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編寫草本綱目
祖沖之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的第七位
華佗製成麻沸散
張衡發明地動儀
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Ⅱ 古代四大發明家的名字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家的名字分別是張衡 、蔡倫、畢升、杜詩。
1、畢升
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2、蔡倫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先搗製成漿,取膜而去水,後晾乾,而製成紙。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3、張衡
東漢時期,也就是距今約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動運轉的大型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在東漢的京都洛陽製造成功。
相隔二十年後(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陽的又一台儀器――「候風地動儀」,准確地報告了西方千里之外發生的地震。這標志著人類開始了用儀器記錄研究地震的新紀元。
4、杜詩
東漢機械工程家。字君公。河南汲縣(今河南)人。光武帝時,為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陽太守時,創造水排(水力鼓風機),以水力傳動機械,使皮製的鼓風囊連續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鑄造農具,用力少而見效多。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張衡
網路-畢升
網路-蔡倫
網路-杜詩
Ⅲ 古代發明家的名字和他們的發明
1、畢升——活字印刷術
畢升(約971-1051)湖北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
宋初為杭州書肆刻工。宋慶歷年間(1041—1048),他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這一技術未及推廣,畢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為沈括家人收藏,事跡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
活字印刷術具有一字多用、重復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時省力、節約材料等優點,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是印刷技術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對後世印刷術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與指南針、火葯、造紙術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1990年在湖北英山縣發現畢升墓碑。
Ⅳ 古代發明造船的人叫什麼名字誰知道
折疊新石器的獨木舟和筏
竹筏
早在新石器時代(約10000年--4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廣泛使用了獨木舟和筏,並以其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走向海洋,為我國的航海業奠定了基礎。據考證,筏,舟船發明以前出現的第一種水上運載工具,就是新石器時期我國東南部的百越人發明的。
折疊秦漢時期的造船高峰
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峰。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南方的戰爭中組織過一支能運輸50萬石糧食的大船隊。據古書記載,秦始皇曾派大將率領用樓船組成的艦隊攻打楚國。統一中國後,他又幾次大規模巡行,乘船在內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
折疊漢朝樓船
樓船
到了漢朝,以樓船為主力的水師已經十分強大。據說打一次戰役,漢朝中央政府就能出動樓船2000多艘,水軍20萬人。艦隊中配備有各種作戰艦只,有在艦隊最前列的沖鋒船"先登",有用來沖擊敵船的狹長戰船"蒙沖",有快如奔馬的快船"赤馬",還有上下都用雙層板的重武裝船"檻"。當然,樓船是最重要的船艦,是水師的主力。樓船是漢朝有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發展也是造船技術高超的標志。
折疊三國造船業發達之地
秦漢造船業的發展,為後世造船技術的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國時期孫吳所據之江東,歷史上就是造船業發達的吳越之地。吳國造的戰船,最大的上下五層,可載3000名戰士。以造船業見長的吳國在滅亡時,被晉朝俘獲的官船就有5000多艘,可見造船業之盛。到南朝時,江南已發展到能建造1000噸的大船。為了提高航行速度,南齊大科學家祖沖之(公元429年-500年)"又造千里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里"(《南齊書》卷五二)。它是裝有槳輪的船舶,稱為"車船"。這種船利用人力以腳踏車輪的方式推動船的前進。雖然沒有風帆利用自然力那樣經濟,但是這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為後來船舶動力的改進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造船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折疊唐宋時期的造船高峰
唐宋時期為我國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時期。我國古代造船業的發展自此進入了成熟時期。秦漢時期出現的造船技術,如船尾舵、高效率推進工具櫓以及風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這個時期得到了充分發展和進一步的完善,而且創造了許多更加先進的造船技術。隋朝是這一時期的開端,雖然時間不長,但造船業很發達,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龍舟。隋朝的大龍舟採用的是榫接結合鐵釘釘聯的方法。用鐵釘比用木釘、竹釘聯結要堅固牢靠得多。隋朝已廣泛採用了這種先進方法。
到了唐宋時期,無論從船舶的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體現出我國造船事業的高度發展。具體來說,這一時期造船業的特點和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船體增大、結構合理
船隻越大,製造工藝也就越加復雜。唐朝內河船中,長20餘丈,載人六七百者已屢見不鮮。有的船上居然能開圃種花種菜,僅水手就達數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見。宋朝為出使朝鮮建造了"神舟",它的載重量竟達1500噸以上。有的大海船載重數萬石,舵長達三-五丈。唐宋時期建造的船體兩側下削,由龍骨貫串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約為10∶1,船底呈V字形,也便於行駛。
造船數量不斷增多
唐宋時期造船工場明顯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宣城)、潤(鎮江)、常(常州)、蘇(蘇州)、湖(湖州)、揚(揚州)、杭(杭州)、越(紹興)、台(臨海)、婺(金華)、江(九江)、洪(南昌)以及東方沿海的登州(煙台)、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廣州等地。這些造船基地設有造船工場,能造各種大小河船、海船、戰艦。唐太宗曾以高麗不聽勿攻新羅諭告,決意興兵擊高麗。命洪、饒(江西鄱陽)、江三州造船400艘以運軍糧。又命張亮率兵四萬,乘戰艦500艘,自萊州(山東掖縣)泛海取平壤。可見唐朝有極強的造船能力。到了宋朝,東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間的造船工場。每年建造的船隻越來越多,僅明州(浙江寧波)、溫州兩地就年造各類船隻600艘。吉州(江西吉安)船場還曾創下年產1300多艘的記錄。
造船工藝越來越先進
唐朝舟船已採用了先進的釘接榫合的聯接工藝,使船的強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經開始使用船塢,這比歐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還能根據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製造出船的模型,並進而能依據畫出來的船圖,再進行施工。歐洲在16世紀才出現簡單的船圖,落後於中國三四百年。宋朝還繼承並發展了南朝的車船製造工藝。車船是一種戰船,船體兩側裝有木葉輪,一輪叫做一車,人力踏動,船行如飛。南宋楊幺起義軍使用的車船,高二三層,可載千餘人,最大的有32車。在與官軍作戰時,楊幺起義軍的車船大顯了威風。古代船舶多是帆船,遇到頂風和逆水時行駛就很艱難,車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這些困難。它是原始形態的輪船。
折疊明朝的造船高峰
明朝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達到了第三個高峰。由於元朝經辦以運糧為主的海運,又繼承和發展了唐宋的先進造船工藝和技術,大量建造了各類船隻,其數量與質量遠遠超過前代。元朝初期僅水師戰艦就已有17900艘。元軍往往為一個戰役就能一舉建造幾千艘戰船。此外還有大量民船分散在全國各地。元朝時,阿拉伯人的遠洋航行逐漸衰落,在南洋、印度洋一帶航行的幾乎都是中國的四桅遠洋海船。中國在航海船舶方面居於世界首位,它的性能遠遠優越於阿拉伯船。元朝造船業的大發展,為明代建造五桅戰船、六桅座船、七桅糧船、八桅馬船、九桅寶船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迎來了我國造船業的新高潮。
據一些考古的新發現和古書上的記載,明朝時期造船的工場分布之廣、規模之大、配套之全,是歷史上空前的,達到了我國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場有南京龍江船場、淮南清江船場、山東北清河船場等,它們規模都很大。明朝造船工場有與之配套的手工業工場,加工帆篷、繩索、鐵釘等零部件,還有木材、桐漆、麻類等的堆放倉庫。當時造船材料的驗收,以及船隻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這樣雄厚的造船業基礎,才會有明朝的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遠航壯舉。
總之,在經過秦漢時期和唐宋時期兩個發展高峰以後,明朝的造船技術和工藝又有了很大的進步,登上了我國古代造船史的頂峰。明朝造船業的偉大成就,久為世界各國所稱道,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只是到歐洲資本主義興起和現代機動輪船出現以後,我國在造船業上享有的長久優勢,才逐漸失去。
Ⅳ 求中國古代發明一覽表(只要發明者的名字和朝代)
前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有陶窯及模製的陶器。
前3200年,中國炎黃時代。
前2050年,中國夏朝建立。
前1200年,中國用蠶絲織絲絹。
前1200年,中國殷商青銅(銅錫合金)冶鑄技術已達成熟階段。
前1066年-前221年,中國周朝。
前770-前476,中國春秋時代。
前770年,中國已會鑄鐵。
前722年,中國開始用干支記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記載了磁石。
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即後來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5世紀,中國的《周禮》中記載了用金屬凹面鏡從太陽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戰國時代。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發現小孔成像。
前350年,中國戰國時代的甘德、石申編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250年,中國戰國末年《韓非子》一書中有用「司南」識別南北的記載。
前221-前206,秦朝。
前206-公元220年,漢朝。
前2世紀,劉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記載用冰作透鏡,用反射鏡作潛望鏡。
前2世紀,中國西漢用絲麻纖維紙。
1世紀,中國的《漢書》記載尖端放電。
105年,中國東漢時蔡倫造紙。
132年,中國東漢時張衡發明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地震的儀器地動儀。
220-581年,三國兩晉南北朝。
3世紀初,中國漢末華佗發明麻醉劑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
3世紀,中國魏晉時期的劉徽提出割圓術,得圓周率為3.1416 。
5世紀,中國南北朝時南朝的祖沖之(429-500)算出圓周率的值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581-618年,隋朝。
7世紀,中國唐朝已採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國南宮說等人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火葯。
960-1279年,宋朝。
11世紀,中國宋代沈括寫成《夢溪筆談》一書。
1041年,中國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早於西方400年,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
1054年,中國《宋史》記載了一次超新星爆發,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超新星爆發的文字記載。該超新星的殘骸形成了現在所見的蟹狀星雲。
1231年,中國宋朝人發明「震天雷」,充有火葯,可用投擲器射出,是火炮的雛形。
1259年,中國南宋抗擊金兵時,使用一種用竹筒射出子彈的火器,是火槍的雛形。
1279-1368年,元朝。
14世紀中前葉,中國開始應用珠算盤。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國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596年,中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出版,書中記有葯物1892種,是重要的科學典籍。
1637年,中國明朝的宋應星完成「天工開物」,總結了中國工農業生產技術。
參考資料:http://www.wenganred.com/forum/view.asp?id=125
Ⅵ 古代發明字的人叫是誰
cāng jié 倉頡,史皇氏,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版造字的史權官,被尊為「造字聖人。」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類從此由蠻荒歲月轉向文明生 倉頡
[1]活。 據《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君守》載:蒼頡,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中華文字始祖,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生於陝西省白水縣楊武村鳥羽山(另一說山西臨汾人)。享年110歲,為軒轅黃帝左史官。我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 首創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於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這就是現在的「穀雨」節氣。倉頡去世後,當地百姓在其墓葬處修有廟宇,並將這里的村莊取名為「史官村」。
Ⅶ 原始人的生活紀錄片名字
原始人的生活《史前一萬年》《人類進化史詩》法國電影《智人》又名《人類國家地理 科學看武術3:師法動物國家地理 謎中謎3:漢朝睡美人國家地理 絲路自然超體驗:西藏國家地理 唐代寶船之謎國家地理 透視內幕.中國少林寺國家地理 外賣旅行團.中國大城市國家地理 偉大傳奇再現:鄭和下西洋國家地理 偉大工程巡禮: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地理 偉大工程巡禮: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國家地理 偉大工程巡禮.中國北京水立方國家地理 偉大工程巡禮:中國橋梁國家地理 偉大工程巡禮:中國終極港口國家地理 武術大觀:功夫武僧國家地理 亞洲真風貌:奪命武器國家地理 亞洲真風貌:神鵰計畫國家地理 亞洲真風貌:贗品王國國家地理 亞洲真風貌:中國小鬼營國家地理 珍古德中國行國家地理 中國出品:大自然挑戰者-中國激浪旅程國家地理 中國歷險記:入境隨俗國家地理 中國歷險記:三峽大壩國家地理 中國歷險記:絲路國家地理 中國馬戲秀:冰上特技國家地理 中國馬戲秀:雜技大賽國家地理 中國西安古城Discovery 1421年中國發現新大陸Discovery 打撈千年中國寶船Discovery 非凡奧運:最後倒數Discovery 格鬥全天下:中國Discovery 功夫巨星李小龍Discovery 海上霸主:鄭和下西洋Discovery 荒野求生秘技第四季:中國Discovery 建築奇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Discovery 建築奇觀:杭州灣大橋Discovery 建築奇觀:中國國家大劇院Discovery 建築奇觀:中國青藏鐵路Discovery 聚焦中國:春城別樣相親會Discovery 聚焦中國:火車王國Discovery 聚焦中國:舞動中國Discovery 李小龍之截拳道Discovery 六十分鍾看亞洲:中國英語熱Discovery 龍在武當Discovery 秦始皇:帝國開創者Discovery 人文地圖之中國Discovery 商朝古都 Discovery 少林武僧到歐洲Discovery 台灣采風:美食文化Discovery 台灣采風:熱鬧祭典Discovery 先人的智慧:古中國人Discovery 亞洲玄秘世界:神秘目擊事件Discovery 亞洲玄秘世界:中國Discovery 飲食大中華:天賜珍饈Discovery 飲食大中華:智慧結晶Discovery 中國古發明Discovery 中國七大奇觀:北京紫禁城Discovery 中國七大奇觀:湖北武當山Discovery 中國七大奇觀:樂山大佛Discovery 中國七大奇觀:秦皇陵兵馬俑Discovery 中國七大奇觀:石寶寨古剎Discovery 中國七大奇觀:萬里長城Discovery 中國三峽大壩Discovery 中國通訊長城Discovery 中國萬里長城Discovery 中國西南部Discovery 中國小皇帝管訓學校Discovery 中國新世紀:大眾湯包Discovery 中國新世紀:夢尋深圳Discovery 中國新世紀老北京叫Discovery 中國新世紀蒙語歌新使者Discovery 中國新世紀之綠色長城Discovery 中國絮語:足球的起源Discovery 中國懸棺之謎Discovery 中國中部Discovery 中華滿漢Discovery 中華滿漢全席Discovery 勇闖天涯.中國東南部BBC 中國人要來了BBC 世界八十園林 中國和日本BBC 美麗中國最後的香格里拉(美麗神奇)秦始皇兵馬俑(氣勢如虹)中國建築哲學中國美食:第1集:永遠的傳承中國藝術大觀:1水墨意境中國藝術大觀:2建築哲學中國藝術大觀:3陶瓷之迷的起源》猩球崛起
Ⅷ 有部電視劇從現代穿越到古代後發明衛生巾等等叫什麼名字
叫《唐朝好男人》。
《唐朝好男人》是由樂視網出品,孫愷凱執導,沙楓編劇,張鈞涵、殷旭、戰菁一、張予曦等主演的網路穿越劇。
該劇講述穿越者王子豪在唐高宗時代的生活,充滿幽默與浪漫。他憑借超越當時社會千多年的見識,將香水、足球隊、釀酒、火葯、造紙等一系列發明革新在唐朝發揚光大,從而混得風生水起。情感方面,王子豪發現穿越之後居然有了一位已結婚三年的妻子,還有一位尚未行禮的小妾,地下情人隨後也出現了等等充滿勵志色彩的傳奇故事。
Ⅸ 請問有一本小說,穿越的,講一個女的穿越古代發明高跟鞋吊帶衫,這本小說叫什麼名字
請麻煩再詳細一點畢竟發明吊帶衫的不止這一個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