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冷煙花發明時間

冷煙花發明時間

發布時間:2021-06-25 19:54:03

『壹』 煙花是誰發明的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啊~~

相傳在1400年前,南川來河兩岸時聞有人自被山魈所害,連唐太宗李世民都 被驚擾得龍體不安,遂下詔全國求醫。出生於湖南瀏陽南鄉大瑤的李畋費盡苦心研製出爆竹,它不僅用來驅祟避邪,保護一方平安,更為太宗驅鎮邪魅。李畋救駕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為「爆竹祖師」。

民間傳說反映了中國人民美好善良的願望。但據史書及相關的文學書籍記載,在唐朝已有了煙花的發明,在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間,我國以火葯為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已有了大規模的成架煙火。

『貳』 煙花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煙花最早出現在唐朝武德四年。

《唐史》載:「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纏,久治無效,遂詔書全國求醫。時年24歲布衣獵人李畋應詔揭榜,借打獵用土銃原理,採用竹筒裝入硝,爆驅逐山魈邪氣,使皇上龍體康復,遂封李畋為爆竹祖師。

上栗人歷來對李畋頂禮膜拜,早在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在始建於東晉九年(公元354年)的上栗南街佑聖觀中設立了「爆竹祖師李畋之神位」,後李畋回鄉以爆竹為業,並逐步把製造爆竹的工藝傳給鄉鄰。李畋造福桑梓,得到百姓的尊重。

明太祖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當地人就將每年的4月18日(李畋生日)定為「爆竹鼻祖」的誕辰紀念日,一到這一天,湘贛邊界的麻石、大瑤、金剛、文家市、桐木、白兔潭等地的群眾便成群結隊自發祭奠紀念李畋,一直沿襲至今。

(2)冷煙花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煙花又稱花炮、煙火、焰火、炮仗,中國勞動人民較早發明,常用於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而現代全中國以及到全世界唯一能在同天同活動里施放煙花的活動作為跨年(除夕夜)活動。

煙花的品種名目繁多。按燃放效果分,主要有十三大類:噴花類、旋轉類、旋轉升空類、火箭類、吐珠類、小禮花類、煙霧類、造型玩具類、組合煙花類、線香類、摩擦炮類、禮花彈等;具體又可分為冷光煙花、禮花彈、盆花、羅馬燭光、火箭、電光花、舞台煙花、冷焰火、瞬間煙花、火炬煙花、玩具煙花、鞭炮、舞台噴泉、架子煙花、日景煙花等3000多個。

另外,瀏陽和萬載等地生產的大型煙花,主要供大型焰火晚會欣賞而製造。主要種類有"焰火字幕"、"禮花彈"、"盆花"、"火箭"、"大彩火輪"、"架上煙花"6種,每年都有數十至上百個品類、規格。

隨著人們對環保意識的加強,還出現了電子煙花。電子煙花其實是一個投影儀,機身呈半球形,第一眼都覺得更像是一台天文望遠鏡。靠著上面的6隻高光源LED鏡頭在光線暗淡的空間投影。其中大鏡頭一個,小鏡頭四個,還有一個可以旋轉180度的鏡頭。所有鏡頭都在透明的球形蓋的保護之下。而且底座部分有一排操作按鈕。

『叄』 中國古代什麼時候開始出現沖天煙花

相傳煙花始於隋唐,盛於宋代。

北宋時煙花製作已很精緻,有了顯現戲曲人物形象的「葯發傀儡」。

南宋時節日盛行放煙花,當時的景象從《武林舊事》中可窺一斑:「宮漏既深,始宣放煙花百餘架。於是樂聲四起,燭影縱橫,而駕始還矣。」

現代煙花可分為低空煙花、高空煙花、地面煙花、水面煙花、手持煙花、吊線煙花、造型煙花等八大類,令人眼花繚亂。絢麗多彩的煙花與聲聲爆竹相輝映,將節日的夜空裝點得熱鬧非凡。

(3)冷煙花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煙花種類

煙花的品種名目繁多。按燃放效果分,主要有十三大類:噴花類、旋轉類、旋轉升空類、火箭類、吐珠類、小禮花類、煙霧類、造型玩具類、組合煙花類、線香類、摩擦炮類、禮花彈等。

具體又可分為冷光煙花、禮花彈、盆花、羅馬燭光、火箭、電光花、舞台煙花、冷焰火、瞬間煙花、火炬煙花、玩具煙花、鞭炮、舞台噴泉、架子煙花、日景煙花等3000多個。

另外,瀏陽和萬載等地生產的大型煙花,主要供大型焰火晚會欣賞而製造。主要種類有"焰火字幕"、"禮花彈"、"盆花"、"火箭"、"大彩火輪"、"架上煙花"6種,每年都有數十至上百個品類、規格。

隨著人們對環保意識的加強,還出現了電子煙花。電子煙花其實是一個投影儀,機身呈半球形,第一眼都覺得更像是一台天文望遠鏡。

靠著上面的6隻高光源LED鏡頭在光線暗淡的空間投影。其中大鏡頭一個,小鏡頭四個,還有一個可以旋轉180度的鏡頭。所有鏡頭都在透明的球形蓋的保護之下。而且底座部分有一排操作按鈕。

『肆』 煙花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1、唐朝,唐人李畋(公元601—690年)被認為是煙花製造的開山鼻祖。

2、由來:相傳版李畋出生在瀏陽上權瑤鎮,唐代《異聞錄》記載,李畋的鄰居家裡鬧鬼,染上了「恐懼症」,終日不敢出門。李畋在鄰居家門口點燃竹製的花.炮,一下子就把鬼趕跑了。民間還曾有傳說,李畋曾在貞觀年間,用爆竹為李世民治病。後來,李畋把技術「轉讓」給同鄉、親朋,搞得瀏陽一度「十家九爆」。

3、李畋

(1)李畋(tián)是中國花炮祖師,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生於湘贛交界的瀏陽醴陵上栗交界處的麻石村。據傳,當時災害連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裝硝,導引點燃,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減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而很快推廣開來。

(2)李畋因此被煙花爆竹業奉為花炮祖師。現在花炮主產區的湖南瀏陽、醴陵,江西的上栗、萬載均對其進行祭祀緬懷,李畋廣場為多地地標,瀏陽煙花節更是世界聞名[1]。而醴陵是第一個擁有李畋祭祀祠堂的城市。

『伍』 煙花有多久的歷史

這就要看是什麼檔次的產品啦。
中國歷史上自己做的傳統產品,
現在的市場上都完全沒有蹤影。
在市場上暢銷的,打得響的,中國能夠生產了出口的,
全部都是洋鬼子發明的,
例如,
盆花,
冷煙花,
冷焰火,
魔術彈,
特別是禮花彈,是中國改革發放前,
政府從國外引進、仿製,
由北京市禮花廠生產,
首先滿足首都政治宣傳而製造的。
在兔子國,安全火葯、無煙火葯、無硫磺火葯、低溫火葯的等等,根本無法也無需「發明創造」,到現有公開免費的文獻庫中就能檢索到:目前人類合成的化學物質已近1000萬種,經常使用的也有七、八萬種。CAS號(CAS Registry Number或稱CAS Number, CAS Rn, CAS #),又稱CAS登錄號,是某種物質(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生物序列(Biological sequences)、混合物或合金)的唯一的數字識別號碼。 美國化學會的下設組織化學文摘服務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CAS)負責為每一種出現在文獻中的物質分配一個CAS號,其目的是為了避免化學物質有多種名稱的麻煩,使資料庫的檢索更為方便。如今幾乎所有的化學資料庫都允許用CAS號檢索。 到2005年12月25日,CAS已經登記了27,655,947種物質最新數據,並且還以每天4,000餘種的速度增加。從運載火箭、導彈的固體、液體、氣體推進劑、各種火工材料、冷焰火、所有的炸-葯,西方工業發達國家都已經開拓完全啦。

『陸』 煙花歷史及原理我想了解一下 煙花是由什麼時候被發明

花炮是煙花、鞭爆的統稱。要講花爆的源流,就得先從鞭爆談起,而鞭爆又是從爆竹(又稱「爆仗」「爆竿」)演變過來的。它的整個演變過程,大致可分為燒竹期、硝磺期和焰花期三個過程來說。
一、燒竹期
所謂燒竹期,就是用火燒竹子,發出響聲,叫「爆竹」。我國「爆竹」起源很早,春秋末年政治家范蠡在《陶朱公書》中就有:「除夜燒盆爆竹與照田蠶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靜為吉。」的記載。(中華書局、巴蜀書社版《古今圖書集成》歷象匯編歲功典第95卷除夕部雜錄2671頁
其後三百年左右的西漢時期,文學家東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在他所著的《神異經》中西荒經條記述了一個爆竹驅山魈的故事說:「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余,袒身捕蝦蟹,性不畏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盜人鹽以食蝦蟹。在深山臊其音自叫。人嘗以竹著火中,爆火朴(pu-竹子爆裂聲勢而出,燥(山魈)皆驚憚……。」(見萬有文庫本《舊小說》)
南北朝梁時(公元502-557),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也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燥(xiao同魈)惡鬼,」的記載。宋代李畋在他著的《該聞錄》中也記有一個爆竹驅鬼的故事:「李岐鄰叟家,為山魈所祟,岐令除夕聚竹數十根於庭,焚之使爆裂有聲,至曉乃寂然。」(見《古今圖書集成》歲功典除夕部2670頁)以上記載說明,我國以竹燒爆的「爆竹」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古時就已有元旦或除夕用「爆竹」驅邪的習俗。
關於爆竹的事,唐宋詩人頗多詠述,如唐劉禹錫(公元772-842)的畲田行一詩中就有:「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之句;薛逄(唐武宗會昌元年――公元841年進士有《元日樓前觀仗》二首之作;耒鵠《早春》詩中有:「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之語。
到了宋代詩人詠及此事的就更多了。如王安石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名句;蘇東坡有:「爆竹驚鄰鬼,驅儺逐小兒。」之語;楊萬里有:「夜半梅花添一歲,夢中爆竹報殘更。」等等。
在《三山志》中還記載了張浚(1097――1164宋代大臣,1135任宰相)和鄭樵(1103――1162史學家)的有關趣事說:「張丞相浚為帥日,除夕,莆人鄭樵客郡中(指福州)與觀火爆,丞相命賦詩,給竿字為韻,樵即中占雲:
駒隙光陰歲已殘,千門竹爆競團園。
燒成焰焰丹砂塊,碎盡琅琅碧玉竿。
喚轉韶光新景燠,辟除惡魅舊時寒。
主人從此占佳瑞,再入為霖灑旱乾。
該志還說:「州人除夕以竹著火,燒爆於庭中,兒童當街燒爆相望,戲呼達旦,謂之燒火爆。」(均見《古今圖書集成》歲功典)
以真竹著火的爆竹,究競燒到什麼時候呢?南宋詩人范成大(公元1126――1193)給我們留下了詩作為證。他在《臘月村田樂府十首》《爆竹行》中雲:
歲朝爆竹傳自昔,吳儂政用前五日。
食殘豆粥掃罷塵,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自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當土皆擊地雷霆吼。
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
十聲百聲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
卻拾焦頭壘床底,猶有餘威可除癘。
屏除葯裹添酒杯,晝日嬉遊夜濃睡。
詩中不但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當年燒爆竹的情景,還告訴我們當時的爆竹是:「截筒五尺煨以薪」的。
這證明至少在范成大在世這段時間里的爆竹,還是以真竹著火的爆竹。可見真竹著火爆竹子至少燒到了南宋。
二、硝磺期
竹筒充銷和卷紙裹硝的爆竹,其主要原料一是紙,二是硝磺配製而成的黑色火葯。紙是在東漢元興(公元105年)蔡倫推廣大量製造的。硝磺是什麼時候發現?又是什麼時候配製成黑色火葯?
硝在古書里叫消石、硝石、火消、焰硝、又叫芒硝、苦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等等。《大學衍義補》火攻論中說:「硝之名見於本草,漢張仲景(張生長在東漢末,公元220年以前。――編者)方論中已用為劑,則是漢時已有矣。」就是說硝在東漢時,公元220年以前就已發現和被人們利用了。
磺發現於何時?春秋戰國(公元前600年)時,有一個叫范子計然(越國葵兵濮上人)說過,「硫磺出漢中」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公元前120年前後)一書中,就有硫磺的記載。東漢的《神農本草經》也記有「能化金銀銅鐵奇物」(磺)之說,許會林在《中國火葯火器史話》中說:「大約在西漢年間(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湖南就發現了豐富的硫磺礦,以後在山西、河南等省也陸續發現。」從這些歷史記載中,足以說明我國的硫磺在漢朝就已發現了。
但是,這只是天然硫磺,要煉成製造火葯的硫磺,還要有一個過程。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江西奉新人公元1587年)有《天工開物》一書中說:「硫磺是在焙煉鐵礦時,分解後冷凝而得到的液體,再凝固時,便成硫磺。」這就是說,硫磺礦物,要經過高溫冶煉,才能成為製造火葯的硫磺,而火葯的發明是來自道家煉丹術士的系統。
我國煉丹術起源很早,自戰國到漢初,就很盛行。到兩晉南北朝時,就出現了煉丹術士葛洪、陶弘景等人。葛洪(公元284年至364年)在他的《抱朴子》一書中,就有三篇專門講煉丹的蓍作。隋末唐初有名的醫學家孫思邈(公元581年至682年)也是有名的煉丹家。蓍有《丹經》一書,人們認為火葯是他發明的(後有人考證,該書是孫思邈死後七十六年才成書,懷疑不是他的著作)。中唐(公元850年前後)鄭思遠在他的《真元妙道要略》一書中,就提到了火葯。其後此宋曾公亮、丁度等人在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開始編纂的《武經總要》一書中,記載了三個火葯西文配方。
上述這些記載,充分證明,火葯是中唐(公元750年前後)發明的,也就是說從硝磺的發現到配製成火葯,這個過程至少在五百年以上。至於以紙筒裹硝製成的鞭爆煙花,那是以後的事了。不過根據《武林舊事》的記載,我國的爆竹,到南宋已由燒竹進入到竹筒充硝,再進入紙卷裹硝的硝磺期了。隨著火葯的發明煙火不久問世,使爆竹進入了煙火期。
三、煙火期
煙火也稱「焰火」、「煙花」,現在有的又稱「禮花」。中國的煙火發明也較早,恩格斯說:「在中國,還在很早的時期就用消石和其他引火劑混合製成了煙火劑,並把它使用在軍事上和盛大的典禮中。」(見1964年版《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十四卷193頁《炮兵》一文)
據《乾淳歲時記》和《武林舊事》的記載:「宮漏既深,.始宣放煙火百餘架,於是樂四起,燭影縱橫,而駕始還矣。」
《後武林舊事》也記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說:「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上詣德壽宮,共請兩殿往浙江觀潮……管軍命於江面分布五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如履平地。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一隻。」
宋理宗(公元1225年至1264年)時,周密在《齊東野語》中也記載了當時皇宮觀看煙花的故事:「穆陵(即理宗)初年,嘗於上元日(正月十五日)在清燕殿排當,恭請聖太後,既而燒煙火於庭,有所謂「地老鼠」(一種花爆名)者,徑至太母聖座下,太母為之尺惶,拂衣徑起,意頗疑怒,為之罷宴。穆陵恐甚不自安,遂將排辦藝巨王當(負責的宦官)陳詢盡監系聽命。黎明,穆陵至陳朝謝罪,且言內臣排辦不謹,取自行遣。恭聖笑曰:「終不成他特地來尺我,想是誤耳,可以赦罪。「於是子母如初焉。」
這說明南宋時爆竹、煙火已很盛行,並成為皇親貴族的娛樂用品,進入市場交易了。
到元、明年間,許多詩人、文學家都有有關鞭爆煙花這方面的記述。如元
追問:
朝有名的書法家趙孟曾有過贈產煙火者的詩章:
人時巧藝奪天工,練葯燃燈清晝同。
柳絮飛殘鋪地白,桃花落盡滿階紅。
紛紛燦爛如星隕,耀耀喧灰似火攻。
後夜再翻花上錦,不愁零亂向東風。
明人劉若愚在《酌中志略》中也記述了當年宮中放煙火情況:「乾清宮丹墀內,自二十四日起至次年正月十七日止,每日晝間放炮,遇風暫止一日半日。遇聖駕升座,伺候花炮。」(轉引自《古今圖書集成》歲功典)
到了清朝中期鞭爆煙花就更加普遍了。
煙花的顏色是由於不同金屬灼燒,發生焰色反應顏色不同造成的。煙花是利用各種金屬粉末在高熱中燃燒而構成各種奪目的色彩的。使用不同金屬就能產生不同效果,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
是利用了不同的添加劑,它們的形狀、燃點、爆炸性質、產生氣體等等因素影響了煙花燃放後的飛行路線,從而形成不同的效果,具體如下:
煙花燃放後為什麼會有變化無窮的效果呢?這是利用煙花葯劑燃燒時產生的各種煙花效應的結果。
一、發光效果
發光效應是煙花葯劑的一種主要效應。無論是能起照明作用的照明劑,還是能產生亮星的葯劑,能產生一閃一熄的效果葯劑,它們所產生的煙花效果都離不開發光效應。
利用煙花葯品劑燃燒後產生的發光效應,在葯劑中如增加金屬粉(如鋁粉、鎂鋁合金粉等)在葯劑燃燒時即可生成固體和液體生成物,則離解出大量的光能和熱輻射,發光強度有數十萬國際燭光,溫度可達數千度。煙花葯劑就是利用這種發光效應而起到照明作用的。再利用這種發光作用,可製造出大小不一和形狀不同的各種照明燈(彈)。
有的葯劑被點燃後除了能產生一定光色外,還能在光截體中噴出許多金黃色或鋼色,或是白色的亮星,把這種現象稱為「噴波」(或拉波)。這種現象的產生也是利用發光效應。當將硬木炭粉或鋁粉、鐵粉加入葯劑中,燃燒後有一些顆粒在光截體中沒有完全燃盡被噴出,這些被噴出的顆粒再遇見空氣中的氧,就會發生第二次燃燒反應,從而產生不同顏色和一定亮度。硬木炭粉可產生金黃色小星;鐵粉可產生鋼蘭小星;鋁粉可產生白色小亮星,利用噴波的作用,即可製造出各種煙花形象,如可製成金黃色、白色、鋼蘭色的各種噴花;或能產生亂竄的蝌蚪游水般的零部件(稱為曲率)以及翻跟頭的部件(稱為綉球)等等。
有的葯劑被點燃後能強烈地燃燒產生一定亮變和光色,並產生一亮一熄的脈沖現象。這種效果我們稱為閃爍,也是利用發光效應的一種。在葯劑中除了加入金屬粉外,還要加入易產生大量的固體和液體生成物的材料。這樣即可使葯劑燃燒後,由於有金屬粉存在則會產生較高的溫度和較大的亮度,當固體和液體的殘渣覆蓋下一層等待燃燒的葯劑時,即會出現低溫輻射給人一種熄滅的感覺。當下一層葯劑被點燃後,又會產生高溫和較大的亮度。緊接著又用固體和液體殘渣覆蓋再下一層的葯劑,以此推類,則會出現一亮一滅的現象。我們利用這種一亮一熄的脈動現象,可製造出有如雪花飄飄、紅星閃耀等煙花成品和各種零部件。
大型煙花和空中禮花產生煙花效果時,同觀眾的眼睛直線距離一般都不少於數十米,甚至數百米,如果它們產生的光色暗淡,則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這就要求這二類煙花除了光色正確外,還要有一定的亮度。這也即是說除了要求獲得色純度比較高的火焰外,同時也要利用葯劑的發光效應使火焰具有鮮艷的效果,要想獲得美麗鮮艷的火焰,也必須加入一定量的金屬粉。
二、焰色效應
煙花葯劑燃燒時除了能發光外,還要產生不同顏色的火焰。火焰顏色是由於煙花葯品劑燃燒時,它的各組成成分間起了某種化學反應生成了某些原子或分子,這些分子或原子以一定的頻率振動,在可見光譜范圍內呈現一定波長的譜帶或譜線,從而使火焰著色成為有色火焰,這種現象稱為「焰色效應」。
根據產生焰色效應的原理,可以製成各種顏色的火焰,其辦法即是在煙花葯品劑中,加入一些能使葯劑燃燒時火焰能染成需要顏色的物質。例如:紅色火焰是利用氯化鍶的分子輻射光譜;綠色火焰是利用氯化鋇、氧化鋇的分子輻射光譜;蘭色火焰是利用氯化銅分子輻射光譜。橙色和紫色火焰則是利用光譜色混合規律而創造出來的,用紅色光和黃色光可配成橙色光;用紅色光和蘭色光可配製成紫色光。採用這些燃燒後能產生有火焰的葯劑,可製成各種色彩鮮艷的發光體(如葯柱、葯球、葯粒),可製成一面旋轉一面噴花的轉花;可製成被點燃後連續射出各種色綵球的魔術棍;可製成在空中構成非常鮮艷無比、變化無窮的各式各樣的花形圖案等等。
三、聲響效應
某些煙花葯劑在某種容器中,被點燃後有的由燃燒轉為爆燃而發出閃光的雷聲;有的由於產生的氣體從噴孔中能發出悅耳的哨聲或笛聲;有的能產生類似鳥叫或嗡子聲音,我們管這種現象稱之為「聲響效應」。
利用煙花葯劑燃燒時能產生聲響效應,可製造和設計出許多種煙花零部件和成品。
如將黑火葯系列的葯劑裝在紙筒中,兩頭壓上泥塞的紙筒中,在葯劑上邊再扦上一根引線,引燃後會產生悅耳的哨子聲或笛子聲。
如將高氯酸鉀和鋁粉等混合後裝在紙筒中並封閉嚴實或用幾層紙條纏緊成包狀,用導火索點燃會產生爆炸聲和耀眼的閃光。
利用這些「聲響效應」可製成如稱為筒雷、包雷、嗡子、小鳥、哨子、笛子等部件,再採用這些部件又可以配成許多種大小煙花和空中禮花,如:小火箭的「響彈」,大型煙花的「百鳥齊鳴」,空中禮花的「雷鳴花開」等等。
四、氣動效應
某些葯劑燃燒後能產生大量的氣體,能使紙製品旋轉或升到空中,或連續噴出彩星,或連續射出煙花部件(如彩星、哨子等),或將殼體炸開,這些現象的產生,就是由某些煙花鞭炮葯劑燃燒後產生的氣動效應造成的。
利用煙花葯劑燃燒後能產生的「氣動效應」在葯劑中加入能燃燒反應劇烈和產生大量氣體及有一定燃燒速度的成分,可製成能產生不同煙花效果的噴花、射珠、旋轉、火箭、升空等類型的煙花,以及構成各種花形圖案的空中禮花。
利用煙花葯劑燃燒時產生的氣體,由紙管孔中間向外噴射產生的反作用力,可使煙花圍繞一個軸心旋轉,並噴出彩色的火焰,可製成手持、懸吊、地面等類型的各種小型煙花,也可製成大型的懸掛煙花,可製成用於空中禮花的大小型旋轉的部件,並以它們為主體可配製成如「鋼花四射」,「彩輪飛舞」等品種的禮花。
利用屬於黑火葯系列的葯劑作噴射葯,將它們和許多小葯粒混合均勻裝入紙管中,葯劑被點燃後會產生大量氣體,點燃葯粒將它們從紙管噴出。可配製成各種手持類、地面類小型煙花(如「春花怒放」、「鳳尾花」等)也可配製成各種大型地面煙花。利用小粒黑火葯或類似的粒狀葯作發射葯,在葯劑上邊再放上葯塊或曲率等部件。當發射葯被點燃後會產生大量氣體,能將零部件引燃並拋到空中。有的連續射出單色或多色的彩星;有的一聲哨子叫並在空中開一朵小花。在大小煙花和空中均可採用,例如應用在低空拋射式小型煙花中拋出煙火零部件和手持小型煙花的夜明珠中連續射出彩星。
利用黑火葯系列葯劑,壓裝在火箭紙管中,被點燃後會產生大量氣體由噴孔中噴出,受空氣摩擦產生聲響,並使火箭的發射載體飛到空中。在火箭載體上邊再裝上葯塊和噴射葯,會在空中呈現一朵小鮮花,如裝入一些小炮,會在空中產生炮竹數響。
利用燃燒速度比較快又能噴出小亮星(稱為「波」)的有光色的葯劑,裝在有噴孔的紙管中,被點燃後可噴出一定光色的火花和許多「波」,會在空中形成獨特美麗的圖案。應用在製造煙花零部件中可設計成「波曲率」、「綉球」。並可應用在大小型煙

『柒』 煙花是誰發明的

煙花發明——李畋傳人的智慧 據民國時《瀏陽縣志》記載,唐玄宗時期,也就是內花炮始祖李畋的晚年階段容,煙花才開始問世。李畋借用「硝磺爆竹」的原理,「築彩葯於筒,上不封泥,勿爆而噴也。」這種彩色火花便是最初的「竹筒煙花」了。盡管這種煙花是用竹筒製作的,比較粗糙,也比較笨重,但畢竟是種新的發明,是個劃時代的偉大創造。煙花鞭炮的誕生和發展過程,充分體現了以花炮始祖李畋為代表的歷代花炮人的無窮智慧。現在,花炮主產區的瀏陽、醴陵和江西的上栗萍鄉等地,凡是從事花炮生產的人都公認煙花是李畋最先發明的,尊李畋為花炮祖師。

『捌』 煙火什麼時候有的

現在流行的,國內外受歡迎的煙花品種,
都是老外發明的。
例如《禮花彈》產品,是國外一百年前發明的。
什麼冷煙花、無硫磺等等,魔術棒、盆花,
都是老外發明的。
中國人只是系統地提出了制導焰火的全部細節,十多萬字喔,中英文對照,老外都知道。

『玖』 煙花是什麼時期出現的

煙花古今-起源追溯

據《中國實業志》記載:「湘省爆竹之創造,始於唐,盛於宋,發源於瀏陽也」。相傳在隋末唐初,著名煉丹家、醫葯家孫思邈,為了專意煉丹和行醫,隱棲在瀏陽縣城東門外的一個岩洞內。他將採挖而來的硫磺、加上硝石和木炭等物料,裝入丹爐,日夜煉制。歷經寒暑和屢次的失敗,終於煉制出了火葯。至此,他真正成為了瀏陽的鞭炮煙花乃至全世界的鞭炮煙花的奠基者。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隱居的岩洞稱為孫隱崖,煉丹的地方稱為煉丹台,洗葯的井和泉分別稱作洗葯井和洗葯泉,至今保存完好。 到了唐太宗貞觀年間,湘東連年旱澇大災,民不聊生。這時,一個叫李畋的瀏陽人,決心驅趕邪惡。他將竹筒填滿火葯,安上葯線,點燃後響聲宏大,清香四溢,邪瘴終於被驅趕而去,人們得以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從此,瀏陽鞭炮煙花便誕生了。瀏陽人李畋被尊稱為鞭炮煙花的「祖師爺」。南宋時,在瀏陽縣城的田家巷,人們修建了一座祖師廟,以紀念李畋的功績。現瀏陽的麻石小街田家巷,尚存宋代所建的「祖師廟」,供奉著鞭炮業的「祖師」——李畋。早在清朝嘉慶初年,瀏陽的大瑤、金剛、澄潭江、文家市、楊花一帶,有近90%的農戶從事花炮生產,素有「十家九爆」之美譽,年產逾14萬箱,咸豐五年已有出口,同治十一年形成了大行業,最高年產已近25萬箱。花炮生產技術也處於當時社會的領先地位。 雍正登基時,為改元正朔,要在元年元宵佳節燃放響炮、煙花,傳旨編炮行業,要創新花上京。其時瀏陽官吏誠惶誠恐,四處張貼告示,廣納良才,⒅噶畋嗯諛蓯擲釤┫奩詿闖魴祿ń

『拾』 煙花是那個朝代發明的

唐人李畋(公元601—690年)被認為是煙.花製造的開山鼻.祖。
相傳李畋出生在瀏陽上瑤鎮,唐代《異聞錄》記載,李畋的鄰居家裡
鬧.鬼,染上了「恐.懼.症」,終日不敢出門。李畋在鄰居家門口點燃竹
制的花.炮,一下子就把鬼趕跑了。民間還曾有傳說,李畋曾在貞觀年
間,用爆.竹為李世民治病。後來,李畋把技術「轉讓」給同鄉、親朋,
搞得瀏陽一度「十家九.爆」。
李畋的師父、火.葯的發明者孫思邈也和瀏陽淵源頗深。孫思邈是
陝西人,晚年隱居在瀏陽的一個山洞裡,潛心煉丹,不料誤打誤撞,
用硝石、硫磺和木炭製成了火.葯。《後武林舊事》記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說:「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上詣德壽宮,共請兩殿往浙江觀潮……管軍命於江面分布五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如履平地。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一隻。」宋理宗(公元1225年至1264年)時,周密在《齊東野語》中也記載了當時皇宮觀看煙花的故事。到元、明年間,許多詩人、文學家都有有關鞭爆煙花這方面的記述。自清代以來鞭爆煙花使用普遍。

煙花的顏色是由於不同金屬灼燒,發生焰色反應顏色不同造成的。煙花是利用各種金屬粉末在高熱中燃燒而構成各種奪目的色彩的。使用不同金屬就能產生不同效果,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
一千三百多年後,人類進入21世紀,瀏陽的煙.花生產也步入了科
技時代。如今、電子天平稱量、滴定化學分析、電動捲筒機等新技術
和新機械都運用到了煙花的製造當中。冷光煙花等無煙型、環保型煙.
花也正在加緊開發、研製和推廣。

閱讀全文

與冷煙花發明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