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道德經是誰創造的

道德經是誰創造的

發布時間:2021-06-27 04:03:24

① 佛教道德經是老子創嗎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道家創始人老子的著作,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德經》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後《道經》是謂以身心精進,在體悟道之所傳。

② 老子是道教的創始人嗎 老子和道教的關系

道教的創始人是被稱為張天師的張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
張道陵(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晚 -156年或178年),字輔漢。東漢時期正一盟威道(即天師道)的創始人。上承黃老下啟道教諸派。道教徒稱他為"老祖天師"即天師張氏之始祖,也因是道教三祖之一的創教之祖(雖然天師之號並非他第一個人使用);又稱"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等號。民間則常俗稱張天師。
正一道是張道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以老子為教主,為最高信仰,符錄齋醮為傳播方式,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一種宗教組織。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正一道創始人,他是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
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號稱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亦被尊稱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東漢明帝、章帝之際(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雲:「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濁清之未分。」將老子神化為先天地之神物,並與「道」相等同。順帝時(126~144)張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為教主。據傳張陵在傳教佈道時作的《老子想爾注》稱:「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侖,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書中出現了太上老君的名號。至魏晉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斷佛、道兩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據道書稱,當時太上老君曾遣使顯靈。時過一月,武帝即又下詔曰:「至道弘深,混成無際,體包空有,理極幽玄。……今可立通道觀於都城……並宜弘闡,一以貫之。」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靈更盛。他不僅被奉為李唐王朝的始祖,幫助唐高祖李淵平定天下,據稱當武則天篡奪李唐王朝後,又顯靈降世,謂「武後不可革命」,「不得輒立異姓。……武後亦終懼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天寶年間,玄宗上太上老君(老子)「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尊號,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③ 《道德經》是誰寫的

老子寫的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由於字太多請道http://www.chinesezhouyi.com/laozi.html看完整的

④ 老子的作者是誰,時期的什麼,他是什麼家的創始人。

《老子》一書又稱《道德經》。據考證,這部著作並非老子所寫,而是出自老子後學之手。 《老子》大體上匯集了老子的語錄,大約在戰國前期由道家後學編纂加工而成,成書時間晚於《論語》。 今存通行本《老子》一共有81章,分上、下篇。上篇37章,又稱《道經》;下篇44章,又稱《德經》。 老子(約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

⑤ 《道德經》為什麼是道家的經典道教的創始人是誰都有什麼著作(要詳細的)

我是個道士

1.《道德經》是老子的著作,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所以《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

2.道教的創始人是祖天師張道陵

3.《老子想爾注》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⑥ 道德經是誰創作的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1] ,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2-10]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1

⑦ 道教是誰創造

中國道教文化簡介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箍的宗教。創立於東漢順帝時期。在文化傳統上,道教承傳了華夏古代的傳統禮樂文明;在一理論上,道教直接吸收並發展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莊子的道家思想;在實踐上,道教繼承了先秦時期士,神仙的修煉經驗和成果。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概括起來有:道教宇宙觀,道教人生觀,道教哲學,道教神學,道功道術,齋醮儀范,醫學養生,陰陽風水,命相預測,道場法事,道教武術,道教音樂等十二個方面。因此說,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座寶庫。而建立,發揚,完善這座寶庫的是一代又一代聖賢先哲,仙真高道。先秦時期到隋沒時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到隋唐五代時期,到兩宋時期,到全元時期,直到明清時期和近代,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餘位。在歷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為人們所耳熟的有:老子,春秋末人,是道家學派和道教哲學創始人。始李,名耳,字聘。楚園苦縣人(今河南鹿邑縣)。他的《老子五千言》,又稱《道德經》是道教文化的開山之作,其哲理精深,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在概念的分析都有著極其深刻的見解,在中國及世界影響深遠。莊子:戰國時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哲學繼承者,學問淵博,著《莊子》十萬余言,即《南華真經》,分為內篇,外篇,雜篇,共52篇,現存33 篇,唐玄宗封他為「南華真人」,宋徽宗時封他為「徽妙方能真君」。鬼穀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楚國人。因長期隱居穎川陽城(今河南登封縣內)的鬼谷山,故鬼穀子,著有《鬼穀子》一書,是中國相學的創始人。徐福:秦時方士,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探險家,琅砑人(今山東膠南,諸成一帶),是道家醫學的創始人。東方朔:西漢方士,字曼青,西漢時平厭次(今山東陵縣)人。著有《神異經》,《海內十洲記》等書,精通道家命相學,醫葯學。人稱「仙人」。張道陵:東漢人。他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實際創立者,東漢沛國豐人(今江豐縣)是中國道教史上著名的張天師。葛洪:東晉著名道士,人稱葛仙翁,丹陽旬容人(今江蘇境內)著有《抱朴子》一書,共70篇,主要記載煉丹的方法。對我國化學,醫學,制葯學有一定的貢獻。王重陽,金代著名道士,陝西咸陽人,是道教中全真教的創始人,著有《明陽立教十五論》,是道教養生學的倡導者。張三豐:明代著名道士,武當派創始人,冀川寥陽人(今河北)精通丹術,著有《全丹玄要》三篇。《道藏輯要》中收錄生人所編《張三豐先生全集》對道教武術和道教音樂作出重要貢獻。 道教的影響遍及東南亞各國。

⑧ 道教的創始人到底是誰,是張道陵還是老子

佛教跟道教是我國重要的兩大宗教,佛教是外來文化所引入的,道教則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的創始人究竟是誰呢?根據歷史記載,道教的第一位始祖是張道陵,他也是道教的創始者。老子則是道學的創始者,兩者的概念不同,所以創始人也不同。因為道學只是一個思想流派並沒有成形,而張道陵創辦的道教則讓道學有了教團。

三、張道陵創辦道教

張道陵創辦的道教又叫做正一道,對他的思想主要來源是老子的道學,所以他便把老子尊為教主,是最高的信仰。而道教的主要中心思想就是追求如何長生不老跟成仙。後來張道陵又被稱為第一代道教天師。

⑨ 道教的創始人是誰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三大教派道、儒、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 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倡導道德,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范,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儒家以仁義教化為核心,強調主體道德和聖人教育的自覺自覺,如何從主體本身強調善惡的必要性,為歷代尊崇。道家以順應自然為核心,提倡無為而治,當人們無法在各種社會關系中認識自己時,道教就有其獨特的發揮。佛學以慈悲、大愛、解脫為核心,引導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生活道德。

道家文化的創始人老子,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與哲學家,世界歷史文化名人。道家經典之作《道德經》,中心思想是“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老子主張無為,順應自然。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⑩ 道家的創始人是誰老子的《道德經》在其中又啟何作用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
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在陳國居住,後出涵古關赴秦講學.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五千文》即《道德經》。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主要材料

與道德經是誰創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