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課文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課文

發布時間:2021-06-26 20:57:02

㈠ 閱讀:《第一個發明麻醉的人》的答案

12,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著名的大夫華佗為了減輕手術病人的痛苦,研製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事,讓我們了解到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從而為我國古代燦爛的科學文化而自豪.第一節簡單介紹了華佗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大夫,2-7小節具體描寫了從醫過程中兩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這兩件事引發了華佗的思考,最後發明了麻醉劑.體現了華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思想感情.其間又抓住了華佗前後二次手術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文章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本課是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敘事方法結構與單元中其他課文相似,都是通過具體事例來描寫人物,感受人物精神或品質.本單元訓練的重點是繼續培養在默讀時邊讀邊思邊問的良好習慣,掌握一定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圍繞課題,抓句中關鍵詞提問.因而如何培養啟思激疑,教會學生學會提問是教學中的一個立足點.
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是繼續培養在默讀時邊讀邊思邊問的良好習慣,掌握一定的方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發現學生具有初步的質疑提問能力,但只局限於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生能做到邊讀邊思考,但提問怎麼提,從什麼角度,抓住什麼來提,概念不是很清晰,因而所提的問題比較零散,缺少一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時會把顯而易見的,在預習中就能解決的問題也提出來問,出現了無疑而問的情況.學生的質疑提問能力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養成與提高.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讀准"強,折,扎"等多音字的字音,理解"著名,高超,撕心裂肺,亂蹦亂跳,沉思"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抓住課題,重點詞語提出問題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4,了解華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事跡,感受他處處為病人著想的良好醫德,激發為我國古代先進醫學技術感到驕傲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華佗發明麻醉劑的原因及過程.抓住句中關鍵詞語提出合理問題,理解感悟句子的含義.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預習:
1,給下列多音字注音,再組詞.
華( )( ) 強( )( )掙( )( ) 大( )( )
( )( ) ( )( ) ( )( ) ( )( )
行( )( ) 折( )( )
( )( ) ( )( )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我用 方法理解了"著名",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高超",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沉思",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勉強",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湊巧",它的意思是 .
3,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
痛得( ) ( )地入睡 ( )的大夫
痛得( ) ( )地蘇醒 ( )的醫術
4,讀讀文章,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華佗在給小孩動手術時,看到 ,聽到 ,想到 .在給喝醉酒的漢子動手術時,看到 ,聽到 ,想到 .5,讀了課文,你有什麼疑問 請寫在書上.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圍繞課題提問,初步質疑.
1,師:看老師板書個詞:華佗 誰來正確地讀一遍 (生讀)
師:(加點華)它用作姓時讀"華",誰正確響亮地再讀一遍 (生讀)
師:華佗的名字家喻戶曉,沈老師想請你結合課內外的資料,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他,行嗎 (生介紹)
2,師過渡:同學們講得真好.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與他有關.
(1)揭示課題.
(2)生個別讀課題,師隨機點評.
3,師過渡:從剛才你們讀課題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課題的不同理解.是呀,每當學習一篇新課,我們首先接觸的就是課題.抓住課題質疑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1)生質疑,師板書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組學習形式初讀課文.
師過渡:你們提的問題也是沈老師想了解的問題,我們一起去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懂了,就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了.
出示小組學習要求(1)每人輪讀一節,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認真傾聽別人朗讀,隨時指出,糾正錯誤.
(3)讀完交流下列詞語意思.
2,讀准文中的多音字.
師過渡: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但老師聽到有幾個字的讀音讀得還不是很准確.請一個同學帶大家一起讀一讀下列詞語.
出示多音字詞語
大夫 只得 勉強 折了腿 掙扎
師小結:這幾個字都是( ).(生答)
三,細讀課文,品詞品句.
(一)學習2-4小節,交流華佗為什麼會發明麻醉劑.
師過渡:從剛才的交流中,我們知道華佗醫術很高超,然而在行醫中(出示:然而,有一件事卻使他深感不安.)
1,復習學習方法.
師: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提問"的方法來學習.還記得上堂課我們的學習方法嗎 (隨機出示學法)
(1)讀讀關鍵句子.
(2)找找重點詞語.
(3)提提合理問題.
2,運用學習方法理解句子.
(1)生讀句子.(個別讀,自讀)
(2)師:你認為可以抓住句中哪個關鍵詞語提問 (生交流)板書:深感不安
(3)師:圍繞"深感不安"你有什麼問題呢
預設:(出示問題)
①什麼是"深感不安"的意思
②什麼事使華佗深感不安 (華佗為什麼深感不安 )
③"深感不安"說明了什麼
(4)指導學生解決所提問題.
①你知道"深感不安"是什麼意思嗎 在文中它寫出了華佗怎樣的心情
②什麼事使華佗深感不安
默讀有關內容,並用一,二句話把這件事講完整.
A,做手術時,病人痛得怎麼樣
B,品句:
*那時候沒有麻醉葯,動手術的病人常常痛得連聲慘叫.(朗讀指導)
*有一次,一個小孩胳膊上長了毒瘡,需要割去腐爛的肉.華佗給他動手術,那小孩痛得亂蹦亂跳,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
a讀句.
b理解 "亂蹦亂跳" "撕心裂肺" "慘叫"
c朗讀指導.
*師引讀:(出示句子)小孩痛得是如此的疼痛,但華佗還是得給他動手術,因為肉已經開始腐爛,無奈之下,華佗只得叫來幾個大漢死死地把他按住,又用繩子捆起來,才勉強把手術做完.
a讀句.
b理解"只得,死死地,捆起來,勉強"體會小孩的痛,動手術的不易.
c朗讀指導.
③師過渡:看到小孩這么痛,華佗想 (出示句子: 看著痛得死去活來的孩子,華佗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動手術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
A讀句.
B師:你讀出華佗在想誰 想什麼了嗎 (生交流)
師:(引讀)是呀.華佗在一心想著病人,看到小孩動手術時痛得 ,發出 ,手術時只得 ,又用 ,才 .他心裡想著一種能讓病人 .但一時之間又想不出,為此,他常常 .
B師:從中你覺得華佗是一個怎樣的人 (板書: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
(二)學習5-7小節,交流華佗受什麼事啟發而發明麻醉劑.
1,師過渡:正當華佗深感不安時,他又遇上了一件事.他給一位喝醉酒而跌折了腿的漢子動手術時,看到了與之前給小孩動手術時截然不同的情景.於是引起了他的沉思.
出示句子: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2,運用學習方法理解句子.
(1)師過渡:我們用剛才的方法學習這句子.請你仔細讀一讀,找一找可以抓住哪個重點詞來提問
①生個別交流.(板書:沉思)
②也找到這個詞的同學舉舉手
(2)師過渡:接下來我們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抓住重點詞"沉思"提提問題.
①小組學習,教師巡視.
②組長遞交提出的問題,教師匯總.
(3)師過渡:接下來我們繼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圍繞所提的問題,找找答案.
隨機提示學習方法:(出示:讀讀句子——想想為何——說說理由——讀讀句子)
①小組學習,教師巡視.
②小組交流,教師指導.
A交流問題一:哪一小組來說說"沉思"是什麼意思
B交流問題二:哪一小組來說說什麼事使華佗"沉思"
a,默讀有關內容,並用一,二句話把這件事講完整.
b,品句:華佗給他動手術,那漢子不僅沒有掙扎,呻吟,反而軟綿綿的,任人擺布.手術順利地做完,他還在發出昏睡的鼾聲,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什麼痛苦.
*讀讀句子,你從中讀出了這時的醉漢是怎樣的呢
*請你再來讀讀小孩動手術時的情形.
出示小孩動手術時的情景:有一次,一個小孩胳膊上長了毒瘡,需要割去腐爛的肉.華佗給他動手術,那小孩痛得亂蹦亂跳,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
*師過渡:兩種情形完全不同.那醉漢不僅沒有像小孩那樣痛得 ,發出 ,而且也不需要叫人把他 或 ,手術順利完成了.此時,如果你在場,你會覺得 ,華佗也覺得很 ,就去問抬漢子來的人,他們之間會出現怎樣的對話呢 請每個小組派兩個同學來說一說.一個做華佗,一個做抬漢子的人.
(小組練習,大組交流)
*師過渡:聽了抬漢子人的話,看著眼前的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生讀句子)
師過渡:書上用的是反問句,把他內心想要有這種葯的強烈的願望表達了出來,更讓我們體會到了先前他無法可想而深感不安,如今似乎有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時的興奮與激動.如果換一種形式這樣說,和原文中的句子作用有何不同
出示句子: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就沒有痛苦了.
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C交流問題三:此時,你覺得華佗又是怎樣的一個人 (板書:善於觀察 善於思考)
四,小結.
1,師:學到這里,華佗"為什麼要發明麻醉劑" 又是受什麼事啟發而發明麻醉劑的 同學們都明白了嗎
2,師:今天我們更近的走進了華佗,認識了一個"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華佗.從今天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也很善於動腦,善於思考,這種學習態度真好,希望能保持下去.最後送你們一句名言——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點成就,都是從勤學,勤思,勤問中得來的.——夏衍
板書: 12.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
深感不安 沉思
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
善於觀察
善於思考
學習方法:
(1)讀讀關鍵句子.
(2)找找重點詞語.
(3)提提合理問題.讀讀句子
想想為何
說說理由
讀讀句子
作業布置:
基礎題:(必做)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詞語.
2,積累詞語.
(1)表示痛苦的詞語.
(2)表示態度認真的詞語.
(3)描寫心理活動的成語.
3,把句子寫具體寫完整.
(1)那小孩痛得( ).
(2)那個折了腿的漢子睡得( ).
(3)聞著噴香的蛋糕,我饞得( ).
提高題:(選做)
1,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說給父母聽.
2,小練筆:華佗爺爺,我想對你說……
3,搜集華佗的其他介紹資料或其他名人小故事.

㈡ 結合課文兩次手術的內容說說華佗怎麼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是三國時代的人物,其發明的葯劑「麻沸散」,是為了解決手術時傷病員要忍受極大的痛苦的問題。是最早的麻醉葯。而西葯的麻醉葯,是18世紀才開始的。

㈢ 新課標語文版同步語文活頁2012--2013學年上學期總第五期答案 九年級

一、案例背景:

本課是新教材四年級語文第八冊第12課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記敘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著名的大夫華佗為了減輕手術病人的痛苦,研製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事。告訴我們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我們要為我國古代燦爛的科學文化而自豪。課題既清晰地點明了課文內容,又揭示了課文中心。文章條理清晰,通過華佗兩次手術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的闡述,表現出華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崇高醫德,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好教材

二、案例:

一、聽力訓練,揭示課題

1、師板書:麻醉劑,解釋「麻醉劑」。打開書,看看課文中指的是什麼?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對病人有什麼作用?學生交流:文中指的是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吃了這種葯,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醒來。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嗎?他是——華佗。那誰能來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華佗?學生交流

3、老師這也有一段介紹華佗的內容,請聽寫:

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華佗。由於他醫術高超,被人們稱為「神醫」。

4、交流反饋:什麼叫「高超」?能不能給它換一個詞?板書:高明

誰能變換一下句式再來介紹一下華佗?

5、齊讀課題,有何疑問?(板書:為什麼?受何啟發?怎樣?)

㈣ 學了「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這篇課文後,你知道了華佗是個怎麼樣的人

是一個關心病人的人

㈤ 跪求《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閱讀答案

麻醉劑是中國古代外科成就之一。早在距今2000年之前,中國醫學中已經有麻醉葯和醒葯的實際應用了。《列子.湯問篇》中記述了扁鵲用「毒酒」「迷死」病人施以手術再用「神葯」催醒的故事。 東漢時期,即公元2世紀,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發明了「麻沸散」,作為外科手術時的麻醉劑。他曾經成功地做過腹腔腫瘤切除術,腸、骨部分切除吻合術等。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問世,對外科學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對後世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華佗發明和使用麻醉劑,比西方醫學家使用乙醚、「笑氣」等麻醉劑進行手術要早1600年左右。因此說,華佗不僅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麻醉劑的研製和使用者。可惜「麻沸散」後來失傳了。 近代最早發明全身麻醉劑的人是19世紀初期的英國化學家戴維。有一天,他牙疼得厲害,當他走進一間充有「一氧化二氮」氣體房間時,牙齒忽然不感覺疼了。好奇心使戴維做了很多次試驗,從而證明了一氧化二氮具有麻醉作用。因為戴聞到這種氣體時感到很爽快,於是稱它為「笑氣」。由於戴維不懂醫學,沒有把這個發現公布於世。 1844年,美國化學家考爾頓在研究了笑氣對人體的催眠作用後,帶著笑氣到各地演講,作催眠示範表演。在一次表演中,引起了在場觀看錶演的一名牙科醫生威爾士的重視,激發了他對笑氣可能具有麻醉作用的設想。經幾次試驗後,1845年1月,威爾士在美國波士頓一家醫院公開表演在麻醉下進行無痛拔牙手術。由於麻醉不足,表演失敗。但是,了解他全部過程的青年助手威廉摩頓卻仍對麻醉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摩頓研究發現,一氧化二氮雖有麻醉作用,但效力較小,他從化學家傑克遜那裡得到啟示,決定採用乙醚來進行麻醉。1846年10月,他成功地進行了近代世界上第一例麻醉下的手術。 1842年,北愛爾蘭丁堡大學的婦科學者辛普森首次嘗試使用氯仿作為麻醉劑為病人進行手術取得了成功。1880年,威廉.梅斯文改進了辛普森的麻醉方法,他使用導管使氯仿氣體直接輸入病人的氣管。這一方法被今天的乙醚、氯仿全身麻醉術所沿用。所以我同意華佗發明麻醉!!!!

㈥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華佗。由於他醫術高超,被人們稱為「神醫」。
然而,有一件事卻使他深感不安。那時候沒有麻醉葯,動手術的病人常常痛得連聲慘叫。
有一次,一個小孩胳膊上長了毒瘡,需要割去腐爛的肉。華佗給他動手術,那小孩痛得亂蹦亂跳,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華佗只得叫來幾個大漢死死地把他按住,又用繩子捆起來,才勉強把手術做完。
看著痛得死去活來的孩子,華佗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動手術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事也湊巧,有一天,幾個人抬著一個折了腿的漢子來找華佗醫治。華佗給他動手術,那漢子不僅沒有掙扎、呻吟,反而軟綿綿的,任人擺布。手術順利地做完,他還在發出昏睡的鼾聲,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什麼痛苦。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漢子是喝醉了酒才跌折了腿的,到這時還沒有醒過來呢。
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從此,華佗時時留心,處處搜集單方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一種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葯,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蘇醒。
這樣,華佗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他的發明比外國早了一千多年。

㈦ 請你用"麻醉劑是這樣發明的"為開頭,簡單的介紹華佗得到啟發的過程

傳說華佗的兒子沸兒誤食了曼陀羅的果實不幸身亡,華佗萬分悲痛,在曼陀羅的基礎上加了其他的幾味中草葯研製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葯,為了紀念他的兒子將這種葯命名為——麻沸散。華佗曾經試圖利用麻沸散給關羽刮骨療毒,遭到了關羽的拒絕,結果他在沒有接受麻醉的情況下進行了手術。後來華佗建議曹操進行開顱手術,也利用麻沸散,曹操不相信華佗,將他處死。麻沸散的配方被獄卒的妻子燒掉。

㈧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讀了這篇課文,說說華佗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我認為華佗是一個醫德高尚、一心為病人著想的人。當他看見讓自己動手術的病人痛得連聲慘叫時,他想找到一種辦法讓動手術的病人不感到疼痛。當他受到一個折了腿的漢子的啟示後,時時留心、處處搜集單方進行實驗,終於合成了麻沸散,能夠在病人動手術時減輕疼痛。

㈨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閱讀答案

華佗是第一個發明麻沸散的人

㈩ 為什麼華佗可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是三國時代的人物,其發明的葯劑「麻沸散」,是為了解決手術時傷病員要忍受極大的痛苦的問題。是最早的麻醉葯。
而西葯的麻醉葯,是18世紀才開始的。

閱讀全文

與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課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