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狂躁症怎麼治療呢
治療狂躁症避免誤區 1、葯物控制不正確:狂躁症治療後的康復期還是需要葯物進行穩定病情的,為此,很多家屬自行加葯或減葯,不按醫生的囑咐進行服用葯物,其實這種治療都是不科學的。因為葯不是喝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狂躁症的症狀、病情和體制來定,不同的患者葯量也是不同的,所以,病情的好轉程度要根據醫生來調節,不可擅自加葯或減葯。 2、狂躁症的治療不系統:既有發作期又有緩解期,這就是狂躁症的特點。雖然疾病處於緩解期,一切正常。但那隻是表現現象,如果臟腑功能沒有進一步的調理,致病因素沒有被清除,還會卷土重來,導致新一輪的發作。因此,建議狂躁症患者一旦找到合適的葯物和治療方法,還是要及時正確的進行治療。 3、治療狂躁症不科學:有部分狂躁症患者或家屬,不願意服用葯物治療,願意心理治療或者是飲食療法,期望這些能治好狂躁症,其實這些方法都是相當錯誤的。專家建議,狂躁症的治療還得要根據專業醫生的囑咐,不要盲目的醫治,盲目的治療只能延誤狂躁症患者的治療時機。 狂躁症的注意事項 1、多發性硬化:作為一種神經體統疾病,事實表明至少10%的多發性硬化患者被確定同時患有狂躁症,並且醫學表明,狂躁症的產生與多發硬化所致的神經損傷有關。當患者出現多發性硬化時,其狂躁症可能先於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出現。 2、心血管病:研究表現狂躁症患者發生致死性心臟時間的幾率比較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高血壓和周血管等疾病。 3、偏頭痛:狂躁症患者得偏頭痛的幾率高於普通人群,尤其對於低收入人群,並以女性多見。 狂躁症的治療大家可能很少聽說,甚至很少見到狂躁症患者。可是現在社會狂躁症患者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以增長的趨勢緩慢的發展著,所以對於狂躁症的治療大家還是應該了解一下。
㈡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能測量創造力嗎 有哪些創造力測驗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哈茲威(S.P.Hathaway)與精神科醫生麥今利(J.C.Mckinley)於1940年編制的自我報告式的個性量表。適用年齡:16歲以上。形式包括卡片式、手冊式、錄音帶形式及各種簡略式(題目少於399個)、計算機施測方式。既可個別施測,也可團體施測。題量:566(其中有16道重復,實際題量為550)個。編制方法:經驗效標法。量表組成 10個臨床量表Hs:疑病(Hypochondriasis)——對身體功能的不正常關心D:抑鬱(Depression)——與憂郁、淡漠、悲觀、思想與行動緩慢有關Hy:癔病(Hysteria)——依賴、天真、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並缺乏自知力Pd:精神病態(Psychopathic deviate)——病態人格(反社會、攻擊型人格)Mf: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femininity)——高分的男人表現敏感、愛美、被動、女性化;高分婦女看做男性化、粗魯、好攻擊、自信、缺乏情感、不敏感。極端高分考慮同性戀傾向和同性戀行為Pa:妄想狂(Paranoia)——偏執、不可動搖的妄想、猜疑Pt:精神衰弱(Psychasthenia)——緊張、焦慮、強迫思維Sc: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思維混亂、情感淡漠、行為怪異Ma:輕躁狂(Hypomania)——聯想過多過快、觀念飄忽、誇大而情緒激昂、情感多變Si:社會內向(Social introversion)——高分者內向、膽小、退縮、不善交際、屈服、緊張、固執及自罪;低分者外向、愛交際、富於表現、好攻擊、沖動、任性、做作、在社會關系中不真誠4個效度量表Q:疑問量表(Question)沒有回答的題數和對「是」和「否」都做反應的題數。如果在前面399題中原始分超過22分,566題原始分超過30分,則說明被測試者對問卷的回答不可信。高得分者表示逃避現實。L:說謊量表(Lie)是追求盡善盡美的回答。L量表原始分超過10分,結果不可信。F:詐病量表(Validity)高分表示受測者不認真、理解錯誤,表現一組無關的症狀,或在偽裝疾病。F量表是精神病程度的良好指標,其得分越高暗示著精神病程度越重[1] K:校正量表(Correction)一是判斷被試對測驗的態度是否隱瞞或防衛;二是修正臨床量表的得分。發展背景 1989年,出版MMPI-2經過60多年的不斷修定,補充,被翻譯成100 多種文字,在幾百個國家裡進行了使用,有關研究文獻浩如煙海,已經發表的文獻或專著超過萬篇(本),至今已發展得極為成熟。它從多個方面對人的心理進行綜合的考察,是世界上被使用次數最多的人格測驗之一。MMPI於80年代被引進中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組織了標准化修訂工作,中科院心理所宋維真主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修正完善,MMPI在中國得到了廣泛運用。在修訂過程中發現中國正常人的D、Sc量表T分明顯高於西方國家,但同時除D、Sc量表外西方人其它量表的T分又都明顯高於東方國家,這一結果與東方國家,尤其是日本的結果極為一致。所以根據東方國家特殊狀況,排除MMPI得分70以上為異常的美國標准,而將MMPI得分60以上為異常的中國標准。應用范圍 該測驗適用於年滿16歲,具有小學以上文化水平,沒有影響測試結果的生理缺陷的人群。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如果被試者合作並能讀懂測驗表上的每個問題,13-16歲的少年也可以完成此測驗。盡管它原來是根據精神病學臨床實踐而編制的,但是它並不僅僅應用於精神科臨床和研究工作,也廣泛用於其他醫學各科以及人類行為的研究、司法審判、犯罪調查、教育和職業選擇等領域。因此在心理咨詢中心、心身醫學門診、精神病院、人才市場、職業介紹所、大中學校等部門都有廣泛的運用,對人才心理素質、個人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障礙程度的評價都能有較高的使用價值。MMPI還是心理咨詢工作者和精神醫學工作者必備的心理測驗之一。效度量表 疑問量表 此量表反映被測試者迴避問題的傾向,原來是為了鑒定疑病患者而制定的。共33個題目,得分高者即使身體無病,也總是覺得身體欠佳,表現疑病傾向。謊言量表 此量表中的題目,是測試被試者的回答,很容易得到社會公認的行為傾向,題目的內容都是社會上常見的小問題,所謂小毛小病。該分數高,說明過分掩飾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心理防禦過度。原始分超過10分,結果不可信。偽裝量表 此量表由一些不經常遇到的問題組成。分數提高表示被測試者回答問題不認真或者理解錯誤,表現出一組相互無關的症狀,或在偽裝疾病。修正量表 此量表用於測驗受測試者是否願意議論個人事情,它與智力、教育以及社會地位有關。分數過高,可能是被測試者不願合作。臨床量表 疑病量表 此量表原來是為了鑒定疑病患者而制定的。其特徵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的一種過度的關心,擔心自己有病或不健康。抑鬱量表 此量表最初是為評價抑鬱癥候而制定的。抑鬱的特徵是缺乏干勁,對未來沒有希望,一般對自己的生活狀況極其不滿。癔病量表 此量表原來是為了區別對緊張狀況產生歇斯底里反應的患者而制定的。癔病的特徵是心因性的不隨意肌體機能喪失和機能障礙。精神量表 此量表原來是為了區別那些被診斷為非社會性類型和非道德類型的精神病態人格的患者而制定的。這種病態的特徵是說謊、偷盜、性異常、酗酒等,但不包括重大犯罪行為。性度量表 此量表也叫男性-女性量表,它原來是為了鑒別男性同性戀而制定的。反映被測試者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程度。妄想量表 此量表是為了區分那些被判斷為具有關系妄想、被害妄想、誇大自我概念、猜疑心、過度地敏感、意見和態度生硬等偏執性人格而制定的。精神衰弱 此量表是為了測定精神衰弱的一般性癥候類型而制定的。精神衰弱的特徵為:焦慮、強迫動作、強迫觀念、無原因的恐怖等。精神分裂 此量表原來是為了區別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而制定的。其特徵包括:思維、感情和行為混亂。輕躁狂量 此量表原來是為了區別有躁狂性癥候的精神科患者而制定的。其特徵包括:氣質昂揚,愛說、精力充沛、易怒、思維奔逸、抑鬱氣短等。社會內向 此量表是為了鑒別對社會性接觸和社會責任有退縮迴避傾向者。附加量表 MAS 此量表是為了研究不同焦慮水平對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焦慮水平高的被測試者對簡單工作完成得好,對復雜任務完成較差。Dy 此量表用於評估被測試者的依賴性水平。Do 此量表用於判別一個人在人際關系中支配能力的強弱。Re 此量表是評估一個人願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和對社會團體盡義務的程度。Cn 此量表是測定被測試者對其行為,特別是其病理性表現的控制能力。另外還有Q分數,是被試無法回答的題目數。計分方法 原始分→T分數→剖面圖1.計算Q量表的原始分。超過22分或30分無效。MMPI剖析圖 2.分別計算各量表的原始分。3.對5個量表加K分校正(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4.查表把原始分轉化為T分;或計算T分。T = 50 + 10(X - x)/ SD5.畫出剖析圖。解釋 ⒈60以上為異常(中國標准)⒉70以上為異常(美國標准)便視為可能有病理性異常表現或某種心理偏離現象。注意事項 ⒈爭取被試的合作。讓被試者知道這個測驗的重要性以及對他的好處,並詳細記錄測驗時被試的表現;⒉向被試說明個性各不相同,無所謂好壞;⒊以實際情況為准;⒋如果被試焦慮或情緒不穩定,也可分幾次完成。也可用錄音或請人讀題。⒌臨床量表最好用英文縮寫字母,或者數字元號,而不要直接使用中文全譯名稱。評價 ⒈不但可提供醫療上的診斷,而且也可用於正常人的個性評定。⒉首次將效度量表納入個性量表,並成為解釋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提高了測驗的診斷價值。MMPI十分龐大,能提供十分豐富的信息,但實施起來也較費時,尤其是對病人更為困難,往往要分段實施。後來,有許多人研究MMPI的新應用,總結、演化出了多達200種以上的量表。也有人嘗試縮小這一測驗的規模,減少測驗題目,縮短了測驗所需的時間。
㈢ 狂躁症在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狂躁症的護理方法主要有: 1、注意睡眠:狂躁症病人常拌有失眠,以入睡困難、早醒為多見。常表現入睡前憂心忡忡、焦慮不安。此時家人應多在起身邊陪伴、安慰及勸導,這樣能使病人產生一定的安全感,焦慮情緒也較易消除,對病人的睡眠也會有幫助。狂躁症患者常拌有早醒,自殺的時間多在清晨時分,所以對早醒的病人一定要給葯控制,延長其睡眠時間。 2、 合理飲食:狂躁症病人因情緒低落常拌有食慾下降,有些病人想通過拒食來達到消極身亡的目的,所以應注意加強病人的飲食護理。另一方面,病人由於情緒抑鬱,常卧床不起,需多注意督促起起床活動,督促及協助病人自理個人衛生,必要適當的個人衛生可使病人精神振奮。
㈣ 躁狂症和狂躁症是同種心理疾病嗎如果不是,兩者之間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何原因造成的
是一種疾病的不同稱謂,一般標准稱謂是躁狂症、躁狂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等
躁狂症是躁狂抑鬱症的一種發作形式。遺傳因素、體質因素、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誘發因素,躁狂症是一種情感性精神障礙。那麼,誘發躁狂症的因素有哪幾個呢?
1、遺傳因素:無論是群體調查、高發家系研究、雙生子研究、寄養子研究、還是分子遺傳學的研究,大多數資料提供與遺傳有關。
2、體質因素:循環型人格的主要特徵是交際、開朗、興趣廣泛、好動、易興奮樂觀,也較易變得憂慮多愁,中胚葉型骨骼,肌肉發達,結締組織充實的病人,比外胚葉型體格纖細嬌弱的人患病較多。
3、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中樞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功能異常,中樞 5- 色胺能系統功能異常,多種胺代謝障礙假說,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電解質代謝異常,均可導致該病的發生。
4、精神因素:外界環境及精神刺激的因素,也可誘發該病。
爸媽在線心理網建議:導致患有躁狂症的原因有很多種,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而導致的結果。首先患者要盡量的把自己的心情放輕松一些,這樣對緩解他們的病情是很有幫助的。
㈤ 引發青少年狂躁症的原因有哪些
一、體質因素。樂觀性格的人主要特徵是好交際、開朗、興趣廣泛、好動、易興奮樂觀、同時也比較容易變得優柔寡斷。中胚葉型骨骼、肌肉發達、結締組織豐富的人,比外胚葉型體格纖細脆弱的人患病較多。
二、外界壓力大。青少年這個時期,正是身體、心理的快速發展階段,身心還不成熟,承受挫折的能力還較弱。如果生活中的壓力過大,就會使青少年心靈脆弱、遇事容易受到打擊、適應社會生活能力降低,更為狂躁症復發創造可能的心理環境。
三、遺傳因素。通過對患者的一級親屬的患病率、孿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單卵孿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據現有資料推測躁狂抑鬱性精神病可能是通過X染色體遺傳給下一代的,也可能通過其他途徑遺傳。
㈥ 什麼是狂躁症
患者面臨心理危機
一個人的心境好壞對疾病有著明顯的作用,狂躁症也不例外。因此,狂躁症復發與個人面臨心理危機有很大關系。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總或者治癒後,遭受突如其來的打擊,甚至陷入困惑和絕望中,極易誘發狂躁症復發。特別是在春夏兩季,狂躁症患者的情緒變化比較明顯,更是容易造成疾病的復發。
病前性格特徵
躁狂的患者性格一般都很開朗樂觀、熱情好動、進取心強、精神充沛,脾氣急躁和情緒高昂,一旦遇有精神刺激不得宣洩很容易患上狂躁症。
精神刺激
刺激的生活事件可觸發躁狂症患病傾向者的一些症狀,並使其出現得更為明顯,精神刺激是最為常見的躁狂症的病根。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對本病的起病有一定影響,多數病人是在精神刺激的影響下誘發起病,如父母責罵或受驚,工作壓力大、遭領導批評以及與親人爭吵等。
生物學因素
①神經生化,精神葯理學研究和神經遞質代謝研究證實,患者存在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和相應受體功能改變。5-羥色胺(5-HT)功能活動缺乏可能是雙相障礙的基礎,是易患雙相障礙的素質標志;去甲腎上腺素(NE)功能活動降低可能與抑鬱發作有關,去甲腎上腺素功能活動增強可能與躁狂發作有關;多巴胺(DA)功能活動異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性神經遞質,可能存在功能活動異常,因作用於此神經遞質的抗癲癇葯可以作為心境穩定劑,有效治療躁狂症和雙相障礙。
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調,第二信使是細胞外信息與細胞內效應之間不可缺少的中介物。
③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主要是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和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功能失調。
遺傳學因素
家系調查發現,雙相I型障礙先證者的一級親屬中雙相障礙的發病率,較正常人的一級親屬中發病率高數倍,血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遺傳學方面,不少學者探討了與雙相障礙可能有關的標記基因,但尚無確切可重復驗證的結果,雙相障礙的易感基因尚需進一步研究。目前,有關雙相障礙遺傳方式傾向為多基因遺傳。
心理社會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環境應激事件可以誘發情感障礙的發作,如失業、失戀、家庭關系不好、長時期高度緊張的生活狀態等。遺傳因素在情感障礙發病中可能導致一種易感素質,而具有這種易感素質的人在一定的環境因素促發下發病。
體質因素
循環型人格的主要特徵是好交際、開朗、興趣廣泛、好動、易興奮樂觀、也較易變得憂慮多愁。中胚葉型骨骼、肌肉發達、結締組織充實的病人,比外胚葉型體格纖細嬌弱的人患病較多。
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
最近十幾年來應用神經生物化學的方法,對躁狂抑鬱性精神病做過不少研究。其結果非常有助於對本病發病原理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能指導臨床工作。
精神因素
外界環境及精神刺激的因素,也可誘發該病。
㈦ 狂躁症的症狀
躁狂症的典型症狀是心境高漲,思維奔逸和活動增多。
(1)心境高漲:表現為輕松愉快,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周圍的一切都非常美好,感到其生活絢麗多彩,自己也無比幸福和快樂。整日興高采烈,得意洋洋。其愉快心境頗為生動鮮明,與內心體驗協調,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圍人的共鳴。情緒可以不穩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敵意或暴怒對待別人的干涉和反對,但易激惹,情緒常持續時間短。
(2)思維奔逸:聯想過程明顯加速,自覺變得聰明,大腦反應敏捷,思維內容豐富,概念一個接一個地產生,有時感到語言跟不上思維的速度。表現為引經據典,高談闊論,滔滔不絕,給人一種膚淺和表面化感覺。其主動和被動注意力均有增強,但不持久,表現為思維活動受周圍環境變化的影響使話題突然改變。因此概念不斷涌現和想像力豐富,有的出現音聯和意聯。
在心境高漲的背景上,自我感覺良好,感到體力強壯,非常健康,有誇大觀念,自命不凡,盛氣凌人,認為自己才華出眾,能力過人,有地位和財富,誇大觀念嚴重時可發展為誇大妄想,多不甚荒謬,有時在誇大基礎上出現關系、被害妄想,但為時短暫。
(3)活動增多:精力旺盛、活動明顯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無終。喜觀熱鬧,交際多,對人熱情大方。愛管閑事和打抱不平,好說俏皮話,開玩笑,有時花錢大方,注意打扮,行為輕浮和靠近異性。有時舉止粗野,不計後果,食慾、性慾增強。睡眠減少,但精力充沛,毫無倦意。
(4)其他症狀:面色紅潤,雙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輕度擴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經功能興奮症狀。發作極為嚴重時,呈重度興奮狀態,表現為活動紊亂而毫無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擊行為,也可出現意識障礙,錯覺和幻覺及思維不連貫等症狀,臨床上稱為譫妄性躁狂。
躁狂症的治療
(1)注射葯物治療
①氟哌啶醇快速治療,氟哌啶醇5mg,每半小時肌注一次,至患者入睡為止,日最高量不超過50mg。
②氯丙嗪靜脈推注治療,氯丙嗪50~100mg,溶於50%葡萄糖100ml中,緩慢靜脈注射,直至患者入睡為止。
③氯硝安定肌肉注射治療,氯硝安定1~2mg,每日3~4 次肌注。此法亦可使患者盡快安靜,較安全有效。
(2)口服葯物治療
①碳酸鋰,一般應在血鋰濃度的監測下使用,否則易於發生鋰中毒。劑量一般不超過3.0g最好在2.0~2.5g/日之間,血鋰濃度應掌握在0.8~1.5mmol/L,療效約在80%左右。注意中毒症狀及不良反應的出現。若出現中毒,應即停葯,加速鋰的排泄。
②氯氮平,劑量從25mg,口服,每日3次,漸增量至450~600mg/日,為止。其療效迅速可靠,但易引起白細胞減少,應堅持每周查血一次。
③氯硝安定,有較強的控制精神運動性興奮作用,抗躁狂作用明顯優於其他神經阻滯劑且副反應小,應用廣泛,口服劑量每次2~6mg,每日3次服。
④苯妥英鈉,有肯定抗躁狂作用,其有效劑量為0.12~0.2,每日3次口服。
⑤丙戊酸鈉,有較好的抗躁狂作用,劑量0.2~0.6,每日3次口服。
⑥卡馬西平,抗躁狂作用肯定,特別適應於不能耐受鋰鹽者。
(3)電休克治療
是治療躁狂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安全、有效、迅速的特點,隔日1次,8~12次為一療程。一般3~5次即可控制症狀。
(4)維持治療
躁狂症狀雖容易控制,也容易復發,故需一定時間的維持治療。對初發者,鋰治療應在躁狂恢復後至少再維持6個月。對於每年均有發作者應長期用鋰鹽維持,此時可用緩釋劑。
(5)抗復發治療
躁狂症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常需抗復發治療。
①初發躁狂症的患者,治癒維持一段時間即可逐漸停葯,無需抗復發治療。但若發現有復發的症狀如睡眠減少,說話多,活動多,應立即恢復治療。
②反復發作的躁狂症患者,治癒後抗復發治療要視復發的規律進行。
a 一年內有一次發作者,看常在什麼季節發作,可在該季到來前服葯。若一年內發作無規律性,要常年堅持服葯。
b 二年以上復發一次者,可在復發的那一年的某個時間開始服葯。
c 無一定發作規律者抗復發治療是個棘手的問題,但無需抗復發治療,但應觀察,若有復發苗頭應抓緊用葯。
d 抗復發的葯物已公認為碳酸鋰,劑量為0.5~0.75,每日2次口服,另外中小劑量的抗精神病葯常用作躁狂症的抗復發葯,如氯丙嗪200~300mg,每晚一次,氯氮平100~150mg,每晚服一次,均有明顯效果,有人報道卡馬西平或丙戊酸鈉可替代碳酸鋰作為躁狂的抗復發葯,劑量為0.12~0.2或0.2~0.4,每日2~3次口服。
抗躁狂葯是對躁狂症具有較好的治療和預防發作的葯物,專屬性強,對精神分裂症往往無效。最早用於臨床的有鋰鹽、某些抗癲癇葯如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治療躁狂症取得肯定療效。另外一些精神病葯物據報道有抗躁狂作用,如氯硝安定等,因療效不肯定,缺乏嚴格的實驗研究及學術爭論,不再介紹,現主要介紹鋰鹽、卡馬西平、丙戊酸鈉。
(1)鋰鹽
①葯理作用:主要與鋰離子有關。
a 睡眠和電生理:可延長慢波睡眠時間,延長眼快動潛伏期,縮短眼快動睡眠期。
b 心血管系:常引起心電圖非特異性改變,T 波變平或倒置。
c 內分泌和代謝:對甲狀腺素的生成、釋放和利用有抑製作用。
d 泌尿系統:用治療劑量的鋰,腎小球濾過功能多在正常范圍內,但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往往受影響,臨床表現為多尿,煩渴症狀,少數出現尿崩症狀。
②作用機理:鋰的抗躁狂作用機理尚未闡明,研究主要圍繞電解質、cAMP和中樞神經遞質。
a 電解質:鋰、鈉在細胞膜內外的平衡對膜的通透性和細胞的興奮性有重要作用,鋰經離子通道進入細胞內、置換細胞內鈉,降低細胞的興奮性。
b 環磷酸腺苷(cAMP):治療劑量的鋰對很多酶系如Na+-K-ATP酶均有影響,但研究得最多的是腺苷酸環化酶。
c 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NE)通過離體腦片和突觸體制備物發現鋰能促進突觸前膜對NE的重攝取,增高NE在神經元內貯存,增強MAD的活性,促進神經元內NE降解和抑制NE釋放,故突觸部位NE減少,從而有利於糾正躁狂症的兒茶酚胺活動過度。
③臨床應用
a 治療前准備:詳細檢查身體,神經系統,血、尿常規,心、腦電圖檢查。年齡大或疑有甲狀腺、腎病者應查T3、T4、TSH、肌酐或鋰廓清率。並應向患者家屬介紹鋰可能的副作用、早期中毒症狀,鼓勵病人多飲水。
b 療效預測:目前療效預測主要根據臨床,即從典型躁狂抑鬱症,雙相病程或有雙相家族史和既往鋰治療效果來進行判斷。
c 抑制劑和劑量:以碳酸鋰最為常用。對躁狂症急性期治療劑量一般為600~2000mg/日,維持量為500~1000mg/日,可分為2~3次口服。
d 血清鋰濃度:因鋰鹽治療量和中毒量接近,故應對血清鋰濃度進行監測,它既有助於治療量和維持量的調節,也可向醫生提供患者是否遵醫囑服葯,及時發現逐漸加重為腎功能不良和急性中毒的客觀依據。急性期治療的最低血鋰濃度為0.6~1.2mmol/L,維持治療的血鋰濃度為0.4 ~0.8mmol/L,1.4mnmol/L應視為有效濃度的上限,超過此值容易中毒。但血鋰濃度和臨床表現不是正比關系,因此劑量的調節不能單靠實驗室數據,應著重臨床觀察。
④ 不良反應
a 消化道症狀: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腹泄、厭食。
b 神經系統:可出現疲乏,無力,嗜睡,少數出現記憶和理解力下降,震顫,極個別出現意識障礙。
c 心血管系統:以T波低平多見。
d 造血系統:可出現白細胞增多。
e 代謝和內分泌:體重可增加,偶見顏面、下肢和脛骨前水腫。
f 泌尿系統:多尿、煩惱症狀。
⑤鋰中毒:典型的鋰中毒臨床徵象為急性器質性腦綜合征,特點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可伴有構音困難,共濟失調,反射亢進,錐體束征等神經症狀,重者昏迷、死亡。處理為停用鋰制劑,加速鋰的排泄,靜滴生理鹽水,茶鹼、甘露醇、重碳酸鈉等均有利於鋰的排泄,嚴重時可行血液透析。
(2)卡馬西平
①作用機理:作用於間腦和邊緣區,而間腦邊緣系統是許多精神疾病的定位區域,是CBZ治療情感性精神障礙的作用基礎。
②臨床應用:治療各種類型躁狂症均有效,療效不次於鋰鹽,特別是對加速循環有獨到的療效,對鋰鹽治療無效者亦有效,可作為本型情感障礙首選葯物。
由於臨床作用及不良反應與劑量有關,個體差異大,故劑量應個體化。每日600~1200mg,分2~3次口服,最大不超過1600mg/日,要由低劑量逐漸增大,治療量最大劑量維持2~3周,治療前要仔細查體,並檢查血、尿常規,肝功能,腦電圖等,治療期間每周復查一次。注意不良反應的出現。嚴重毒副反應時及時停葯處理。
③不良反應
a 神經系統:眩暈、嗜睡、共濟失調、視物模糊、復視、耳鳴、周圍神經炎。
b 消化系統:惡心、嘔吐、腹痛、便秘、肝功能異常、胃炎、口乾等。
c 造血系統: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再障等。
d 心血管系統: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低血壓、水腫、血栓性靜脈炎、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
e 泌尿生殖系統:尿頻、尿瀦留、腎功能衰竭、糖尿、陽痿等。
f 其他:皮疹、剝脫性皮炎、多汗、發熱、甲低等。
(3)丙戊酸鈉
①作用機理: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增加腦內GABA含量有關。
②不良反應:常見為胃腸道症狀,如厭食、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個別出現一過性轉氨酶升高和輕度震顫等,毛發脫落,嚴重的為致死性肝壞死,急性胰腺炎。
③臨床應用:用於治療快速循環型情感性障礙,與CBZ效果相當,還適於治療急性躁狂,老年性躁狂症。
治療劑量在800~1800mg/日,分2~3次口服。治療前及治療期間注意檢查肝功。
躁狂症 情感高漲 患者情感高漲時,自我評價過高,表現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氣凌人,不可一世。可出現誇大觀念,認為自己是最偉大的,能力是最強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甚至可達到誇大或富貴妄想,但內容並不荒謬。有時也可出現關系妄想、被害妄想等,多繼發於情感高漲,且一般持續時間不長。思維奔逸 表現為聯想過程明顯加快,自覺思維非常敏捷,思維內容豐富多變,頭腦中的概念接踵而至,有時感到自己舌頭在和思想賽跑,言語跟不上思維的速度,常表現為言語增多、滔滔不絕、手舞足蹈、眉飛色舞,即使口乾舌燥、聲音嘶啞,仍要講個不停。但講話的內容較膚淺,且凌亂不切實際,常給人以信口開河之感。活動增多 表現精力旺盛,興趣范圍廣,動作快速敏捷,活動明顯增多,且忍耐不住,整天忙忙碌碌,但做任何事常常是虎頭蛇尾,有始無終,一事無成。軀體症狀 由於患者自我感覺良好,精力充沛,故很少有軀體不適主訴,常表現為面色紅潤,兩眼有神,體格檢查可發現瞳孔輕度擴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經亢進的症狀如便秘。其他症狀 躁狂發作時患者的主動和被動注意力均有增強,但不能持久,易為周圍事物所吸引。 抑鬱發作
抑鬱發作臨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和軀體症狀為主。情感低落 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意志活動減退 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臨床表現為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軀體症狀 很常見,主要有睡眠障礙、食慾減退、體重下降、性慾減退、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陽痿、閉經、乏力等。其他 抑鬱發作時也可出現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及強迫症狀。 混合發作 混合發作 指躁狂症狀和抑鬱症狀在一次發作中同時出現,臨床上較為少見。通常是在躁狂與抑鬱快速轉相時發生。 環形心境障礙 環性心境障礙是指情感高漲與低落反復交替出現,但程度較輕,且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鬱發作時的診斷標准。輕度躁狂發作時表現為十分愉悅、活躍和積極,且在社會生活中會作出一些承諾;但轉變為抑鬱時,不再樂觀自信,而成為痛苦的「失敗者」。一般心境相對正常的間歇期可長達數月,其主要特徵是持續性心境不穩定。 惡劣心境反應 惡劣心境障礙指一種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為主的輕度抑鬱,從不出現躁狂。
http://www.zgxl.net/xlzl/cjxljb/zkz.htm
㈧ 狂躁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聖和看狂躁好嗎
一、遺傳因素。
二、體質因素:循環型人格的主要特徵是好交際、開朗、興趣廣泛、好動、易興奮樂觀、也較易變得憂慮多愁。中胚葉型骨骼、肌肉發達、結締組織充實的病人,比外胚葉型體格纖細嬌弱的人患病較多。
三、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1.中樞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功能異常。2.中樞5一羥色胺能系統功能異常。3.多種胺代謝障礙假說。4.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
四、精神因素:狂躁抑鬱性精神病的發病可能與精神刺激因素有關,但只能看作誘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