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19世紀90年代誰發明了柴油機

19世紀90年代誰發明了柴油機

發布時間:2021-06-26 20:24:26

⑴ 單缸柴油機是那個國家發明的不是中國么

diesel,魯道夫·狄賽爾,發明家。生卒:1858.3.18,法國巴黎 ~ 1913.9.29,英吉利海峽海上生平:德國熱機專工程師。19世紀90年代他發屬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內燃機,生產了一系列越來越成功的不同型號的柴油機,1897年展示的25馬力、4沖程、單缸立式壓縮柴油機是他發明的頂峰。

如果用最簡單方式看待歷史,那麼組成歷史的僅僅包括年代、人名、故事三個要素。雖然時間跨度沖淡他的年代和故事,但他應該感到欣慰,因為至少他的名字得以流傳。魯道夫·狄賽爾(Rudofl Diesel)一個永遠不會被忘卻的名字。

⑵ 誰發明了柴油內燃機

柴油機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柴油機屬於壓縮點火式發動機,它又常以主要發明者狄塞爾的名字被稱為狄塞爾引擎。

柴油在工作時,吸入柴油機氣缸內的空氣,因活塞的運動而受到較高程度的壓縮,達到500~700℃的高溫。然後燃油以霧狀噴入高溫空氣中,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自動著火燃燒。燃燒中釋放的能量作用在活塞頂面上,推動活塞並通過連桿和曲軸轉換為旋轉的機械功。

法國出生的德裔工程師狄塞爾,在1897年研製成功可供實用的四沖程柴油機。由於它明顯地提高了熱效率而引起人們的重視。起初,柴油機用空氣噴射燃料,附屬裝置龐大笨重,只用於固定作業。二十世紀初,開始用於船舶,1905年製成第一台船用二沖程柴油機。

1922年,德國的博施發明機械噴射裝置,逐漸替代了空氣噴射。二十世紀20年代後期出現了高速柴油機,並開始用於汽車。到了50年代,一些結構性能更加完善的新型系列化、通用化的柴油機發展起來,從此柴油機進入了專業化大量生產階段。特別是在採用了廢氣渦輪增壓技術以後,柴油機已成為現代動力機械中最重要的部分。

柴油機可按不同特徵分類:按轉速分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機;按燃燒室的型式分為直接噴射式、渦流室式和預燃室式柴油機等;按氣缸進氣方式分為增壓和非增壓柴油機;按氣體壓力作用方式分為單作用式、雙作用式和對置活塞式柴油機等;按用途分為船用柴油機、機車柴油機等。

柴油機燃料主要是柴油,通常高速柴油機用輕柴油;中、低速柴油機用輕柴油或重柴油。柴油機用噴油泵和噴油器將燃油以高壓噴入氣缸,噴入的燃油呈霧狀,與空氣混合燃燒。因此柴油機可用揮發性較差的重質燃料或劣質燃料,如原油和渣油等。

在燃用原油和渣油時,除須濾除雜質和水分外,還要對供油系統進行預熱保溫,降低粘度,以便輸送和噴射。柴油機如採用某種合適的燃燒室也可燃用乙醇、汽油和甲醇等輕質燃料。為了改善輕質燃料的著火性,可加入添加劑提高十六烷值,或與柴油混合使用。一些氣體燃料,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沼氣和發生爐煤氣等也可作為柴油機的燃料,但這時通常以氣體燃料為主,以少量柴油引燃,這種發動機稱為雙燃料內燃機。

柴油發動機的燃燒過程一般分為著火延遲期、速燃期、緩燃期和後燃期四個階段。

著火延遲期是指從燃料開始噴射到著火,其間經過噴散、加熱蒸發、擴散、混合和初期氧化等一系列物理的和化學的准備過程。它是燃燒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對燃燒放熱過程的特性有直接影響。

在著火延遲期內噴入燃燒室的燃料,在速燃期內幾乎是同時燃燒的,所以放熱速度很高,壓力升高也特別快。

緩燃期階段中燃料的燃燒取決於混合的速度。因此,加強燃燒室內的空氣擾動和加速空氣與燃料的混合,對保證燃料在上止點附近迅速而完全地燃燒有重要作用。

柴油機的混合和燃燒時間很短,以致有些燃料不能在上止點附近及時燒完,而拖到膨脹行程的後期放出的熱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應盡量避免燃料在後燃期燃燒。

燃燒室的優劣對柴油機的性能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是柴油機設計的關鍵。燃燒室按組織燃燒過程的特點和結構不同分為開式、半開式、預燃室式和渦流室式四類。前兩類屬於直接噴射式燃燒室;後兩類屬於分隔式燃燒室。

低速柴油機和部分中、高速柴油機主要用無渦流的開式燃燒室。燃燒室由氣缸蓋底面和活塞頂面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整體空間。多孔噴油器(6~10孔)能使燃油霧化良好,並均勻分布在燃燒室空間。因此,開式燃燒室中的燃燒屬於典型的空間式燃燒過程,要求燃燒室與油束形狀和分布相配合。它的優點是燃料消耗率低,起動容易;缺點是燃料霧化要求高,難於適應變轉速工作。

小型高速柴油機大多採用有渦流的半開式燃燒室。這種燃燒室又分為多種類型,主要有油膜式燃燒室和復合式燃燒室等。

油膜式燃燒室是1956年由德國的莫勒所發明。燃燒室位於活塞頂內,呈球形。燃料噴向燃燒室壁面,大部分燃油在強渦流作用下噴塗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油膜,小部分燃油霧化分布在燃燒室空間並首先著火,隨後即引燃從壁面上蒸發的燃料。這種燃燒室可使工作過程柔和,燃燒完全,聲輕無煙,並可使用輕質燃料;缺點是低溫時起動較困難。

復合式燃燒室是1964年由中國的史紹熙等發明,燃燒室在活塞頂內呈深盆形,口部略有收縮,用特殊形狀的進氣道形成進氣渦流,採用單孔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器軸線與燃燒室壁面基本平行,燃料噴向燃燒室的周邊空間。在渦流作用下,粗大的油粒散落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油膜,細小的油粒在空間與空氣混合。當轉速較高時,燃燒室渦流速度高,壁面上的油膜燃料增多,具有油膜燃燒的特點;而在低轉速和起動時,渦流速度低,空間混合的燃料量增多,具有空間式燃燒的特點,能改善冷起動性能。

復合式燃燒室把油膜蒸發混合燃燒與空間混合燃燒合理地結合起來,兼有兩者的優點,故又稱為復合式燃燒系統,其工作過程柔和,可燃用多種燃料,對噴油系統要求低,而且起動容易。缺點是低負荷排氣中未燃的碳氫化物含量較高。

預燃式燃燒室由預燃室和主燃燒室兩部分組成。預燃室在氣缸蓋內,占壓縮容積的25~40%,有一個或數個通孔與主燃燒室連通。燃料噴入預燃室中,著火後部分燃料燃燒,將未燃的混合物高速噴入主燃燒室,與空氣進一步混合燃燒。這種燃燒室適用於中小功率柴油機。

渦流式燃燒室由渦流室和主燃燒室組成。渦流室位於氣缸蓋上,呈球形或倒鍾形,占總壓縮容積的50~80%,有切向通道與主燃燒室相通。在壓縮行程時,壓入渦流室的空氣產生強烈的渦流運動,促使噴入其中的燃料與空氣混合。著火後混合物流入主燃燒室,形成二次流動,進一步與主燃燒室內的空氣混合燃燒。

渦流室燃燒室和預燃室燃燒室都用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壓力較低,工作可靠;由於渦流室內渦流隨轉速增高而加強,柴油機高轉速時柴油和空氣仍能很好地混合。

渦流室式柴油機的轉速可達4000轉/分以上,工作過程柔和,排氣中有害成分較少。但散熱損失和氣體流動損失大,而且後燃較嚴重,故燃料消耗率較高;冷車起動困難,往往需要加裝預熱塞。

柴油機具有熱效率高的顯著優點,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隨著強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機單位功率的重量也顯著降低。為了節能,各國都在注重改善燃燒過程,研究燃用低質燃油和非石油製品燃料。此外,降低摩擦損失、廣泛採用廢氣渦輪增壓並提高增壓度、進一步輕量化、高速化、低油耗、低雜訊和低污染,都是柴油機的重要發展方向。

⑶ 世界上是誰發明第一台柴油發動機

柴油機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柴油機屬於壓縮點火式發動機,它又常以主要發明者狄塞爾的名字被稱為狄塞爾引擎。 柴油在工作時,吸入柴油機氣缸內的空氣,因活塞的運動而受到較高程度的壓縮,達到500~700℃的高溫。然後燃油以霧狀噴入高溫空氣中,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自動著火燃燒。燃燒中釋放的能量作用在活塞頂面上,推動活塞並通過連桿和曲軸轉換為旋轉的機械功。 法國出生的德裔工程師狄塞爾,在1897年研製成功可供實用的四沖程柴油機。由於它明顯地提高了熱效率而引起人們的重視。起初,柴油機用空氣噴射燃料,附屬裝置龐大笨重,只用於固定作業。二十世紀初,開始用於船舶,1905年製成第一台船用二沖程柴油機。 1922年,德國的博施發明機械噴射裝置,逐漸替代了空氣噴射。二十世紀20年代後期出現了高速柴油機,並開始用於汽車。到了50年代,一些結構性能更加完善的新型系列化、通用化的柴油機發展起來,從此柴油機進入了專業化大量生產階段。特別是在採用了廢氣渦輪增壓技術以後,柴油機已成為現代動力機械中最重要的部分。 柴油機可按不同特徵分類:按轉速分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機;按燃燒室的型式分為直接噴射式、渦流室式和預燃室式柴油機等;按氣缸進氣方式分為增壓和非增壓柴油機;按氣體壓力作用方式分為單作用式、雙作用式和對置活塞式柴油機等;按用途分為船用柴油機、機車柴油機等。 柴油機燃料主要是柴油,通常高速柴油機用輕柴油;中、低速柴油機用輕柴油或重柴油。柴油機用噴油泵和噴油器將燃油以高壓噴入氣缸,噴入的燃油呈霧狀,與空氣混合燃燒。因此柴油機可用揮發性較差的重質燃料或劣質燃料,如原油和渣油等。 在燃用原油和渣油時,除須濾除雜質和水分外,還要對供油系統進行預熱保溫,降低粘度,以便輸送和噴射。柴油機如採用某種合適的燃燒室也可燃用乙醇、汽油和甲醇等輕質燃料。為了改善輕質燃料的著火性,可加入添加劑提高十六烷值,或與柴油混合使用。一些氣體燃料,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沼氣和發生爐煤氣等也可作為柴油機的燃料,但這時通常以氣體燃料為主,以少量柴油引燃,這種發動機稱為雙燃料內燃機。 柴油發動機的燃燒過程一般分為著火延遲期、速燃期、緩燃期和後燃期四個階段。 著火延遲期是指從燃料開始噴射到著火,其間經過噴散、加熱蒸發、擴散、混合和初期氧化等一系列物理的和化學的准備過程。它是燃燒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對燃燒放熱過程的特性有直接影響。 在著火延遲期內噴入燃燒室的燃料,在速燃期內幾乎是同時燃燒的,所以放熱速度很高,壓力升高也特別快。 緩燃期階段中燃料的燃燒取決於混合的速度。因此,加強燃燒室內的空氣擾動和加速空氣與燃料的混合,對保證燃料在上止點附近迅速而完全地燃燒有重要作用。 柴油機的混合和燃燒時間很短,以致有些燃料不能在上止點附近及時燒完,而拖到膨脹行程的後期放出的熱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應盡量避免燃料在後燃期燃燒。 燃燒室的優劣對柴油機的性能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是柴油機設計的關鍵。燃燒室按組織燃燒過程的特點和結構不同分為開式、半開式、預燃室式和渦流室式四類。前兩類屬於直接噴射式燃燒室;後兩類屬於分隔式燃燒室。 低速柴油機和部分中、高速柴油機主要用無渦流的開式燃燒室。燃燒室由氣缸蓋底面和活塞頂面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整體空間。多孔噴油器(6~10孔)能使燃油霧化良好,並均勻分布在燃燒室空間。因此,開式燃燒室中的燃燒屬於典型的空間式燃燒過程,要求燃燒室與油束形狀和分布相配合。它的優點是燃料消耗率低,起動容易;缺點是燃料霧化要求高,難於適應變轉速工作。 小型高速柴油機大多採用有渦流的半開式燃燒室。這種燃燒室又分為多種類型,主要有油膜式燃燒室和復合式燃燒室等。 油膜式燃燒室是1956年由德國的莫勒所發明。燃燒室位於活塞頂內,呈球形。燃料噴向燃燒室壁面,大部分燃油在強渦流作用下噴塗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油膜,小部分燃油霧化分布在燃燒室空間並首先著火,隨後即引燃從壁面上蒸發的燃料。這種燃燒室可使工作過程柔和,燃燒完全,聲輕無煙,並可使用輕質燃料;缺點是低溫時起動較困難。 復合式燃燒室是1964年由中國的史紹熙等發明,燃燒室在活塞頂內呈深盆形,口部略有收縮,用特殊形狀的進氣道形成進氣渦流,採用單孔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器軸線與燃燒室壁面基本平行,燃料噴向燃燒室的周邊空間。在渦流作用下,粗大的油粒散落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油膜,細小的油粒在空間與空氣混合。當轉速較高時,燃燒室渦流速度高,壁面上的油膜燃料增多,具有油膜燃燒的特點;而在低轉速和起動時,渦流速度低,空間混合的燃料量增多,具有空間式燃燒的特點,能改善冷起動性能。 復合式燃燒室把油膜蒸發混合燃燒與空間混合燃燒合理地結合起來,兼有兩者的優點,故又稱為復合式燃燒系統,其工作過程柔和,可燃用多種燃料,對噴油系統要求低,而且起動容易。缺點是低負荷排氣中未燃的碳氫化物含量較高。 預燃式燃燒室由預燃室和主燃燒室兩部分組成。預燃室在氣缸蓋內,占壓縮容積的25~40%,有一個或數個通孔與主燃燒室連通。燃料噴入預燃室中,著火後部分燃料燃燒,將未燃的混合物高速噴入主燃燒室,與空氣進一步混合燃燒。這種燃燒室適用於中小功率柴油機。 渦流式燃燒室由渦流室和主燃燒室組成。渦流室位於氣缸蓋上,呈球形或倒鍾形,占總壓縮容積的50~80%,有切向通道與主燃燒室相通。在壓縮行程時,壓入渦流室的空氣產生強烈的渦流運動,促使噴入其中的燃料與空氣混合。著火後混合物流入主燃燒室,形成二次流動,進一步與主燃燒室內的空氣混合燃燒。 渦流室燃燒室和預燃室燃燒室都用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壓力較低,工作可靠;由於渦流室內渦流隨轉速增高而加強,柴油機高轉速時柴油和空氣仍能很好地混合。 渦流室式柴油機的轉速可達4000轉/分以上,工作過程柔和,排氣中有害成分較少。但散熱損失和氣體流動損失大,而且後燃較嚴重,故燃料消耗率較高;冷車起動困難,往往需要加裝預熱塞。 柴油機具有熱效率高的顯著優點,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隨著強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機單位功率的重量也顯著降低。為了節能,各國都在注重改善燃燒過程,研究燃用低質燃油和非石油製品燃料。此外,降低摩擦損失、廣泛採用廢氣渦輪增壓並提高增壓度、進一步輕量化、高速化、低油耗、低雜訊和低污染,都是柴油機的重要發展方向。

⑷ 柴油機誰發明的

柴油機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柴油機屬於壓縮點火式發動機,它又常以主要發明者狄塞爾的名字被稱為狄塞爾引擎。

柴油在工作時,吸入柴油機氣缸內的空氣,因活塞的運動而受到較高程度的壓縮,達到500~700℃的高溫。然後燃油以霧狀噴入高溫空氣中,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自動著火燃燒。燃燒中釋放的能量作用在活塞頂面上,推動活塞並通過連桿和曲軸轉換為旋轉的機械功。

法國出生的德裔工程師狄塞爾,在1897年研製成功可供實用的四沖程柴油機。由於它明顯地提高了熱效率而引起人們的重視。起初,柴油機用空氣噴射燃料,附屬裝置龐大笨重,只用於固定作業。二十世紀初,開始用於船舶,1905年製成第一台船用二沖程柴油機。

1922年,德國的博施發明機械噴射裝置,逐漸替代了空氣噴射。二十世紀20年代後期出現了高速柴油機,並開始用於汽車。到了50年代,一些結構性能更加完善的新型系列化、通用化的柴油機發展起來,從此柴油機進入了專業化大量生產階段。特別是在採用了廢氣渦輪增壓技術以後,柴油機已成為現代動力機械中最重要的部分。

柴油機可按不同特徵分類:按轉速分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機;按燃燒室的型式分為直接噴射式、渦流室式和預燃室式柴油機等;按氣缸進氣方式分為增壓和非增壓柴油機;按氣體壓力作用方式分為單作用式、雙作用式和對置活塞式柴油機等;按用途分為船用柴油機、機車柴油機等。

柴油機燃料主要是柴油,通常高速柴油機用輕柴油;中、低速柴油機用輕柴油或重柴油。柴油機用噴油泵和噴油器將燃油以高壓噴入氣缸,噴入的燃油呈霧狀,與空氣混合燃燒。因此柴油機可用揮發性較差的重質燃料或劣質燃料,如原油和渣油等。

在燃用原油和渣油時,除須濾除雜質和水分外,還要對供油系統進行預熱保溫,降低粘度,以便輸送和噴射。柴油機如採用某種合適的燃燒室也可燃用乙醇、汽油和甲醇等輕質燃料。為了改善輕質燃料的著火性,可加入添加劑提高十六烷值,或與柴油混合使用。一些氣體燃料,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沼氣和發生爐煤氣等也可作為柴油機的燃料,但這時通常以氣體燃料為主,以少量柴油引燃,這種發動機稱為雙燃料內燃機。

柴油發動機的燃燒過程一般分為著火延遲期、速燃期、緩燃期和後燃期四個階段。

著火延遲期是指從燃料開始噴射到著火,其間經過噴散、加熱蒸發、擴散、混合和初期氧化等一系列物理的和化學的准備過程。它是燃燒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對燃燒放熱過程的特性有直接影響。

在著火延遲期內噴入燃燒室的燃料,在速燃期內幾乎是同時燃燒的,所以放熱速度很高,壓力升高也特別快。

緩燃期階段中燃料的燃燒取決於混合的速度。因此,加強燃燒室內的空氣擾動和加速空氣與燃料的混合,對保證燃料在上止點附近迅速而完全地燃燒有重要作用。

柴油機的混合和燃燒時間很短,以致有些燃料不能在上止點附近及時燒完,而拖到膨脹行程的後期放出的熱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應盡量避免燃料在後燃期燃燒。

燃燒室的優劣對柴油機的性能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是柴油機設計的關鍵。燃燒室按組織燃燒過程的特點和結構不同分為開式、半開式、預燃室式和渦流室式四類。前兩類屬於直接噴射式燃燒室;後兩類屬於分隔式燃燒室。

低速柴油機和部分中、高速柴油機主要用無渦流的開式燃燒室。燃燒室由氣缸蓋底面和活塞頂面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整體空間。多孔噴油器(6~10孔)能使燃油霧化良好,並均勻分布在燃燒室空間。因此,開式燃燒室中的燃燒屬於典型的空間式燃燒過程,要求燃燒室與油束形狀和分布相配合。它的優點是燃料消耗率低,起動容易;缺點是燃料霧化要求高,難於適應變轉速工作。

小型高速柴油機大多採用有渦流的半開式燃燒室。這種燃燒室又分為多種類型,主要有油膜式燃燒室和復合式燃燒室等。

油膜式燃燒室是1956年由德國的莫勒所發明。燃燒室位於活塞頂內,呈球形。燃料噴向燃燒室壁面,大部分燃油在強渦流作用下噴塗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油膜,小部分燃油霧化分布在燃燒室空間並首先著火,隨後即引燃從壁面上蒸發的燃料。這種燃燒室可使工作過程柔和,燃燒完全,聲輕無煙,並可使用輕質燃料;缺點是低溫時起動較困難。

復合式燃燒室是1964年由中國的史紹熙等發明,燃燒室在活塞頂內呈深盆形,口部略有收縮,用特殊形狀的進氣道形成進氣渦流,採用單孔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器軸線與燃燒室壁面基本平行,燃料噴向燃燒室的周邊空間。在渦流作用下,粗大的油粒散落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油膜,細小的油粒在空間與空氣混合。當轉速較高時,燃燒室渦流速度高,壁面上的油膜燃料增多,具有油膜燃燒的特點;而在低轉速和起動時,渦流速度低,空間混合的燃料量增多,具有空間式燃燒的特點,能改善冷起動性能。

復合式燃燒室把油膜蒸發混合燃燒與空間混合燃燒合理地結合起來,兼有兩者的優點,故又稱為復合式燃燒系統,其工作過程柔和,可燃用多種燃料,對噴油系統要求低,而且起動容易。缺點是低負荷排氣中未燃的碳氫化物含量較高。

預燃式燃燒室由預燃室和主燃燒室兩部分組成。預燃室在氣缸蓋內,占壓縮容積的25~40%,有一個或數個通孔與主燃燒室連通。燃料噴入預燃室中,著火後部分燃料燃燒,將未燃的混合物高速噴入主燃燒室,與空氣進一步混合燃燒。這種燃燒室適用於中小功率柴油機。

渦流式燃燒室由渦流室和主燃燒室組成。渦流室位於氣缸蓋上,呈球形或倒鍾形,占總壓縮容積的50~80%,有切向通道與主燃燒室相通。在壓縮行程時,壓入渦流室的空氣產生強烈的渦流運動,促使噴入其中的燃料與空氣混合。著火後混合物流入主燃燒室,形成二次流動,進一步與主燃燒室內的空氣混合燃燒。

渦流室燃燒室和預燃室燃燒室都用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壓力較低,工作可靠;由於渦流室內渦流隨轉速增高而加強,柴油機高轉速時柴油和空氣仍能很好地混合。

渦流室式柴油機的轉速可達4000轉/分以上,工作過程柔和,排氣中有害成分較少。但散熱損失和氣體流動損失大,而且後燃較嚴重,故燃料消耗率較高;冷車起動困難,往往需要加裝預熱塞。

柴油機具有熱效率高的顯著優點,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隨著強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機單位功率的重量也顯著降低。為了節能,各國都在注重改善燃燒過程,研究燃用低質燃油和非石油製品燃料。此外,降低摩擦損失、廣泛採用廢氣渦輪增壓並提高增壓度、進一步輕量化、高速化、低油耗、低雜訊和低污染,都是柴油機的重要發展方向。

⑸ 19世紀90年代,德國人發明了柴油機,這個人是誰

魯道夫.狄塞爾

⑹ 柴油機的發明者是誰

魯道夫·狄塞爾

——柴油機之父
書上搞錯了

⑺ 19世紀的重大發明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科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對電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76年,定居美國波士頓的蘇格蘭人貝爾試通電話成功,愛迪生等人在貝爾發明的基礎上作了重要改進,使電話通訊很快風行全球的許多國家。
1877年,美國建成第一座電話交換台。
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1886年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從機械學、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前後輪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製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 自行車部件用的機床,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和推廣應用開辟了寬闊的道路,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自行車之父」。他所設計的自行車車型與今天自行車的樣子已經基本一致了。
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摩托車的始祖——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斗。我們不得不為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感動。
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發現了電磁波。利用這種電磁波,義大利人馬可尼制出了無線電通訊設備。
1899年,馬可尼在英法之間發報成功;
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
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

法 國 笛 卡 爾 創立了解析幾何
德 國 萊布尼茨 發明微積分
英 國 牛 頓 發明微積分②確立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
英 國 法 拉 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
英 國 道 爾 頓 創立了近代原子學說
俄 國 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英 國 達 爾 文創立了生物進化學說
法 國 巴 斯 德 開創了微生物學

⑻ 柴油機是誰發明的

魯道夫·狄塞爾

——柴油機之父

隨著對汽車油耗和排放的限制越來越嚴,柴油機對汽車生產商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提起柴油機,不能不講到它的發明者魯道夫·塞爾(Rudolf Diesel)。

魯道夫·狄塞爾1858年3月出生在法國巴黎。父母是在法國打工的德國工人。法、德交惡後,狄塞爾一家被驅逐回德國。家庭的生活也隨之困難起來。但小狄塞爾學習勤奮,中學畢業時以最高分數獲得了獎學金,進入墨尼黑工業大學學習。

1879年,年僅21歲的狄塞爾大學畢業。當上了一名冷藏專業工程師。在工作中狄塞爾深感當時的蒸氣機效率極低,萌發了設計新型發動機的念頭。在積蓄了一些資金後,狄塞爾辭去了製冷工程師的職務,自己開辦了一家發動機實驗室。

針對蒸汽機效率低的弱點,狄塞爾專注於開發高效率的內燃機。當時尼古拉斯·奧托發明的點火式內燃機已較成熟,但那時奧托發動機的燃料是煤氣,儲存、攜帶均不方便,效率也受到影響。19世紀末,石油產品在歐洲極為罕見,於是狄塞爾決定選用植物油來解決機器的燃料問題(他用於實驗的是花生油)。因為植物油點火性能不佳,無法套用奧托內燃機的結構。狄塞爾決定另起爐灶,提高內燃機的壓縮比,利用壓縮產生的高溫高壓點燃油料。後來,這種壓燃式發動機循環便被稱為狄塞爾循環。

像所有偉大的發明家一樣,狄塞爾的前進道路上困難重重。實驗證明,植物油燃燒不穩定,成本也太高,難以承擔狄塞爾的「重任」。好在當時石油製品在歐洲逐漸普及,狄塞爾選擇了本來用於取暖的重餾分燃油——柴油作為機器的燃料。壓燃式發動機的結構強度始終是個難題。一次實驗中,汽缸上的零件象炮彈碎片一樣四處飛散,差點兒造成人員傷亡。實驗不順利,狄塞爾的資金也漸漸耗盡。他不得不回到製冷機工廠謀生。但狄塞爾沒有向困難屈服,他利用業余時間繼續實驗,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機器。

1892年,狄塞爾終於能夠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成果——一台實用的柴油動力壓燃式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功率大,油耗低,可使用劣質燃油,顯示出輝煌的發展前景。狄塞爾隨即投入到柴油機生產的商業冒險中。不幸的是,作為優秀的工程師,狄塞爾缺乏商業頭腦。他在經濟上漸漸陷入困境。1913年狄塞爾已處於破產的邊緣。這一年夏天,狄塞爾在乘坐英吉利海峽的渡輪時,突然失蹤,據認為是投海自殺。但狄塞爾發明的柴油機,在汽車、船舶和整個工業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發展

另外:
林宏迪先生寫了一部作品叫《偉大的柴油機發明家——狄塞爾》
所以很顯然柴油機的發明者是 狄塞爾 了

http://ke..com/view/117994.htm

⑼ 最早的柴油機是誰發明的

1769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對原始蒸汽機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進,取得了蒸汽機的發回明專利。答至19世紀末,蒸汽機已在工業上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德國工程師狄賽爾卻看到了蒸汽機的笨重、低效率等缺陷,並開始研製高效率的內燃機。經過精心的研究,他終於在1892年首次提出壓縮點火方式內燃機的原始設計。

翌年,狄賽爾成功地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試驗柴油機(缸徑15厘米、行程40厘米)。實驗室首先由工廠總傳動即拖動,等運轉穩定後放入燃料,柴油機頓時發出震耳欲聾的轟轟聲轉動起來。1896年,狄賽爾又製造出第二台試驗柴油機,到次年進行試驗,其效率達到26%,這便是世界上第一台等壓加熱的柴油機。

閱讀全文

與19世紀90年代誰發明了柴油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