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槍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當然是中國了,中國在宋代(公元1132 年)的陳規發明的長竹桿火槍,被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公元1259年造出了世界最早的「步槍」——「突火槍」
㈡ 最早的擊針槍是什麼槍
世界上最早裝有擊針的槍是德國1835年研製成功的「德菜賽」步槍。該槍膛內裝有擊針,射擊時用擊針打點火葯、點燃火葯、發射彈頭。它明顯地提高了射速,射手能以卧姿、跪姿或立姿重新裝彈射擊。由於該槍裝有便於射擊的機柄,所以人們又稱它為機柄式步槍或擊針槍。此種槍於1840年裝備於普魯士軍隊。
㈢ 世界上的第1支槍和第1顆子彈是誰發明的分別發明於哪年哪月
1)最早進行爆炸式點火技術激發試驗的是蘇格蘭人亞歷山大·福希斯。最初使用器皿裝雷粉,後來通把雷粉夾在兩張紙之間而製成了紙卷「火帽」。 2)1808年,法國人包利應用紙火帽,並使用了針尖發火。 3)1814年,美國首先試驗將擊發葯裝於鐵盂中用於槍械。1817年,美國人艾格把擊發葯壓入銅盂中,發明了火帽,火帽的應用對後膛裝填射擊武器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並獲得了迅速發展。 4)1821年,伯明翰的理查斯發明了一種使用紙火帽的「引爆彈」。後來,有人在長紙條或亞麻布上壓裝「爆彈」自動供彈,由擊錘擊發。 5)1840年,德國人德萊賽發明了針刺擊發槍。其技術特徵是:彈葯從槍管後端裝入,並用針擊發火。 6)1860年,美國首先設計成功了13.2毫米機械式連珠槍,開始了彈夾的使用。 從霰彈火槍到前膛槍,再發展到後膛槍,再到連發槍,實在說不出誰是第一位發明者。雖然每一個階段都有傑出的人物,但都是在不斷的改進中發展。 ■用手點火的火繩槍和靠燧石發火的燧石槍 ■馮·德雷澤發明了從後面裝填子彈的擊針槍 ■1871年,毛瑟兄弟發明使用金屬殼子彈的毛瑟步槍,20世紀初又出現了毛瑟反坦克槍 ■德國的一位鐵匠戈特發明直線式線膛槍,16世紀後出現了可使子彈旋轉飛行的來復槍 ■現代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取代了老式笨拙的步槍,小口徑自動步槍又取代了遠射程步槍 ■馬克沁發明的重機槍和麥德森輕機槍取代了早期的手搖機槍,並迅速改變了戰爭的進程 ■可通用的子彈和實現不同射擊目的的槍族 ■1835年,柯爾特發明了著名的左輪手槍 ■聯邦德國研製的發射無殼子彈的G11步槍 ■德國人首先發明了用於近戰突擊的沖鋒槍 ■聲名卓著的毛瑟手槍很快便被性能優異的自動手槍取代了,未來自動手槍向智能化發展
㈣ 擊針槍的發明
1800年,人們發現了雷汞,緊接著便又發明了含雷汞擊發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帶火孔的擊砧上,打擊火帽即可引燃膛內火葯,這就是擊發式槍機。隨後,1812年在法國出現了定裝式槍彈。它是將彈頭、發射葯和紙彈殼連成一體的槍彈。於是,人們開始從槍管尾部裝填槍彈。這是由一位普魯士軍械工人馮·德雷澤1835年發明的,他把自己造的槍稱為「針槍」。一勾扳機,一根長撞針便從彈葯筒的底部穿過,插入炸葯,刺穿雷管,引發炸葯爆炸,將彈丸發射出去。後膛迅速裝彈這一優點,使德雷澤槍成了一種優越的武器,並於1840年迅速裝備了普魯士軍隊。
㈤ 世界上最早的槍是哪國發明的
槍的老祖宗是火門槍,火門槍是最早的金屬管形火槍,我國早期的小型火銃等都屬火門槍,步槍的變更:火門槍、火繩槍、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轉管槍—連珠槍、栓式步槍、機槍、半自動步槍、沖鋒槍、自動步槍(突擊步槍),而未來則可能最終被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所取代。
早期火器
後裝槍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雖可算作霰彈槍但與現代霰彈槍並無關聯。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國人馬漢,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葯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一直到1848年,足足裝備了200多年。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自動機槍
自動原理發明前的槍
自動原理發明前的槍都是單發槍。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轉管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槍,但採用多隻槍管,每隻槍管事先裝入子彈,發射時無需再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槍管存貯彈葯,在發射時依次將數只槍管中的子彈發射出去。在轉管槍的基礎上,通過改進,發明了轉膛槍——只用一支槍管,用手扳動槍機即可推動槍膛旋轉並對准槍管,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槍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戰中,土耳其軍隊用3萬支轉鏜槍快速射擊,使俄軍陣亡逾3萬人。
轉鏜槍不會有因啞火、卡殼等中斷射擊的優勢,但是也存在膛壓低、初速低、射程近和發射時火光、聲音都比較大的劣勢。
轉鏜槍和轉管槍至今依然在生產和使用,就是現在的轉輪手槍和多管轉管機槍。
然而在槍械中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是德國人保羅·毛瑟。他發明了第一支槍機直動——後座式槍,為槍械自動原理另闢蹊徑,成為現代自動槍械的基礎。毛瑟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中國也是最早採用和仿製毛瑟步槍的國家之一。
馬克沁被稱為自動機槍鼻祖,在輕武器領域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運用馬克泌機槍的密集火力,一天內殲滅英軍6萬餘人。馬克沁自動原理的發明,為其它自動武器的研究擴展了思路。
湯姆遜沖鋒槍也是自動步槍的老祖宗了,在馬克沁成功研製後很多人開始選擇了單兵化更輕便的自動火器,湯姆遜創造了這一二戰期間湯姆遜沖鋒槍的偉大奇跡,至今也是威力十足,難怪銀行大盜和黑幫這么喜歡用它。
MP44式突擊步槍是德國二戰期間的先進裝備,起初被希特勒否認,但是此武器卻秘密生產。一次希特勒考察時問戰士們需要什麼,戰士們都答道:需要MP43。希特勒叫人帶來這個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一看,竟然是當初不可以生產的MP43。後來希特勒經過測試,MP43的確很不錯,後改為MP44式突擊步槍。那時候是唯一的發射栓式步槍子彈的自動武器(當時槍栓式步槍的口徑比自動武器(除機槍外)口徑算大的了)
㈥ 現代槍支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現代槍支是由普魯士(德國)工人馮·德雷澤發明的。
最早的後裝槍是由普魯士回(德國)軍械工答人馮·德雷澤發明的。這種槍同時又是一種擊發槍。一扣扳機,一根長撞針便從彈葯筒的底部穿過,插入炸葯,刺穿雷管,引發炸葯爆炸,將彈丸發射出去。
後裝槍這種從後面裝彈的武器才真正具有了前人無法想像的射程、准確性和發射速度。後裝槍和擊發式槍擊的出現,標志著槍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現代槍械)。
1841年,德萊賽解決了針發槍的幾項跨越性的關鍵技術後,德萊賽步槍立即被普魯士軍隊採納,並以M1841的名稱列裝。
由於1860年美國內戰、普魯士-丹麥戰爭中後膛槍的出色表現,1864年,英國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負責挑選一種新步槍,替換過時的恩菲爾德M1853。委員會首先決定採用美國人雅各布·斯奈得(Jacob Snider)的設計作為過渡方案,將前膛裝填的恩菲爾德改裝為後膛裝填並改用金屬彈殼彈葯。
㈦ 07式手槍是哪哪國發明的
07式自動手.槍即新型國產CF07式9毫米手.槍。
CF07式9毫米自衛手.槍與92式9毫米自動手.槍在結構上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採用擊錘回轉式擊發方式,發射機.構為拉桿分離式,可單動或聯動;握把採用工程塑料;設有手動保險、擊針保險和不到位保險;具有膛內有彈指示、彈匣余彈顯示及空倉掛機功能;彈匣扣能左右互換,結構簡單可靠。兩槍部分零件通用,如阻鐵部件、擊發杠桿等。另外兩槍還可發射相同的彈種。
由於兩槍總體尺寸差異等原因,因此在結構設計上也有一些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自動方式和供彈方式上。
92式9毫米自動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和槍管回轉式閉鎖的自動方式。槍彈擊發後,槍管在彈底壓力的作用下帶動槍機一起後坐,聯接座螺旋面迫使槍管回轉實現開.鎖,槍機在慣性.力的作用下繼續後坐。槍機後坐到位後,由於復進簧力的作用,槍機復進推彈進膛。同時,槍管在聯接座螺旋面的作用下回轉,完成閉鎖。因此9毫米自動手.槍槍管上設有兩排螺旋閉鎖齒,另外還有一螺旋凸台。
而CF07式9毫米自衛手.槍採用慣性閉鎖的半自.由槍機式。在擊發後先是槍機後坐,在槍機後坐一段距離後,槍機內表面的螺旋槽與槍管上的螺旋凸合作用,迫使槍管回轉,達到消耗槍機後坐能量、減緩其後坐運.動速度的目的。其槍管上只有一個螺旋凸台。在供彈方式上,9毫米自動手.槍採用雙排雙進的彈匣供彈,而9毫米自衛手.槍採用單排彈匣供彈。另外,9毫米自衛手.槍的擊針保險在9毫米自動手.槍擊針保險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使手.槍在意外跌落時,不會走火,更加安全可靠。
㈧ 最早的擊針槍是什麼
世界上最早的擊針槍是德國在1835年研製成功的「德萊賽」步槍。該槍膛內裝有擊針,射擊時用擊針擊打點火葯,點燃火葯,發射彈頭。它明顯地提高了射速,射手能以卧姿、跪姿或立姿重新裝彈射擊。由於該槍裝有便於射擊的機柄,所以人們又稱它為機柄式步槍或擊針槍。此種槍於1840年裝備於普魯士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