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列印機石筆是什麼
「石筆」?列印機沒有石筆啊。 你的列印機是不是日本生產的,文字也是日文?如果是,大概是指噴頭吧,不是什麼「石筆」。
㈡ 筆是誰發明的
毛筆的起源:史記中曾記載:「秦始皇命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以御北方專匈奴,蒙恬取山屬中之兔毛以造筆」,文房四譜上也記載:「昔日蒙恬造筆,以拓木為管,鹿毛為柱,兔毛為被,此乃謂蒼毫也」,博物志雲:「秦之蒙恬將軍取狐狸毛為柱,兔毫為被以書」,因此,我們通常稱蒙恬將軍為毛筆的史祖。毛筆的發明過程,最早可朔自新石器時代末期的仰韶文化期,雖然沒有足夠的文字記載可資證明,但由已出土的仰韶彩陶上的花文研究,可能是由類似毛筆的工具所繪制而成,及至商朝甲骨文的研究,可明顯的看出刀刻的甲骨文邊緣,是先用毛筆書寫其上再刻成的,可見此一時期已有毛筆的存在。周朝的青銅器上所鑄的文字,依其字形判斷,已明顯可知系由柔軟的筆尖所書寫筆觸的痕跡,由書寫的形狀與筆意,知道書寫的工具—也就是毛筆,1954年在湖南長沙郊外的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時代楚墓文物中,已有多種古毛筆及其相關之書寫文物,這是首度使我們對漢朝以前的毛筆形象的想像,真像大白,該批文物中的毛筆稱之為「長沙筆」是由高級的兔毫所製成毛長2.42公分,筆管長達16.6公分,筆管是由細竹製成,製法是將兔毛夾插於管端,以細絲綁緊後用漆固定,此一製作在技術上已是相當高超。
㈢ 誰知道石筆是什麼原料做的雲南沒這樣礦產嗎
石筆(滑石筆、無塵粉筆)的原料是滑石(滑石切割製成石筆)。
雲南好像有滑石,下面的是找到的資料。
http://elec.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ynyj/ynyj2002/0204/020419.htm
http://ke..com/view/1830242.htm
㈣ 毛筆是誰發明的
提到毛筆,人們往往會想起「蒙恬造筆」的故事,認為秦代名將蒙恬是毛筆的發明者。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太平御覽》引《博物志》日:「蒙恬造筆。」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說。「自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唐代韓愈《毛穎傳》以筆擬人其中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穎,秦始皇寵之,封毛穎為「管城子」。後世又以「毛穎」、「管城子」為筆的代稱。此事也與蒙恬有關。
有人對「蒙恬造筆」的說法提出質疑。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秦謂之筆,「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先秦書籍中沒有「筆」字,而「聿」字早在商代就出現了,而秦始皇只是統一了筆的叫法,可見筆是早於秦代就存在了。清代大學者趙翼在《陔余叢考》中的「造筆不始蒙恬」條中寫道:「筆不始於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於前人,遂獨擅其名耳。」看來,這一評述還是有所根據的。
解放後的出土文物更證明了這一點。一九五四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長沙市友家公山的一座戰國墓群中,發掘出一支長約21厘米,直徑為0.4厘米的毛筆實物。該筆與現在使用的毛筆權相似,筆頭用優質的免箭毛製成,毛長2.5厘米,筆桿亦系竹管,所不同的是筆頭不是插在竹桿套內,而是用劈開的竹桿端部將筆頭夾在其中,外纏絲線,再塗上漆。這支埋入地下兩千多年的戰國毛筆,被認為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毛筆實物,它稱為「戰國筆」。又由於長沙古屬楚國,這支世界上最古老的毛筆,還被稱為「楚筆」。
是否「戰國筆」就是最早的毛筆呢?也是個問號。有人估計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炎帝、黃帝時期就出現了毛筆。張華《博物志》也有「舜造筆」的記載。另外在出土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許多彩繪陶器上,表面所繪的動物圖案及幾何紋飾;明顯地呈現出用毛筆畫寫出來的痕跡。商代的甲骨文上,也出現了毛筆的痕跡。據《田骨學商史編》記載,從殷墟出土的三塊牛胛骨板上,有幾個用毛筆寫成的文字,以及一些龜甲片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未刻的文字,這些文字尚留有施朱塗墨的痕跡。而且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又具有相當多的「聿」字,由此可以這樣斷定,早在商代以前,我國就已有了用毛筆書字這個事實,現在文學界也大多持這個觀點。
相傳蒙恬曾在善璉村取羊毫制筆,在當地被人們奉為筆祖。又據說蒙恬的夫人卜香蓮是善璉西堡人,也精通制筆技藝,被供為「筆娘娘」。蒙恬與夫人將制筆技藝傳授給村民,當地筆工為了紀念他們,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繞村而過的小河易名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璉的別稱。相傳農歷3月16日與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蓮的生日,村民們就要舉行盛大敬神廟會,以紀念他們的筆祖。元代,湖筆取代了宣筆的地位,湖州成了全國的制筆中心,並出現了馮應科、張進中、吳升、姚愷、陸震、楊鼎、沈秀榮、潘又新等制筆名師。明末清初,善璉湖筆逐漸外傳,善璉人在各地開設了一批著名的筆店,如北京的古月軒、賀連清,上海的周虎臣、楊振華、李鼎和,蘇州的貝松泉、陸益堂等。
制筆用的毛也是千奇百怪的,什麼兔毛、山兔毛、獺毛、豬毛、鹿毛、馬鬃毛、羊毛、狼毛、雞毛、鼠毛等,甚至連人的胡須也可制筆。據《嶺表錄異》里記述:嶺南無免,某郡守把一塊免皮給筆匠做筆。筆匠吃醉酒,將兔皮弄丟了,他怕受罰,就割下自己的鬍子來做筆。誰知做出來的筆非常好使,太守命令他再做一支。筆匠無奈,只好道出實情,太守便下令家家戶戶的老人把鬍子割下來作捐稅。另外還有用嬰兒的胎發來制筆的:「內惟胎發外秋毫,綠玉新栽管束牢。」這是唐朝一位待人贊美胎發筆的詩句
㈤ 石筆是什麼製造的
石筆主要是用滑石做原料加工成的,一般都是由玉石加工廠生產,所以石筆又叫滑石筆。滑石是一種常見的硅酸鹽礦物,主要成分為水硅酸鎂。
人們曾選出10個礦物來表示10個硬度級別,稱為莫氏硬度,在這10個級別中,第一個就是滑石,其莫氏硬度標為1。
滑石是熱液蝕變礦物。富鎂礦物經熱液蝕變常變為滑石,故滑石常呈橄欖石、頑火輝石、角閃石、透閃石等礦物假象。滑石是一種常見的硅酸鹽礦物,它非常軟並且具有滑膩的手感。
(5)石筆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由於滑石筆非常軟並且具有細膩的手感,是以廣泛應用於各各方面如:機械製造業、車輛製造、船舶廠、鋼鐵廠等工業生產中的焊接、切割鋼鐵板劃線。滑石還可在較粗糙的地面上刻畫出白色痕跡,也可用來代替粉筆在水泥地面、石板等物體上寫字。
滑石一般呈塊狀、葉片狀、纖維狀或放射狀,質地非常軟,並且具有滑膩的手感。滑石的用途很多,如作耐火材料、造紙、橡膠的填料、絕緣材料、潤滑劑、農葯吸收劑、皮革塗料、化妝材料及雕刻用料等等。滑石是已知最軟的礦物,用指甲可以在滑石上留下劃痕。
㈥ 毛筆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毛筆起源:
毛筆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1980年陝西臨潼姜寨村發掘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專葬,出土文物中有屬凹形石硯、研杵、染色物和陶制水杯等。
從彩陶的紋飾花紋可辨認出毛筆描繪的痕跡,證實了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筆或類似毛筆的筆。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現筆的象形文字,形似手握筆的樣子。
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陽長台關兩處戰國楚墓里分別出土一支竹管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毛筆實物。
㈦ 鉛筆起源於哪裡誰發明的
人們現在得知,早在哥倫布之前,阿茲台克人就用石墨在石板或石頭上作各種禮儀記號了。然而在歐洲,直至1564年人們才在英國坎伯蘭附近的礦山發現了世界上最純的石墨礦藏。
石墨是書寫的理想材料。它不僅易於在紙上畫出深色的印跡,而且將其削尖用來做比較精密的工作時,也不易折斷。它毋需任何加工,只要將其削得大小宜於人們握在手中即可。也許到了人們意識到手和紙極易被石墨弄臟時,便產生了將石墨封裝在一根小木桿中的想法。
最早的鉛筆形象,人們可從1565年(即英國發現石墨一年之後)出版的一本關於採集化石的著作中看到該書作者是一位講德語的瑞士物理學家、博物學家、目錄學家康拉德·馮格斯納(1516?565年)。馮格斯納筆下的鉛筆看上去很粗而裝飾華麗,實際上是在一根木管的下端插入一段錐形石墨,筆的頂端有一個裝飾精美的圓頭。這種結構便於人們用線將它拴在書或書板上,以便隨時使用。
隨著全歐洲對坎伯蘭石墨的需求不斷增長,英國人開始認識到已成為國有資產的石墨不會是取之不盡的。於是英國議會於1753年頒布一項法令,規定每7年開採石墨礦幾周。這樣,這一稀有資源只能定量供應,而且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在石墨礦開采期間,對於防止走私和盜竊所採取的安全措施極為嚴厲。而當礦山關閉期間,石墨礦實際上已被水淹沒。
木桿鉛筆一瞥
從發現坎伯蘭的石墨礦藏到頒布定量開采合法的200年間,一些不知名的發明家打算將石墨細棍嵌入硬木桿內。在英國最早製成這種現代鉛筆雛形的是凱西克的一位木匠;而在德國則是紐倫堡的一位木匠。然而記載表明,最早的鉛筆生產廠商當屬弗雷德里克·施泰德勒1662年在紐倫堡開辦的一家鉛筆廠。他的製作方法是先將一根細石墨桿嵌入帶槽的木條,再在上面粘合另一根上了膠的同樣木條,將石墨筆芯嚴絲合縫地夾在其中,然後將方形木桿鉛筆加工成更美觀的八角形或圓形。
雖然這種鉛筆只是今天鉛筆的雛形,但人們從此便不再使用光石墨桿了。1794年,法國政府苦於英國對石墨市場的嚴格控制,責成著名工程師孔泰設法找到一種可以替代英國純石墨的材料。
孔泰在一年之內果真辦到了。他將少量石墨粉末與黏土摻合,然後壓成細桿狀,像製作陶器一樣用火燒制。當按照前述方法將筆芯封裝後,便成了一根鉛筆。筆芯的硬度可根據黏土對石墨的比例決定。孔泰的這一工藝基本沿用至今。
我們今天製作鉛筆的方法是,將摻合的石墨和黏土用強力擠壓,使其通過一個金剛石模具擠壓成條狀或線狀,並烘乾至適當的硬度。然後將筆芯置於一塊開槽木條板的槽內,上面合上一塊同樣的木板,並將其箍合。接下來將這種「夾心」木板置於重壓下,並使其乾燥。最後將鉛筆用砂紙打光後上漆,再印上商標。這樣的鉛筆「天衣無縫」,即使削好後也看不出破綻。
到1830年,坎伯蘭的石墨礦藏量愈見減少,以致要在嚴加擴衛下運至倫敦,以驚人的高價拍賣給為數不多的幾個英國鉛筆製造商。到了這時,連英國人也已採用孔泰的方法製造價格低廉的鉛筆了。1812年,由於美國人威廉·門羅和他的助手發明了新的更好的製造鉛筆的機器,美國也開始大批生產商用鉛筆。1858年,一位名叫海曼·利普曼的費城發明家對鉛筆進行了最後一次改進,即在鉛筆頂端粘上一個小橡皮擦頭。1872年他出售了這項專利,橡皮頭其實是用一個小金屬箍安在鉛筆上的。
雖然英國因其對石墨的壟斷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鉛筆大國,孔泰又使法國成了純石墨鉛筆發明者的競爭對手並取代了其地位,然而費伯家族卻使德國成為19世紀鉛筆製造市場的主宰。此後,美國因其大量生產鉛筆的精湛工藝從德國人手裡里奪得鉛筆製造方面的領先地位,但是又被以效率取勝的日本人後來居上。
㈧ 什麼是石筆
工地上用的,在牆面地上和管道上花花的,具體請看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