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職務發明披露

職務發明披露

發布時間:2021-06-27 03:01:43

⑴ 如何開發專利技術

專利開發過程
專利開發過程是指發明創造還沒有向國家申請專利以前,在這一過程,專利的利害關系人應注意以下問題:
1、專利檢索
以將要開發的專利技術主題或內容進行專利檢索,了解該項技術的發展現狀,可以避免開發已有的專利技術,也可以引用已有的專利技術為新技術的開發服務,還可以對新技術開發的思路和方向進行初步判斷。
2、確定權利的歸屬
專利的權利主體是專利權人,在專利開發過程中應明確專利權的歸屬。對企業而言,主要是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的區分。依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因而,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企業與員工就專利的權屬進行明確約定,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權屬糾紛
3、適當的技術保密
技術保密主要有兩層含義:其一,保密的技術不被他人以非法的手段獲取或知曉。非法手段是指竊取等,如果掌握充分的證據材料,技術所有人的權利一般可以的得到保護。其二,專利的申請應早於專利產品的上市。這是許多企業都容易忽視的。如果未申請專利的專利產品上市,競爭對手一般可以通過反向工程獲取該項技術,掌握該項技術之後若再向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時,原技術所有人將很難通過舉證奪回專利。為避免這種風險,專利的申請應早於專利產品的上市。
4、技術成果披露
在專利還未完全開發成功之前,通過科學技術刊物披露該項技術一定的階段性成果,從而獲得該項專利的「在先技術」。在先技術可以使競爭對手在以相同內容提出專利申請時喪失新穎性。如果競爭對手以相同內容提出專利申請時,即便在先技術人尚未完全開發出這項專利技術,也可以通過「在先技術」阻止競爭對手獲取該項專利。
5、提前申請,獲取國內優先權
依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原申請人在12個月以內又以原申請內容重新提出申請時,原申請自動撤回。這就意味著在技術尚未完全開發成功之前,就可以該項技術內容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並在12個月的優先權期限內對技術進行改進和完善。這樣可以避免該項技術喪失新穎性,也可以約束競爭對手獲取該項專利技術。同時,優先權制度還可以實現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之間的互換。

⑵ 公司否掉了的專利申報成功還屬於職務發明么

我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單位是否就研究成果申報專利不是影響該研究成果是否屬於職務發明。因此,題主的這種情況不影響職務發明的認定,該是職務發明的,還是職務發明。
其次,是否屬於職務發明,重點在於考量研究成果是否屬於本職工作的產物,以及是否主要利用單位的物質條件。如果是的話,大概率都屬於職務發明。所以題主可以從這兩方面加以考慮。
最後,其實還要看公司審核部門否定申報的原因。如果是審核部門認為創造性不高,申請通過的可能性小,那還好說。但是如果是因為公司想將技術成果作為商業秘密來保護,那麼,發明人貿然地以自己的名義申請,公開披露了該技術成果,實際上是侵犯了公司權利,可能要承擔侵權責任。
當然,其實最理想的是,如果公司不申請,而自己又認為其價值很大,可以與公司協商,將申請權由公司轉移給個人。

⑶ 翻譯句子

第九條 乙方承諾與保證
Article 9 party b promises to guarantee
9.1 乙方到甲方工作,並不違反與原單位簽訂的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對原單位亦不負擔保密或競業限制義務。
9.1 party b to party a's work, do not violate with former unit, signed a confidentiality or non-compete agreement with former unit is no burden of secrecy or non-compete obligation.
9.2 乙方保證記錄和保留所有與職務發明有關的信息,並在10天內向甲方披露發明創造內容和進展;乙方在完成職務發明期間製作和獲得一切文件資料,圖紙,手冊,報告,記錄,信件,照片,攝像,錄音,電子文件和其他任何形式的載體都屬於甲方所有,乙方保證按照甲方的規章制度和甲方要求持有,保管,登記,向甲方交存。
9.2 party b guarantees record and keep al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invention, and within 10 days party a's disclosure of invention content and progress; Party b ring the complete service invention make and receive all documents, drawings, manuals, reports, records, letters, photos, video, audio, electronic documents and any other form of carrier all belong to party a, party b guarante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party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party a hold, keep, registration, the deposit to party a.
若因上述承諾與保證不實而造成有關單位追究甲方責任,甲方有權隨時解除與乙方的勞動合同,並不向乙方支付經濟補償金,同時,乙方對甲方因此受到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If e to the commitment to make false units concerned shall be investigated for the responsibility of party a, party a has the right to terminate the labor contract with party b, not pay economic compensation to party b, at the same time, so the damage to party a party b shall bear the liability for compensation.

⑷ 知識產權問題,謝謝高手!回答了我會加分。。謝謝嘍!

14.著作權人享有的權利分為人身權與著作財產權.
具體人身權有: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著作財產權:復制權,表演權,播放權,展覽權,發行權,改編權,攝制電影電視錄象作品權,注釋權,編輯權,整理權,許可他人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但是對這些權利的使用也是有限制的,包括期限與范圍的限制.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范圍

<民法>上的人身權,又稱非財產權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的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人身權是我國公民和法人的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體現和反映。人身權是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不能以金錢來衡量其價值,一般不具有可讓與性,受到侵害時主要需以非財產的方式予以救濟。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

人身權與財產權共同構成了民法中的兩大類基本民事權利。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其中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肖像權。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親屬權、榮譽權。

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所謂公之於眾是指披露作品並使作品處於為公眾所知的狀態。至於公眾是否知曉,無關緊要。
特點是:
1、發表權只能行使一次。
發表權通常不能單獨行使,需和著作權的其他財產權一起行使。作者一般不能在將其他財產權轉讓出去的情況下,自己還保留發表權。不僅如此,著作財產權的轉讓應當推定作者行使了發表權。
2、發表權通常不能轉移。
發表權專屬於作者,法律法律不許可轉移也不可能繼承。
A:凡作者明確表示不準發表的作品,作者去世後的著作權保護存續期間他人不得違背作者意志發表。
B:作者生前對發表與否沒有明確意思表示,推定其同意發表,可由著作權繼承人在著作財產權保護期內行使;
C:著作權無人繼承的,由作品原件合法所有人行使。
D:作者生前已經將著作權轉讓給他人或許可他人使用的,如果作者生前該作品尚未發表的,推定作者已經行使發表權;
E:作者生前已經將作品的原件之物權轉讓給他人的,由於展覽權已隨物權轉移,作者的發表全也已經行使完畢,法律不禁止作品因行使展覽權而發表。
3、如果因作品產生的權利涉及第三人,發表權還要受到第三人權利的制約。
如繪畫攝影作品中著作權與肖像權的竟合問題。

15. 著作權客體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 文字作品;
(二) 口述作品;
(三) 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 美術、建築作品;
(五) 攝影作品;
(六)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 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 計算機軟體;
(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釋義】 本條是關於著作權客體的規定,即規定本法所稱的作品應具備的條件和作品的具體表現形式。這次修改著作權法,根據國際條約和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對著作權保護的客體內容進行了相應的增加和改動,如增加了雜技藝術作品、建築作品等。

23.按照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對於科學發現、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動物和植物品種(對動植物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權)、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等依法不授予專利權。

按照《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以下簡稱Trips協議)規定,各成員可不對人體或動物體的診斷、治療和外科手術方法以及除微生物外的植物或動物,除非生物和微生物工藝之外的產生植物或動物的、基本上屬於生物過程的生物工藝授予專利權,但是各成員應規定用專利或一種專門有效的制度或通過這兩者的綜合運用來保護植物品種。我國專利法的規定與Trips協議的專利保護最低要求是相符合的。

專利制度是利用法律和經濟手段推動技術進步的一種管理制度。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利法典於1944年5月29日由中華民國政府公布、1949年1月1日實施,現僅在台灣省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85年4月1日開始實施專利法,建立了專利制度。 專利法是實行專利制度的法律依據,是國家制定的解決有關發明創造權利歸屬總是和推廣利用問題的法律。有資格申請和獲得專利權的是:①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設計人。②職務發明人或設計人所屬的單位。③協作或者委託完成發明創造的單位。④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必須符合一定條件)。 我國專利法所保護的發明創造有三大類: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創造要取得專利保護必須符合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要求。我國專利法第5條規定:"對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專利法第25條規定5項技術不授予專利權:①科學發現。②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③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④動物和植物品種。⑤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發明創造完成後,不能自動得到專利保護。要想獲得專利權,還必須向專利局提出申請。我國專利法規定: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申請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應當提交請示書以及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等文件,並應寫明使用該外觀設計的產品及其所屬的類別。專利局收到發明專利的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18個月,即行公布。也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示早日公布其申請。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三年內專利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專利局應當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權證書、並予以登記和公告。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專利局應當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或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相應的專利證書,並予以登記和公靠。自專利局公靠迭予專利權之日起6個月內,任何單位和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均可以請求專利局撤銷該專利權,被撤的專利權視為自始不存在。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對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得知或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25.個人申請專利,郵寄只能採用掛號信方式,申請日為寄出時信封上的郵戳日期。委託代理人申請不能將您委託代理人的那天作為申請日,同樣如果是掛號信方式的話,以郵戳為准;面交專利局或各地代辦窗口的話,以遞交日為申請日

⑸ 如果你是最高管理者,怎麼設置知識產權目標舉一個知識產權目標的例子

0.1概述本標准提供基於過程方法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型,指導企業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0.2過程方法利用資源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任何一項或一組活動均可視為一個過程。通常,一個過程的輸出將直接成為下一個過程的輸入。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是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體系作為一個整體過程,包括知識產權管理的策劃、實施、檢查和改進四個環節,如圖1所示。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輸入是企業經營發展對知識產權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a)開發新產品,研發新技術;b)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份額;c)防範知識產權風險,保障投資安全;d)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經濟效益。通過持續實施並改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輸出一般包括:a)激勵創造知識產權,促進技術創新;b)靈活運用知識產權,改善市場競爭地位;c)全面保護知識產權,支撐企業持續發展;d)系統管理知識產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本標准採用過程方法:a)策劃:理解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需求,制定知識產權方針和目標;b)實施:在企業的業務環節(產品的立項、研究開發、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後)中獲取、維護、運用和保護知識產權;c)檢查:監控和評審知識產權管理效果;d)改進:根據檢查結果持續改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0.3原則本標准提出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指導原則:a)戰略導向統一部署經營發展、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使三者互相支撐、互相促進。b)領導重視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參與是知識產權管理的關鍵,最高管理層應全面負責知識產權管理。C)全員參與知識產權涉及企業各業務領域和各業務環節,應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0.4影響因素企業實施本標准應考慮以下因素:a)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法律和政策要求;b)企業的發展需求、競爭策略、所屬行業特點;c)企業的經營規模、組織結構、產品及核心技術。

⑹ 如何理解專利開發

專利開發過程
專利開發過程是指發明創造還沒有向國家申請專利以前,在這一過程,專利的利害關系人應注意以下問題:
1、專利檢索
以將要開發的專利技術主題或內容進行專利檢索,了解該項技術的發展現狀,可以避免開發已有的專利技術,也可以引用已有的專利技術為新技術的開發服務,還可以對新技術開發的思路和方向進行初步判斷。
2、確定權利的歸屬
專利的權利主體是專利權人,在專利開發過程中應明確專利權的歸屬。對企業而言,主要是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的區分。依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因而,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企業與員工就專利的權屬進行明確約定,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權屬糾紛。
3、適當的技術保密
技術保密主要有兩層含義:其一,保密的技術不被他人以非法的手段獲取或知曉。非法手段是指竊取等,如果掌握充分的證據材料,技術所有人的權利一般可以的得到保護。其二,專利的申請應早於專利產品的上市。這是許多企業都容易忽視的。如果未申請專利的專利產品上市,競爭對手一般可以通過反向工程獲取該項技術,掌握該項技術之後若再向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時,原技術所有人將很難通過舉證奪回專利。為避免這種風險,專利的申請應早於專利產品的上市。
4、技術成果披露
在專利還未完全開發成功之前,通過科學技術刊物披露該項技術一定的階段性成果,從而獲得該項專利的「在先技術」。在先技術可以使競爭對手在以相同內容提出專利申請時喪失新穎性。如果競爭對手以相同內容提出專利申請時,即便在先技術人尚未完全開發出這項專利技術,也可以通過「在先技術」阻止競爭對手獲取該項專利。
5、提前申請,獲取國內優先權
依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原申請人在12個月以內又以原申請內容重新提出申請時,原申請自動撤回。這就意味著在技術尚未完全開發成功之前,就可以該項技術內容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並在12個月的優先權期限內對技術進行改進和完善。這樣可以避免該項技術喪失新穎性,也可以約束競爭對手獲取該項專利技術。同時,優先權制度還可以實現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之間的互換。
如果你還有什麼關於專利方面的疑問,歡迎發到我的郵箱,樂意為你解答:[email protected]

⑺ 怎樣對待企業員工的知識產權成果

知識產權的發明權分為兩種: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
職務發明:發明人利用本單位內的物質技術條容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熱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⑻ 翻譯句子

Article 8 the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8.1 if party b fails to fulfill its obligations,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 of confidentiality shall be liable for breach of contract, party a has the right to cut the original salary, bonus, party b according to the terms of discipline of party b to party a written warning, terminate the labor contract, such as corresponding punishment, and is entitled to request party b according to this agreement, wu one-time pay liquidated damages to party a RMB ten thousand yuan; If the liquidated damages cannot make up for losses to party a, party a may require party b to party a liable for damages.
8.2 if party b violates this agreement, disclose to others service invention content cause party a's commercial secrets or cannot be patented, or do STH without authorization to yourself or this agreement other than the name of the third party to apply for the Chinese or foreign patent, or transfer the right to apply for a patent, as

⑼ 專利只有公開號,可否在外文文章中引用該專利,如能,有何規定

引用專利文件的內容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專利的文本的內容本身是公開的,你內的引用不涉及到容得披露了不能披露的信息,如果專利是你在公司發明的,屬於職務發明,發明人應該寫你,你有這個權利,被領導轉讓的話你有獲得一定報酬的權利,論文中怎麼引用我不是太清楚,反正引用不會侵權

⑽ 專利法實施細則的修改內容

修改的內容主要有下面幾點:
(一)關於向外國申請專利保密審查
《專利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首先報請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進行保密審查,為此《決定》做了兩方面的具體規定:
一是考慮到研究開發的跨國合作日益增多,為正確界定需要進行保密審查的范圍,將專利法所稱「在中國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界定為「技術方案的實質性內容在中國境內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二是對保密審查程序作出了具體規定,既確保保密審查工作的正常進行,也確保申請人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得知保密審查的結論,從而能夠及時向外申請專利。
(二)關於遺傳資源信息披露制度
修改後的《專利法》中增加了有關遺傳資源的規定。為了實施該規定,《決定》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明確了「遺傳資源」的定義,對「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的含義進行了界定,並規定了披露遺傳資源來源信息的方式。
(三)關於專利權評價報告制度
修改後的《專利法》將實用新型專利權檢索報告制度修改為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權評價報告制度。為方便當事人獲得專利權評價報告,《決定》對當事人請求作出報告的形式要求和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報告的期限作了具體規定。
(四)關於強制許可制度 修改後的《專利法》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等相關國際條約的規定,增加了強制許可的類型,明確了強制許可的適用范圍。為施行《專利法》的相關規定,適合應對公共健康危機的需要,《決定》對於「未充分實施專利」、「取得專利權的葯品」等表述進行了明確的界定。並就給予實施葯品專利的強制許可,明確規定了符合有關國際條約條件和程序的要求。
(五)關於假冒專利行為的行政處罰 修改後的《專利法》將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以及以非專利產品、方法冒充專利產品、方法的行為合並稱為假冒專利行為,並規定了相應行政處罰。為了實施該規定,《決定》對假冒專利行為給出了明確定義,同時還規定:「銷售不知道是假冒專利的產品,並且能夠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停止銷售,但免除罰款的處罰。」
(六)關於、審查程序的有關規定
修改後的《專利法》對專利申請、審查程序以及授權條件作了一些調整。據此,《決定》作了相應補充和細化,主要涉及專利申請的請求書的撰寫要求等幾個方面。
(七)對有關規定所作的其他修改
為鼓勵創新,促進專利事業發展,《決定》還採取了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減少了申請維持費等四項收費項目,以減輕當事人的負擔。
二是放寬了當事人享有優先權的限制。
三是改進了職務發明獎勵報酬制度。就獎勵報酬的方式和數額,引入了約定優先的規定,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同時,將法定標準的適用范圍從原來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擴大到所有單位,並提高了對職務發明人、設計人的法定獎勵數額。

閱讀全文

與職務發明披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