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紡織發明

紡織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7 01:05:32

① 中國最早發明紡織的人是誰

中國紡織的起源相傳由嫘祖養蠶冶絲開始,考古則在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的考古遺址上發現了骨針,為已知紡織最早的起源,至新石器時代,發明了紡輪,使得冶絲更加便捷,西周則出現了原始的紡織機:紡車、轈車,漢朝時發明了提花機,明朝宋應星編撰天工開物將紡織技術編入其中。

中國最著名的紡織品莫過於絲綢,絲綢的交易帶動了東西方的文化的交流與交通的發展,也間接影響了西方的商業與軍事。

中國古代的紡織與印染技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以及製造簡單的手工紡織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裝、安全氣囊和窗簾地毯都是紡織和印染技術的產物。

(1)紡織發明擴展閱讀

我國是世界上最先生產紡織品的國家之一。早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先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就已經懂得就地取材,並能夠分別採集野生的麻、葛、蠶絲等天然纖維,同時利用鳥獸的羽毛,以績、搓、織、編等方法做成簡陋的衣服,以代替蔽體的獸皮和草葉。

在宋末元初的時候,我國一位著名的農村勞動婦女黃道婆,基於原有的技術,在紡織技術上作出了重大的革新和創造,並研製出一套彈、扦、織、紡工具及一整套錯紗、綜線、配色、挈花等較為完善的工藝技術,從而在我國古代的棉紡織歷史上創造出了輝煌的成績。

在紡織行業中也有固定的紡織神,一般來講,人們將黃道婆視為紡織行業的行業神,並在一定的時間對行業神進行隆重的祭拜,祈求她保佑人們不斷做出優秀的紡織品。

黃道婆(1245-1330年),也稱黃母、黃婆,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家。她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學會了使用制棉工具與織崖州被的技巧。

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6年),黃道婆返回故鄉,並廣為傳播紡織技術,她教當地人制棉的方法,並傳授,推廣了「捍(攪車,即軋棉機)、紡(紡車)、彈(彈棉弓)、織(織機)等紡織工具及「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

由於黃道婆的努力,很快使得當地的紡織技術有了極大的提高,松江布也因此獲得了「衣被天下」的美稱。後來,松江人民為感念她的恩德,便為她立祠,而且還會定期為她舉行拜祭儀式。

② 織布機是誰發明的

織布機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黃道婆發明的。

黃道婆由於推廣紡織技術以及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清代時被尊為布業的始祖。元貞年間,她將在崖州(今海南島)生活三十餘年所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了一整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極大地提高了當時的紡紗效率。

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在當時一度成為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對當時植棉和紡織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紡織發明擴展閱讀

我國是紡織業的發祥地,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古墓出土的200多件織工考究、色彩斑斕的絲麻織品,說明在2000多年前人們就掌握了相當先進的紡織技術。宋朝時紡織業在內地逐漸發達起來,海南島在11世紀(北宋中期)為滿足人們日用之需,已經開始大面積地植棉。

而海南島一帶生產的棉織物,品種繁多,織工精細,質量、色彩均居全國之首。黃道婆就是在這樣一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來到海南島的。她與黎族人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共同的勞動生活與交往中,努力學習和掌握當地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黎族同胞的細心傳授,黃道婆自己虛心刻苦的學習,使她了解並熟悉了各道棉和織布工序。在實踐中黃道婆還融合吸收了家鄉織布技術的長處,逐漸成為有著精湛技術的紡織能手。

③ 紡織機器最初是誰發明

哈格里夫斯 1770年6月12日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織機」獲得發明專利權 1770年的今天,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織機」獲得發明專利權。哈格里夫斯是英國發明家,在1764年動手設計和製造了一架有8個豎立紗綻的紡紗機,這種紡紗機隨後很快得到改進,錠子從8個增加到18個,30個,100個,紡織效率一下提高了近百倍。恩格斯把這項發明稱之為「使英國工人的狀況發生根本變化的第一個發明。」

④ 紡織的起源

紡織是一種服務於人類穿著的手工行業,紡紗織布,製作衣服,遮醜飾美,禦寒避風,防蟲護體,大約便是紡織起源發展的重要動機。古史傳說中國先民是從"不織不衣"、"而衣皮葦"然後演變到"婦織而衣"這種傳說是與穿著文化的發展規律相吻的。
據考古資料,中國紡織生產習俗,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見萌芽,距今約 2 萬年左右的北京山頂洞人已學會利用骨針來縫制葦、皮衣服。這種原始的縫紉術雖不是嚴格的紡織,但卻可以說是原始紡織的發軔。而真正紡織技術和習俗的誕生流行當在新石器文化時期。
《易?系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所謂衣裳,便是指用麻絲織成布帛而縫制的衣服。這則記述反映的正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紡織業誕生,麻、絲衣服開始出現並流行的真實情況。甘肅秦安大地灣下層文化出土的陶紡輪,表明原始的紡織業在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便已出現,距今已有 8000 年左右的歷史。

⑤ 紡織機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

1764年由英國小鎮中一對夫婦在機緣巧合下發明出來的。

01 珍妮紡織機

在紡織機發明出來之前,英國人們依舊用的是手搖紡車,而早在1733年的時候,英國的一個名叫凱伊的平常織工,發明出了一種叫“飛梭”的織布工具,這樣一來織布的速度遠遠超過了紡紗的速度,紡紗開始供不應求。

珍妮紡織機是英國最早出現的由工具到機器的轉變,同時也推動了其它行業從手工業到機器的發展,由此拉開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序幕。

03 宋末元初著名紡織家黃道婆

也有人說紡織機的發明者是中國的黃道婆,出生疾苦的黃道婆年幼的時候流落到崖州,在那裡學習了紡織技術,而後回到故鄉傳授給家鄉的人們紡織技術,發明了紡織機。

我比較相信紡織機是英國人發明出來的觀點,畢竟工業革命最早出現在英國,並且文獻記載紡織機的出現間接引發了工業革命。無論你相信哪種觀點,紡織機都毋庸置疑提高了人們的生產生活。

⑥ 漢朝紡織發明時間

中國紡織生產習俗,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見萌芽,距今約 2 萬年左右的北京山頂洞人已學會利用骨針來縫制葦、皮衣服。這種原始的縫紉術雖不是嚴格的紡織,但卻可以說是原始紡織的發軔。而真正紡織技術和習俗的誕生流行當在新石器文。
漢朝主要是絲綢,
秦漢以後,絲綢生產絲綢形成了完備的技術體系。

⑦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紡織業部門的發明

有珍妮紡紗機、飛梭和水力織布機。
18世紀中期,英國商品越來越多地銷專往海外,手工工場屬的生產技術供應不足。為了提高產量,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在棉紡織部門,人們先是發明了一種叫飛梭的織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Spinning Jenny)」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

⑧ 紡織術的發明人是誰

有兩種說法抄:
神話里說嫫母是紡織術的發明人
相傳黃帝封嫘祖為正妃之後,嫘祖就組織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養蠶織絲。但很快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蠶養了很多,繭也產了不少,但抽絲和織帛卻有了困難。就在這時,群女中有一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面部醜陋的女子發明了纏絲的紡輪和織絲的織機。黃帝得知後,對此項發明大加贊賞,讓她給眾人傳授技藝。後來在嫘祖的撮合下,黃帝娶了這位醜女,作為次妃,這位次妃被後人尊稱為嫫母。
傳說中是黃道婆
大約在元貞年間,黃道婆將在崖州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府地區的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後人無不衷心感謝黃道婆的功德。

⑨ 紡織術的發明人是誰

有兩種說法

神話里說嫫母是紡織術的發明人
相傳黃帝封嫘祖為正妃之後,嫘祖就組織一回大批女子上山育桑養蠶織絲答。但很快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蠶養了很多,繭也產了不少,但抽絲和織帛卻有了困難。就在這時,群女中有一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面部醜陋的女子發明了纏絲的紡輪和織絲的織機。黃帝得知後,對此項發明大加贊賞,讓她給眾人傳授技藝。後來在嫘祖的撮合下,黃帝娶了這位醜女,作為次妃,這位次妃被後人尊稱為嫫母。

傳說中是黃道婆

大約在元貞年間,黃道婆將在崖州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府地區的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後人無不衷心感謝黃道婆的功德。

⑩ 誰是原始紡織技術的發明者

原始紡織技術也是這個時期出現的,它從最初的手工編網編席發展而來,母系家族中的婦專女們是最初的發明者。屬有了紡織技術,人們夏天可以穿著用葛藤、麻類植物的纖維編織成的麻衣和草鞋,冬天則穿著由動物毛皮縫成的皮衣和革履。原始的養蠶制絲技術也在這個時期出現。有了這些衣物,人們才可以「衣冠楚楚」。

閱讀全文

與紡織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