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創造世界奇跡

中國創造世界奇跡

發布時間:2021-06-25 19:19:45

1. 中國一共創造了哪些驚人的奇跡

陝西的秦始皇兵馬俑
洛陽龍門石窟
萬里長城
北京故宮平面圖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從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修建的一座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大型水利工程。該工程採取「引水灌田,分洪減災」的辦法,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因勢利導,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保證了大約三百萬畝良田得到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眾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7,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萬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之稱。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過清、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敦煌石窟
中國甘肅敦煌一帶的石窟總稱。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等。有時也專指莫高窟。莫高窟在今甘肅省敦煌市中心東南25千米的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 ,保存著歷代彩塑2400多尊,壁畫4.5萬余平方米,唐宋木構窟檐5座。洞窟最大者高 40 余米、30 米見方,最小者高不過幾十厘米。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構走廊與棧道相連。壁畫有佛像和佛經故事、佛教史跡、神話等題材,構圖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為泥制彩塑,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國,至清代1000餘年中不斷修建,其塑像、壁畫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歷代佛教藝術的發展,形成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敦煌石窟藝術體系。其中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 中國創造的奇跡是什麼 中國祖先創造了哪些奇跡

中國來在解放前,確實沒有源奇跡可言。不然也就不會產生身邊大部分工具、用品,沒有中國人發明的怪象了。49年之後的整個中國,時時都在奇跡中過日子。為什麼?中國知道了「科學唯物」和「躬誠而為」與先進的差距就是屈辱的全部之後,中國的進步如同發現了新大陸,時時都在不滿足自己的現狀中努力努力在努力中。這個全國共識之下的努力奇跡,不斷的讓世界人改變著對中國人固有的豬狗民族的看法。

3. 中國祖先創造了哪些奇跡

1、萬里長城

長城(The 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2、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

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3、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紙張,很大可能是起源於中國南方,並且和嶺南地區特別是環珠江口周圍6000多年前涌現的豐富的樹皮布文化體系有密切關系。

4、火葯

火葯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葯。

5、活字印刷術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道家學者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過程,通俗易懂,非常詳細。

在他寫於1088年的著作《夢溪筆談》中,將此發明歸於不知名的工匠畢升(990年-1051年)。隨著燒結陶土字元的使用,沈括描述畢升製作字形、撿字排列、印刷、並在印刷後拆解留待後來使用。

4. 中國人創造了哪些奇跡!奇觀!

1、長城

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版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權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2、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3、樂山大佛

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4、龍門石窟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5、三峽大壩

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鎮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5. 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創造了哪些奇跡

創造了以佔世界7%耕地解決佔世界22%人口吃飯問題
研製了"兩彈一星"

抗美援朝戰爭,一國抵抗內聯容合國軍,戰之能勝!使美軍【第一次在非勝利協議上簽字】。

從一窮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經濟體

從幾乎沒有鐵路到全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造了哪些舉世公認的奇跡

1、我們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

中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植根於新中國前30年艱苦卓絕的探索,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不長的時間里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全面展開,充分釋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罕見的中國速度。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00309億元,經濟總量首次站上90萬億元的歷史新台階,穩居世界第二位。

2、我們創造了民生改善的偉大奇跡。

我們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堅持讓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成果。經過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從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邁向全面小康。197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高達7.7億人,到201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萬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

3、我們創造了科技進步的偉大奇跡。

多復變函數論、陸相成油理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成就,高溫超導、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納米科技等基礎科學突破,「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等工程技術成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也為我國成為一個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奠定了重要基礎。當前,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推動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共享經濟井噴式發展。古老的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4、我們創造了制度創新的偉大奇跡。

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制度創新的偉大探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構建起和諧的黨際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優勢結合起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開辟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嶄新道路,等等。新中國70年的制度創新,為人類制度文明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5、我們創造了社會保障體系的偉大奇跡

中國還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截至2018年6月,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25億、1.91億、2.3億。今天,廣大人民群眾過上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7. 現代的中國創造了哪些奇跡

貪官之貪之普遍 古今中外 亘古未有 堪稱人間奇跡 世界第一!

8. 我國經濟不斷增長創造世界奇跡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1978年,我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當時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56美元,當時最貧窮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人均GDP平均數是490美元,我們連它的三分之一都沒達到。中國在1978年底擁有10億的龐大人口,其中81%是農民,文盲眾多,84%的人每天的生活費達不到每人每日1.25美元的國際貧困線標准。而且,當時我們處在一個非常封閉的環境中,進出口貿易中,出口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1%,進口佔5.6%,兩項加起來只有9.7%,也就是說,當時我們90%以上的國民經濟跟世界經濟是不相乾的。就是在這么低的起點上,1978年至2017年的39年間,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9.5%。這樣一個增長速度,在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罕見,而且幾乎超出所有人的預期。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為改革開放提出了一個20年「翻兩番」的目標,即從1981年到20世紀末的20年內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這個目標意味著,中國每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必須達到7.2%。根據當時國際經濟學界流行的「自然增長率」理論,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社會,除了在戰爭破壞以後的恢復期或是大的自然災害破壞的恢復期,可以取得兩三年7%或稍微高點兒的經濟增長外,正常狀況下,很難實現7%的增長。我們現在不是20年平均每年增長7.2%,而是39年平均每年增長9.5%。如果按照39年年均增長7.2%計算,我國現在的經濟規模是1978年的15倍。事實是,我們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長了39年,我國現在的經濟規模是1978年的34倍。
在這40年裡,我國貿易增長也非常迅速。統計顯示,過去39年間,我國進出口貿易年均增長達到14.5%。1978年,貿易總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只有9.7%,現在這一比重已經超過30%。一個國家的開放程度,通常可以用貿易佔GDP的比重來衡量。經濟學界有個術語叫「貿易依存度」。從貿易依存度角度看,在人口超過一億人的大國中,我國的貿易依存度最高。就是在這一經濟快速增長的條件下,2009年我國經濟規模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我國的出口數量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而且出口的產品有很大變化。1978年,我國75%以上的出口產品都是農產品或者農產品消費品。現在97%以上的出口產品都是工業製造品,所以中國在國際上被稱為世界工廠,變成世界製造業的基地。2013年,我國的貿易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

9. 中國創造的奇跡是什麼

制度成功創造中國奇跡

[2299] (2009-10-05)

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和基礎。一個國家的先進與落後,也必然體現在制度競爭的結果之上。如果從這個角度審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我們是不是要得出這樣的結論:制度的成功決定了中國再度復興。

中國在世界范圍的落後和挨打,始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盡管隨後進行了洋務運動,但卻慘敗於葺爾小國日本,舊的東亞體系全面崩潰,隨後便全面淪為西方的殖民地。如果不是西方列強之間的矛盾,中國早已被徹底瓜分(美國二十年代大學課堂上的討論題目是:是否應該瓜分中國?)。中國之失敗顯然在於實行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時代發展需要,是制度之敗。到現在,這一點應該不會有異議。在美國長期生活的孫中山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提出以美國為範本重建中國的制度,並最終於1911年取得成功,終結了晚清七十年的屈辱歷史。然而,在中華民國三十八年間,別說中國再度復興,甚至連國家統一、主權獨立的歷史任務都沒有完成。更可怕的是,反而沿著1840年以降的下滑軌道加速沉淪:國家進一步分裂、國力進一步衰微。其實民國成立不到半年,民國元老章太炎就公開提出「民國亡國論」,實是振聾發聵、遠見卓識。袁世凱稱帝固然有其權力私心,但中華民國不適合中國也是其理由之一。張勛復辟固然和他個人對清王朝的愚忠有關,但同樣也是中華民國的失敗造成的。因此,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也就是歷史的必然。

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已經走過一個甲子,中國在重新贏得獨立和主權之後,也再度崛起成為世界新的強國。不僅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還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到200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已上升到19.2%,比美國高3.5個百分點,比歐元區高6.3個百分點,比日本高11.7個百分點,超過世界所有國家。到今天,中國銀行業早已超過金融帝國美國,全球十大銀行中國位居前三。中國汽車銷售量也超過汽車王國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如果和建國時相比,GDP增長了77倍;外匯儲備高居世界第一,增長了一萬多倍;貿易總量增長2200多倍,躍居世界第一;財政收入則增加1000多倍;人均GDP在人口增長兩倍(從4.5億到13億)的情況下,超過3000美元,增長133倍。不僅經濟如此,社會發展也是成果驚人。文盲率從80%降至3.6%,人均壽命不足35歲增至73歲。基本醫療將在今年覆蓋12億人口。中國的城鎮化率從10.6%提高到45.7%,是全球城鎮化速度的兩倍。這樣的成就,如果不是源於制度成功,還能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一點,就是自由派人士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政法大學蔡定劍教授這樣評價一種制度:「國際上的投資,大的資本的投資,人家要選擇投資環境,不會選擇一個沒有制度保障的國家去投資」。雖然他是在肯定西方的民主制度時說的這番話的,但卻是對任何一種制度模式有效的檢驗標准。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吸引外資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852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全球五百強(這可是十足的大資本)絕大多數都在中國投資設廠。顯然,全球用資本對美國和中國的制度投了贊成票。不過考慮到在中國的投資主體是周期長、流動性差的固定資產投資,而美國更多是短期、風險性高、流動性極強的金融投資,全球對哪一個制度更有信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在我看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還在於超強的糾錯能力。誰都知道中國的決策素來以高效著稱,但糾錯的能力和效率卻往往被人所忽視。新中國六十年,最大的失誤有二:一是三年災荒,二是十年文革。中國糾正這些錯誤一是時間短,分別為三年和十年,二是自我糾錯。這一點和西方的民主制度相比,尤其明顯。美國獨立建國後以立憲的方式實行黑奴制長達百年。廢除黑奴制後,又以法律的名義實行種族隔離長達百年。而黑奴制和種族隔離的廢除與終止,也並非自我糾錯。黑奴制的結束是通過一場代價極高而且慘烈的內戰。北方對南方在戰爭期間甚至實行「殺光、搶光、燒光」的焦土政策。而種族隔離制度則是在黑人此起彼伏的和平與暴力的抗爭方式才獲得的,這期間慘烈的暴動曾震憾全球。

不僅制度上的糾錯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就是政策性的糾錯能力也是天壤之別。中國錯誤批判馬寅初的人口論,導致人口增長失控。但中國意識到錯誤後,立即實行計劃生育,局面迅速得到控制。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雖然也意識到人口高速增長的代價,也曾想嘗試計劃生育政策,但卻屢屢失敗。而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制度。任何政黨想推進計劃生育,都會在大選中敗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口暴漲,並將很快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第一----正如西方所說,這是印度唯一可以超過中國的地方。還有,當中國七十年代末放棄計劃經濟的時候,同樣是實行計劃經濟的印度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後,才於九十年代實行市場經濟,比中國落後十多年,這在一日千里的地球村時代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美國的次貸危機,幾年前就被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發現,但卻不採取任何措施。危機爆發後,他在國會舉行的聽證會這樣辯解:不錯,我是幾年前就知道次貸的危害,可是如果我讓銀行破產、窮人失去住房,國會會批准嗎?一語道出何以失去糾錯能力的制度性原因。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兩房」破產為轉折點。但兩房的問題二十年前就被美國學者(湯姆.斯坦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政府研究中心的經濟學教授)看出,在他的努力下,國會甚至舉行了聽證會。然而,在兩房兩大巨頭的游說下,在聽證會上甚至不允許這位學者講話,後來雖然成立一個委員會,但沒有任何權力的委員會根本無法制衡兩房。直到2007年,這位學者仍然一再撰文呼籲兩房的問題,但最終等來的是危機的全面爆發。

其實西方的制度只所以失去了高效的糾錯能力,只有等到危機爆發才有可能解決,原因可從鄧小平的一句話中尋找到答案:1989年,西方資本曾大舉撤離,鄧小平當時撂下一句狠話:「資本家,資本家,資本回來了,資本家的政府還回不來嗎?」可謂一語道破西方制度的本質。日本京都大學每年都做一個調查;信賴商人的比例為3%,而信賴政治家的比例則為0.3%!美國有一個說謊俱樂部,規定政治家不得參與。因為大家都是業余玩玩的,哪比的了政治人物的專業水準。

如果東西方制度進行對比,我們會發現西方的制度至少有兩個難以解決的困境。一是西方的政策受制於普通的選民----這是道德正確色彩濃厚但卻弊端叢生。選民只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對於事關長遠、全局甚至全球的事務並不關心,也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德國選民素質之高可冠全球,尤其是環保意識。但只要綠黨提出增加燃油稅,綠黨的選票就會大幅減少。德國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國家。美國是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唯一沒有全民醫療保險的國家。近幾十年歷任總統都想將之建立,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奧巴馬這一次以破釜沉舟之勢要取得成功,聲稱為了醫改,他寧可放棄連任,他在國會演講也毫無退路的表示自己將是最後一位醫改闖關總統。然而,既得利益者卻發起了強大的反撲,把他與斯大林、希特勒並列,並扣上要把美國社會主義化的大帽子,現在鹿死誰手仍難預料。至於法國,相同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2005年公投歐盟憲法,盡管是法國人起草的,而且對法國國家利益做了很大關照,但仍被公投拒絕。而實際上,絕大多數選民都沒有讀過歐盟憲法草案,他們只所以投反對票僅僅是對現政府不滿,而不是對歐盟憲法有不同意見。屢屢在危機中拯救過法國的戴高樂,就是在一次事關改革的公投中敗北,而辭去總統職務,徹底離開政壇。當然對於民意的不合理性,西方國家也從制度上進行修補。比如,歐盟憲法公投失敗後,法國新政府就不再通過公投進行表決,而是直接在議會表決通過。大家可能注意到,雖然西方號稱民主和三權分立,但大法官一不是選舉產生,二是採用終身制。原因在於,不是選舉產生,就可以不受民意影響和左右。任期終身制,就可以不受政府控制。但根本目的還是要擺脫民意的制約。盡管有制度上的修補,但當民意走向極端的時候,仍然於事無補。希拉克時代的德維爾潘政府,為解決就業難題,推出CPE法案,以幫助青年人就業(由於法國勞工制度,老闆一旦僱用員工將很難辭退。但卻造成老闆不願僱人的現象。特別是青年人就業相當困難。為此,該法案決定增加老闆的權力。針對青年人僱用前兩年可以辭退)。這樣一個改革幅度不大、針對面也不廣的法案卻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盡管議會通過,總統簽署已成為法律,但民眾卻發起大規模長期的罷工、遊行。最終迫使這項法律做廢。這就是廣場政治的效應。事實上,任何改革都是對利益的調整,總是有人得益有人受損,但國家要看是否整體上有利。但選民只會看自己。這就是票選民主的致命傷。這就是寧可通用破產,魚死網破,民眾也不會同意減少福利、減少工資、共度難關的原因。

二是西方的政治受制於財團。西方的選舉民主,決定了必須有巨額的選舉資金。而唯一有能力提供的只有財團。別看最後是選民在進行投票,實際上投票開始前,資本已經進行了「初選」。那些獲得財團青睞的候選人才可能脫穎而出。勝選後,當然必須進行回報。這也是為什麼,去年華爾街五大投行全軍覆滅,但高盛集團的政治獻金仍然高達數億美元。由於政治力量對資本力量的臣服,從而使得資本處於無監管狀態,不出問題,仍然可以保持繁榮,一出問題就是全局性的、崩潰性的。這也是為什麼可以產生次貸危機,進而可以演變成全球經濟危機。前幾年倒閉的全美第十七大公司安然,是布希總統最大的金主之一,71%的參議員、眾議員能源委員會的23名委員中的19 人接受過安然的資金。就是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的主席也是在安然公司總裁的推薦下才獲得這個職位的。這樣的公司誰還能管的了?直到它自己玩完、徹底毀滅為止。同樣的,這也是為什麼馬多夫居然能夠在美國可以多年撐起一個五百億美元的騙局。他自己在監獄中也一再聲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可以騙這么久。

資本的力量在中國雖然迅速崛起,但仍然臣服於政治權力之下,一旦資本逐利本性惡性發展,政治權力可以迅速解決。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盡管企業本身妄圖收買媒體和當地政府掩蓋真相,但卻在最高政治權力面前碰的粉碎。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美國,必將會是第二個「兩房」。

中國的現行制度如何,從自身取得的成就,從縱向與滿清、民國相比,從橫向與西方相比,都可以得出無容置疑的結論。如果套用西方的話語模式,至少是「最不壞的制度」。也就是制度的成功,才創造了中國的復興這一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文明衰落後再度復興的奇跡。

法國巴黎 宋魯鄭

《聯合早報網

閱讀全文

與中國創造世界奇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