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犁是誰發明的

犁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6-26 21:58:59

❶ 犁臂是哪個朝代發明

中國的犁是由耒耜發展演變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牽拉耒耜以後,才漸漸使犁與耒耜分開,有了「犁」的專名。犁約出現於商朝,見於甲骨文的記載。早期的犁,形制簡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出現鐵犁,開始用牛拉犁耕田。西漢出現了直轅犁,只有犁頭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區,則普遍使用「踏犁」。在四川、貴州等省的少數民族地區均有踏犁的實物。踏犁也稱「鑱」、「腳犁」。使用時以足踏之,達到翻土的效果。

❷ 犁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農民最早是用簡易的挖掘棒或鋤頭來挖墾農田的。農田挖好後,他們把種子拋撒在地里,內希冀著能有一個好的收成。容5500年前,美索希達米亞和埃及的農民開始嘗試一種破碎泥土的新手段——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製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當將犁繫上繩子並由一頭牛拉動時,尖頭就在泥土裡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

❸ 中國的犁是發明的還是傳入的呢

公園前三千年,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人就用起了犁,公園前1200年埃及壁畫上出現牛耕技術

❹ 耕地的犁,最早出現於那一朝代,叫什麼

耒耜,象形字,古代的一種翻土農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漢字部首之一,從「耒」的字,與原始農具或耕作有關。本義: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像木叉。耒耜的發明開創了中國農耕文化。
耒耜為先秦時期漢族的主要農耕工具。耒為木製的雙齒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系辭》說神農氏「揉木為耒」,而《世本》則以為黃帝時人■「始作耒」。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已發現有保留於黃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畫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雙齒之上有一橫木,表明使用時以腳踏之,以利於耒齒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說的「跖耒而耕」。耒在戰國文獻中也很常見,或和■並提,據《考工記》,耒通高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耜為木製的鏟狀耕田工具,西周時為人們普遍使用,《國語·周語》所引《周制》,其中有「民無懸耜」之語。春秋戰國時仍繼續沿用,《孟子·滕文公》:「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呂氏春秋·孟春紀》說每年之春,天子要親載「耒耜」而來到籍田。《周禮》中還談到製作木耜的情況,《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即選擇較小的樹木以作為耜材之用。《呂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畝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可見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寬度,而《考工記·匠人》則說「耜廣五寸」,則耜刃的寬度似隨地而異。
戰國時耜也稱為臿﹐故《說文》雲:「耜﹐臿也。」當時將臿和耒連在一起﹐如《韓非子·五蠹》說:「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由於方言關系﹐象東齊一帶稱臿為﹐如《孟子·滕文公》:「蓋歸反而掩之。」趙岐注:「﹐籠臿之屬。」」

❺ 犁是什麼那一個朝代發明的

我國的犁出現在商代

在55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農民就開始嘗試使用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製作的,下面的枝 犁
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將犁繫上繩子由一頭牛拉動,尖頭就在泥土裡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到公元前3000年,犁進行了改進,把尖頭製成一個能更有力地辟開泥土的「犁鏵」,增加了一個能把泥土推向旁邊的傾斜的底板。 中國的犁是由耒耜發展演變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牽拉耒耜以後,才漸漸使犁與耒耜分開,有了「犁」的專名。犁約出現於商朝,見於甲骨文的記載。早期的犁,形制簡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出現鐵犁,開始用牛拉犁耕田。西漢出現了直轅犁,只有犁頭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區,則普遍使用「踏犁」。在四川、貴州等省的少數民族地區均有踏犁的實物。踏犁也稱「鑱」、「腳犁」。使用時以足踏之,達到翻土的效果。

❻ 詳細介紹下犁的發明和發展歷程

【我國犁耕具的發展】
犁是由一種原始雙刃三角形石器發展起來的,被稱作「石犁」。

夏,商、西周,是我國農業技術的初步發展時期,生產工具和耕作栽培等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和創造,出現了青銅農具。

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的出現,反映了我國農具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

漢代,產生了犁壁漢代的犁是直轅犁,有雙轅和單轅之分,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特別適合在平原地區使用,能保證田地犁得平直,比較容易駕馭,效率也較高。

魏晉南北朝時期,農業生產已經全面進入牛拉犁耕的階段,以耕—耙—耱為體系的精耕細作技術越來越成熟,直轅犁結構已經相當完善,應用更加廣泛。

隋唐是我國古代精耕細作農業的擴展時期,其農業技術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曲轅犁的應用和推廣,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耕地的質量。曲轅犁的發明,在中國傳統農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它標志著中國耕犁的發展進入了成熟的階段。我國的傳統步犁發展至此,在結構上便基本定型。此後,曲轅犁就成為中國耕犁的主流犁型。

宋元時期的耕犁是在唐代曲轅犁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完善,使犁轅縮短、彎曲,減少策額、壓鑱等部件,犁身結構更加輕巧,使用靈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明清時期,耕犁已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只是到清代晚期由於冶鐵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些耕犁改用鐵轅,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來固定鐵轅和調節深淺,使犁身結構簡化而又不影響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堅固耐用,既延長了使用時間,又節約了生產成本,也是一種進步。

❼ 犁的發明。 全球通史

當然是我們自己,他們的犁結構簡單是簡易的,沒我們的完善

❽ 犁是中國人創造發明的還是是從印度來的

我國的耕犁抄是源於本土的。和其襲它的生產工具及兵器一樣,它也依次經歷了石(木)器、銅器和鐵器的發展過程。有些學者懷疑或否認石犁的存在,把耕犁和牛耕混為一談,認為「犁的起源即牛耕的起源」;「牛耕從什麼時候開始,決定犁耕從什麼時候開始,兩者密切結合在一起,其產生也是互為條件的。」甚至主張:「在沒有鐵的時代是不可能有犁的」,「犁耕發明之時,必已進入農業之鐵器時期。」。其實,犁耕和牛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畜力拉犁出現以前,必然經歷過一定時期的人拉石(或木)犁的階段。只有在人拉犁耕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在人們馴服牲畜技術達到熟練程度時,牛耕才能產生和發展起來。

❾ 犁是什麼那一個朝代發明的

曲轅犁,也稱東江犁,它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東江地區,它的出現是我國耕版作農具權成熟的標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牽引的耕犁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

❿ 犁是如何發明而來的

農民最早是用簡易的挖掘棒或鋤頭來挖墾農田的。農田挖好後,他們把種子拋撒在地里內,希冀著能有一個容好的收成。5500年前,美索希達米亞和埃及的農民開始嘗試一種破碎泥土的新手段———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製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當將犁繫上繩子並由一頭牛拉動時,尖頭就在泥土裡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

閱讀全文

與犁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