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外星人創造月球

外星人創造月球

發布時間:2021-06-25 14:42:38

Ⅰ 月亮是外星人做的一個人造衛星

肯定不是 月球誕生之謎

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科學界這是一個大有爭議的問題,目前大致有三種理論。

「俘虜」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原是一顆流星,當它在宇宙空間漫無邊際飛行時,偶然進入地心引力范圍,受到地球引力的約束,因而才意外地納入了地球軌道。不過,近幾年來,有不少人引用天體力學來反對這一說法。

「分裂」理論:持這一說法的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從一片熾熱旋轉的雲狀物包圍著的地球中分裂出來的,因而月球是地球的「孩子」。然而從「阿波羅」號宇宙飛船上幾次帶回來的資料表明,月球和地球的組成成分卻是大不相同的。

「碰撞」理論:該理論認為,約45億年前,一個比火星更大的行星,以每小時4000公里的飛行速度猛然撞擊早期的地球,力度如此之大,以致這個行星的鐵質核一直撞到了我們地球的中心。碰撞結果是產生巨大爆炸,伴隨有6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地球在爆炸的沖擊下變了形,這個採取「自殺行為」的巨大天體的大部分與地球融合,只有一部分作為熾熱的蒸汽與其他碎片一道洶涌地噴射入外層空間,後來這些蒸汽冷卻下來並凝固成塵埃,塵埃與其他碎片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核,這個核後來凝聚成團,我們的鄰居——灰色的月球從此誕生了。

科學家們正藉助於新型的超級計算機來模擬宇宙空間所發生的這一奇特碰撞,以求驗證該理論。

月球起源新說

月球來自哪裡?這是一個人們在不斷探求的問題,近年來,隨著行星演化理論的飛躍發展以及現代電腦技術的廣泛應用,又出現了一種月球起源的新學說,叫做新俘獲說。

從行星演化看月球起源

近幾年來,科學家們以現代行星演化理論為基礎,用計算機計算了在太陽系形成的初期,作用於太陽、地球、月亮三者之間的力以後,得出了一種新的月球起源學說。科學家們認為,月球是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在地球的引力范圍內被地球所俘獲的;而這種現象在當時又是極為普遍的現象。這種新學說,即所謂新俘獲說。

新俘獲說與過去的舊俘獲說不同。舊說僅從地球引力來考慮月球起源;而新說是從整個太陽系行星形成過程來研究月球起源的。新說認為太陽系九大行星及若干衛星,包括月球在內,都起源於原始太陽系星雲。原始太陽系星雲是46億年前在原始太陽周圍形成的一片薄圓盤狀星雲。星雲中含有固體微粒子。大量微粒子逐漸集聚在星雲赤道平面上,形成一片很薄的固體粒子層,隨著微粒子密度的加大,自身引力也越來越強,到一定程度其穩定性便遭到破壞,粉碎成半徑為5公里左右的很多小天體,即小行星。整個太陽系起初是由約一兆個小行星構成的。無數小行星在星雲氣體中圍繞太陽旋轉,互相碰撞,逐漸凝聚成長,形成大小不同的行星。我們的地球就是這樣,大約經過一千萬年才長成現在這么大的。

行星是在星雲氣體中成長的。地球的幼年時期周圍覆蓋著濃厚的星雲氣體,這種氣體叫做原始大氣。由於當時太陽活動特別激烈,強大的太陽風逐漸吹散原始大氣,後來包圍地球的原始大氣也逐漸稀薄,飄散掉。

月球也起源於原始太陽系星雲,與地球演化過程大體相同。月球是在地球剛到成年,原始大氣開始逸散之際飛近地球引力圈的,這樣便成了地球的俘虜。

俘獲月球的四種力

月球進入地球引力圈後,受到很多力的作用才留在衛星軌道上繞行。俘獲月球主要有四種力,即地球引力、太陽引力、潮汐力和原始大氣的阻力。

一般來說,飛進地球引力圈的小天體,包括月球在內受到最大的力就是地球引力。然而,僅有地球引力,俘獲後的小天體軌道未呈橢圓形。地球引力加上太陽引力之後,使小天體軌道有了改變。在地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進入地球引力圈內的小天體的軌道也不完全是橢圓形的,而且飛行若干周之後必然脫離引力圈跑掉,不可能留在衛星軌道上。

但是,月球並未脫離地球引力圈跑掉,這是由於原始大氣的阻力在起作用。地球引力圈內的原始大氣阻力對飛來的月球起了急劇的制動作用,使月球失去一部分能量,軌道半徑變小,便跑不掉了。

如此說來,月球因受大氣阻力作用軌道半徑越來越小,豈不是早晚也得掉到地球上來,與地球相撞嗎?不必擔心,當月球飛進地球引力圈時,原始大氣已開始逐漸飄散,月球所受的大氣阻力越來越小,原始大氣消失後,月球所受阻力也隨之消失,因而軌道半徑沒有變小,也沒有與地球相撞。

大氣阻力消失後,還有潮汐力在起作用。在潮汐力作用下,月球公轉速度加快,離心作用強化,軌道反而向外推移。通過觀測得知,目前月球軌道半徑事實上每年大約增加3厘米。

在上述四種力的作用下,使月球在被俘後既未掉到地球上來,也沒跑到引力圈外去,始終在衛星軌道上運行,與地球長期相伴。

俘獲是普遍現象

行星俘獲小天體是行星演化進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不僅地球這樣,太陽系其他行星也有這種現象。不少行星都各有自己的衛星,就是最好的說明。地球在形成過程中,曾有許多小天體飛到引力圈內來,其中一部分小天體直接與地球相撞,其餘大部分在繞地球飛行期間,因原始大氣強大阻力使軌道半徑變小,最後終於落到原始地球上來。地球是在不斷「吞掉」這些飛來的小天體當中成長起來的。

月球被俘獲時間比其他小天體都晚,月球是在地球凝聚末期、原始大氣逸散初期被俘的。月球被俘的最初10—100年期間,和其他小天體一樣,軌道半徑也在縮小,但原始大氣消失後,月球軌道半徑有了改變,月球後來的離心傾向使它倖存下來,免被地球「吞掉」。法國科學家F·米古納曾對月球被俘後軌道變化的趨勢作了計算,計算結果如附圖所示。從附圖上可以看出,剛被俘的月球距離地球較近,1千萬年後月球軌道半徑為地球半徑的20倍,1億年後為35倍,46億年後達到60倍,即現在的位置。

自從俘獲月球後,地球幾乎再也沒有俘獲其他小天體。因為已有月球繞地球飛行,如果再有其他小天體飛來,依據天體力學原理,不會處於穩定狀態,它不是掉到地球上來,就是飛出去,再不就是落到月球上去。所以,地球只有月球一個衛星陪伴。

俘獲現象是普遍的,整個太陽系行星都是如此,只有金星是個例外。金星的自轉速度很慢,約250天自轉一周,不可能俘獲行星,因此至今還孑然一身漫遊在天空。

新俘獲說從行星演化的整體上闡明了月球的起源以及被俘經過,是目前解釋月球起源問題最有權威的學說。但這一新學說還有一些尚待研究的問題,例如,沒有原始大氣阻力能否俘獲衛星?順行性衛星和逆行性衛星的被俘有何不同?等等。經過科學家們的反復研究,人類對地球起源問題必將有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認識 。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提供 )

原始行星與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

8月16日的《自然》雜志上公布了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月球形成過程的成果。據他們的模型,月球是在46億年前太陽誕生後不到1億年時,由一個火星大小的物體撞擊地球產生的。

這個模型的研究者卡那珀描述了這一驚心動魄的過程:一個黑暗的比地球大不到一倍半的原始行星在運行中和地球相遇,從側面給了地球一擊,使地球繞自己的軸旋轉起來,撞擊的沖擊力從地球的外層和這個無名撞擊物上撕下了部分物質,其中大約一半最後形成了月球。另一些被撕下來的物質被加熱到不可想像的程度,蒸發後膨脹

一、月球的幾大謎團

月球起源之謎:目前,人類關於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種假說,月球被捕獲說、地月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到目前為止,三種假說都沒有取得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產生了第四種假說「月球 」

月球年齡之謎: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可據以測定月球的年齡。經分析發現,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岩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億歲。有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另外,還有月球環形山形成之謎、月球土壤的年歲比岩石年歲更大之謎、月球受撞擊發出巨響之謎、月球上不銹鐵之謎、乾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氣之謎等。

二、不少文獻記載,月亮並非自古就有

●古代美洲瑪雅人留下了極發達的文化,可是在他們的始於大洪水之前的《編年史》中,人們奇怪地發現,裡面竟然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

●距今大約4000年左右,亞歷山大里亞大圖書館的第一位館長在他留下的文獻中這樣寫道:「古時,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記載了一條十分驚人的資料:「太宗天會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意思是:金太宗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歷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離了運行軌道,向南而去,不一會,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

Ⅱ 聽說月球是外星人製造的

我認為不是
月球應該是被地球俘獲的。(從阿波羅上帶回的月球岩石樣品基本都比地球上的年齡大,且結構成分也有不同,這些都傾向於否定分裂說,同源說)
「月球是外星人製造」的理論,很大程度都是基於物體撞擊月球表面會發出持久而又空闊尖銳的振動來推斷月球內部是空心的,從而認定月球是人造星體。
其實這也就能說明月球內部構造與地球有所不同而已,其內部也許並不是冷卻的堅硬溶岩

目前對月震的觀察讓主流科學研究傾向於否認「月球空心」這一說法
我看過這樣一種解釋:月球表面向陽一側溫度很高(一百七八十度),而月球地殼下卻沒有那麼高的溫度,導致振動傳播速度有很大不同(溫度影響振動傳播),最後顯示出來的效果就像震盪波只在表面傳播一樣
實際上,月球與地球一樣,擁有高密度的核心,這應該可以根據月球的重力加速度和密度推斷出來。
至於如果說月球表面有什麼不明飛行物來推斷的,來說月球是外星人製造,那地球上也出現過飛碟難道地球也是外星人製造的。。。
至於用為什麼月球只有一面對著月球,來說明月球是外星人製造的球背面,也不太靠譜:月亮以一面朝向地球的現象在天文學稱為同步自轉、潮汐鎖定,用物理現象解釋就是角動量轉移。除月球外,還有很多衛星以同一面向著行星轉。
望採納~

Ⅲ 月球是外星人製造的

要知道月球是一個直徑達3400多公里的一個龐大的星球!你想,外星人哪有能力製造出如此大的一個龐然大物呢?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因此月球只能是自然形成的。
關於月球的形成,至今科學界仍有著不同的看法。科學家們提出的假說有:
1、俘獲說:月球本是太陽系外一天體,某天不小心闖入太陽系,在繞太陽公轉一段時間後被地球俘獲,成為地球的一顆衛星。
2、地月同源說:地球與月亮都是太陽系的原始居民,都源自於太陽系形成之初的星雲、太陽殘骸及星際塵埃。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就是地球形成初期,有一類火星大小的星體撞向了地球,結果地球給撞歪了,也撞掉了一角,這一角,受地球引力作用,在饒地球運轉的過程中,與塵埃等凝結在一起,日子久了便成了今天的月球。
3、外星飛船說:一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外星人派來研究地球的飛船,因為它是中空的,且月球的大小及離地球的距離太恰巧了,以致於在地球上看上去日月一樣大。
4, 是在太陽系形成的同時和地球一起形成的。

Ⅳ 月球是外星人造的那麼為什麼

這只是一個理論,有研究結果提示月球內部可能是中空的,故而有人猜測月球是外星人造的空間站,內部是空心的。不過只是猜測,猜測!

Ⅳ 月球到底是不是外星人建的到底有沒有外星人

月球不是外星人建的,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外星人真的存在嗎?據介紹,銀河系裡有2千億顆太陽的「兄弟姐妹」,而目前科學家已找到了150個恆星有行星環繞,它們是地球的遠親。王思潮研究員作了一個推測,就算10個恆星中有一個有行星環繞,那麼地球在銀河系中就應該有200億個兄弟姐妹,就像太陽的9大行星中只有地球有高等智慧生命存在,那也應該有10萬-15萬個行星適合生命發展,然後產生智慧生命形成技術文明,他們應該會有和地球水平相似或者更先進的文明。 就算外星人真的存在,目前很多科學家指出浩瀚星球彼此間相距遙遠,外星人根本不可能造訪地球。王思潮卻認為,就像6前年前的半坡村人無法想像今日人類的科技發展一樣,從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到現在飛船炮轟彗星才不過百餘年,外星人也有可能擁有更先進的技術造訪地球。但王思潮也表示,目前的科學家還沒有外星人存在的確鑿證據,也還沒有捕捉到外星人的無線電信號。 20年前一次UFO疑似外星人飛行器 1971年有人在高郵地區看到UFO並提供了目擊報告,王思潮從那時起就開始研究出現在中國的螺旋狀與扇狀UFO。他告訴記者,這一類UFO在中國出現了16次,其中1981年7月24日目擊者眾多,中國15個省市有人看到,可能是世界上目擊者最多的一次UFO事件。王思潮研究員收到了70餘封目擊報告,對此進行了長達20餘年的研究。 目擊報告顯示,這次UFO出現在當晚10點33分-52分,開始出現在內蒙古南部與陝西北部交界處上空,呈現一個弧狀光帶,似星雲狀緩慢向西運動,光帶中心有強烈閃光。當此UFO移動到甘肅永昌上空時,曾懸停半分鍾,形狀變為耳狀,外耳呈月牙形一明一暗,並轉出螺旋狀光帶,繼續西行。隨後在四川灌縣的觀測顯示,整個螺旋狀由中心最亮點的黃色向外漸變為淺藍色。最後,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科研人員觀測到,該UFO在西北仰角約30度處突然自行消失。王思潮研究員經過研究和計算,該UFO飛行高度為650千米左右,運動速度為1.6千米/秒,中心發光體旋轉周期為11秒,從南部看UFO中心呈逆時針旋轉。 「7·24」UFO可能和外星智慧生命有關 對於這次UFO現象,專家的解釋眾說紛紜。有部分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流星或彗星,但王思潮研究認為,天文觀測中彗星和流星的運動速度要快的多;另一說法是,火箭發射時第三級火箭推進器脫落拋灑剩餘燃料造成了這一景象,王思潮認為這種猜測也無法成立,因為火箭發射一般都是利用地球自轉由西向東發射,而UFO在中國出現的16次中有15次都是由東向西運行的,這次也不例外。況且火箭推進器不可能懸停在空中,而且目前沒有和這次UFO出現時間相對應的火箭發射記錄。 王思潮表示,他20多年來的研究基本排除了這次UFO是人類所發射飛行器的可能性,而這次UF0能在650千米的高空有高度的機動性,尤其是那奇異的懸停,表明它可能是與外星智慧生命有關系的特殊空間飛行器 最近,位於內華達沙漠深處的美國空軍試驗基地——外界稱為「51號地區」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4月18日,美航空圖片有限公司與微軟、柯達等四家美國公司和俄羅斯一家公司聯合在互聯網上發布了有關「51號地區」的5幅衛星圖片。由於長期傳聞該地區隱藏有外星人屍體,因而有關這個地區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神秘。盡管美國方面一直對這個傳聞矢口否認,孰料卻給人一種欲蓋彌彰的印象。美國真的解剖過外星人嗎?這究竟是一個人為製造的謊言還是確有其事?是美國人在刻意掩飾還是真的就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好事者一向是寧可信其有,不願見其無的。這些圖片本身的價值真的並不算大,但它卻象化學實驗室里的催化劑,可以引出無數筆墨。 久聞天外有來客 即便沒有外星人,「51號地區」作為空軍基地,其產生的新聞沖擊力也夠份量,畢竟從這個基地飛出過U-2間諜飛機、SR-71黑鳥、F-117A隱形戰斗機等一系列著名飛機。長期以來,這個地區一向禁止飛行物通行。除去在網上公布的這一部分圖片外,現在能夠找到的最早有關這一地區的照片還是六十年代前蘇聯衛星拍攝到的。1992年美國等24 個國家簽署了一個開放天空的協議,衛星蒞臨其上並拍攝照片才可能成為現實。 但這個基地之所以那麼出名,還是源於一個名為「羅斯韋爾事件」的半似傳聞半似謠言的故事。這個故事說:194 7年7月,美國空軍在新墨西哥州一個不明飛行物的殘骸里找到了一個外星人——活著——並把他(她?還是它?)帶到了這個基地。幾年前,一盤錄象帶留落到民間,上面記錄有美軍對那個外星人進行盤問的鏡頭。影片沒有聲音,據稱這種盤問是通過通靈傳心術實現的。外星人在接受盤問後就死了,美國人隨後對其屍體進行了解剖。就在去年,英國的電視台播放了對這個外星人進行屍體解剖的錄象帶,據發行商介紹,這是兩年前由「51號基地」里秘密帶出來的。目前這個錄像帶的拷貝正在英國商店裡大量出售,而把這盤錄象帶帶出基地的那個人——他們稱之為維克多——已經不在人世了。 1994年7月,美國空軍秘書局曾就此發表過一份題為《羅斯韋爾報告》的文件,對外界議論的沸沸揚揚的外星人與飛船殘骸作了說明。報告說,美國空軍的前身——美國陸軍航空隊曾在該地區進行過一系列高空實驗,這項名叫MOGUL 的實驗用了大量的高空探測氣球,所謂的外星飛船殘骸實際上就是這些氣球殘骸。而外星人則完全是誤會,那些人形物其實是氣球搭載的假人,都是做實驗用的。而在醫院里出現的那些被誤傳為外星人屍體的東西更是空穴來風,外人把兩次不相乾的意外事件糅雜了自己的想像。意外事件一次源於1956年KC-97型飛機的一次失事,死亡11人;另一次源於1959年的氣球飛行事故,兩名飛行員殉職。該報告的內容取自官方記錄,科學報告,電影與圖片資料,對當事人的取證,因此頗具說服力。

Ⅵ 月球是否是外星人製造的巨大飛船

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如唐朝張繼的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和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都以月亮來寄情。

如今,「月球之謎」已經成了一個天文詞彙,指的是月球的起源、年齡、放射性和磁場等有關月球的謎團。

分析過從月球帶回來的岩石標本,科學家發現,其中99%的岩石年齡要比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長。阿姆斯特朗在「寂靜海」降落後撿起的一些岩石的年齡最大達到了46億歲,幾乎和地球及太陽系本身的年齡一樣大。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學家認為是月球上最年輕的區域。而且,根據分析,月球土壤的年齡至少比周圍的岩石大10億年。

當巨大物體襲擊時,月球發聲之謎:

在''阿波羅''探險過程中,廢棄的火箭第三節推進器撞在月球表面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記載,「每一次這樣的響聲,聽起來彷彿是一個大鈴鐺的聲音。」 當登月人員降落在顏色特別黑的平原上時,他們發現要在月球表面鑽孔十分困難。土壤樣品經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屬鈦(被用於超音速噴氣機和宇宙飛船上);另一些硬金屬,如鋯、銥、鈹的含量也很豐富 。科學家覺得迷惑不解,因為這些金屬只有在很高的溫度——約華氏4500度下,才會和周圍的岩石融為一體。

科學家還發現。月球上有不生銹的純鐵顆粒。

月亮中厚度為8英里的表層具有放射性。

阿波羅15''的科學家探測到月球表面有一處面積達100平方英里的水氣團,他們認為這些水氣來自月球內部。

''阿波羅''的宇航員們發現,月球表面有許多地方覆蓋著一層玻璃狀的物質, 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熾熱的火球燒灼過。

早先探測和研究表明月球幾乎沒有磁場,可是對月球岩石的分析卻證明它有過強大的磁場。科學家分析稱:如果月球曾經有過磁場,那麼它就應該有個鐵質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證據顯示,月球不可能有這樣一個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從別的天體(諸如地球)獲得磁場,因為假如真是那樣的話,它就必須離地球很近,這時它會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1968年,圍繞月球飛行的探測器首次顯示,月球的表層下存在著''物質聚集結構''。當宇宙飛船飛越這些結構上空時,由於它們的巨大引力,飛船的飛行會稍稍低於規定的軌道,而當飛船離開這些結構上空時,它又會稍稍加速,這清楚地表明這物質聚集結構的存在,以及它巨大的質量。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結構就像一隻牛眼,由重元素構成,隱藏在月球表面''海''的下面。正如一位科學家所稱:「看來誰也不知道該如何來對付它們。」

科學家還發現:月球的形狀不規則,它並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形的。而且,月亮常年只有一面對著地球,有一面永遠不會被地球看到。

綜上所述,月球目前對於人類來說還有很多謎團,正如一位科學家所說:''要解釋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釋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這世界是上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月球是外星人製造的飛船,月球內部是中空的,生存著各種各樣的外星生物。

這說法乍看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可是結合上面說的那些月球之謎來看,這種「月球是外星飛船」的說法也許並沒有那麼的不靠譜?

月球是外星人在比太陽系還古老的星系製作的飛船,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月球的岩石、土壤年齡要比地球上的要長了。月球內部有各種外星生物,有各種生活設施。月球上還發生過許多次重大的戰爭。這就可以解釋月球上的玻璃、鈦、純鐵粒子,以及月球上空的水氣的存在了。

月球飛船在遠古被帶到地球附近,錨定在特定區域,對地球施加影響。這就可以解釋為何月球的位置這么獨特,而且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了。

Ⅶ 月球為什麼比地球存在的時間還早是外星人造的月球嗎

每艘登陸月球的阿波羅飛船都會有一個簡單而特殊的任務,那就是攜帶月球岩石回到地球,每次都會挖掘十幾到幾十公斤。在對這些樣本進行分析後科學家驚訝發現,這些岩石居然很多都是帶有磁性的!這表明月球很可能原來存在磁場,並且後續分析發現月球磁場強度曾一度超越地球!但為什麼月球會變成如今這般「死氣沉沉」,又是什麼造就了當年「活力四射」的月球呢?在對月球進行探索分析後,科學家認為,月球的超級磁場應該是在42億年前出現,並一直持續了近10億年,在月球不同土壤及火星噴發遺物中存能夠找到很多有關跡象。有的科學家認為,月球的核心應該是包含碳、硫和鎳鐵合金的大球,和地球如今冷卻凝固的內核有些相像。早在42億年前,月球剛剛形成之際,其內核有著極高的溫度,在此條件下其內核完全是液體狀態。從火山遺留物中科學家腿推斷,月球內核當年的溫度可能遠超如今地球內核6000℃的溫度。

Ⅷ 月亮真是外星人製造的嗎

月球,跟隨地球不知多少年了?也許地球上還沒有人類之前,它就在天天看著地球。以前,大家都說月里有一座廣寒宮,住著一位古代美女 — 嫦娥、一隻白兔,還有一位天天在砍伐桂樹的吳剛。

然而,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九日,美國太陽神十一號太空船登陸月球,沒有看到廣寒宮,也沒有找到嫦娥和白兔,更沒有桂樹和吳剛,於是許多人的美麗幻想成為科學的失望。

但是,時至今日,太空人登陸月球已有26年了,人類對月球的了解並沒有增加,反而由於從太空人留在月球上的儀器,得到更多的不解資料,讓科學家愈來愈迷惑,每當夜晚抬頭望向月球之時,產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復雜情緒,不禁要問:月亮呀!可不可以告訴我們,你的真相? 未有定論的月球起源
目前有關月球起源的說法有三種,第一個假說是月球和地球一樣,是在46億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塵雲和氣體凝聚而成的;第二個假說是月球系由地球拋離出去的,拋出點後來形成太平洋;第三個假說是月球為宇宙中個別形成的星體,行經地球附近時被地球重力場捕獲,而環繞地球。

原本多數科學家相信第一種說法,也有少數相信第二種說法,可是自從太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經化驗分析知道月球成分和地球不同。地球是鐵多矽少,月球是鐵少矽多;地球鈦礦很少,月球卻很多,因此證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種說法站不住腳了。同樣的原因,也使得第一個假說動搖了,因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億年前經過相同過程形成的,那麽成分應該一樣才對,為何差異會那麽大呢?所以,科學家只好也放棄第一種說法。

只剩第三種說法了,可是如果是其它地方飛來的星體,飛進太陽系後,太陽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多倍,照理講月球應該受到太陽的引力而飛向太陽,不是受到地球的引力而留在地球上空的。

這三種「正統科學家」提出的假說,沒有一項能解答所有疑問,也沒有一項經得起嚴格的質問。事實上,時至今日,「月球來自何處」,仍是天文學未定之論。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月球起源的看法,不管多離奇,他人是不能用任何「小科學」的字眼來批評的。 日、月、地 球 間 的 奇 妙
現在舉出一個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現象,讓大家用心想一想。月球離地球,平 距離約為38萬公里。太陽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1億5千萬公里。兩兩相除,我們得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遠。

太陽直徑約為 138萬公里,月球直徑約為三千四百多公里,兩兩相除,太陽直徑約為月球的395倍大。395倍,多麽巧合的數字,它告訴我們什麽信息?

大家想想看,太陽直徑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陽 離地球有395倍遠,那麽,由於距離抵銷了大小,使這兩個天體在地球上空看起來,它們的圓面就變得一樣大了 !

這個現象是自然界產生的,或是人為的?宇宙中那有如此巧合的天體?
從地面上看過去,兩個約略同大的天體,一個管白天,一個管夜 ,太陽系中,還沒有第二個同例。著名科學家艾西莫夫曾說過:「從各種資料和法則來衡量,月球不應該出現在那裡。」他又說:「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蝕,小到仍能讓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學上找不出理由解釋此種現象,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難道只是巧合嗎?有些科學家並不這麽認為。科學家謝頓(Willian R. Shelton)在《羸得月亮》一書中說:「要使太空船在軌道上運行,必須以每小時18,000哩的速度在 100哩的太空中飛行才可以達成平衡;同理,月球要留在現有軌道上,與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確的速度、重量和高度才行。」

問題是:這樣的條件不是自然天體做得到的,那麽,為何如此?
做為衛星它太大了
太陽系的行星擁有衛星,這是自然現象,但是我們的地球卻擁有一個大得「不自然」的衛星 — 月球,也就是說做為一個衛星,月球的體積和其行星 — 地球相比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來看看下列數據:地球直徑12,756公里,衛星月球直徑3,467公里,是地球的27%。火星直徑6,787公里,有二個衛星,大的直徑有23公里,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徑 142,800公里,有1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000公里,是木星的3.5%。土星直徑120,000公里,有2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4,500公里,是土星的3.75%。

看一看,其它行星的衛星,直徑都沒有超過母星的百分之五,但是我們 月球卻大到百分之二十七,這樣比較之後,是不是發現月球實在「大得不自然」了。這個資料,又在告訴我們,月球的確不尋常。

隕石坑都太淺了
科學家告訴我們,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地球上也有些隕石坑,科學家計算出來,若是一顆直陘10哩的隕石,以每秒三萬哩的速度(等於100萬噸黃色炸葯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它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

地球上的隕石坑就是如此,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隕石坑竟然都「很淺」,以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 Crater)只有4哩,但它的直徑 有186哩寬!直徑186哩,深度最少應該有700哩,但是事實上加格林坑的深度只是直徑的2%而已,這是科學上的不可能。為什麽如此?大文學家無法圓滿解釋,也不去解釋,因為心裡清楚,一解釋就會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識。 因為,只能用月球表面約四哩深處下有一層,很堅硬的物質結構,無法讓隕石穿透,所以,才使所有的隕石坑都很淺。那麽,那一層很硬的物質結構是什麽?

不可能存在的金屬
月球隕石坑有極多的熔岩,這不奇怪,奇怪的是這些熔岩含有大量的地球上極稀有的金屬元素,如鈦、鉻、釔等等,這些金屬都很堅硬、耐高溫、抗腐蝕。 科學家估計,要熔化這些金屬元素,至少得在2、3千度以上的高溫,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顆「死寂的冷星球」,起碼30億年以來就沒有火山活動,因此月球上如何產生如此多需要高溫的金屬元素呢?
而且,科學家分析太空人帶回來的 380公斤月球土壤樣品後,發現竟含有純鐵和純鈦,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為自然界不會有純鐵礦。
這些無法解釋的事實表示了什麽?表示這些金屬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提煉的。那麽問題就來了,是誰在什麽時候提煉這些金屬的?

地球上看不到的那面
月球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地球,它 背面直到太空船上去拍照後,人類才能窺視容顏。以前天文學家認為月球背面應和正面差不多,也有很多隕石坑和熔岩海。但是,太空船照片卻顯示大為不同,月球背面竟然相當崎嶇不平,絕大多數是小隕石坑和山脈,只有很少的熔岩海。此種差異性,科學家無法想出解答,照理論言,月球是太空中自然星體,不管那一面受到太空中的隕石撞擊的機率應該相同,怎會有內外之分呢?
月球為何永遠以同一面向著地球?科學家 說法是說它以每小時 16.56公里的速度自轉,另一方面也在繞著地球公轉,它自轉一周的時間正好和公轉一周的時間相同,所以月球永遠以一面向著地球。
太陽系其它行星的衛星都沒有這種情形,為何月球「正好」如此,這又是一種巧合中的巧合嗎?難道除了巧合之外,不能找一些其它的解釋嗎?

數百年來的怪異現象
月球曾發生過不少無解的現象,數百年來的天文學家不知已看過多少次了。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學家卡西尼就曾發現月球上出現一片雲。一七八六年四月,現代天文學之父威廉赫塞爾發現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發,但是科學家認為月球在過去三十億年來已沒有火山活動了,那麽這些「火山」是什麽?
一八四三年曾繪制數百張月球地圖的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史谷脫,發現原來約有10公里寬的利尼坑正在逐漸變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個小點,周圍全是白色沈積物,科學家不知原因為何?
一八八二年四月廿四日,科學家發現月球表面「亞里斯多德區」出現不明移動物體。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月面「達爾文牆」出現三個明亮光點。一九五四年七月六日晚上,美國明尼蘇達州天文台台長和其助手,觀察到皮克洛米尼坑裡面,出現一道黑線,過不久就消失了。一九五五年九月八日,「泰洛斯坑」邊緣出現二次閃光。一九五六年九月廿九日,日本明治大學的豐田博土觀察到數個黑色物體,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形。
一九六六年二月四日,蘇俄無人探測船月神九號登陸「雨海」後,拍到二排塔狀結構物,矩離相等,依凡桑德生博士說:「它們能形成很強的日光反射,很像跑道旁的記號。」伊凡諾夫博士從其陰影長度估計,大約有15層樓高,他說:「附近沒有任何高地能使這些岩石滾落到現在位置,並且成幾何形式排列。」

另外,月神九號也在「風暴海」邊緣拍到一個神秘洞穴,月球專家威金斯博士因為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發現一個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這些圓洞是通往月球內部。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廿日,美國軌道二號探測船在距「寧靜海」46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數個金字塔形結構物,科學家估計高度在15至25公尺高,也是以幾何形式排列,而且顏色比周圍岩石和土壤要淡,顯然不是自然物。一九六七年九月十一日,天文學家組成的蒙特婁小組發現「寧靜海」出現「四周呈紫色的黑雲」。
這些奇異現象,不是一般的外行人發現,全是天文學家和太空探測器的報告,意味著:月球上有人類未知的神秘! 月面上的不明飛行物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廿四日,太陽神八號太空船在調查將來的登陸地點時,遇到一個巨大、約l0平方英里的大幽浮,但在繞行第二圈時,就沒有再看到此物。它是什麽?沒人知曉。
太陽神十號太空船也在離月面上空五萬尺的地方,突然有一個不明物體飛升,接近他們,這次遭遇拍下了紀錄片。
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九日,太陽神十一號太空船載著三位太空人奔向月球,他們將成為第一批踏上月球的地球人,但是在奔月途中,太空人看到前方有個不尋常物體,起初以為是農神四號火箭推進器,便呼叫太空中心確認一下,誰知太空中心告訴他們,農神四號推進器距他們有六千英里遠。太空人用雙筒望遠鏡看,那個物體呈L狀,阿姆斯壯說:「像個打開的手提箱。」再用六分儀去看,像個圓筒狀。另一位太空人艾德林說:「我們也看到數個小物體掠過,當時有點振動,然後,又看到這較亮的物體掠過」。
七月廿一日,當艾德林進入登月小艇做最後系統檢查時,突然出現二個幽浮,其中一個較大且亮,速度極快,從前方平行飛過後就消失,數秒鍾後又出現,此時兩個物體中間射出光束互相連接,又突然分開,以極快速度上升消失。
在太空人要正式降落月球時,控制台呼叫:「那裡是什麽?任務控制台呼叫太陽神十一號。」太陽神十一號竟如此回答:「這些寶貝好巨大,先生……很多……噢,天呀!你無法相信,我告訴你,那裡有其它的太空船在那裡,……在遠處的環形坑邊緣,排列著,……他們在月球上注視著我們……。」
蘇俄科學家阿查查博士說:「根據我們截獲的電訊顯示,在太空船一登陸時,與幽浮接觸之事馬上被報告出來。」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廿日,太陽神十二號太空人康拉德和比安登月球,發現幽浮。一九七一年八月太陽神十五號,一九七二年四月太陽神十六號,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太陽神十七號,……等等的太空人也都在登陸月球時 見過幽浮。
科學家蓋利曾說過:「幾乎所有太空人都曾見過不明飛行物體。」第六位登月的太空人艾德華說:「現在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來自何處?」
第九位登月的太空人約翰楊格說:「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確定的事。」一九七九年,美國太空總署前任通訊部主任莫里士 查特連表示「與幽浮相遇」在總署里是一平常事,並說:「所有太空船都曾在一定距離或極近距離內被幽浮跟蹤過,每當一發生,太空人便和任務中心通話。」
數年後,阿姆斯壯透露一些內容:「它真是不可思議……,我們都被警示過,在月球上曾有城市或太空站,是不容置疑的,……我只能說,他們的太空船比我們的還優異,它們真的很大……。」
數以千計的月球神秘現象,如神秘閃光、白雲、黑雲、結構物、幽浮等,全都是天文學家和科學家共睹的事實,這些現象一直未有合理解釋,到底是什麽呢?

空心的太空船月球
一九七0年,俄國科學家柴巴可夫(Alexander Scherbakov)和米凱威新(MihKai Vasin)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太空船月球」理論,來解釋月球起源。他們認為月球事實上不是地球的自然衛星,而是一顆經過某種智慧生物改造的星體,加以挖掘改造成太空船,其內部載有許多該文明的資料,月球是被有意的置放在地球上空,因此所有的月球神秘發現,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內部的高等生物的傑作。
當然這個說法被科學界嗤之以鼻,因為科學界還沒有找到高等智慧的外星人。但是,不容否認的,確是有許多資料顯示月球應該是「空心」的。
最令科學家不解的是,登月太空人放置在月球表面的不少儀器,其中有「月震儀」,專用來測量月球的地殼震動狀況,結果,發現震波只是從震央向月球表層四周擴散出去,而沒有向月球內部擴散的波,這個事實顯示月球內部是空心的,只有一層月殼而已!因為,若是實心的月球,震波也應該朝內部擴散才對,怎麽只在月表擴散呢?

架構新月球
現在,我們可以來重新架構月球理論了:月球是空心的,月殼分為兩層,外殼是岩石及礦物層,像是自然的星體,由於隕石撞擊月球後,只能穿透這一層,已知隕石坑的深度都不深,最深只有四哩,所以此層厚度最多五哩。
月球內殼是堅硬的人造金屬層,厚度不知道,也許只有十哩,成分含有鐵、鈦、鉻等,能耐高溫、高壓、腐蝕,是一種地球人未知的合金。
因為太空人安裝在月球,表面的月震儀顯示震波只在月表傳遞,而不深入內部,可見月球的確只有這兩層月殼。既然如此,月球就不是自然界的,它是人造的,造它的「人」經過精細計算,將月球從他們的星系迎到太陽系來,擺在現在的位置,使地面上的人能在夜間看到它,而且和太陽一樣大。所以,月球起源的三種理論都不對。
「造月的人」讓月球永遠以一面向著地球,因為這一面有不少控制地球的設備。他們自己住在月球背面的內部,因為月球表面日夜溫差太大,中午最熱是攝氏 127度,夜間最泠是零下 l83度,不適合居住,所以都住在內部。他們巳發展出飛碟,經常飛出外面做些研究或修護儀器,並注意地球人的動靜,有時被地球太空人看到,有時被地面上的望遠鏡觀測到。
「造月的人」是那一種外星人?他們來此有多久了?我們目前都還不知道。也許不久,地球人就能知道月球的真相了。
我用科學無法解釋的實際月球現象,來重新架構月球的理論,「圓滿的」將月球之謎……解答,有誰能說這樣做是「不科學」呢?

以上的猜測目前還沒有被證明

Ⅸ 月球是外星人造的,你信嗎

保留意見,因為還是自然的可能性感覺更高點,不過也說不準。就像人類現在造人工島一樣,為什麼人類就不能造星球呢?當然這個人類可以是外星人,也可以是地球歷史上曾經可能出現過的文明的那些人。說知道呢。

閱讀全文

與外星人創造月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