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人類能創造星球嗎

人類能創造星球嗎

發布時間:2021-06-27 12:32:25

① 人類可以造宇宙星球嗎

地球本身具備有機分子以及太陽光熱這兩個條件,因而具備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據研究,在銀河系內大約有1%與太陽同類型的恆星,其中至少有10%的恆星帶有行星,也就是有1億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帶有行星。那麼在這1億顆行星中,有沒有與地球的內外條件完全一致的行星?從概率上來說,宇宙中除地球外,應該還有與地球相同或相似的天體,所以說,除了地球外,很可能還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只是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② 人類若是想移民的話,可以人工製造行星嗎

現在是不可能的,但是以後是可能的!

③ 人類有可能是外星人創造的嗎

不是外星人創造了人類!而是人類自己創造了自己!
理由:
因為真正的人類版是自人類進入歷史權後,以歷史現象和文化現象產生為開端。在此之前自然人在地球上雖然已經出現150多萬年,但是,自然人生活在盲目、無知、野蠻的【自然世界】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之中,和動物沒有本質區別。而真正意義上的人,是以歷史現象和文化現象的產生為開端。也就是說:進入歷史後的人類,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所以說:不是外星人創造了人類!而是人類自己創造了自己!
李勝中2015
發布地點:北京

④ 人類能不能創造一個新宇宙

人類的思想很難說,計算機的程序倒是可以的,至少理論上是可行的,只要有「足夠」運算量的計算機。

⑤ 人類如果自己創造一個星球怎樣

自己建造還不如改造一個來的快。

⑥ 還有人類可以生存的星球么(除地球外)

火星是人類考慮之一,但還太小了

找適合居住的星球 為人類移民作準備 各國為何爭著上火星
--------------------------------------------------------------------------------

圖:得知「勇氣」號成功著陸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奧基夫欣喜若狂。(美聯社圖片)

火星時間8時12分,即美國東部時間1月4日17時42分、北京時間5日6時42分,地面控制人員用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士的歌曲《早上好,早上好》「喚醒」了遠在火星的「勇氣」號火星探測器。這個十多個小時前成功著陸的探測器迎來了抵達「紅色星球」後的第一個早晨。隨後「勇氣」號與地球進行了第二輪直接聯絡,而且發回了更為精彩的彩色照片和更多科學數據。由於照片的珍貴性等原因,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科學家需要經過一番仔細研究後,才能決定哪些照片可以公開。
「勇氣」號順利登陸火星,再次激起了人類對探索這顆遠在上億公里之外的「紅色星球」的熱情。在這之前,日本1998年7月3日發射的「希望」號探測器未到火星就提前結束使命,歐洲「獵兔犬2」號著陸器在火星著陸後至今下落不明。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就在這樣不斷的成功與失敗中艱難前行著。
艱難的火星之旅
2003年是火星「大沖」之年(當太陽、地球和火星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和火星位於太陽同側,這就是火星沖日;如果火星沖日發生在火星公轉軌道的近日點,則被稱為「大沖」),世界各航天大國利用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紛紛展開了火星探測活動。2003年6月2日,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攜帶著「獵兔犬2」號著陸器拉開了2003年火星探測的序幕,美國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緊隨其後,也於6月10日和7月7日分別開始了為期7個月的火星之旅。
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外行星,在太陽系中其自然環境最接近地球,被認為是最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但事實上,火星的環境非常惡劣。特別是火星的塵暴沒有規律可循,有時一年風平浪靜,有時一年持續幾個月。塵暴甚至可到達8公里的高空,遮天蔽日。原蘇聯1971年發射的「火星—3」號探測器在火星軟著陸後,由於遇上了塵暴,著陸器上的儀器僅工作了20秒鍾。此外,近火星空間流星四濺。美國的「水手—4」號探測器在兩天內記錄到了83次微流星碰撞,這些碰撞改變了探測器的姿態,導致了任務的失敗。火星表面的宇宙輻射強度也比地球高上百倍,這些對許多儀器設備都是嚴峻的考驗,登火星之旅非常艱難。
早在1960年,人類就開始了火星探測活動,截至2003年12月底已經發射了30多個火星探測器,其中成功的卻不到一半。火星的著陸探測則更加艱難。在已經進行的火星著陸探測中,成功的屈指可數。
原蘇聯於1971年5月28日發射的「火星—3」號探測器實現了第一次火星軟著陸。美國1975年發射了「海盜—1」和「海盜—2」號兩個探測器。它們在火星軟著陸後,做了兩個著名的生命科學方面的實驗,沒有發現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這大大降低了人們探測火星的興趣,加上昂貴的探測費用,火星探測計
劃被暫時擱置起來。2001年4月7日,美國「奧德賽」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這次發射標志著美國火星探測計劃重新啟動。
人類為何執著地探索火星
人類經過數萬年的繁衍生息,今天的地球已經不堪重負,日漸膨脹的人口、日益匱乏的資源都使人類不得不開始探索其他棲息地。尋找地球以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是可能的解決途徑之一。正如記者所采訪的一位美國太空前沿基金會人士所說,在太空我們還可以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是不是有生命的存在,以及看有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以便將地球上的人們移居到別的星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外行星,火星理所當然成為人類優先探索的目標。火星和月球不一樣,月球是衛星,火星是行星。如果說月球是地球的女兒,火星應該是地球的兄弟。科學家們認為,到目前為止,在所有被探索和研究的星球中,火星是最可能適合人類移居的地方,因為火星和地球有很多共同之處。同地球一樣,火星上有大氣,也有季節的變化。也有科學家認為,火星的表面有水存在的跡象,這是導致生命起源的重要因素。雖然火星上沒有氧氣,但科學家設想要用尖端科技改造火星環境,以適合人類居住。一些持樂觀態度的專家認為,綠化火星可能只要幾百年時間,此後人類可攜帶特殊呼吸裝置前往居住。
探索火星還將有助於加深對地球以及地球上生態環境的認識。通過研究火星大氣的演化和水的消失過程,分析火星大氣稀薄的原因,可正確認識和把握地球環境的變化趨勢,對人類保護地球環境,從而在宇宙中永久生存具有現實而又深遠的意義。此次前往火星的「勇氣」號和「機遇」號帶去的任務就是,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
火星探測顯示國家實力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任何一項重大成果的出現都離不開強有力的經濟支持。在高成本的航天領域,各國的競爭實際上也是經濟實力的競爭。據悉,在「勇氣」號和其孿生兄弟———「機遇」號探測計劃的實施過程中,NASA投入的經費和評估測試的嚴格程度都超過從前。這兩個火星探測器總共耗資約8.2億美元。
和載人航天一樣,火星探測也充分顯示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在人類發起的30多次火星探測活動中,美國佔了約一半,能與它抗衡的只有原蘇聯和俄羅斯。近來,俄羅斯雖然在探索火星的問題上不斷嘗試,但步伐顯然慢了。俄羅斯最近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是在1996年。
與美俄相比,歐洲和日本在火星探測上顯得力道不足。1月5日,負責尋找失蹤火星探測器「獵兔犬2」號的科研小組遺憾地告訴全世界:「獵兔犬2」號可能永遠要和人類說「再見」了!這個消息並不令人意外。過去,歐洲航天業一直專注於衛星製造和商業火箭發射,避免參與美俄載人航天和太空探測等項目的競爭。近年來,歐洲慢慢在月球和火星探測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技術和經驗上都與美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與此同時,日本發射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未能成功登陸火星,同樣暴露出日本在技術上與美俄的差距。
火星探測也推動了各國經濟和科技實力的提高。雖然大多數火星探測的行動都是以失敗告終,但科學家在探測器發射、探測器能源供應、探測器著陸方式和技術以及火星環境探測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發展了高精尖的技術,為人類成功登陸火星做好了准備。
當然,探測火星的行動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不能阻擋人類邁向宇宙的步伐。目前,美國、俄羅斯、歐盟等正積極籌備新的火星探測計劃。此間媒體報道,美俄正在與歐洲航天局協商合作事宜,希望將載人火星登陸的時間提前到2014年—2015年。
登陸火星和登陸月球不一樣,由於火星遠離地球,僅往返火星一次就需要18個月,其間航天員需要的食品、水、空氣以及在火星生活和工作所需的設施重達數百噸。從火星軌道返回地球的飛船也需提前送到環繞火星的軌道上,因此,眾多的技術難題需要解決。火星之旅不僅時間更長,更令人擔憂的是宇航員途中所承受的心理壓力要比短期太空旅行大得多。一位俄羅斯宇航員曾經說過:「如果把兩個人關在同一艙內兩個月,就能滿足所有謀殺的必要條件。」兩個月尚且如此,試想誰能忍受更長時間的煎熬呢———火星之旅整個行程可能長達3年(往返18個月,在火星表面停留18個月)。盡管登陸火星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但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將是人類航天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⑦ 什麼時候人類能創造星球

首先否定下樓上的
衛星是衛星
行星是行星
衛星是人造衛星而不是人造行星。

然後回答下樓主的問題:
首先星球對於人類來說工程量是巨大的,而且你要造出一個星球來要考慮要宇宙中的基本力來能讓一個星球有軌道或者角度等等,而這個工程量就太大了,以人類的能力,能造出來也就是千萬年以後了,而且人類本來就誕生在星球上,這就像母子的關系一樣,所以,我覺得可能想就更小了。

⑧ 未來人類是否能造星球

估計人類的能力達不到造一個能夠適應人類長期居住的星球的。但造小一些的那是沒有問題的。人造地球衛星不就是小的星球嗎?

⑨ 人類如果自己創造一個星球怎樣

崩潰,生態太復雜了,暫時還沒達到這種技術,等以後科技發展起來再想吧。

⑩ 人類是否會有能力製造生命星球,地球是否是

宇宙是客觀現象,而文明又是宇宙的一種客觀現象。既然宇宙和文明都是客觀產物,那誰都不是主觀說的算的,同樣文明也不是主觀說的算的。而人類任何時候都無法具有製造星球的能力,也就更無法製造文明星球。因為生命不可能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食物鏈、生物鏈,這個鏈就缺少不了植物,就缺少不了毛細管輸送營養和水分,就缺少不了一個與地球大小相似的星球,就缺少不了---。由於很多缺少不了都是客觀所為,而並非是主觀所能為的。所以地球文明是宇宙的一個閃光現象,不是什麼其它文明的試驗田。

閱讀全文

與人類能創造星球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