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鹿鳴礦業污染流出的白漿是什麼
這種現象俗稱「掛白霜」,在冬季施工更易遇到。原因為加水過多,造成澆注料及水泥添加劑中的鹽、鹼等成分溶解度降低低溫析出所致。該現象在耐火澆注料的施工中也能遇到。可以通過減少加水量的方式予以解決。,
② 鹿鳴斑岩型鉬礦床
礦床位於鐵力市東北約55km 的鹿鳴林場境內。位於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多金屬成礦帶內的翠宏山-二股鐵、有色金屬成礦亞帶的中南段(韓振新等,2004)。區域上出露的地層多呈孤島狀分布,主要有:下寒武統鉛山組(
小興安嶺東南早中生代花崗岩成因、構造環境與成礦作用
照4-8 翠嶺鉬金礦床各類脈系特徵
①石英+輝鉬礦細脈切割鉀化蝕變帶;②兩期輝鉬礦細脈相互切割;③無礦石英相互切割;④早期石英細脈和圍岩鉀長石斑晶被後期輝鉬礦+石英脈穿切;⑤同期發育的不規則狀具蝕變暈的輝鉬礦+石英脈和無蝕變暈的輝鉬礦+石英脈間呈雁行排列;⑥同期具蝕變暈黃鐵礦+石英微細脈相互穿插;⑦早期具蝕變暈黃鐵礦+石英微細脈被後期輝鉬礦+石英細脈穿插切割;⑧沿不規則張性裂隙貫入的石英細脈穿過似斑狀二長花崗岩的鉀長石斑晶;⑨後期的綠泥石、方解石化細脈(寬約5~8 mm,長約30cm)穿插鉀化蝕變帶;⑩細脈狀綠泥石化蝕變;⑪輝鉬礦鱗片狀集合體(ZK2b15,2.5+);⑫輝鉬礦+石英細脈(ZK1b7,2.5+)
照4-9 二長花崗斑岩晶洞中的大顆粒輝鉬礦(左)和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不規則微裂隙中的輝鉬礦(右)
照4-10 黃鐵礦化蝕變特徵
①浸染狀黃鐵礦(ZK4GP1);②③黃鐵礦和黃鐵礦+石英細脈(ZK1b4,2.5-; ZK1b11,2.5+);④石英脈顆粒間隙的黃鐵礦化(ZK4b4,2.5+)
鹿鳴鉬礦床規模大,鉬礦體受岩性控制十分明顯,礦體均產於強硅化的破碎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中。礦區內目前圈定了東西寬1300 m,南北長1320 m 的鉬礦化范圍,控制最大礦化深度為498.20 m,其中礦體5條、礦化體10條,其中Ⅰ主礦體走向近SN,長約400 m,平均厚度136 m,垂深325 m,最高品位2.48%,平均品位為0.09%;Ⅱ主礦體走向也近SN向,長約400 m,平均厚度22 m,垂深351 m,最高品位0.32%,平均品位為0.11%(圖4-5)。提交的333+334級資源量為30.42萬t。
礦石中以鉬礦化強度最高,伴生金(Au品位大多在0.1g/t以上)。礦石為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主要為浸染狀構造、脈狀構造及細脈浸染狀構造。主要金屬礦物有:輝鉬礦、黃銅礦、黃鐵礦、磁黃鐵礦、輝銅礦、黝銅礦等。氧化礦物少量,有褐鐵礦、鉬華、銅藍,主要脈石礦物石英、長石、黑雲母、高嶺石、綠泥石等。
輝鉬礦:多與黃鐵礦、黃銅礦等伴生。輝鉬礦主要有兩種產出方式:一是充填在細中粒(或粗中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二長花崗斑岩的微細張性裂隙構造中,多與石英微細脈相伴,多分布於石英的脈壁為主,或以較純的輝鉬礦微細脈狀產出,含礦細脈長短、寬度不一,分布較為不均,多以1~10 mm 寬,長為幾至幾十厘米,個別達幾米,輝鉬礦粒度大小在0.02~0.4 mm 之間,多呈黑色、鉛灰色集合體狀;二是呈浸染狀分布於上述岩石中,呈葉片狀、鱗片狀分布,呈亮銀灰色,分布不均,粒度一般在1~10 mm 之間(照4-19、照4-20),集合體中包裹著黃銅礦晶粒。礦石局部見黃綠色鉬華和褐、褐紅色褐鐵礦等土狀物浸染的裂隙。
黃鐵礦:呈淡黃或黃白色,多呈他形粒狀,部分呈自形立方體狀,黃鐵礦晶粒主要呈兩種形式存在於岩石中,一種以星散狀分布於岩石中,另一種則以脈狀、短脈狀充填於岩石裂隙中,還有少部分晶體與磁黃鐵礦或黃銅礦呈(成)連晶,個別晶體中包裹著黃銅礦細小晶粒及被磁黃鐵礦交代。顆粒大小在0.01~0.4 mm 之間。常與輝鉬礦、黃銅礦、輝銅礦共生,有時被磁黃鐵礦、黃銅礦交代(照4-20、照4-21、照4-22)。
照4-11 鉀化蝕變特徵
①鉀長石化使岩石呈磚紅色破碎狀;②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中鉀長石斑晶增生;③蝕變鉀長石、黑雲母等細小顆粒集合體使岩石呈「迷霧狀」;④黑雲母重結晶呈片狀微細粒集合體(ZK5b4,2.5+)
黃銅礦:呈黃色或黃銅黃色,主要呈乳滴狀、他形粒狀、較自形粒狀產出,顆粒大小在0.02~0.25 mm 之間。多與黃鐵礦成連晶,個別被黃鐵礦包裹,少數晶體呈星點狀分布於岩石中,也與黃鐵礦、磁黃鐵礦、輝銅礦等共生,構成細脈狀,或呈不規則星散狀分布,有時可見黃銅礦交代黃鐵礦、磁黃鐵礦(照4-22、照4-23、照4-24)。
磁黃鐵礦:微量,淺玫瑰棕色,他形粒狀,粒徑0.01~0.05 mm,具強反射多色性及顯著的非均質性,中等硬度。呈星點狀分布於岩石中或與黃鐵礦連晶,或交代黃鐵礦,偶見磁黃鐵礦被黃銅礦交代,表明其主要為銅成礦階段產物(照4-24)。
圍岩蝕變主要為硅化、絹雲母化、鉀長石化、白雲母化、黃鐵礦化、絹英岩化、綠泥石化等。硅化表現為網脈狀,脈狀為主,硅化與輝鉬礦化關系密切,二者呈正相關關系;絹雲母化普遍,表現為斜長石表面粗糙,有微弱的絲絹光澤,顏色淡綠,與鉬礦化關系密切;鉀長石化主要表現為斜長石外部有環帶狀的鉀長石圍繞;黑雲母化表現為岩石中黑雲母含量增加,呈小鱗片狀;黃鐵礦化主要呈粒狀集合體或脈狀分布於岩石中;雲英岩化使岩石表面分布有大量呈細小鱗片狀的白雲母,鏡下見白雲母、石英交代長石;綠泥石化主要表現為岩石中的黑雲母蝕變為綠泥石,並有鐵質析出。
根據上述蝕變礦化的分布范圍,劃分出礦化蝕變分帶。內帶為硅化-鉀化(黑雲母化)-輝鉬礦化帶,中帶為黃鐵礦化-絹雲母化帶,外帶為綠泥石化-雲英岩化帶。鉬礦化與前兩者蝕變關系密切,其礦化蝕變特徵與斑岩型礦床相似,礦床成因類型為斑岩型(賈維林等,2006;時永明等,2007;韓振哲等,2010b)。
照4-12 絹雲母化、碳酸鹽化等蝕變特徵
①鉀長石局部細粒化,且沿裂隙有黑雲母絹雲母交代(ZK2b8,2.5+);②黑雲母被碳酸鹽白雲母交代並析出鐵質及榍石(ZK1b17,10+);③長石綠泥石化高嶺土化絹雲母化(ZK1b10,2.5+);④碳酸鹽化(ZK1b10,2.5+)
圖4-5 鹿鳴斑岩型鉬礦床地質圖
Qh—第四系河流沉積物;T3-J1ηγπ—晚三疊世—早侏羅世細粒(斑狀)二長花崗岩;T3—J1ηγ—晚三疊世—早侏羅世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岩;03γδ—晚奧陶世中粗粒花崗閃長岩;Mo—鉬礦體
③ 伊春-鶴崗多金屬礦產開發產業集群
1.鉬鋅鎢鐵多金屬產業集群
發展原則和目標是以金和有色金屬的開發為支撐,以煤、珍珠岩為輔助,以有色金屬的初加工、深加工為延續;使用俄羅斯的電力資源,建成黑龍江省北部有色金屬礦產開采及加工基地,並為今後利用俄羅斯礦產資源進行礦產品加工創造有利條件。
產業集群礦業布局:規劃建設東安岩金采選聯合企業、翠宏山鉬鋅鎢鐵多金屬采選聯合企業、庫濱鉛鋅采選聯合企業、高松山—富強岩金采選企業、石麻子大崗珍珠岩采選加工企業、紅綉溝煤礦企業和油氣開采企業。
規劃投入礦山、選礦廠、加工廠建設和資源勘查資金17.285 億元。預測到2010年,年產金1900千克、年采鐵礦石200萬噸、年產鐵精粉100萬噸、年產鉛鋅鎢鉬精礦4.05萬噸、年冶煉有色金屬2.2萬噸、年加工有色合金1.1萬噸、年采珍珠岩7萬噸、年產珍珠岩製品5萬立方米、年產原煤10萬噸。預測年產值達到27.135億元,年利稅3.252億元。
(1)東安岩金產業基地
東安岩金礦業基地包括東安金礦、富強金礦及高松山金礦。
①東安金礦:東安金礦床是近年來新發現的大型岩金礦床,現有資源儲量24.3噸(僅5號礦體),銀資源儲量208噸,預測岩金遠景資源量大於50噸。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冶煉廠、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規劃礦山建設一處,年采礦石25萬噸;選礦廠建設一處,年處理礦石25萬噸,礦山服務年限20年。2009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入生產。
礦產勘查:在主礦體的周圍繼續進行找礦勘查,擴大礦區的資源儲量,為礦山長遠發展奠定資源儲量基礎。對礦山的低級資源量地段進行勘探,提高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的後續生產提供可靠的基礎儲量和儲量。勘查期為2007~2010年,擬投入資金3000萬元。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礦山建設與勘查投資2.3億元,預計年產值2.52億元,年利稅3024萬元。主要用於采場、選礦廠、污水處理廠、尾礦庫等的建設及其他相關設施和費用。礦山建設採取招商引資取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集資金解決。預期年產黃金1680kg,預計礦山年產值2.52億元,年利稅3024萬元。
②高松山岩金礦:現有岩金資源儲量3000千克,預測資源量2000千克。規劃建設礦山采場一處,年生產礦石5萬噸;建設選礦廠一處,年處理礦石5萬噸,礦山服務年限20年。2009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10年投產。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0.4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概算礦山建設投資5000萬元,主要包括采場、選礦廠、尾礦庫及其他相關輔助設施建設。礦山建設採取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集資金解決。預期年產黃金220千克,礦山年產值可達3300萬元,實現年利稅396萬元。
(2)翠宏山鉬鋅鐵多金屬產業基地
包括城市鉬鋅鐵多金屬礦山企業及庫濱鉛鋅礦山企業。
①翠宏山鉬鋅鐵多金屬礦山企業:由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建龍鋼鐵集團、省第六地質勘察院、伊春林業管理局參股組成。
現有鐵資源儲量6478萬噸,鋅資源儲量51.34萬噸,鉛資源儲量19.43萬噸,鎢資源儲量12.21萬噸,鉬資源儲量9.39萬噸,銅資源儲量3.21萬噸,硫鐵礦資源儲量93.9萬噸。目前補充勘探工作仍在進行中。
規劃綜合性開采礦山建設一處。以開采鋅鐵礦石為載體,同時對共生、伴生和獨立的其他有色金屬礦體進行開采。年采鐵礦石200萬5噸,礦山服務年限30~50年。
規劃選礦廠建設一處。採用先磁選後浮選聯合生產工藝流程。首先對鐵進行,然後對有色金屬進行浮選。設計年處理鐵礦石200萬噸。年產鐵精粉100萬噸;含有色金屬礦石總量按鐵礦石總量的25%計算,有色金屬選礦回收率按80%計算,年產鋅精礦1.7萬噸、鉛精礦1萬噸、鎢精礦0.5萬噸、鉬精礦0.3萬噸。2009年完成礦山和選礦廠的基本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產。
規劃建設有色金屬冶煉廠一處,廠址設在遜克縣。對鉛鋅鎢鉬銅進行冶煉,設計年冶煉鉛、鋅、鎢、鉬等精礦4萬噸。2009年完成冶煉廠的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產。
規劃建設一處有色金屬產品加工廠,設在遜克縣,對冶煉廠生產出的有色金屬進行深加工,年加工有色金屬合金及製品22000萬噸,2009年完成加工廠的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入生產。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污水處理廠、尾礦庫、變電所、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規劃建設水源地一處,引水工程一處,供礦山生產用水,水源地佔地面積1平方千米。規劃輸電線路一條,由庫爾濱電站至翠宏山。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礦山總投資約13億元,預期的年總產值可達23.765億元,年總利稅2.86億元。礦山總投資約13億元,主要包括礦山建設、工廠建設及勘查資金等(到2010年)。其中礦山建設需投資4.7億元,主要用於礦山水源地與引水工程、輸電線路及變電所、采場、料場、選礦廠建設及設備安裝、污水處理廠、尾礦庫等方面;冶煉廠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的投資約4億元,鉛鋅鎢鉬產品加工廠建設及設備安裝的投資約3.5億元;生產管理、職工生活區及礦山內道路建設等0.5億元。繼續勘查投資為0.3億元。礦山與工廠建設採取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措資金解決。
此外,對翠宏山鐵多金屬礦的低級別資源量地段進行勘探,提高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開采提供可靠的基礎儲量或儲量;在礦區周邊繼續開展有色金屬勘查工作,擴大可供礦山利用的資源儲量。勘查期為2007~2010年,擬投入資金3000萬元,預期提交各類有色資源儲量30萬噸。
到2010年,達產後,礦山開采鐵礦石200萬噸,年產鐵精粉100萬噸,年產值5億元;年產鋅精礦1.7萬噸,年產值1.36億元;年產鉛精礦1萬噸,年產值0.48億元;年產鎢精礦0.6萬噸,年產值5億元;年產鉬精礦0.3萬噸,年產值4億元。預計礦山年產值總計可達15.76億元,實現年利稅1.9億元。
有色金屬冶煉增加值按金屬價格與精礦的差值計算,年冶煉鋅0.9萬噸,年冶煉增加產值0.9億元;年產鉛0.7萬噸,年冶煉增加產值0.21億元;年產鎢0.42萬噸,年冶煉增加產值1.5億元;年產鉬0.16噸,年冶煉增加產值1.5億萬元。預計年冶煉增加總產值4.5億元,年利稅增加0.54億元。
有色產品加工總量可達2.2萬噸,加工產值按鋅鎢鉬金屬總價值的25%計算,鋅、鎢、鉬等的年加工附加值增值可達3.565億元,年利稅4278萬元。預期的年總產值可達23.765億元,年總利稅2.86億元。
②庫濱鉛鋅礦
現有探明資源儲量為:鉛1.69萬噸,鋅2.26萬噸,進一步勘查工作未作。規劃建設一處礦山,年采礦石5萬噸,2009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10年達產。礦山服務年限13年。礦石直接送往翠宏山選礦廠進行選礦。
年產鋅精礦3000噸,年產值2400萬元,年利稅288萬元;年產鉛精礦1500噸,年產值600萬元,年利稅72萬元。概算礦山建設投資500萬元,規劃礦山佔地面積0.2平方千米,主要設施為采礦工程、礦石場地和采礦設備。
(3)石麻子大崗珍珠岩礦
現有探明資源儲量1004萬噸。礦山開發方向是以生產憎水保溫板、阻燃板、助濾劑、添加劑、礦砂為主導產品。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規劃珍珠岩膨化廠佔地面積控制在0.3平方千米之內,包括料場、膨化生產車間,倉庫、工廠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規劃建設礦山一處,珍珠岩膨化廠一座,膨化廠建在遜克縣。2008年完成礦山與膨化廠基本建設,2009年投產。礦山年生產礦石7萬噸,礦山服務年限100年以上。珍珠岩膨化廠年產膨化珍珠岩系列產品5萬立方米。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概算建設總投資4350萬元,預計年總產值3000萬元,年總利稅360萬元。
建設總投資4350萬元,其中礦山建設需要約850萬元,主要用於水源地與引水工程建設、礦山用電、采場、料場、采礦設備、礦山管理、職工生活區及礦山內道路建設等方面;膨化廠建設資金約3500萬元,主要為水源地、引水工程與水循環利用設施建設、料場、生產車間與成品倉庫、輸電線路及變電所、生產管理、設備購置及安裝調試、職工生活區、其他廠區基礎設施建設等用途。
礦山開采與膨化廠建設均以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由政府籌措資金解決。達產後,年采礦石7萬噸,預期年產值500萬元;年生產膨化珍珠岩產品5萬立方米,預計年產值2500萬元。預計年總產值3000萬元,年總利稅360萬元。
(4)紅綉溝煤礦
現有探明煤炭資源儲量412萬噸,目前資源沒有利用。規劃建設一處年產原煤10萬噸礦山,2008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09年達產。礦山服務年限30年。
概算礦山建設投資3000萬元,預期年產值2000萬元。本礦區勘查程度較低,勘查前景非常樂觀,需要進一步礦產勘查,勘查期為2008~2010年,擬投入勘查資金2000萬元,預期提交資源儲量5000萬噸。
(5)油氣礦產勘查
2005年大慶油田在遜克盆地開展了石油的初步勘查,證實存在一定資源量,初步預測1.8億噸,為進一步擴大資源儲量,擬投入勘查資金5000萬元,勘查期為2008~2010年,預測提交資源儲量2億噸。力爭於2012年前建設1~2口油井。
2.嘉蔭岩金礦業集群
嘉蔭岩金礦業集群地處伊春市北部,包括嘉蔭縣和烏伊嶺、湯旺河區東北部分區域,面積為6759平方千米。區內金礦資源為全省優勢礦產,著名的團結構(烏拉嘎)金礦為全省唯一的超大型金礦床,探明資源儲量74442千克,保有資源儲量33288千克,具有多年的開發歷史,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此外區內還稟賦有平頂山中型金礦、連珠山金銻鎢礦、馬蓮金礦及砂金礦等。現有岩金資源儲量41384千克,煤炭資源儲量498.8萬噸。
以開發利用岩金為主,包括烏拉嘎型金礦、平頂山金礦、連珠山金銻鎢礦、馬蓮金礦等,集中技術研究和財力投入開發這些資源,變資源存量為經濟增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繼續尋找岩金、銅、有色金屬等礦產。
依託烏拉嘎金礦的豐富金礦資源,以烏拉嘎金礦為主,充分利用附近金礦資源,也可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行調解,積極尋找後備資源,發揮烏拉嘎金礦的優勢地位,推動產業基地穩步、健康的發展。
3.伊春鉬多金屬礦業集群
區內鉬、鉛、鋅、鐵等金屬礦產為區內優勢礦產。截至2008年底,保有鉛資源儲量26萬噸,保有鋅儲量71萬噸,鉬資源儲量1.52萬噸(鹿鳴鉬礦資源儲量進列入1.01萬噸,實際探明儲量遠超過10萬噸,達到大型規模),鐵資源儲量26萬噸。主要礦床包括安慶縣徐老九溝鉛鋅礦、鐵力市二股西山地段鐵多金屬礦、鐵力市二股響水河礦段鐵多金屬礦、伊春市西林鉛鋅礦區二段鉛鋅礦、伊春小西林鉛鋅礦、伊春市昆侖氣鉛鋅礦、伊春市五營區五星鉛鋅礦、伊春市西林區老道廟溝鉛山鉛鋅礦和鐵力市鹿鳴鉬礦等,鉛、鋅、鉬超過萬噸的多金屬礦床,鐵力市二股西山地段鐵、多金屬礦鐵資源儲量11340千噸。
以開發利用鉬、鉛、鋅、鐵等金屬礦產為主,重點規劃開發鹿鳴鉬礦、二股西山鐵多金屬礦床、響水河多金屬礦及五星鉛鋅礦床,做好小西林鉛鋅礦的資源利用。集中技術研究和財力投入開發這些資源,變資源存量為經濟增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繼續尋找岩鉬、銅、鉛、鋅有色金屬和富鐵礦等資源。
產業集群開發規劃:以大西林及附近的鐵礦循環經濟產業和小西林及附近的鉛鋅經濟產業、二股—鹿鳴一帶的鉬、鉛、鋅、鐵經濟產業為核心,以大西林鐵礦、五星石灰岩礦、小西林鉛鋅礦、二股鉛鋅鐵礦、鹿鳴鉬礦等為核心企業,形成有色金屬、鐵等的綜合開發,把中部礦業經濟區建立一個有色金屬和鐵開采加工循環產業開發區,構建大西林鋼鐵生產基地和小西林有色金屬生產基地。
產業集群構成及點軸結構(礦業布局):規劃建設二股—鹿鳴鉬多金屬產業區、紅旗山-對青鐵多金屬產業區、五星鉛鋅鐵非金屬產業區、撫育河多金屬產業區、翠欒煤礦產業區、西林金屬非金屬產業區和豐茂多金屬產業區。
針對二股—鹿鳴產業區鉬礦資源集中分布的特點,重點建設鹿鳴鉬業基地;針對西林礦區鉛鋅資源及礦山選冶條件等,建立小西林鉛鋅礦業基地;由於大西林鋼鐵公司成型的礦山生產采選業基礎,重點建設大西林鋼鐵基地。規劃建設伊春鉬多金屬礦業中心。
伊春鉬多金屬礦業中心:根據銅、鉬、鉛、鋅、鋼、鐵等金屬礦業發展需要,在伊春市設立鉬、鉛、鋅、鋼、鐵高新技術開發園區。根據伊春市特殊的地理位置,高新技術開發園區建設,以培育和發展鉬、鉛、鋅、鋼、鐵等金屬深加工為特色的骨幹企業為主要任務,努力整合各種科技資源,鼓勵和協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間的密切合作,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核心技術領先、服務平台完善、管理模式先進、基礎功能完備、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銅鉬、鉛鋅、鋼鐵等金屬加工企業,發揮高新技術集聚效應,帶動伊春市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優先發展鉬、鉛、鋅、鋼、鐵等金屬加工產業,以伊春市對俄外向型經濟建設為重點,搭建科技平台,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優勢,推動科技產業園的建設與發展。
鹿鳴鉬礦業生產基地全力以赴爭取開發鹿鳴鉬礦,壯大全市礦產經濟。 充分利用國家確定的林業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和省確定的生態功能區建設以及省政府支持伊春開發鐵力鉬礦的政策和有利條件,爭取國家在鉬礦資源開發上給予支持,盡早開發鐵力鉬礦,使之成為全國最大的鉬礦之一,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支柱。
伊春大西林鋼鐵生產基地依託大西林鐵礦及其附近的鐵礦資源,積極開發利用,同時加大對相鄰的遜克縣翠宏山鐵礦和俄羅斯阿穆爾州俄基姆坎鐵礦開發利用力度。規劃期內繼續壯大冶金企業,支持西林鋼鐵集團加快技術改革步伐,實現產量和效益大幅度增加,鞏固西林鋼鐵集團在全省冶金行業的龍頭地位。
伊春小西林有色金屬非金屬生產基地西林鉛鋅礦雖經長期的開采,資源優勢不明顯,所剩餘的低品位礦、邊角礦、燃燒礦,還可維持改組後的西林鉛鋅礦生產10年。在加大尋找後續資源的基礎上,可依託本區小西林西大坡白雲岩、苔青水泥用大理岩、熔煉水晶、硅石的開發,積極推動改組後西林鉛鋅礦健康發展。
④ 鐵力林業局鹿鳴礦業個人養老保險查詢
你可以上當地社保中心的網站查詢,或者撥打統一熱線電話12333查詢,也可以去社保中心窗口查詢。
⑤ 鹿鳴鉬礦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鹿鳴鉬礦商標總申請量4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4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鹿鳴鉬礦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⑥ 黑河多金屬礦產開發產業集群
黑河礦產資源經濟亞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隸屬於大興安嶺成礦帶。在大興安嶺的南東、小興安嶺的西北部,東南與伊春、綏化市接壤,西南與齊齊哈爾市毗鄰,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隔嫩江相望,西北部與漠河礦產資源經濟區相接,東北與俄羅斯阿穆爾州隔黑龍江相對。轄嫩江、孫吳、遜克縣部分地區,北安、五大連池二市和愛輝區共六個行政區。中心城市為黑河市。
1.銅、鉬多金屬礦產資源優勢
黑河市共有7處大型礦床,包括多寶山銅(鉬)礦床、銅山銅(鉬)礦床、翠宏山鐵多金屬礦床、東安岩金礦床、爭光岩金礦床、三道灣子岩金礦床等重要礦產地,其中大多寶山礦銅儲量達304.28萬噸,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銅礦。
銅、鉬、伴生金、銀等主要分布於嫩江北部,鐵與鉛鋅鎢鉬等主要集中於翠宏山一帶,岩金分布於東安、爭光、三道灣子等地。從儲量分布看銅主要集中在多寶山、銅山礦床,鉛、鋅、鎢集中於翠宏山礦床,鉬儲量集中於翠宏山、銅山、多寶山礦床,岩金儲量主要分布於東安、爭光、三道灣子等礦床中;銀集中多寶山礦床。銅一直是我國的緊缺礦種,每年需要大量進口銅礦石。據統計,黑龍江省對銅的需求量大約每年6~7萬噸,而多寶山、銅山等礦床銅的利用率目前僅為0.1%,因此多寶山礦區銅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合理利用,對緩解銅資源供應緊張的現狀,促進地方乃至全省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鉬礦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4處,分布於鐵力市二股東山和鹿鳴一帶。鹿鳴鉬銅礦床正在勘探中,前期求得資源量約11.767萬噸,估算潛在資源儲量超過20萬噸。霍吉河鉬礦探明儲量超過10萬噸,達到大型規模。興安嶺林場的翠嶺鉬銅礦床與鹿鳴礦床相似,未列入2008年儲量表,估算潛在資源量超過2萬噸。其他鉬資源量均為伴生礦產,包括二股東山鐵多金屬礦床(鉬伴生礦,資源儲量1744噸)、二股西山鐵多金屬礦床(伴生鉬797噸)和徐老九溝鉛鋅礦床(伴生鉬資源儲量2760噸)等。
2.地域優勢
黑河經濟區的中心城市黑河市,是黑龍江省北部重要的邊境城市,地理位置屬於大興安嶺的東端、小興安嶺的北部,小興安嶺猶如一道天然綠色屏障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市。黑河市東南與伊春市和綏化市接壤,西南同齊齊哈爾市毗鄰,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隔嫩江相望,北部與大興安嶺地區和呼瑪縣相連,其東北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海蘭泡)隔黑龍江相望。
黑河市是中俄邊境線上唯一的與俄聯邦主體首府相對應的距離最近、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功能最全、開放最早的中國邊境城市,這為黑河市的礦業開發帶來了巨大的地域優勢。黑龍江省礦產資源開發一直貫徹國家「必須加強利用國外資源工作力度」指示,遵循「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原則,積極尋找緊缺礦種的國外資源、優勢礦種的國外市場等。黑河市作為一個開放的邊境城市,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在利用國外資源、開發國外市場方面具有優勢,同時在招商引資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便利。黑龍江省和俄羅斯遠東諸州的礦產勘查開發部門之間具有密切的合作傳統,雙方曾就黑河經濟區的資源勘查、開發進行過多次交流與合作,俄科學院遠東地質研究所、構造所及阿穆爾州、赤塔州地礦局研究人員和專家先後多次到多寶山銅山銅礦、三道灣子岩金、東安金礦、高松山金礦區等進行考察。黑河市礦產資源開發的地域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黑河市是黑龍江省南北連通的要道,西南同齊齊哈爾市毗鄰。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都直接影響甚至決定黑河經濟區的發展。「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區」著力吸引國內外資本、技術,建設多種產業相互配套,新體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態化,結構合理、高速增長的產業高地和經濟密集區,成為黑龍江省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區和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的先行區。而在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中,需要大量的金屬產品,如鉬、銅等金屬產品,從而為黑河市的建設發展,特別是礦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市場。黑河市地處大小興安嶺腹地,「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為黑河經濟區的發展創造契機。
綜上可見,黑河經濟區建設具備極好的地理優勢,可以同時享受到八大經濟區建設中的兩個政策優勢。
3.礦業政策優勢
國家深入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戰略、優先發展能源工業政策,黑龍江省重點開展「八大經濟區」規劃建設、「十大工程」推進措施及大力發展原材料和能源工業的指導戰略等,都將更加有力地促進黑河經濟區礦產資源的開發進程,實現黑河市礦業經濟的率先突破。加之黑河市具有的良好的鉬銅多金屬源稟賦優勢和地域開發優勢,在各級政府的各項礦業政策的指導下,黑河市鉬銅多金屬資源產業發展將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在工業化、城鎮化、國際化發展過程中,礦產資源的科學開發與合理利用,是重要的基礎保障。國家鼓勵勘查開發有市場需求的礦產資源,特別是一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礦產資源嚴重短缺,銅等金屬資源短缺尤為嚴重。為此國家制定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開展重點礦種、重點成礦區帶的勘查工作,開展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與重要資源儲備戰略,表明國家經濟建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程度在大幅度提高。2004年起,國家開始討論、擬建「大興安嶺有色金屬基地」,由國土資源部牽頭組織各方面專家,對大興安嶺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前景潛力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論證,同時就礦產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過科學論證。黑河市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在「大興安嶺有色金屬基地」的規劃中,處於「梨子山—鄂倫春鐵鋅鎢金鉻鉛成礦帶」內。許多典型礦床如多寶山、翠宏山、三礦溝、霍吉河、東安等的勘查與開發,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4.產業集群式開發的原則
(1)黑河市鉬銅多金屬資源產業規劃必須堅持以豐富的礦產資源為基礎,以礦山的開發建設為先導,以礦產品的深加工為延伸,形成采—選—冶—加—銷的產業鏈條,建成鉬銅多金屬生產、加工基地。
(2)鉬銅多金屬資源產業發展要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相對優勢的礦產資源為基礎,符合國民經濟發展需求,有利於提高礦產資源集約化利用程度及礦業持續發展能力。重視礦產開采、選礦、冶煉新工藝的應用,不斷開拓新的應用領域,提升鉬銅多金屬礦產品在黑龍江省內乃至全國范圍內的競爭力。
(3)整合礦山資源,調控礦山開采規模,發揮整體效益。加強多寶山、翠宏山、鹿鳴、五道嶺、弓棚子等主要礦床的勘查、開發力度。調整優化礦產品結構。調整采、選、冶、產品精深加工等生產環節的資源配置結構,加快科技創新,積極培育和研發新產品,努力調整衰退產業。重點是新產品的研發,增強精、深、細產品的加工和生產能力,延長產業鏈。鼓勵開展《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中的礦產項目,禁止《屬於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工商投資領域制止重復建設目錄》中的礦產項目。淘汰落後的原字型大小產品,努力提高礦產品的附加值。
(4)調整優化技術結構。在大力開發岩金、鉬、銅的同時,加強對伴生的低品位金、鉬的綜合回收利用研究。鞏固內產,鼓勵外購,引入可采選15%~20%超貧鐵礦的先進技術,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好已有資源,延長鐵礦山的服務年限;積極研究開采鹿鳴鉬銅礦床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努力穩定多寶山銅鉬礦的礦精粉生產能力。引進、推廣應用的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改變礦山采選設備、技術水平落後的局面,提高礦山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降低開采貧化率,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提高鉬銅多金屬礦山的采礦機械化程度,淘汰落後采礦方法、設備。
(5)加強礦山安全生產的監測、預警機制建設,確保礦山生產安全;引進先進的礦產品生產技術工藝,推進高科技含量鉬銅多金屬加工業的發展,增加新品種,延長產業鏈;鞏固優質鉬銅多金屬礦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提高出口創匯能力。加強礦產資源有效保護和利用,重視資源的循環利用,努力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堅決杜絕采富棄貧,采大棄小的短期行為,走統籌規劃、合理開發、綜合利用、健康發展的礦業經營之路。
(6)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得到加強,提高礦山復墾水平,達標率在70%以上,嚴格新建礦山准入條件。堅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建立健全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礦山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全面實施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履約保證金制度。通過重點工程治理,全面推進「綠色礦業」建設,為「生態省」、「生態市」的建設奠定基礎。建立比較完善的預防監測與保護的動態信息管理體系。
5.銅、鉬多金屬開發產業集群基地建設
以鉬、銅、金、鉛、鋅、鐵等礦產資源開發及產品深加工為主要產業,形成相互協調的產業鏈;根據鉬銅多金屬礦業發展需要,近期優先發展的資源產業主要是鉬銅多金屬和岩金開采及冶煉、加工產業。在黑河市設立鉬、銅等金屬高新技術研發加工基地。黑河市的研發中心以銅、金加工產業及相關產業為主。
高新技術開發基地建設,以培育和發展鉬銅等金屬深加工為特色的骨幹企業為主要任務,努力整合各種科技資源,鼓勵和協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間的密切合作,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核心技術領先、服務平台完善、管理模式先進、基礎功能完備、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鉬銅金金屬加工企業,發揮高新技術集聚效應,帶動黑河礦產資源產業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優先發展鉬、銅金屬加工產業,以黑河市的對俄外向型經濟建設為重點,搭建科技平台,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優勢,推動科技產業園的建設與發展。為加強和促進優勢資源的快速開發利用,將黑河礦產資源經濟亞區中的重點礦種確定為優先開發、重點扶持的礦業基地,資源儲量規模略小,或資源遠景尚未查明的礦產地集中區確定為礦業區。在以黑河市中心城市為依託,規劃建設3個銅、鉬多金屬礦業基地和1個礦業開發區和技術研發中心。
(1)多寶山-爭光銅鉬金產業基地
多寶山-爭光銅鉬金基地由多寶山銅礦、銅山銅礦、三礦溝銅礦、小多寶山銅礦和爭光金礦等五個礦山組成。
多寶山地區現有資源儲量:銅363.7萬噸、伴生金84.31噸、伴生銀1320噸、伴生鉬13.8萬噸、伴生錸98噸、伴生硒1427噸、伴生鋅3.6萬噸。以開采銅和加工銅產品為主,以伴生的金屬礦產綜合利用為輔,引進先進的采礦、選礦、冶煉、產品加工工藝和管理,提高礦山的利用價值和發揮整體效益,將該區建設成為黑龍江省乃至東北地區最大的銅業基地。在采選銅的同時,對伴生資源量較大的鉬、金、銀、錸、硒、鋅等有用資源進行回收利用,提高礦山的利用價值,形成綜合開發、綜合利用的礦山。其中,多寶山礦床綜合回收金、銀、鉬、錸、硒;銅山礦床綜合回收金、銀、鉬、錸、鋅;三礦溝礦床主要回收金、銀、鐵。另外,對尾礦中未進行回收的鈀、鉑、銥、鋨等資源要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便於今後在條件成熟時進行回收。
采選聯合企業:包括多寶山銅礦山、銅山銅礦山。
多寶山礦業:多寶山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4平方千米之內,由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礦山采礦規劃分兩期進行建設,首期設計規模為年采礦石750萬噸,2008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09年達產;二期設計規模為年采礦石900萬噸,2010年達產。礦山服務年限70年。礦山選場採用浮游選礦法工藝選礦,規劃分兩期建設,首期設計規模為年處理礦石750萬噸,2008年完成選廠基本建設,2009年投產,年產銅精礦8.2萬噸;二期增加處理礦石900萬噸,2009年完成選廠二期工程建設,2010年達產,年產銅精礦10.3萬噸;到2010年,年處理礦石總量達到1650萬噸,年產銅精礦18.5萬噸。
銅山礦業:規劃銅山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2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礦山采礦規模為200萬噸,2008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09年達產,礦山服務年限70年。銅山採用浮游選礦法工藝選礦,選礦廠年處理礦石200萬噸,2008年完成選廠建設,2009年投產,年產銅精礦2.4萬噸。
采礦企業:由三礦溝礦山、小多寶山銅礦山組成。
三礦溝銅礦山:處於開發末期,資源儲量已接近枯竭,不再進行改擴建。
小多寶山礦山:規劃小多寶山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0.3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和礦山管理部。采礦規模15萬噸,礦山服務年限10年,礦石運往多寶山選礦廠。
冶煉企業:規劃建設統一的銅冶煉廠,設在多寶山礦業工業園區。到2010年底,年冶煉銅精礦20.9萬噸。規劃冶煉廠佔地面積控制在0.5平方千米之內。
輔助設施規劃建設:包括水源地工程、引水工程、輸變電工程。水源地建在泥鰍河中游二坎村附近。引水工程主要是由二坎河水庫引水至多寶山礦業工業園區—銅山礦區—多寶山礦區,供四個礦山和多寶山礦業工業園區的生產、生活用水,水源地工程佔地面積控制在3平方千米之內。規劃輸電線路一條,由黑寶山至銅山、多寶山。
產業經濟效益概算:到2010年底總投資21.1億元。預期年產值37.36億元,年總利稅4.48億元。
成本:全部建設完成需要投入資金共計38億元,其中多寶山礦山為30.6億元、銅山礦山為6.4億元、小多寶山礦山為1億元。資金主要投放於礦山基本建設、設備安裝、選礦廠、尾礦庫、水源地與引水工程、輸電線路及變電所、污水處理、礦山管理、職工生活區及礦山內道路建設等各個方面。礦山與工廠建設採取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集資金解決。
此外,為保證礦山持續穩定的正常生產,還需在多寶山、銅山、小多寶山、三礦溝一帶進一步加強銅礦資源的尋找,擴大本區的銅資源儲量,為礦山的長遠發展奠定資源儲量基礎。對多寶山、銅山兩個礦山的低級別資源量地段進行系統勘查,提高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的後續生產提供可靠的基礎儲量和儲量。勘查期為2007~2010年,擬投入資金0.7億元。
收益:到2010年,預期年產值將達到銅業經濟年總產值37.36億元,其中包加工附加值4億元(銅產品加工總量將達到年產銅量的40%左右),預期年總利稅4.48億元。
爭光金礦區現有岩金資源儲量10噸,預測資源量50噸。
①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3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冶煉廠、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②礦山采場規劃建設:年采礦石15萬噸;礦山服務年限20年。
③建設選礦廠規劃建設:年處理礦石15萬噸。2008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09年達產。
④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礦山建設總投資1.6億元,主要用於采場、選礦廠、尾礦庫等的建設。礦山建設採取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集資金解決。達產後預期年產黃金600千克,年產值0.9億元,年利稅0.108億元。
⑤在多寶山、銅山、小多寶山、三礦溝、爭光一帶進一步加強金礦資源的尋找,擴大本區的金資源儲量,為礦山的長遠發展奠定資源儲量基礎。對礦山的低級資源量地段進行勘探,提高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的後續生產提供可靠的基礎儲量和儲量。勘查期為2007~2010年,擬投入資金0.3億元。
(2)三道灣子-付地營子銅金產業區
三道彎子-付地營子銅金基地由三道彎子金礦、付地營子銅礦二個礦山組成。
三道彎子金礦山現有岩金資源儲量4300千克,預測資源量5000千克;銀資源量14.2噸。
規劃三道灣子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冶煉廠、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采礦:規劃建設礦山一處,年采礦石15萬噸;建設選礦廠一處,年處理礦石15萬噸,礦山服務年限8年。2007年完成礦山與選礦廠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08年投產。
礦產勘查:在三道灣子礦區北部(北大溝)和上馬廠一帶進一步開展岩金資源的勘查,擴大礦區周邊的資源儲量,為礦山的長遠發展奠定資源儲量基礎。對礦山的低級資源量地段進行勘探,提高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的後續生產提供可靠的基礎儲量和儲量。勘查期為2007~2010年,擬投入資金3000萬元。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概算礦山建設總投資1.3億元,主要用於建設采場、選礦廠、尾礦庫及其他輔助設施等。融資渠道:礦山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由政府籌措資金解決。預期達產後年產黃金840千克,預期年產值1.26億元,年利稅1512萬元。
付地營子銅礦原有銅資源儲量1.59萬噸,鋅1.46萬噸、銀11噸、金353千克。目前,龍珠礦業已對其進行開發,在開采銅的同時對鋅和部分硫進行了綜合回收。資源儲量表中現有銅資源儲量1.1萬噸,但礦山實際的剩餘資源量僅1000餘噸,鋅與銅的資源量同比例減少,按目前的開采規模,2~3年之內即將閉坑,屬於危機礦山。該礦床的開發方向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加大資源尋找的力度。在礦區的周邊繼續尋找銅礦體,延長礦山的服務年限,同時在礦區附近尋找岩金資源,以利於在礦山銅資源發生危機時,向開發岩金資源轉型。二是研究尾礦回收利用技術與流程,加強尾礦資源的利用。規劃投入銅、岩金資源勘查費用2000萬元,投入尾礦選礦流程500萬元。到2010年,礦山主導產品產值保持現有1800萬元的水平,綜合回收金和銀,按金、銀潛在價值的30%計算,三年時間回收完畢,每年回收金銀產值可達1000萬元,年總產值將達到2800萬元,實現年利稅216萬元。
⑦ 中鐵九局集團礦業(沈陽)有限公司伊春鹿鳴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鐵九局集團礦業(沈陽)有限公司伊春鹿鳴分公司成立於2011年04月1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礦產品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趙前軍
成立時間:2011-04-12
工商注冊號:23070010005663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黑龍江省伊春市伊春區旭日辦鐵林社區鐵林街10號樓1-3層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