物質肉身。可以說,上帝是信實的,他不能違背他自己的話,他的話就是命令。上帝是個活生生的靈。
4.加爾文也提出「上帝預定論」,因為上帝——靈是不像肉體這樣被拘束在時間和空間之中的,所以上帝知道我們自始至終的來龍去脈,而且在為我們的一舉一動用「道」維系著我們。
❾ 請問加爾文的預定論和宿命論有什麼不同點有什麼相同點
你從打電子游戲這個角度去理解就好了。表面看你的每一個動作都是自由的,但是程序員早已決定了某個動作會帶來什麼結果,然後再發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終出現程序員早已設計好的結局(你需要知道,每一款游戲並不是只有唯一的一個結局,通常程序員都會設計很多不同的結局,然而不論哪一個結局,都是由程序員早已設計好的)。所以從游戲開始一直到游戲結束,所有出現的畫面都在程序員的預定之內。
❿ 預定論和宿命論的區別
預定論與宿命論
很多人之所以反對預定論,是因為把預定論與宿命論混在一起,認為若是一切都已經由上帝預定,就抹煞了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從表面形式上來看,宿命論和預定論都是決定論,都主張不管是個人的命運,還是世界歷史的結局,都是已經註定的。但二者也有根本性的不同:
(1)決定的主體不同
但決定的主體不同。主張宿命論的人常常認為在人的背後有某種看不見的力量,或是某種客觀的規律,早已決定了世上一切的事。然而,聖經中所啟示的預定乃是上帝按他自己的美意安排世上的一切。因此,在宿命論中,決定者往往是一種非位格性的力量或規律,但在預定論中,決定者則是公義、慈愛的上帝。
(2)決定的內容不同
宿命論者所強調的決定論並沒有一個顯明的計劃,一切都處於一種無序狀態中。而聖經中所啟示的預定論所注重的則是上帝的計劃,這一計劃在創造之工和護理之工中顯明出來。
(3)決定的目的不同
聖經中所顯明的預定論說明上帝創造一切並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他的定旨先見,目的就在於使他自己的名得榮耀。選民得救,使上帝的慈愛得到榮耀;罪人背棄,使上帝的公義得到榮耀。而世人所主張的宿命論往往沒有任何目的,世界歷史沒有任何意義,合久必分,分久必和,不過是無意義的循環而已。
(4)發揮的作用不同
預定論是安慰聖徒的,使他們能夠在患難中有忍耐,在興盛時不驕傲,積極、樂觀地對待人生,既重視自己的責任,也把上帝當得的榮耀歸給上帝。而宿命論則使人消極無為,使人或者放縱自己,任意妄為,或者隨波逐流,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