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運輸發明

運輸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6 21:04:36

㈠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史

—交通運輸從發展至今,包括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四個方面。復制來的,其實不怎麼准確!
一、鐵路運輸發展史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條行駛蒸汽機車的永久性公用運輸設施,英國斯托克頓——達靈頓的鐵路正式通車了。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的正式開業運營,標志了近代鐵路運輸業的開端。鐵路以其迅速、便利、經濟等優點,深受人們的重視。在它的發源地英國自不必說,修築鐵路成為最熱門、最時髦的事情。進入19世紀,西歐各國和美國都進入了鐵路建設的高潮,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就是在這個時期建成的。到19世紀後半葉,鐵路熱已經擴展到非洲、南美洲和亞洲各國。在鐵路的快速發展下,高鐵也開始了它的發展。
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速度超過200km/h的高速鐵路--東海島新干線。隨後,各個國家也開始了自己國家高鐵的發展。中國鐵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從其自辦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1881年通車之時算起,已經有118年了。
百餘年來,中國的鐵路事業經歷了新舊兩個根本性質不同的社會。無論從政治上還是從經濟上,這都決定了它在其發展歷程中必然會遭遇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命運和前途。新中國的鐵路事業雖以舊中國的鐵路設備為其物質基礎,但由於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一貫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方針,
70年代後期以來又貫徹執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不僅迅速而徹底地改變了舊鐵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
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國鐵路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在新的路線和新的方針、政策指引下,鐵路事業推陳出新,突飛猛進。

二、水路運輸發展史
水路運輸有著悠久的歷史。人類還在石器時代,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後來才有了獨本舟和船。人類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從事運輸。水路運輸運載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資省,是一些國家國內和國際運輸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國是世界上水路運輸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500年已經製造舟楫,商代有了帆船。
公元前500年前後中國開始工鑿運河。唐代對外運輸絲綢及其他貨物的船舶直達波斯灣和紅海之濱,其航線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巨大船隊七下西洋,歷經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
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把蒸汽機裝在「克萊蒙特號」船上,航行在紐約至奧爾巴尼之間,航速達每小時6.4千米,成為第一艘機動船。19世紀蒸汽機驅動的船舶出現後,水路運輸工具產生了飛躍。1872年,我國自製的蒸汽機船開始航行於海上和內河。水路運輸發展的一直很迅速,當今社會各國水路運輸正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在船舶方面,主要表現在船舶的大型化,船舶專業化和通用化,以及船舶的高速化和自動化。在港口方面,主要表現在泊位深水化,船頭專業化,以及裝卸機械化和自動化。

三、公路運輸發展史
今公路運輸是在公路上運送旅客和貨物的運輸方式。是交通運輸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擔短途客貨運輸。現代所用運輸工具主要是汽車。因此,公路運輸一般即指汽車運輸。在地勢崎嶇、人煙稀少、鐵路和水運不發達的邊遠和經濟落後地區,公路為主要運輸方式,起
著運輸干線作用。
公路運輸是19世紀末隨著現代汽車的誕生而產生的。初期主要承擔短途運輸業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後,基於汽車工業的發展和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運輸走向發展的階段,不僅是短途運輸的主力,並進入長途運輸的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公路運輸發展迅速。歐洲許多國家和美國、日本等國已建成比較發達的公路網,汽車工業又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促使公路運輸在運輸業中躍至主導地位。
公路運輸有一下的特點:
1、機動靈活,適應性強
2、可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
3、在中短途運輸中,運輸速度較快
4、原始投資少,資金周轉快
5、掌握駕車技術較快
6、運量較小,運輸成本較高
7、運行持續性差
8、安全性較低,污染環境較大

四、航空運輸發展史
航空運輸始於1871年。當時普法戰爭中的法國人用氣球把政府官員和物資、郵件等運出被普軍圍困的巴黎。1918年5月5日,飛機運輸首次出現,航線為紐約—華盛頓—芝加哥。
30年代有了民用運輸機,各種技術性能不斷改進,航空工業的發展促進航空運輸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世界范圍內逐漸建立了航線網,以各國主要城市為起訖點的世界航線網遍及各大洲。
60年代後期,航空運輸進入了現代化的世界航空運輸時代。
目前,世界航空運輸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規模龐大的行業。以世界各國主要都市為起止點的世界航空網以遍及各大洲。
我國最早的民航航線是北京到天津,1920年4月試航,載運旅客和郵件;同年5月正式開航。1921年7月,又開辟了北京至濟南段,同時開辦了航空郵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航空運輸事業得到很快的發展。目前,我國已擁有大、中、小各種類型飛機及配套的機群,新建了北京、上海、廣州等一批國際機場。我國現而今的航空國際運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五、管道運輸發展史
現代管道運輸始於19世紀中葉,1865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建成第一條原油輸送管道。然而它的進一步發展則是從20世紀開始的。隨著二次大戰後石油工業的發展,管道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各產油國競相開始興建大量石油及油氣管道。
管道運輸不僅運輸量大、連續、迅速、經濟、安全、可靠、平穩以及投資少、佔地少、費用低,並可實現自動控制。除廣泛用於石油、天然氣的長距離運輸外,還可運輸礦石、煤炭、建材、化學品和糧食等。管道運輸可省去水運或陸運的中轉壞節,縮短運輸周期,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當前管道運輸的發展趨勢是:管道的口徑不斷增大,運輸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運距迅速增加;運輸物資由石油、天然氣、化工產品等流體逐漸擴展到煤炭、礦石等非流體。近年來管道運輸也被進一步研究用於解決散狀物料、成件貨物、集裝物料的運輸,以及發展容器式管道輸送系統。中國目前已建成大慶至秦皇島、勝利油田至南京等多條原油管道運輸線。

㈡ 車輛運輸發明於什麼時間

蘇美爾人最值得注意的發明之一,就是車輛運輸,它發明於蘇美爾時代初始之際(公元前3200年左右)。從比較的觀點可以看出這一發明是何等地先進:直到公元前1700年左右埃及人才知道車輛運輸;西半球的居民在歐洲人引入輪子之前根本不知道此為何物(秘魯孩童的有輪玩具除外)。第一個把一個繞軸旋轉的圓環形裝置用於運輸目的的蘇美爾人可能是受陶輪的啟發突發此想的,因為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伊朗輪子就已用於制陶業了,並在大約五百年後由伊朗傳入蘇美爾。把制陶業的輪制原理擴而應用於運輸,其發展過程十分不明:至少到了公元前2700年,埃及人就知道了陶輪,但他們直到一千年以後才把它用於運輸,而且即使那時他們也是在與美索不達米亞人的接觸中學會車輪運輸的,或許並非他們「獨立發明了車輪」。因此,這位為了製造一種更好的運輸工具最先把輪子附加在橇板上的不知名姓的蘇美爾人,可以當之無愧地躋身於人類各個時代最偉大的技術天才之列。

親密的一對(出自尼普爾城)

㈢ 影響鐵路運輸方式的發明是

如你所說,沒有什麼發明影響鐵路運輸的方式。

㈣ 車輛運輸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車輛運輸——公元前3000年左右創造的車輛運輸是人類歷史早期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這一專發明靈感來自於陶輪。公元屬前4000年左右的伊朗,輪子開始用於制陶業。大約500年以後,輪子進入蘇美爾地區。蘇美爾人第一次將這種輪子同一塊橇板連在一起,從而製造出一種運輸工具,這不愧是一個天才的創造。經過比較便可看出:埃及人在公元前2700年時就已經知道陶輪,但1000年以後才知道將輪子用於運輸,而且他們是在與美索不達米亞人的交往中才學會使用車輪的。最早的蘇美爾運輸工具是兩輪戰車和四輪貨車,都是用牛拉的(馬在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前1700年間才傳入西亞)。這種車輪沒有輪輻,只是用兩三塊圓形的木板拼成圓形並用栓固定在一起,堅固的車輪上安放著車廂。雖然移動起來速度並不是很快,但對當時繁多的工程而言的確幫了很大的忙,而戰車在戰場上也足以令對手膽戰心驚。人類的交通方式正是從這種起初十分笨拙的工具開始,經歷了長期不斷的演變發展,最後形成現在這種四通八達、便捷高速的交通網的。

㈤ 諸葛亮北伐時,為了運糧發明了哪一種運輸神器

眾所周知,算命先生諸葛亮也是三國時期的著名發明家。他最初的「八個數組」被稱為神奇數組。同時,他發明了連續cross,成為了戰場上的神器。他在曹魏北伐期間發明的木牛和奔馬也是他的著名作品,因為他解決了蜀國中部長途運輸穀物的問題。

諸葛亮發明的獨特的糧食運輸工具「木牛柳馬」是什麼?當然,即使專家也不能完全解釋其原理。可以看出,它的發明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它具有一定程度的魔力,但與《三國演義》的魔力相去甚遠。

至於為什麼後來沒有充分推廣,是因為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法院和人民對道路的更多關注,修建的道路變得越來越寬和更平坦,同時他們發現輪更實用。更快,農村地區常用的獨輪車和兩輪手推車後來進行了改進和創新。由於木牛和馬非常「笨拙」,他們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㈥ 諸葛亮發明的交通工具「木牛流馬」到底是什麼呢

《三國演義》中的木牛流馬一直是個謎,讓無數人為之痴迷。這種獨特的運輸工具,是諸葛亮在北伐時,為解決大軍糧草的運輸而發明的,其載重量在四百斤以上,行程可達三十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運輸工具失傳了,至於木牛流馬究竟是種什麼樣的工具,千百年來人們看法各異,爭論不休。

第三種意見認為,木牛流馬是種獨輪車和四輪車。木牛有前轅,一腳四足,一腳便是指一個大車輪,四足是前後兩旁所裝的四根木柱;流馬前後四腳,即改良的人力四輪車。結合蜀地的環境,從川西到秦隴地區,沿途既有平原又有山地,尤其是出川的蜀道,又窄又險。木牛載重量大,行進緩慢,比較適合在平緩的道路上運行;流馬有四輪,專門用於山區的運輸,尤其是過棧道時,方便通過。

如今民間製作的木牛流馬多種多樣,各學者對木牛流馬的解釋也不盡相同。只是有一點疑問,假如木牛流馬真的如此好用,應該被大力推廣而廣泛流傳,卻為何會失傳。看來木牛流馬的使用也是有相當的局限性。

㈦ 載人運輸系統PRT是誰發明的

愛德華•安德森是明尼蘇達大學的機械工程師,他發明了一種用通用部件製造的由計算機控制的新型運輸系統,簡稱為PRT。此系統正處在試驗過程中。這種系統主要由能容納3名乘客的車廂、一條具有中心凹槽的高架電氣化軌道和一個用計算機控制的保證安全和平穩運行的方向指示和反饋系統組成。乘客只需將車費投入自動售票機,便會收到一張標有線路的磁卡。把卡片投入無人檢票箱後,車門可自動打開。乘客上車後,車便自動離開車站進入交通網。PRT的引擎是一台線性感應電動機,它利用導軌上的電產生一個行移磁場,直接牽引在它後面離地面約4.9米的車輛。當車快到交岔路口時,計算機指揮車廂下面的路閘轉到預定目的地的方向上去,保證車輛行駛無誤。該系統的導軌很窄,可以安裝在公路中間。由於PRT系統的車輛之間制動距離短,軌道利用效率可大幅度提高。

㈧ 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方面的發明是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蒸汽火車

㈨ 蘇聯發明了哪些運輸車

首先中國沒坦克,內戰後期出現的都得靠鐵路運輸。至於歐洲看行軍路線規劃,主要看橋梁

㈩ 急 寫出兩次工業革命中交通運輸領域的重要發明各兩例 並簡要分析其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輪船 火車
第二次工業革命:飛機 汽車
影響好處:促進交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便出行。
影響壞處:污染環境,導致現在全球變暖。

閱讀全文

與運輸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