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劉墉的書
文藝理論:
《中國繪畫的符號》(《幼獅文藝》1972)
《詩朗誦團體的建立與演出》(聯合報1981)
《花卉寫生法(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3)
《山水寫生法TheThousandMountains(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4)
《翎毛花卉寫生書(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5)
《唐詩句典(暨分析)》(紐約水雲齋1986)
《白雲堂畫論書法InsideTheWhiteCloudstudio(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7)(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獎助)
《林玉山畫論書法TheRealSpiritofNature(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8)(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獎助)
《中國繪畫的省思》(專欄系列)(中國時報1990)
《藝林瑰寶》(專欄系列)(《財富人生雜志》?1990)
《內在的真實與感動》(聯合報1991)
《中國文明的精神》(三十集二十七萬字)(廣電基金1992)
《屬於這個大時代的麗水精舍》(太平洋文化基金專刊(1995)
畫冊及錄影:
《歐洲藝術巡禮》(中國電視公司播出1977)
《芍葯畫譜》(水雲齋1980)
《ThReaITranquility(英文版錄影帶)》(紐約聖若望大學1981)
《春之頒(印刷冊頁)》(紐約水雲齋1982)
《真正的寧靜(印刷冊頁)》(紐約水雲齋1982)
《(英文版錄影帶)》(紐約海外電視25台播出1987)
《劉墉畫集(中英文版)》(紐約台北水雲齋1989)
《劉墉畫卡(全套三十四張))(水雲齋1993,1994,1995,1996,1997)
有聲書:
《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飛揚(劉墉?劉軒演講專輯)》(台甫德蘭啟智中心?只供義賣?1994)
《這個叛逆的年代(劉墉演講專輯)》(馬來西亞華僑董事會聯合總會?只供義賣?1995)
《在生命中追尋的愛(劉墉演講專輯)》伊甸社會福利基金?只供義賣?1996)
《在靈魂居住的地方》(2005年中國盲文出版社出版,附原聲朗誦CD)
譯作:
《死後的世界(瑞蒙模第原著)》(水雲齋1979)
《顫抖的大地(劉軒原著)》(水雲齋1992)
詩、散文、小說:
《螢窗小語(第一集)》(水雲齋1973)
《螢窗小語(第二集)》(水雲齋1974)
《螢窗小語(第三集)》(水雲齋1975)
《螢窗小語(第四集)》(水雲齋1976)
《螢窗隨筆(詩畫散文集)》(水雲齋1977)
《螢窗小語(第五集)》(水雲齋1978)
《螢窗小語(第六集)》(水雲齋1979)
《螢窗小語(第七集)》
詩畫散文小說集《真正的寧靜》(水雲齋1982)
幽默文集《小生大蓋》(皇冠1984)
《點一盞心燈》《姜花》(水雲齋1986)
《超越自己》《四情》(水雲齋1989)
《創造自己》《紐約客談》(水雲齋1990)
《肯定自己》〈愛就註定了一生的漂泊》(水雲齋1991)
《人生的真相》《生死愛恨一念間》(水雲齋1992)
《冷眼看人生》《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劉軒原著)》《離合悲歡總是緣》(水雲齋1993)
《沖破人生的冰河》《作個飛翔的美夢》《把握我們有限的今生》(水雲齋1994)
《我不是教你詐》《迎向開闊的人生》《在生命中追尋的愛》(水雲齋1995)
《生生世世未了緣》《抓住心靈的震顫》《我不是教你詐②》(水雲齋1996)
《尋找一個有苦難的天堂》《殺手正傳》《在靈魂居住的地方》(水雲齋1997)
《創造雙贏的溝通》(水雲齋·1997)
《攀上心中的巔峰》《我不是教你詐3》《對錯都是為了愛》(水雲齋·1998)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一生能有多少愛》《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面對人生的美麗與哀愁》(水雲齋·1999)
《抓住屬於你的那顆小星星》《愛何必百分百》《把話說到心窩里》《你不可不知的人性2》(水雲齋·2000)
《愛又何必矜持》《我不是教你詐4》《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因為年輕所以流浪》(水雲齋·2001)
《把話說到心窩里2》《不要累死你的愛》《創造超越的人生》(水雲齋·2002)《捕夢網——生命的啟示》(超越·2002)《那條時光流轉的小巷》(散文選集·九歌·2002)《拈花惹草》(2002)
《教你幽默到心田》《母親的傷痕》《愛原來可以如此豁達》《靠自己去成功》《愛不厭詐》(水雲齋·2003)
《點滴在心的處世藝術》《愛,因為抓不住》《點燃快樂的爐火》《平凡一點多好》(後兩本為《螢窗小語》六七改編)(水雲齋·2004)
《花痴日記》《跨一步,就成功》《愛為什麼總矛盾》(水雲齋·2005)
《以詐止詐》(水雲齋·2006)
另外還出版有《藏在故事背後的心靈》(大陸版書名為《不負我心》) 《說話的魅力》 《再試一次就成功》《一生能有多少愛》 《做個積極尋夢的人》
(《靠自己去成功》,《跨一步,就成功》,《再試一次就成功》為成功三部曲)
《我不是教你詐5》 醫療真實面(水雲齋·2007)
《愛要一生的驚艷》《世說心語——劉墉處世秘笈》《世說心語2:
劉墉教育秘笈》《世說心語3-劉墉成功秘笈》(接力出版社·2008)
《奮斗書——劉墉父子談人生》(接力出版社·2009)
《啊啊》(遼寧教育出版社2010)
《尋找心靈深處的感動》2011
《人生百忌》 ( 接力出版社: 2012 )
❷ 《創造超越的人生》閱讀答案是什麼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開羅人的故事:開羅人到遠方找金子,沒有找到;回家後在院子里找到了金子。
2、「我們就乾脆留在開羅,不必去伊斯法罕了嗎」中「留在開羅」的含義是:在原來地方等待,「去伊斯法罕」的含義是:到外面去歷練、探索。
3、本文可以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的內容可以概括為:第一部分:開羅人找金子的故事。第二部分:對開羅人找金子這件事的議論。
4、「沒有那一生的奔波、歷練怎麼得到生命的啟示?」你認為文中得到的生命啟示是:指要鍛煉,要創造超越的人生。
❸ 創造超越人生 閱讀答案
1、用簡要的語言來概括開羅人的故自事:開羅人到遠方找金子,沒有找到;回家後在院子里找到了金子。
2、「我們就乾脆留在開羅,不必去伊斯法罕了嗎」中「留在開羅」的含義是:在原來地方等待,「去伊斯法罕」的含義是:到外面去歷練、探索。
3、本文可以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的內容可以概括為:第一部分:開羅人找金子的故事。第二部分:對開羅人找金子這件事的議論。
4、「沒有那一生的奔波、歷練怎麼得到生命的啟示?」你認為文中得到的生命啟示是:指要鍛煉,要創造超越的人生。
❹ 創造超越的人生閱讀答案
1.目的就是為了由此引出自己要說的一個道理。
2.只要合情合理即可。示例:!我怎麼到了這個烏七八糟的地方,臟亂不堪,又不安全,我怎麼能就相信了那個子虛烏有的夢呢?」
3.不是。因為他不去伊斯法罕就不會知道自己家後院埋著金幣。
4.太陽位於地平線的地方。
5.要想創造超越的人生,就必須經受奔波與歷練。
6.不是。人從起點出發的時候,他一無所有、一無所知,但他到達終點的時候,他因為豐富的人生閱歷而懂得了許多。
7.要創造超越的人生,人就必須經歷許多磨難,就必須盡自己的努力,不放棄任何一個平凡的過程,這樣當我們站在人生的終點上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就會驚喜地發現:我們的人生是輝煌的。
❺ 劉墉有哪些作品
劉墉的著作
: 《死後的世界(瑞蒙模第原著)》(水雲齋?1979) 《顫抖的大地(劉軒原著)》(水雲齋?1992)
: 《螢窗小語(第一集)》(水雲齋?1973) 《螢窗小語(第二集)》(水雲齋?1974) 《螢窗小語(第三集)》(水雲齋?1975) 《螢窗小語(第四集)》(水雲齋?1976) 《螢窗隨筆(詩畫散文集)》(水雲齋?1977) 《螢窗小語(第五集)》(水雲齋?1978) 《螢窗小語(第六集)》(水雲齋?1979) 《螢窗小語(第七集)》《真正的寧靜(詩畫散文小說集)》(水雲齋?1982) 《小生大蓋(幽默文集)》(皇冠?1984) 《點一盞心燈》《姜花》(水雲齋?1986) 《超越自己》《四情》(水雲齋?1989) 《創造自己》《紐約客談》(水雲齋?1990) 《肯定自己》〈愛就註定了一生的漂泊》(水雲齋?1991) 《人生的真相》《生死愛恨一念間》(水雲齋?1992) 《冷眼看人生》《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改寫?改寫?劉軒原著)》《離合悲歡總是緣》(水雲齋?1993) 《沖破人生的冰河》《作個飛翔的美夢》《把握我們有限的今生》(水雲齋?1994) 《我不是教你詐》《迎向開闊的人生》《在生命中追尋的愛》(水雲齋?1995) 《生生世世未了緣》《抓住心靈的震顫》《我不是教你詐②》(水雲齋?1996) 《尋找一個有苦難的天堂》《殺手正傳》《在靈魂居住的地方》(水雲齋?1997) 《創造雙贏的溝通》(水雲齋·1997) 《攀上心中的巔峰》《我不是教你詐3》《對錯都是為了愛》(水雲齋·1998)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一生能有多少愛》《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面對人生的美麗與哀愁》(水雲齋·1999) 《抓住屬於你的那顆小星星》《愛何必百分百》《把話說到心窩里》《你不可不知的人性2》(水雲齋·2000) 《愛又何必矜持》《我不是教你詐4》《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因為年輕所以流浪》(水雲齋·2001) 《把話說到心窩里2》《不要累死你的愛》《創造超越的人生》(水雲齋·2002)《捕夢網——生命的啟示》(超越·2002)《那條時光流轉的小巷》(散文選集·九歌·2002)《拈花惹草》(2002) 《教你幽默到心田》《母親的傷痕》《愛原來可以如此豁達》《靠自己去成功》《愛不厭詐》(水雲齋·2003) 《點滴在心的處世藝術》《愛,因為抓不住》《點燃快樂的爐火》《平凡一點多好》(後兩本為《螢窗小語》六七改編)(水雲齋·2004) 《花痴日記》《跨一步,就成功》《愛為什麼總矛盾》(水雲齋·2005) 《以詐止詐》(水雲齋·2006) 另外還出版有《藏在故事背後的心靈》(大陸版書名為《不負我心》) 《說話的魅力》 《再試一次就成功》 《一生能有多少愛》 《做個積極尋夢的人》 (《靠自己去成功》,《跨一步,就成功》,《再試一次就成功》為成功三部曲) 《我不是教你詐5》 醫療真實面(水雲齋·2007) 《愛要一生的驚艷》《世說心語——劉墉處世秘笈》《世說心語2: 劉墉教育秘笈》《世說心語3-劉墉成功秘笈》(接力出版社·2008) 《奮斗書——劉墉父子談人生》(接力出版社·2009) 《啊啊》(遼寧教育出版社2010)
❻ 創造超越的人生 閱讀答案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開羅人的故事:開羅人到遠方找金子,沒有找到;回家後在院子里找到了金子。
2、「我們就乾脆留在開羅,不必去伊斯法罕了嗎」中「留在開羅」的含義是:在原來地方等待,「去伊斯法罕」的含義是:到外面去歷練、探索。
3、本文可以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的內容可以概括為:第一部分:開羅人找金子的故事。第二部分:對開羅人找金子這件事的議論。
4、「沒有那一生的奔波、歷練怎麼得到生命的啟示?」你認為文中得到的生命啟示是:指要鍛煉,要創造超越的人生。
❼ 如何創造超越的人生
積極的人生意味著你要創造自己,肯定自己並超越自己。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個埃及古老的傳說——有個開羅人,一天到晚想發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一夜,他夢見從水裡冒出一個人,渾身濕淋淋的,一張嘴,吐出一個金幣,並且對開羅人說:「你想發財嗎?有成千上萬的金幣正等著你呢。」
開羅人急著問:「在哪裡?在哪裡?我當然想發財,
我都想得快發瘋了。」
「好,」那吐金幣的人說,「想發財,你就得去伊斯法罕,只有到那裡才能找到金幣。」說完就不見了。
開羅人醒過來,輾轉反側,再也睡不著:「天哪!伊斯法罕遠在波斯啊。我到底去不去呢?去,我必須穿越阿拉伯半島,經波斯灣,再攀上扎格羅斯山,才到得了那山巔之城。我很可能死在半路,」開羅人想,「但是不去,我這輩子大概就發不了財了。」
去,他不見得一定能發財,誰能相信夢里的事?但是不去,他必定會悔恨。
經過幾天思想斗爭,開羅人還是決定冒險。而且,他決定隻身前往。
千山萬水我獨行。開羅人千里跋涉,歷經了許多艱難險阻,終於風塵僕僕地到達了「山巔之城」伊斯法罕。
天哪!伊斯法罕不但窮困,而且正鬧土匪,開羅人隨身帶的一點值錢的東西都被土匪搶走了。
當地的警衛總算把土匪趕跑,發現奄奄一息的開羅人,喂他吃東西、喝水,把開羅人救活。
「看樣子,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警衛隊長說。
「我從開羅來。」
「什麼?開羅?你從那麼遠,那麼富有的城市,到我們這鳥不生蛋的伊斯法罕來干什麼?」
「因為我夢見神對我啟示,到這里來可以找到成千上萬的金幣。」開羅人坦白地說。
警衛隊長大笑了起來:「笑死我了,我還常做夢,我在開羅有個房子,後面有7棵無花果樹和一個日晷,日晷旁邊有個水池,池底藏著好多金幣呢!真是胡說八道,快滾回你的開羅吧,別到伊斯法罕來說夢話了!」
開羅人衣衫襤褸,一無所有地回到了開羅,鄰居看他的可憐相,都笑他瘋了。
但是,回家沒幾天,他成為開羅最有錢的人。
因為那警衛隊長說的7棵無花果樹和水池,正在他家的後院。
他在水池底下,挖出成千上萬的金幣。
開羅人有沒有白去伊斯法罕這一遭?
當然沒有。雖然金幣就在他自己家裡,但是他不去,就不會知道。
我們的一生不也是這樣嗎?你確實會聽見老人說:
「人生不過如此,一轉眼就過了。」
我們的一生好像四季,也彷彿一天,春天與秋天同樣是太陽移到赤道的位置,日出與日落同樣是太陽位於地平線的地方。
當我們老的時候,體力差了、記憶力差了,我們的動作變得像是幼兒,用的詞語愈來愈簡單。有一天,我們吃不動了,只能吸流質的食物,確實好像回到了嬰兒時期。
問題是,秋天畢竟不是春天,日落畢竟不是日出。
難道就因為我們有一天會死,就因為知道有一天自己會看開一切,我們在少年時就不必努力,我們就乾脆留在開羅,不必去伊斯法罕了嗎?
沒有春發、夏榮,怎麼會有秋天的豐收?
沒有那一生的奔波、歷練,怎麼得到生命的啟示?
如同沒有警衛隊長的一番話,開羅人如何知道財富居然就在自己的後院?
不錯,「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一天,我們會發現「道不遠人,就在身邊」。會頓悟,其實這一生所追的不過是個虛幻。
只是,能悟到虛幻,就是一種實在。你不尋找,如何找到?你不困惑,如何頓悟?
正因為年輕,所以我們要把握這沖力,把握這浪漫,多看多學,以不辜負上天賜給我們的青春。我們要做駱駝,超越與生俱來的惰性,忍著不吃、不眠、不懈怠,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也就因為我們達到了目標,所以要好好實現少年時的夢想,在人類歷史中,留下屬於我們的腳印,創造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東西。
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東西,必然是承先啟後的,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站在古人的肩上高瞻遠矚,而不是頂著古人的頭顱作為標榜。
「承先」是我們學到的傳統,「啟後」是我們自我的創造。因為,凡只會守成、師古的人,再成功都算不得獅子,只稱得上是只會吃苦的駱駝。
由於醫學的進步,上個世紀初,平均50歲的壽命,今天已經延長到近80歲;再過50年,更可能增加到130歲。
所以,過去幾千年,古聖先賢思考的模式和價值觀都可能得改變了。過去50歲的人已是「半百老翁」,而今正是「春秋鼎盛」;過去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常講「人生七十方開始」;過去50歲的學者,已經教我們「放下」,今天50歲的我們,卻可能正要「拿起」。而且正要走下這個山頭,去攀登另一個山頭。
生命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當下」,因為一切古往今來,都是由「當下這一瞬間」累積的,不把握當下,就不能創造永恆。
人生是要積極超越與創造,才能被肯定的。我們的一生,都在尋找,尋找生命的道理,尋找我們自己的定位。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的那一刻,由「望盡天涯路」到「走向天涯路」,我們都在找。
然後,找到了,我們為那理想「衣帶漸寬終不悔」。盡我們的力量,把今生的理想實現。
最後,我們人老,如同秋天,是豐收也是凋零的季節,因為每個成熟的生命,像成熟的果實,都得告別枝頭。經歷了積極的一生——超越自己,使我們不再是初生的自己,我們得到了精進;創造自己,使我們沒有白來,我們有了自己的下一代,且為下一代鋪了路;肯定自己,我們回首前塵,歷歷在目,有好的、有壞的、有悔的、有悟的,我們做完了這一生的功課。只有「不負生」的人,能夠坦然地「面對死」。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❽ 創造超越的人生 閱讀答案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開羅人的故事:開羅人到遠方找金子,沒有找到;回家後在院子里回找到了金答子。
2、「我們就乾脆留在開羅,不必去伊斯法罕了嗎」中「留在開羅」的含義是:在原來地方等待,「去伊斯法罕」的含義是:到外面去歷練、探索。
3、本文可以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的內容可以概括為:第一部分:開羅人找金子的故事。第二部分:對開羅人找金子這件事的議論。
4、「沒有那一生的奔波、歷練怎麼得到生命的啟示?」你認為文中得到的生命啟示是:指要鍛煉,要創造超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