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相似聯想 接近聯想 對比聯想 對立聯想
相似聯想。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憶引起對和它在性質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的回憶,稱為相似聯想。例如由春天想到繁榮,由勞動模範想到戰斗英雄。相似聯想反映事物間的相似性和共性。一般的比喻都是藉助相似聯想,如以風暴比擬革命形勢,以蒼松翠柏形容堅強的意志。作詩時用韻律,由一個字想到同音同韻的字,也是一種相似聯想。相似聯想是暫時聯系的泛化或概括化的表現。泛化是對相似事物還未完成分辨清楚時所作的相同的反應,概括化則是對不同事物的共同性質所作的反應。 接近聯想。在空間或時間上接近的事物,在經驗中容易形成聯系,因而容易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例如提到天安門就容易想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因為二者在空間上接近。「桃花流水鱖魚肥」則是在時間上接近。空間上的接近和時間上的接近也是相聯系的,空間上接近的事物感知時間也必定相接近。感知時間相接近的,空間距離也常接近。 對比聯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憶引起和它具有相反特點的事物的回憶,稱為對比聯想。如由黑暗想到光明,由冬天想到夏天等。對比聯想既反映事物的共性,又反映事物的相對立的個性。有共性才能有對立的個性。如黑暗和光明都是「亮度」(共性),不過前者亮度小,後者亮度大。夏天和冬天都是季節,不過一個炎熱,一個寒冷。我國律詩中講究對仗,對聯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我國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我國兒童的對比聯想比較豐富。對比聯想使人容易看到事物的對立面,對於認識和分析事物有重要的作用。 對立聯想是指從某一事物屬性或特點的關注,而轉向對事物相反屬性或特點的關注,並由此引發聯想解決某一問題。對立聯想在思維方法上與對比聯想有相似之處,也是從逆向角度思考問題,所不同的是它不只由正到反地思考而聯想到另一事物,而且從不同的側面找到關注點,或者直接從反面(或缺點)尋找可利用之處。因此,又有人把它叫作側向思維。顯然,這種思維方式的范圍更加擴大了。 對立聯想不僅有對比聯想的逆向性、挑戰性、反常性之外,還有反面的利用性和思維的側向性。 1 反面的側向性。就是直接針對反面或缺陷進行思考,考慮對它的轉化或利用。像人們常說的「以毒攻毒」、「變害為利」、「將計就計」等,都反映了對立聯想的思維特徵。 2 思維的側向性。就是利用對立聯想(還包括思路)的多向性上,當在正反兩個方向上都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找不到滿意的辦法時,把注意力轉向其它方面尋求更好的途徑。例如,司馬光砸缸的歷史故事,就是一例,當與他一起玩耍的孩子掉進水缸里時。此時,被的孩子嚇跑了,呼喊救人,司馬光卻沒有跑,思索救人的方法。此時,救人的方法有三種途徑:一是,把小孩從水缸中拽上來;二是,把水缸翻倒,把水倒出;三是,設法讓水流出來。從當時的情況看,前兩種方法,司馬光作為一個7歲的孩子都是做不到的。唯一的出路,只能從第三種途徑中找到辦法。這是嚴密的邏輯思維分析得出的結論,也是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的一般見識。從創造學角度分析這件事,可能司馬光的聰明機智就在於他頭腦中原來就沒有那麼多框框。他既不必正向思維——直接拽人,也不必反向思維——把缸翻倒,而是無論如何,讓人——水分離。這種思維方式其實就是「側向思維」。 針對目標是創造性思維的根本所在,雖然常規性思維也是圍繞目標而進行思考的,但是在對待遇到的障礙上,兩者是有很大的差異的。常規性思維對待前進中遇到的障礙,主要是想盡方法克服,去攻破障礙。而創造性思維對待障礙卻有三條路進行選擇:一是,變換思路,突破它;二是,改變思維方向,繞過它;三是,靈活多變,利用它。顯然,創造性思維的「活動范圍」擴大了許多,特別是第三條路徑,更有它的可貴之處。
⑵ 創造學的科學分支
創造學已經發展並衍生許多分支領域,大體歸納為三類:
①創造科學——它是研究創造活動,揭示創造活動和創造過程的客觀規律,是對創造學的基礎理論研究。②創造性科學一一研究人的創造性,開發人的創造性,培養、造就創造性人才,並為其提供理論依據。
③創造工程一一研究各種有效地創造發明方法,促進創造發明效率的提高,它是創造學最富於應用性的一個領域。此外,還出現了與其它科學交叉的邊緣分支,如創造心理學、創造教育學、創造性開發學等等。總之,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研究重點。 1.創造精神創造精神是人們的意識或創造慾望的反映。創造學研究者認為,創造者必須具有以下五種精神:
①造福於人類的精神;
②敢想、敢幹、敢於實踐的精神。
③達不到目的誓不罷休、百折不撓的精神;
④善於發現問題、敢於創新的精神;
⑤堅持不懈、虛心好學的精神。
2.創造性思維思,就是想;維,就是序;思維就是有次序的想一想,思索一下,思考一番。總之是指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全過程。創造性思維就不是一般的想一想,它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它想的是獨立的見解,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想像目標,其結果是新穎的、有使用價值的、先進的產品。而創造性思維又是擴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的綜合反映。
3.創造環境創造環境的好壞,對創造發明者來說,是起促進和制約的作用。任何個人與團體,雖然都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但由於受不同環境的影響,或促進或阻礙創造力的發展。充分認識阻礙創造力發展的環境,創造一個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開拓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必須是領導重視創造發,明,積極培養職工的創造精神,有良好的民主作風,認真分析群眾意見,從開發群眾創造力的高度,來尊重群眾提出創造性想法,保護職工創造權益,在群眾中造成人入動腦筋搞革新的競賽風氣,否則必將影響創造力的發展。另外,車間班組團結,協作氣氛濃,家庭成員的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4.創造性教育. 根據「創造學」研究者們提出的有關創造理論與方法, 運用到教育活動中來,提高人員素質。創造性教育就是通過: 運用創造思維和創造技法開發人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使人們的思維活動能夠出現超出現有的知識范圍,具有獨創性,從而去搞革新、搞創造發明。 ·我們舉辦創造學學習班,就是進行創造性教育的實例。
5.創造技法是從創造發明的活動、過程、成果中總結出來帶有普遍 規律的方法,到目前為止,創造技法有300多鍾。 作者:何慶、洪燕雲
ISBN:9787302195672定價:22元印次:1-4裝幀:平裝印刷日期:2014-8-28 本書是一本面向工程技術人員、大中專師生介紹有關創造學的知識功能、創造思維、創造原理、創造技法和創新教育的著作,旨在通過有關基本理論知識和實例的介紹,引導工程技術人員、大中專師生進行自我創造力的訓練,進而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創造意識,激發創造慾望,提高創造能力,以便於更好地與各自的專業技術相結合,創造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設計、新產品,同時把大中專學生培養成創造性人才。本書揭示了創造性活動的規律,系統講解創造力、創造技法、創新式開發工具,探討創新教育內容,具有系統性、創新性、教育性和開發性。本書書中內容多結合作者的科研和教學創新,以及參加比賽的典型實例,與市面上的同類書籍相比,本書有自己的特色,既可為工程技術人員開發自身創造力提供範例,同時也可作為教師和大中專學生訓練創造性思維的教材,亦可作為有志於創新設計和新產品開發的讀者參考。
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形成了十幾個專門從事創造學研究的科研中心,如吉爾福特領導的南加利福尼亞能力研究設計中心,A. F.奧斯本和S. T.帕內斯領導的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跨學科創造力研究中心等。 第1章概述1.1創造學的特點
1.1.1創造學的含義
1.1.2創造與創新的關系
1.1.3創造學研究與作用
1.2國內外創造學研究概況
1.2.1國外創造學研究概況
1.2.2國內創造學研究概況
第2章創造力的可開發性
2.1人的創造力
2.1.1創造力分類
2.1.2創造力模型
2.1.3影響創造能力的因素
2.2開發人的創造力
2.3創造力評估
附錄創造力自我測試題
第3章創造性思維開發
3.1認識創造性思維
3.2創造性思維開發訓練
3.2.1靈感思維
3.2.2發散思維
3.2.3側向思維
3.2.4收斂思維
3.2.5求異思維
3.2.6其他思維方式訓練
附錄從大學時代的創新思維到世界500強——聯邦快遞創業之路
第4章創造技法
4.1聯想創造法
4.1.1缺點列舉法
4.1.2希望點列舉法
4.1.3特性列舉法
4.1.4類比法
4.1.5反面求索法
4.1.6移植法
4.1.7仿生法
4.2智力創新法
4.2.1智暴法
4.2.2頭腦風暴法
4.2.3德爾菲法
4.2.4提問法
4.3組合、分解創造法
4.3.1組合法
4.3.2分解法
4.3.3形態矩陣法
4.4信息傳媒創造法
4.4.1綜合信息進行創造
4.4.2專利利用法
4.5其他創造方法
附錄A專利申請文件撰寫示例
附錄B專利申請程序
第5章創新式開發工具
5.1創新模塊開發軟體
5.1.1一般設計開發軟體
5.1.2計算機輔助創新軟體
5.2創新開發的硬體工具
5.2.1模塊化工程創新系列產品
5.2.2慧魚創意組合模型
5.3產品創新的設計平台
5.3.1基於手繪草圖的創新設計技術
5.3.2基於知識的概念創新設計系統
5.3.3計算機輔助創新設計系統
5.3.4創新設計平台
5.4工程創新模塊套件應用實例
5.4.1泥煤裝載機模型組裝
5.4.2教育機器人二次開發設計
5.5大學生創新大賽示例
5.5.1增力自行車創新設計
5.5.2新型扳手創新設計
5.5.3多方位頭頸鍛煉器
第6章創新教育
6.1創新教育概述
6.1.1創新教育的含義
6.1.2創新教育的內容
6.1.3創新教育的目標
6.2創造學與職業教育
6.2.1創造學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
6.2.2職業學校應大力開展創新教育
6.2.3職業學校創新教育的必要條件
6.2.4創新教育中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6.3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6.4實例
6.4.1創新教育教學設計案例
6.4.2學生作品
第7章大學生創業計劃範例
7.1公司規劃
7.2項目背景
7.2.1環境現狀
7.2.2產品概述
7.3市場分析
7.3.1購買特徵
7.3.2市場細分
7.3.3行業進入難度分析
7.3.4市場容量
7.4生產管理
7.4.1廠址選擇
7.4.2項目進度
7.4.3生產工藝流程
7.4.4零部件來源
7.4.5物料流程形式
7.4.6生產要求
7.5公司戰略
7.5.1總體戰略
7.5.2發展戰略
7.6市場營銷策略
7.6.1概述
7.6.2售後服務
7.6.3價格策略
7.6.4銷售渠道
7.6.5物流管理
7.6.6促銷策略
參考文獻
⑶ <創造學思想錄>的全文
(1)期待阻力
(2)賣、賣、賣
(3)指定最後期限
(4)堅持
(5)從錯誤中學習
(6)輕輕撓撓你的後背
(7)不滿意
(8)謀求支持
(9)雄獅在你心中
(10)除掉一切借口
(11)讓某些事情處在危險之中
(12)馬上去做
(13)別傲慢
(14)相信自己
(15)用現成的好辦法
(16)為它而戰
(17)你自信你具有創造力
(18)畫一張目標計劃圖
(19)馬上採取行動
(20)解決該解決的問題
(21)問蠢話
(22)注意真正的真理
(23)檢查你選擇的時機
(24)宰殺聖牛
(25)放鬆
(26)傾聽預感
(27)展開你的冒險肌
(28)屠龍
(29)不要墮入觀念的愛河
(30)順其自然
(31)歇一小會兒
(32)作出決定
(33)看積極方面
(34)再想想還有哪些不完美之處
(35)組合多種概念
(36)作比較
(37)改名字
(38)把你的觀念反過來
(39)想像別人怎麼做
(40)設想你自己就是方案
(51)歇一小會兒
(52)作出決定
(53)看積極方面
(54)再想想還有哪些不完美之處
(55)組合多種概念
(56)作比較
(57)改名字
(58)把你的觀念反過來
(59)想像別人怎麼做
(60)設想你自己就是方案
(61)看到畫面之外
(62)期待意料之外的東西
(63)使用無規則的聯想
(64)找出模式
兄弟,只能找到這些了。我也在找啊!國內沒希望了= =
⑷ 結合自身實際,談一談如何培養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進行工作創新
首先,這也是與個人的情況相關的,如果你沒有一個靈活,富有創意的頭腦,再努力也是白費的,有一句話不是這么說的嗎,天才是1%靈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比99%的汗水都重要!我給你找了關於這方面的一些資料,你看看吧,如果還需要的話給我你的郵箱我給你發過去一些,有個人心得與案例....
★
組合法
組合創新是很重要的創新方法。有一部分創造學研究者甚至認為,所謂創新就是將人們認為不能組合在一起的東西組合到一起。日本創造學家菊池誠博士說過:「我認為搞發明有兩條路,第一條是全新的發現,第二條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實進行組合。」近年來也有人曾經預言,「組合」代表著技術發展的趨勢。
總的來說,組合是任意的,各種各樣的事物要素都可以進行組合。例如,不同的物品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材料可以進得組合,不同領域不同性能的東西也可以進行組合;兩種事物可以進行組合,多種事物也可以進行組合;可以是簡單的聯合,也可以是結合或混合。
★
類比法
所謂類比發明法,就是一種確定兩個以上事物並尋找同異關系的思維方法。即根據一定的標准尺度,把與此有聯系的幾個相關事物(這既可是同類事物,也可是不同類事物)加以對照,把握住事物的內在聯系進行創造。
類比方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運用到的。比如,為了買一樣稱心如意的商品,常要跑幾個商店,從商品的價格、功能狀況、使用價值和經久耐用的程度等方面進行比較,然後確定是否買下。但是,這不是類比發明,因為他沒有創造,只是在同類產品中挑選好一點的,與我們講的類比發明法是不同的,這里要求的是在類比中有新的創造。類比法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發明方法,人們對各種不同的事物進行類比,從類比中不斷地產生出新的創造設想,獲取更多的創造成果。
★
聯想法
聯想發明法是依據人的心理聯想而發明的一種創造方法。那麼,樣想是什麼呢?普通心理學認為,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現象不公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而且在回憶、推理、創造的過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新的創造都來自於人們的聯想。
聯想可以在特定的對象中進行,也可在特定的空間中進行,還可以進行無限的自由聯想。而且,這些聯想都可以產生出新的創造性設想,獲得創造的成功。我們還可從聯想的不同類型,發現不同的聯想方法,去進行發現、發明和創造。
聯想的方法很多,我們還可以從韻蟮囊蜆
瞪先ソ
辛
耄
部梢讕菔攣鐧耐
嘣
蛉ソ
辛
耄
箍梢源郵攣鎦
湎喙靨匭勻ソ
辛
搿8髦指餮
牧
敕椒ǘ伎梢圓
齟蔥灤隕柘耄
竦靡恍┏曬
N侍獾墓丶
皇竊擻媚囊恢至
敕椒ǎ
丶
謨諼頤且
餼鍪裁次侍猓
枰
惺裁創叢歟
鐧皆躚
哪康模換蛘呤裁囪
腦て諛康畝濟揮校
皇竅胗興
叢旆⒚鰲D敲矗
頤薔陀Ω
莞髯緣牟煌
蠛拖敕ǎ
幸獾鞀蛭摶獾厝ソ
辛
耄
恿
氤繕
納柘脛腥セ竦靡恍┐蔥碌南咚鰲?
總之,創新是有規律可循的,人們經過學習和訓練會使創造力獲得迅速提高,創造潛能得到有效開發。這對於我們提高技術創新效率、創新水平、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極為有益。
⑸ 創造學思想錄,詳細點
《創造學思想錄》 共64條,本文節選其中8條,原書為出版於1989年的《Creative Whack Pack 》。後來由張開遜介紹到中國。羅吉爾·馮·奧赫(或譯羅迦·費·因格)1,美國思維科學學者。(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課文所選的8則,是《創造學思想錄》的核心部分。
(1)期待阻力
(2)賣、賣、賣(3)指定最後期限(4)堅持(5)從錯誤中學習(6)輕輕撓撓你的後背(7)不滿意(8)謀求支持(9)雄獅在你心中(10)除掉一切借口
(11)讓某些事情處在危險之中(12)馬上去做(13)別傲慢(14)相信自己(15)用現成的好辦法(16)為它而戰(17)你自信你具有創造力(18)畫一張目標計劃圖(19)馬上採取行動(20)解決該解決的問題
(21)問蠢話(22)注意真正的真理(23)檢查你選擇的時機(24)宰殺聖牛(25)放鬆(26)傾聽預感(27)展開你的冒險肌(28)屠龍(29)不要墮入觀念的愛河(30)順其自然
(31)歇一小會兒(32)作出決定(33)看積極方面(34)再想想還有哪些不完美之處(35)組合多種概念(36)作比較(37)改名字(38)把你的觀念反過來(39)想像別人怎麼做(40)設想你自己就是方案
(41)像孩子一樣想(42)再干點什麼(43)多問幾個假若(44)不妨瘋瘋癲癲(45)打破常規(46)造就你的規則(47)看、聽、嘗、感覺、聞味(48)傾聽你的夢(49)看大自然(50)看過去
(51)聽機會的敲門聲
(52)盯著明顯之處(53)使用你的想像力(54)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問題(55)在你的腦袋上拍一巴掌(56)巡視其他的地方(57)從你的箱子里走出來(58)借思想(59)尋求第二種正確答案
(60)變化問題
(61)看到畫面之外
(62)期待意料之外的東西(63)使用無規則的聯想(64)找出模式
⑹ 羅吉爾·馮·奧赫《創造學思想錄》
羅吉爾·馮·奧赫的《創造學思想錄》64則
(1)期待阻力
(2)賣、賣、賣
(3)指定最後期限
(4)堅持
(5)從錯誤中學習
(6)輕輕撓撓你的後背
(7)不滿意
(8)謀求支持
(9)雄獅在你心中
(10)除掉一切借口
(11)讓某些事情處在危險之中
(12)馬上去做
(13)別傲慢
(14)相信自己
(15)用現成的好辦法
(16)為它而戰
(17)你自信你具有創造力
(18)畫一張目標計劃圖
(19)馬上採取行動
(20)解決該解決的問題
(21)問蠢話
(22)注意真正的真理
(23)檢查你選擇的時機
(24)宰殺聖牛
(25)放鬆
(26)傾聽預感
(27)展開你的冒險肌
(28)屠龍
(29)不要墮入觀念的愛河
(30)順其自然
(31)歇一小會兒
(32)作出決定
(33)看積極方面
(34)再想想還有哪些不完美之處
(35)組合多種概念
(36)作比較
(37)改名字
(38)把你的觀念反過來
(39)想像別人怎麼做
(40)設想你自己就是方案
(31)歇一小會兒
(32)作出決定
(33)看積極方面
(34)再想想還有哪些不完美之處
(35)組合多種概念
(36)作比較
(37)改名字
(38)把你的觀念反過來
(39)想像別人怎麼做
(40)設想你自己就是方案
(61)看到畫面之外
(62)期待意料之外的東西
(63)使用無規則的聯想
(64)找出模式 著名的思維科學學者本文作者羅吉爾·馮·奧赫,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思維科學學者,他在2001年2月寫的《創造學思想錄》,共64條。由張開遜翻譯成中文,介紹到中國。《深圳特區報》從64條中,選擇其中的8條,在報上發表,並上了「深圳報業集團網站」,全國各網站紛紛轉載。我們從「天府評論」「黃金書屋」「中華書庫」等網站都能找到。由此可見,該文在全國影響之深遠。課文所選的8條,是《創造學思想錄》的核心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創造性思維」體系。關 於 創 造創造是指創造主體獨立地做從未有人做成功過、有利於社會進步的事情的過程;做成功的過程叫創造(此時創造是動詞,稱為創造活動),做成功的事情(包括硬體成果和軟體成果)也叫創造(此時創造是名詞,稱為創造成果)。成功、新穎、獨立和進步是創造的四項必要條件,缺少其中任何一項都構不成創造;凡是同時具備了這四項條件的,就一定是創造。創造能力與學生高智力型學生很好地理解並記憶教師所教的內容,能安靜聽課,刻苦學習,也能和同學友好相處,遵守規章制度。他們往往尊重並接受傳統的價值觀念,尊重教師和書籍的權威性。高創造力型學生探索求知世界的慾望勝過記憶教師和書上的話,對感興趣的事幹得十分投入,思維總是不易受他人影響。學習工作不願受時間和規章制度的限制,具有反抗權威擺脫傳統觀念的傾向,常懷疑老師和書的權威並善於發現問題。
⑺ 創造學思想錄的課文教學
教學目標:
1、學會留心生活,從生活中發現哲理。
2.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感悟「隨錄式」文體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到創造性思維的意義和特點,初步掌握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一、導入新課
魯班是我國的土木工匠們的祖師。
就拿鋸的發明來說吧。有一次,魯班在完成一項緊急的建築任務時,領著徒弟上山一連伐了好幾天樹,但因伐木工具落後,所以他們起早貪黑,揮動斧頭,可是木料還是供應不上,他心裡非常焦急。一天,天剛亮,魯班在幹活時,一不小心被絲茅草的葉子劃破了。他摘了片草葉,發現草葉邊緣生滿了鋸齒般的牙齒。一轉身,他又看見一隻大蝗蟲正張著兩個大板牙,很快地吃著草葉。魯班捉了個蝗蟲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齒。看看絲茅草的葉子,再看看蝗蟲的大板牙,他心裡豁然開朗。
他把毛竹劈削成條,在上面刻了很多像絲茅草葉種蝗蟲板牙那樣的鋸齒。用它去拉樹,只幾下,樹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樹干鋸出一道深溝。可是時間一長,竹皮上的鋸齒不是鈍了,就是斷了。魯班想,如果用鐵條代替竹條,就會很堅硬耐用。於是他馬上請鐵匠打了一個有鋸齒的鐵條,再用它去拉樹,真是鋒利極了。這就是鋸的發明。
二、字詞教學:
1. 字音認讀
聲譽(yù) 牡蠣(lì) 疆界(jiāng) 儼然(yǎn) 焙燒(bèi) 一籌(chóu)莫展
2. 字形辨識
3. 詞語補注
智慧: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
導致:引起。
痕跡:①物體留下的印。②殘存的跡象。
儼然;形容很好。
卓著:突出的好。
靈性:人所具有的聰明才智,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一籌莫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方法也想不出。籌,計策、辦法。
焙燒:把物料(如化石)加熱而又不使其熔化,以改變其化學組成或物理性質。
開拓:開辟;擴展。
優雅:①優美雅緻。②優美高雅。
三、閱讀課文,逐個分析,理解創造性思維的道理。
(一)放鬆
1、理解分析:
態度嚴肅不代表有創造力,人的精神只有在放鬆的狀態下,才有可能獲得靈感。
作者以猴子為喻,形象細致的描繪,猴子那種嚴肅的形象與下文的猴子覺得癢癢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讓人在輕松中明白事事板著面孔是沒必要的。
2、舉例:
①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精神處於放鬆狀態,記憶的能力反而會提高,創造力反而會爆發出來。
②和尚打禪,關鍵是放鬆,放鬆後才能入靜,入靜後才能頓悟。
③「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④橡膠硫化技術的發明創造。美國科學家古德意在實驗中不小心,把橡膠和硫磺的混合物掉落到熱得燙手的爐子上,當他刮下來時,出乎意料地發現:這種經過加熱的橡膠和硫磺的混合物,盡管很熱,但不粘了,冷卻後也不硬了。這個機遇可以說是在放鬆狀態下,無意識發現的。
(二)造就你自己的規則
理解分析:
敘述了一個打破常規獲得成功的例子。「一籌莫展」說明採用常規思維方法解開「高爾丁死結」的窘態。而亞歷山大卻打破常規思維「建立我自己的解結規則」,用劍將結劈成兩半。因循守舊和創造是對立的。死結是一種象徵,象徵著沒有創造意識。
這個寓言深入淺出地道出了「創造」二字的真諦。創造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模仿、重復、循規蹈矩、似曾相識,大多數人都能想到的絕不是好的創造,實際上根本就談不上創造。好的創造必須是新奇的、驚人的、震撼的、實效的。
死結就意味著根本無法打開,既然上帝跟我們開個玩笑,那麼,就必須採取超乎尋常的非凡手段。亞歷山大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
「造就自己的規則」,「規則」是規律、法則的意思。「自己的規則」應該是屬於自己的、與眾不同的法則,是個性化的,但必須是科學的。
(三)多問幾個假若
1、理解分析:
「經常問自己離奇的問題」用以「擴展你的思路並導致新的觀念」。離奇的問題都是奇思異想,這種奇異的想像表明了人不滿足自己的處境。多問「假若」是為了尋找新的途徑,奇思異想就是要不灶規則,如果遵守規則就不需要想像力,而沒有想像力也就不會有創造性思維。
2、舉例:
俄國科學家巴甫洛夫把「假設」看做是「科學的先遣的偵察兵」。
恩格斯說:「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著,它的發展形式就是假設。」
現代高能物理在確定了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是有結構以後,1964年美國科學家提出了誇克模型,認為粒子是由下一層次的誇克粒子組成的。這一假說促使人們對微觀世界的探索進入了嶄新階段。
(四)使用你的想像力
1、理解分析:
這一段是講想像力在創造性思維中的重要性。
第一句話是講幼年時的想像力。第二句話是引用人們的話,從反面說。第三句話是引用名人名言,從正面說。通過正反對比,說明了保持想像力的重要性。
孩子的想像力出於他們的好奇心。長大後要有所創造,有所發明,就要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像孩子一樣想」。「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為什麼後來有的人沒能保持藝術家的靈性?「長大成人」是不是就一定會喪失想像力?
2、舉例:
孩子是富有想像力的。一個教師在黑板上用粉筆畫了一個點,問中學生是什麼,中學生的答案是「粉筆畫在黑板上的一個點」。這是惟一答案。但幼兒園孩子的回答卻有50多種。是壓扁的臭蟲,是貓頭鷹的眼睛,等等。
(五)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問題
理解分析:
換個角度看問題,用不同於一般人的方式看問題,就可能有所發現,走出新路。文中的「第一個」就是勇敢創造者,面對前人沒有嘗試的事物,有人發揮了想像力,打破了規矩,取得了成功。
(六)從你的箱子里走出來
理解分析:
這一段談擺脫習慣性思維的束縛。文中的「箱子」的意思就是文中所說的「 經訓練而成的思維疆界」,也就是說習慣性的思維束縛是來自人類自身的「訓練」。然後舉例證明,啟發人們要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七)看到畫面之外
理解分析:
這一段是來自生活的感悟。創造者要有遠見,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要善於發現潛在的機遇,要從眼前的事物看到發展的趨向。
文中的農民沒有想到這條鐵路將會給他的產品找到更多的市場,更沒想到這條鐵路將把他拖入競爭。通過這個例子,指出創造者要善於看到事物的發展、預測事物發展的結果,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八)順其自然
1、理解分析:
這一段也是來自生活中的感悟。「人行道的設計」一例,含有深刻的哲理。「順其自然」,也就是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按照其本身的規律來解決問題。
2、舉例:
我國古代有則寓言故事,講一個植樹專家所植之樹,棵棵成活,而且茁壯旺盛。人家請他介紹經驗,他說,不過順其自然。
我國古代還有一個成語故事,叫「揠苗助長」。
二、了解思想錄(語錄體)的特點。
特點:自由靈活,短小雋永,充分發揮出語錄體的特點,形式不拘一格,有的用小故事和創造者的實例,有的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名言,有的直接說出自己的生活感受,生動形象,有生活氣息。
板書:
放鬆 (猴子癢癢——表情嚴肅)
造就你自己的規則 (亞歷山大大帝砍開高爾丁死結)
多問幾個假若 (經常問自己離奇的問題)
使用你的想像力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長大後呢?)
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問題 (第一個鋸末—燃料等) 留心生活,勤於思考
從你的箱子里走出來 (打破固定思維)
看到畫面之外 (火車-廣闊市場)
順其自然 (道路自然形成)
→留心生活,勤於思考
預習導引
1. 目標點擊
(1)了解創造性思維品質特點和創造性思維的實踐意義。
(2)掌握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創造性思維方法。
(3)培養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學習本文新穎的表達形式。
2. 學法指導
(1)聯系生活實例解讀文章內容,歸納總結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內涵,運用於實踐。
(2)根據課文提供的範例,利用圖書館或互聯網搜集相關資料,思考「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王戎不取道旁李」、「哥倫布豎雞蛋」等故事中包含著怎樣的創造性思維品質。
句段品鑒
(1)人們對重大的事情態度嚴肅,但事事都板著臉孔則無此必要。
品析:以嚴肅的態度對待重大事情是正確的,但心態卻應該平和輕松,這樣才有利於解決問題。無論大事小事都緊張嚴肅地對待,則會於事無補。
(2)正如畢加索所說:「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於你長大成人之後如何能夠繼續保持藝術家的靈性。」
品析:畢加索的意思是,每個人在孩子時都有許多美麗的夢想,但長大以後往往會變得實際起來,但要想成為真正的藝術家,就得保持美麗的夢想和豐富的想像,這樣,才能創新。「靈性」一詞是區別普通人與藝術家的標志。
(3)新的觀念,好的主意,常常來自攔腰截斷那些經訓練而成的思維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領域。
品析:「經訓練而成的思維疆界」指一個人經過訓練而形成的思維定勢。「攔腰截斷」則指大刀闊斧地改變已形成的思維定勢。因為唯有這樣做,才可能超出自己的思維的「陷阱」,產生新的觀念,好的主意。強調了要有新的觀念,必須突破思維定勢。
寫法探究
(1)每章分列小標題,內容上相對獨立,但共同圍繞創造性思維品質特點和實踐意義進行闡述。
(2)文中或援引名人名言,寓言故事,或聯系生活實例,把深刻的創造學思想闡述得淺顯易懂,能發人深思,給人啟迪。
《創造學思想錄》是對創造性思維作通俗闡釋的經典之作,也是培養同學們創造意識、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難得範例。通過對文本資源的開發利用,會明確創造性思維的特質是打破常規,標新立異;會理解掌握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創造性思維方法,會崇尚創造,追求創造,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發掘創造潛能,實現自我超越。
難題解析
本文在內容和表達上是如何體現創造性思想的?
從內容上講,文章八個部分,分別形象地揭示了創造性思想中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聯想思維、想像思維、多角度思維、逆向思維等多種思維品質的特徵和作用。
從表達形式上講,本文採取輯錄性的寫法,分列標題呈現各章內容不同的側重點,闡述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或援引名人名言、寓言故事,或列舉事例,顯得靈活而新穎。同時,語言簡潔明了,內容點到為止,給讀者留下想像和思考的空間。
考點指津
例:閱讀《看到畫面之外》,那個衣荷華州的農民思維的局限性表現在哪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說明:此題考查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
名師點撥:做此類題目,要仔細去斟酌用詞,文段中的人物很顯然只看到了眼前的事物。
參考答案: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不能高瞻遠矚。缺乏透過現象看本質,看發展的洞察事物的能力,缺乏發散思維的能力。
⑻ 怎麼創新,如何創新
首先,這也是與個人的情況相關的,如果你沒有一個靈活,富有創意的頭腦,再努力也是白費的,有一句話不是這么說的嗎,天才是1%靈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比99%的汗水都重要!我給你找了關於這方面的一些資料,你看看吧,如果還需要的話給我你的郵箱我給你發過去一些,有個人心得與案例....
★
組合法
組合創新是很重要的創新方法。有一部分創造學研究者甚至認為,所謂創新就是將人們認為不能組合在一起的東西組合到一起。日本創造學家菊池誠博士說過:「我認為搞發明有兩條路,第一條是全新的發現,第二條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實進行組合。」近年來也有人曾經預言,「組合」代表著技術發展的趨勢。
總的來說,組合是任意的,各種各樣的事物要素都可以進行組合。例如,不同的物品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材料可以進得組合,不同領域不同性能的東西也可以進行組合;兩種事物可以進行組合,多種事物也可以進行組合;可以是簡單的聯合,也可以是結合或混合。
★
類比法
所謂類比發明法,就是一種確定兩個以上事物並尋找同異關系的思維方法。即根據一定的標准尺度,把與此有聯系的幾個相關事物(這既可是同類事物,也可是不同類事物)加以對照,把握住事物的內在聯系進行創造。
類比方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運用到的。比如,為了買一樣稱心如意的商品,常要跑幾個商店,從商品的價格、功能狀況、使用價值和經久耐用的程度等方面進行比較,然後確定是否買下。但是,這不是類比發明,因為他沒有創造,只是在同類產品中挑選好一點的,與我們講的類比發明法是不同的,這里要求的是在類比中有新的創造。類比法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發明方法,人們對各種不同的事物進行類比,從類比中不斷地產生出新的創造設想,獲取更多的創造成果。
★
聯想法
聯想發明法是依據人的心理聯想而發明的一種創造方法。那麼,樣想是什麼呢?普通心理學認為,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現象不公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而且在回憶、推理、創造的過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新的創造都來自於人們的聯想。
聯想可以在特定的對象中進行,也可在特定的空間中進行,還可以進行無限的自由聯想。而且,這些聯想都可以產生出新的創造性設想,獲得創造的成功。我們還可從聯想的不同類型,發現不同的聯想方法,去進行發現、發明和創造。
⑼ 用熟悉的眼光看陌生的事物,通過_來實現創新。 A) 探索、深思 B 類比、聯想 D)
B,前提是用熟悉的眼光看陌生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