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解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在現階段,應該從四方面入手,一,按創造的勞動價值的多少分配。二,按勞動力的多少分配。三,按勞動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分配。四,按勞動對社會的貢獻大小分配。而,在勞動中,所產生的風險和對健康的影響,也構成了分配的多種方式。
按勞分配的模式:
1.錢生錢的投資勞動。這種勞動體現在對風險的承受力和資本的運作力,雖然沒產生多大的GDP,但產生了經濟價值,轉換了經濟體,這種分配叫風險分配。
2.錢生物的分配。這種產生了實體,體現了供需關系的變化,這種分配叫實體分配。
3.提供服務的分配,這種分配產生了心裡需求的價值,這種分配叫心裡需求的分配。
總之,只要是產生了價值,就會產生分配,只要付出了成本,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就會出現分配,所以,不要一味埋怨分配不公,要正視分配中的種種需求結果。
❷ 按資分配,按勞分配與按勞動要素分配有什麼區別
1、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公有制企業中的工資、薪金、獎金、農民承包集體土地所獲得收入等都屬於按勞分配,但是按勞分配不是公有制經濟中的唯一分配方式,公有制經濟中也有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方式存在。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因此,增加財政收入的關鍵是發展經濟和調整分配政策。
1)所有制形式不同。按勞分配屬於公有制經濟的分配方式,按勞動要素分配屬於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的分配方式。
(2)分配方式不同。按勞分配是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種必要的扣除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按勞動要素分配是勞動者向企業提供勞動,企業將按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支付勞動報酬。
2.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者的收入並不都屬於按勞分配。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公有制企業中的工資、薪金、獎金、農民承包集體土地所獲得收入等都屬於按勞分配,但是按勞分配不是公有制經濟中的唯一分配方式,公有制經濟中也有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方式存在。
3.按勞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都體現了公平和效率的統一。按勞分配是效率與公平兼顧,按生產要素分配主要體現了效率,但也體現了公平。可見各種分配方式都要兼顧效率與公平。
4.按資分配,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一種重要的分配方式,是指社會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商品和勞務生產服務過程中的投入的比例和貢獻大小給予的報酬,即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信息、管理等要素共同參與收益分配。按資分配有幾種形式:
一種是資本所有者把貨幣存入銀行,購買債券或購買少量股票等,從而取得存款利息、債券利息或股息、紅利收入。另一種按資分配,是職能資本所有者依法獲得一定收入的分配方式。這種分配方式體現了剝削本質。
(2)勞動創造價值按勞分配擴展閱讀:
按勞分配是只能在公有制企業的內部實現的,通過獎金和津貼以及工資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是現在目前有很大的不均勻性。在此不細說。按生產要素分配是為了更加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的政策下提出來的,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勞動者積極性。
舉一個例子,一個科研人員研製出來一個成果並賣給了工廠他所得的錢是屬於按勞分配的,因為畢竟他為此付出了辛苦自己的勞動,但是如果把這項成果當作技術入股每年獲得紅利,那麼該成果就是作為一種生產要素來創造社會財富了,這個時候所得就是按生產要素分配了。
❸ 按勞分配,按勞動分配,和按勞動力分配怎麼區別
按勞分配是公有制經濟下實行的分配方式,只存在於公有制范圍內。
按勞動分配就是憑勞動取得的收入,包括:按勞分配、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等。
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是在私營和外資經濟中存在剝削的經濟形式中,主要表現是私營和外資經濟中的工資。
❹ 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分別包括什麼
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後,按照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社會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商品和勞務生產過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貢獻大小給予的報酬,即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
1,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生產要素在生產中創造的價值、提供的貢獻多少分配。
而按勞分配,是指按照付出勞動的量分配,不以勞動帶來的價值量衡量。
2,在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的勞動者的勞動收入屬於通過按勞分配方式取得的;
凡是耕,農民通過承包集體土地種植蔬菜、水果、林木等,獲得收入的,都屬於按勞分配。
3,生產要素主要包括資本、技術、土地、勞動力等
按生產要素分配,這是憑借資本、技術、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而取得個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在我國現階段,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形式的多種多樣的。
按資本要素分配包括:私營企業主生產經營取得的稅後利潤,債權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紅和債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
按技術、信息要素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術和信息資料取得的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是指憑借土地取得的收入。
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是指在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中,勞動者所獲得的工資收入。
❺ 「按勞分配的收入」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收入」這兩種說法有什麼不同
1、兩種分配方式的產權主體不同。按勞分配的產權主體只能是公有制;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方式則適用於包括非公有制在內的多種產權主體。
2、兩種分配方式所處的地位不同。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方式是主體,起主導作用,這一條要堅持不動搖。按勞動力價值分配只是與按勞分配並存的多種分配方式中的一種,它要與按勞分配相結合。
3、兩 種分配方式所遵循的原則不同。按勞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公平優先的原則,其不足之處是忽 視市場因素的影響,忽視效率。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效率優先原則,一切要素都 要通過市場來實現優化配置,市場決定分配,高效率必然獲得高效益、高回報。其不足之處 是忽視非市場因素,忽視公平。
4、兩種分配方式的分配對象不同。按勞分配的對象只是個 人收入分配,按勞動力價值分配分配的對象則既有個人收入分配(如要素所有權屬於公民個人的), 又有國民收入分配(如要素所有權屬於國家和集體的)。此外,兩種分配方式和性質以及各自 反映的生產關系也不同。
❻ 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
按勞分配中的「勞動」是指生產物質產品的活勞動,而按生產要素分配中的「勞動」是指在勞動力市場買賣的勞動力。按勞分配包含了必要勞動價值和剩餘勞動創造的剩餘產品價值中應該享有的那一部分,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僅僅是必要勞動價值.
❼ 「按勞分配」中「勞」指的什麼意思勞動勞動力勞動價值還是…
確切的說,指的是勞動者在既定生產周期內通過付出勞動創造的成果在社會和市場中所實現的價值。
❽ 按勞分配與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有什麼區別
按勞分配與按勞動力要素分配區別:
一、意義不同
按勞分配,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後,按照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
按勞動力要素分配,即勞動者依據自己的勞動力狀況獲取要素報酬。勞動力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勞動力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在市場經濟國家已得到普遍的認同。
二、分配方式不同
社會主義經濟中產品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勞分配為基礎的,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按勞分配是公有制在分配領域的實現。舊的社會分工是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按勞分配的具體含義和實現形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與非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所不同。
按勞分配依據的是勞動量,即勞動力使用價值的發揮情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依據是勞動力價格,這種分配隨勞動力供求狀況上下波動。不僅如此,按勞分配的對象是作為產出的勞動成果,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對象是作為投入的勞動耗費。
三、產生原因不同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產物,又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實現,是對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歷史的一大進步。這個原則對於調動勞動者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建設社會主義,有重大作用。
世界各國普遍的做法是對市場上勞動力價值貨幣表現的價格即工資進行最低立法保障。要指出的是,我國在勞動報酬上也採用了工資這一形式,但這種作為按勞分配形式的工資與作為勞動力價格形式的工資是不同的。換句話說,按勞分配與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是不同的。
❾ 按勞分配,與,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有什麼區別!
按勞分配,分配選擇是勞動時間上班天數,按勞動價值分配,是指創造的價值,就是賺了錢多的分的多,和你上多久班沒有關系
❿ 既然都是勞動獲得的收入,那區分按勞分配,管理分配有什麼意義
按勞分配的原則當為按勞動創造的價值紅利部分扣除稅收和積累的分配!國企業老闆拿工人幾倍幾十倍的分配,當是超越分配的極限,是暴利。私營老闆暴利是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