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黑火葯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中國至遲於公元808年發明了黑火葯,10世紀用於軍事,作為武器中的傳火葯、發射葯及燃燒、爆炸裝葯,在武器發展史上起了劃時代的作用。黑火葯最初以葯包形式置於箭頭射出,或從拋石機拋出。
13世紀中國創造了可發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槍」,子窠是最原始的子彈。隨後有了銅和鑄鐵的管式火器,用黑火葯作為發射葯。13世紀火葯及火器技術經阿拉伯傳至歐洲。13世紀後半葉歐洲應用了火葯和火器。
Ⅱ 是誰制出了黑火葯
製造出來黑火葯的人是中國人的老祖宗之一,後代子孫們都知道使用火葯但時間長了缺都忘記了是那個老祖發明了火葯,但一些了解歷史的人確知道研究發明黑火葯的人一定是一個會煉丹的道士,是他煉丹中發明了火葯。
Ⅲ 黑火葯啥前發明的。
第一位是東晉人葛洪。據《晉書·葛洪傳》,葛洪是著名煉丹家、醫葯學家,一生著作頗豐,有《抱朴子》內外篇、《神仙傳》、《肘後方》等。說他發明了火葯,依據是其《抱朴子·內篇》中的「以硝石化為水乃凝之」一語。這里的硝石就是製造火葯最重要的原料:先用硝石將雄黃化為水,再凝固,製取長生葯。硝石和雄黃混合劑遇高溫或撞擊會爆炸,這不就是火葯么!接著,葛洪又提出了「或以三物煉之」一說,這三物就是硝石、豬大腸(玄胴腸)、松脂,與雄黃一起煉丹葯。現代科學試驗證實,如此這般煉丹時,如果加熱到350℃至400℃,就會發生爆炸起火。但葛洪這是「水煉」,而非常規的「火煉」,令人懷疑其是否真的發現了火葯。
第二位是南朝梁人陶弘景。據《梁書·陶弘景傳》,與葛洪一樣,陶弘景也是著名煉丹家、醫葯家,著有《本草經集注》、《真靈位業圖》等。《本草經集注》記載:「如握鹽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雲是真硝石也。此又雲一名芒硝,今芒硝乃是煉朴硝作之。」從所記來看,陶弘景已進行了相關的試驗活動,但其初衷也不是為了提取火葯,而是煉不老丹葯。
第三位是隋唐人孫思邈。新舊《唐書》中對孫思邈都有傳記,他是隋唐時著名煉丹家、醫葯學家,有「葯王」之譽,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孫思邈在煉丹過程中,將硫黃、硝石、木炭混合製成葯粉,這種葯粉不就是火葯么?具體文字見於其《丹經內伏硫黃法》一文。但據宋孟要甫輯錄的《諸家神品丹法》一書,「內伏硫黃法」並非孫思邈的專利,另外還有「黃三官人伏硫黃法」、「伏火硫黃法」等兩種。另有學者考證,《丹經內伏硫黃法》甚至根本就不是孫思邈所寫。
這三位名人之所以被視為疑似發明人是因為古代煉丹家很多,遠不只他們三人,如東漢人魏伯陽、唐朝人陳少微等,都可能發現了火葯。鑒於此,學術界至今仍稱是「古代中國的煉丹家發明了火葯。
Ⅳ 中國古代火葯的發明者是誰
火葯不是歷史上個別人物的發明,它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從認識硝、硫性質,發現起火現象,到應用於軍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唐初的名醫兼煉丹家孫思邈在「丹經內伏硫磺法」中記有:硫磺、硝石各二兩,研成粉末,放在銷銀鍋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鍋子在坑裡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實。把沒有被蟲蛀過的三個皂角逐一點著,然後夾入鍋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燒焰火。等到燒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來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還沒冷卻,取入混合物,這就伏火了。
火葯不能解決長生不老的問題,又容易著火,煉丹家對它並不感興趣。火葯的配方由煉丹家轉到軍事家手裡,就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葯。
火葯的最初使用並非在軍事上,而是在宋代諸軍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 ——葯發傀儡。宋代演出「抱鑼」、「硬鬼」、「啞藝劇」等雜技節目,都運用剛剛興起的火葯製品「爆仗」和「吐火」等,以製造神秘氣氛。宋人同時也以火葯表演幻術,如噴出煙火雲霧以遁人、變物等,以收神奇迷離之效。
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Ⅳ 孫思邈發明的黑火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最大貢獻是什麼
孫思邈精通中醫葯,被唐太宗封為葯王,後人更尊他為葯王菩薩。
他發明的黑火葯成就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葯」
Ⅵ 我國發明的火葯通常被稱為黑火葯是用什麼
據史書記載,我國古代的煉丹家在長期的煉制丹葯過程中,發現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夠燃燒爆炸,由此誕生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葯。
Ⅶ 黑火葯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時生成硫化鉀
木炭、硫磺、硝石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硫化鉀、氮氣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S+3C+2K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