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泰迪熊是誰發明的
關於泰迪熊的誕生,有多個版本的傳奇性故事。眾所周知,泰迪熊名稱的由來與美國第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有關,羅斯福的昵稱就是泰迪。1902年秋天,這位喜歡狩獵的總統在密西西比河一帶獵黑熊,卻一直毫無收獲。主辦者留意到這個情形,於是將捕獲的一隻小黑熊綁在樹上讓總統射殺。但羅斯福斷然拒絕了。當時這個傳聞被畫成諷刺漫畫刊登於《華盛頓郵報》上。在紐約開雜貨水果鋪的俄裔人米德姆老夫婦看到漫畫中那隻惹人憐愛的小熊後,興起了縫制熊玩偶的念頭。由於他們製作的熊玩偶深受好評,後來便創立了創意玩具公司。這就是泰迪熊在美國發跡的故事。 大約同一時間,住在德國南部京根小村莊的女裁縫師瑪格麗特·史泰福也創造了泰迪熊的傳奇故事。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症的瑪格麗特以裁縫為生,在家人的協助下,開始製作毛絨絨的布娃娃,其中包括熊玩偶。在1903年萊比錫玩具樣品市場中,她手工縫制的熊玩偶相當受矚目,美國商人下了大量訂單。從此瑪格麗特的小裁縫店擴展為史泰福公司,到了1907年更成長為擁有二千人的大企業,其生產製造的泰迪熊銷往美國與歐洲其他國家,成為泰迪熊業界首屈一指的品牌代表。 史泰福公司製作過各式各樣的泰迪熊。經過定型期之後,約在1930年左右,史泰福公司開始在泰迪熊外形設計上做冒險的嘗試,臉型變得較圓較大,身體和手腳變成了胖胖的嬰兒型——好像總是帶著微笑的泰迪熊就此問世了。 原先以男孩為對象的泰迪熊世界,後來也開始有了針對女性的設計。粉紅色的絨毛熊「泰迪·玫瑰」鼻尖是以褐色線縫制的,給人以柔和、易親近的感覺。史泰福公司將熊玩偶臉龐擬人化後推出的「泰迪·寶寶」,更是人氣旺盛地從20世紀30年代長銷至50年代。 1903年至1914年左右,一直是德國玩具公司在掌控著泰迪熊市場。以生產馬口鐵玩具馳名的紐倫堡賓格公司,將其擅長的機械裝置技術運用於泰迪熊的製作,形成了新的流行風潮。德國原本大量外銷泰迪熊,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等國家禁止進口德國玩具,這卻為各國各自發展泰迪熊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如今在展示會或書籍中見到的毛線編織熊玩偶,幾乎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產物。 在德國有專為泰迪熊迷所辦的季刊《泰迪熊與其朋友們》,刊載的均是有關泰迪熊的資訊情報,舉凡泰迪熊設計師的工作室、各種展示會、拍賣會、新商品介紹、企業故事、熊迷聚會等,都屬報道的范疇。該刊對當下的收藏流行風,特別是收藏情報的搜集,更是巨細無遺。 泰迪熊的確是一種非同尋常的商品。近來經常耳聞早期的泰迪熊在拍賣會上創下競標天價。20世紀80年代開始商家在市面上限量發行特別版泰迪熊,也是高明的商業手法,藉由數量的有限造成其價值的稀有。連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統一、歐洲共同體締結條約等重大國際事件,都有相應的紀念版泰迪熊問世,每隻熊均有製造號碼或鑒定書等身份象徵。 歐美孩童們很喜歡泰迪熊。在德國,許多人是抱著泰迪熊長大的。據說德國救護車中一定會放一隻泰迪熊,當做禮物送給那些不得已必須搭乘救護車的小孩。這些熊玩偶由「為發生意外事故的兒童們之泰迪熊協會」負責提供,購買的資金大部分來自捐款。經過這個協會的調查,孩童們喜歡的泰迪熊都是可愛的圓臉形,現在放在救護車上的就是這種玩偶。
B. 小熊尼奧的創始人是誰,簡介有嗎
小熊尼奧是央數文化(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主打的創意科技兒童品牌,於2009年誕生在中國上海。
中文名稱:小熊尼奧英文名稱: NEOBEAR
在夢想世界裡,小熊尼奧一家和很多好朋友都生活在夢境小鎮上。小熊尼奧的爸爸是一位科學家,他發明了許多神奇的小玩意。比如能把平面的畫變活起來的「夢鏡盒子」,尼奧這個熊孩子拿到爸爸的發明後惹出了不少麻煩。正當熊爸爸、熊媽媽急著替四處惹麻煩的小熊尼奧滅火時候,小鎮後山上城堡里的熊貓伯爵和他的幾個搗蛋鬼朋友,開始打起了熊爸爸的發明的主意。
C. 中國科學小故事
火葯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歷史的長河裡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到了火槍盛行的朝代。
有研究指出火葯始見於秦朝(公元前221~206年),但是因為文獻不足以及當時只是因為煉丹時偶爾做出的副產品/失敗作,並沒有制式紀錄製作方法。其中一種相傳最初火葯紀錄原因,則為煉丹術文獻中的記載,警告千萬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不然就會引起爆炸。
一般認為11世紀宋朝時,中國開始把其使用為戰爭工具,以火箭和投石機搭載的炸彈形式出現。最早可追尋的紀錄為1259年,竹枝被使用來發射瓦土彈頭。此類火箭大都只是驚嚇作用,並不實際構成巨大威脅。倒是初期火葯有不少有毒混合物,例如汞和砷,因此可以被視為一種化學武器。
《太平廣記》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隋朝初年,有一個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訪一位煉丹老人。當晚住在那裡。半夜杜春子夢中驚醒,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頓時屋子燃燒起來。這可能是煉丹家配置易燃葯物時疏忽而引起火災。還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煉丹書也談到用硫磺、硝石、雄黃和蜜一起煉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臉和手燒壞了,還直沖屋頂,把房子也燒了。
書中告戒煉丹者要防止這類事故發生。這說明唐代的煉丹者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葯,這種葯被稱為「著火的葯」,即火葯。由於火葯的發明來自製丹配葯的過程中,在火葯發明之後,曾被當做葯類。
D. 福娃是誰發明的
北京時間2005年11月11日晚8時,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在工人體育館正式公布,形象為魚、熊貓、奧運聖火、藏羚羊、京燕,名字是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即北京歡迎你。
2004年8月5日開始向社會徵集
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和北京2008年殘奧會吉祥物設計徵集大賽5日開始正式啟動。北京奧組委將根據大賽結果分別確定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吉祥物,原計劃於2005年6月1日向社會公布。
2004年12月1日吉祥物徵集工作結束
據北京奧組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期4個月的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吉祥物設計大賽在12月1日完成作品徵集工作,進入到評選階段。北京奧組委將在專家評審和廣泛徵集社會各界代表意見的基礎上,分別確定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和北京2008年殘奧會吉祥物。吉祥物為歷屆奧運會的核心形象之一,是傳達奧林匹克精神和該屆奧運會理念的重要載體。 [3]
2004年12月15日吉祥物進入評選程序
北京奧組委正式確認共有662件作品角逐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從12月15日起,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和殘奧會吉祥物進入評選程序。經過初評、復評、修改、注冊等一系列嚴格程序,吉祥物原定於將於2005年6月正式亮相。
2005年11月11日吉祥物揭曉
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漫長角逐,萬眾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將於北京奧運會倒計時1000天——11月11日晚8時,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正式公之於眾。吉祥物具有體現北京奧運會舉辦理念和奧林匹克精神、具有濃郁中國特色、具有廣泛代表性、具有獨創知識產權和廣闊市場開發空間以及集體智慧的結晶五大特點。
2005年11月12日吉祥物開始發售
北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消息,為配合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發布,滿足廣大消費者對奧運吉祥物特許商品的需求,北京奧組委將實施吉祥物特許商品臨時銷售計劃,50餘萬件奧運吉祥物系列特許商品將從11月12日開始,在全國各地特許商品零售店(點)銷售。
原有的662件作品最終沒有選中一件,包括孫悟空、中國龍、鳳凰、阿福、虎、兔兒爺、撥浪鼓等在徵集過程中,受到眾多群眾和網民喜愛的方案都沒有入選,其中的原因是復雜的。
北京奧組委負責吉祥物徵集、評選等工作的一位專家就此進行了分析。他說,有的是在已舉辦過的奧運會中,使用過的形象。雖然同樣受到不少中國群眾的喜歡,但缺乏新意,而不得不落選。這種類別的典型就是虎的造型。在662件作品中,光是虎為原型的方案就有好多種,不過因為漢城奧運會時使用了虎為吉祥物,因福娃此,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不宜再選擇虎了。
「孫悟空」深得眾多中外群眾的喜歡,也有不少據此為原型創作的作品競爭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但最終導致孫悟空的「落選」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正是 「敗」在知名度過高上。因為孫悟空在中國甚至日本、越南等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其延伸產品的開發也進行得相當普遍,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會遭遇相當大的困難。北京奧組委和有關部門在進行知識產權注冊調查時發現,「孫悟空」的品牌注冊幾乎涉及到所有領域,再度進行開發的空間非常狹小,不利於吉祥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開發。其二是「孫悟空」是一個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文學作品的形象,其故事幾乎人人皆知,將此開發成奧運會吉祥物不利於對其內涵的定義和延伸開發,故事難以有新意。
第三類落選的熱門方案,則由於這一類形象中外理解上有歧義,而不得不放棄。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國龍的形象,龍是中國圖騰中最重要的形象,但是由於龍在世界各地有著不同的理解,因此作為奧運會的吉祥物,也不得不忍痛割愛。類似的還有喜鵲,雖然受到不少亞洲人的喜歡,但在一些國家對此的理解則完全相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熱門方案雖然創意不錯,也挺新穎,但是在進行延深性開發設計時,難與同奧運會的運動特性相結合,而不得不放棄。例如曾經一度被不少專家看好的撥郎鼓,其單腿的形象在進行深度設計時,就無法進行馬術、田徑、球迷等多種運動項目進行配套設計。最終這一方案也抱憾離場。
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徵集工作從去年8月5日開始,到12月1日止。北京奧組委收到有效參賽作品662件。其中,中國大陸作品611件,占總數的92.3%;港澳台作品12件,占總數的1.8%;國外作品39件,占總數的5.9%。
徵集作品中,既有公眾十分熟悉的大熊貓、美猴王、中國龍、華南虎、藏羚羊和麋鹿等形象,也有許多表現力鮮明、風格獨特的新造型。絕大多數作品既表現了中國特色,又吸收了奧運會吉祥物創作理念。
本次大賽吸引了中國設計師的極大創作熱情。中國大陸除貴州省和西藏自治區外均有設計機構和人員參加比賽。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和中國留學人員也寄來了他們的傾情之作。
許多國外設計師也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歐美設計大國如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以及亞洲的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設計師也都送來作品。
吉祥物徵集活動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吉祥物徵集活動辦公室共收到建議來信和業余設計稿3千多件,咨詢電話也多達數千個。許多省市自治區還掀起了吉祥物的徵集熱潮,眾多中外網民們更是自發地進行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網上推薦和評比。
吉祥物凝聚了眾多藝術家的心血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方案的產生凝聚了無數藝術家和社會各界代表的心血,是一件集體智慧的結晶。
2004年12月15日,在北京奧組委16樓會議室,陳逸飛、鄭淵潔等24名在藝術、文化領域具有傑出成就專家學者,對662件吉祥物有效參賽作品進行藝術評選。
12月17日,由著名藝術家靳尚誼、常沙娜等10名中外專家組成的推薦評選委員會,對進入推薦評選階段的56件作品進行了審閱和評議。熊貓、老虎、龍、孫悟空、撥浪鼓以及阿福6件作品被定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修改方向。
根據推薦評選委員會的意見,北京奧組委成立了由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任組長,國內設計、動漫畫專業人士9人組成的吉祥物修改創作小組。從12月下旬開始,北京奧組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提出修改意見。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兩次專題審議吉祥物設計方案,眾多藝術家參與了吉祥物的創作和修改研討。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由修改小組組長韓美林執筆,最終完成了吉祥物方案的設計。
為了進一步了解"中國娃"形象的創作思路是否正確,在修改創作過程中,北京奧組委多次召開吉祥物評議工作會議,邀請各界人士代表對吉祥物候選作品進行評議。無論是黃苗子、丁聰等幾位德高望重80多歲高齡的著名藝術家,還是一些近年來活躍在美術和設計界的青年精英都親赴現場,對吉祥物的創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雅典和悉尼奧運會吉祥物設計者也對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提出了建議。
除此之外,北京奧組委還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小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中徵求了意見。這組吉祥物受到了許多小朋友的喜愛,北京奧組委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北京一所小學49名三年級學生和一所幼兒園22名中大班小朋友進行了訪問和測試。調查顯示,吉祥物候選作品"中國福娃"在兒童中具有很強的認知度,小朋友們認為這一形象非常可愛。
北京奧組委邀請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市人大、市政協、民主黨派人士、奧運研究專家以及運動員代表、設計界代表等各界人士,對北京吉祥物候選作品進行評議時。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對吉祥物候選方案予以肯定,認為該組作品創意新穎、構思巧妙、造型生動、與眾不同,有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在創意和造型上比較完整,體現了中國風、民族情、現代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4月21日,北京奧運會吉祥物評選委員會再度召開會議,聽取並討論了吉祥物的修改情況。評委會認為「中國福娃」形象理念豐富、含義深遠、設計完整,一致同意將修改後的此候選方案提交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
韓美林成為吉祥物修改和創作的關鍵人物
2005年3月11日,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擔任組長,集中了王東晟等國內工藝美術、三維動畫設計、玩具製作方面的9名頂級專家所組成的吉祥物修改小組,驅車奔赴北京遠郊的懷柔雁棲山莊,在這里進行了兩個星期的封閉式修改和創作。
在修改過程中,專家們感到以單一形象為基本點的創作思路難於承載有著5000多年燦爛歷史的中華文化,以及舉世關注的北京奧運主題。福娃
韓美林介紹,專家組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考證、修改和艱苦的再創作工作。一方面以熊貓、猴子、龍、老虎、撥浪鼓以及組合形象為基本創作方向,進一步挖掘上述形象的創作空間。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打破舊有奧運會吉祥物設計的框框限制,探索中華文化與奧運精神結合的新思路。
韓美林說:正是在這里,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中國「五行」古代哲學思想,和現代奧運會五環特色相結合的 「中國福娃」創意浮現出來。韓美林等專家又從中國版畫、民族服飾、古代飾紋中尋找到靈感和啟發,經過幾天幾夜的的創作修改,「福娃」作品逐漸清晰。
3月28日,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等北京奧組委領導和專家審看了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多組方案,「中國福娃」創作方向得到肯定,從七組修改方案共計108 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北京奧組委領導和國內外的藝術專家們認為這個思路很有創意,形象可愛,已經接近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理想形象。
3月29日至6月9日,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修改和創作進入到主攻階段。工作地點搬到了位於北京東郊通州的韓美林工作室。正是在這里,作品的具體細化工作一步步得到完善。集中封閉創作期間,修改小組進行了艱苦的藝術探索,組長韓美林同志帶病堅持工作,兩次住院,緊急治療後馬上返回創作地繼續夜以繼日工作,表現了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忘我的奉獻精神。
4月29日第53次執委會上,北京奧組委的執委們對吉祥物修改方案進行了審定,認為,「中國娃」(聖火、熊貓、魚、藏羚羊、龍)的理念具有中國特色,選用一組具有中國文化代表性的形象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可以滿足各界對吉祥物的期待。考慮到龍的形象不同國家理解上存在分歧,執委會建議用鳥的形象代替。
五一期間,韓美林根據各界提出的修改意見,對「中國娃」方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完善,提出了以風箏「京燕」造型代替「龍」造型的修改方案。在表現手法上,將申奧會徽毛筆的筆觸和奧運會會徽中國印的感覺相結合,大膽地採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手繪技法,重新勾畫了五個娃娃的形象,突出了吉祥物生動活潑的性格特質,在整體形象的藝術表現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至此,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基本形象定位基本完成。
6月9日,北京奧組委第54次執委會一致審議通過了修改後的吉祥物方案。8月18日,吉祥物設計方案通過國際奧委會審核。之後,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又完成了國內、國際知識產權注冊登記保護工作。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由5個「福娃」組成:「福娃歡歡」以奧運聖火為原型,代表激情。「福娃晶晶」的原型是熊貓,來自森林,代表歡樂。「福娃貝貝」是魚娃,來自江河湖海,代表繁榮。「福娃迎迎」的原型是藏羚羊,來自草原大地,代表健康。「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京燕,來自天空,代表幸運。
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說:「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是中國向世界和奧林匹克運動奉獻的又一件特殊禮物。他與北京奧運會會徽和口號相應相合,共同表達著中國人民對和平、友誼、進步與和諧世界的嚮往,傳遞著『北京歡迎你』的心聲。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表現了我國多民族大家庭的文化特點,蘊含了中華民族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認識,天地萬物相互依存、和諧運行的基本思想。」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除了對北京奧運會會徽愛不釋手外,對可愛的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也是發自內心的稱贊,他親自來信祝賀說:「福娃是經過北京奧組委悉心挑選的、代表全中國的一個棒極了的小家庭,它們把友誼帶給世界各個角落的兒童。」羅格說:「我喜歡福娃中的每一個形象,喜歡他們將中國的傳統祝福帶往世界的故事。北京的選擇觸動了我的心,我相信,福娃也必將觸動世界的心。」
11日,在北京奧運會會的又一個重要歷史時刻,5個吉祥物娃娃組成歡快幸福的小團隊,把激情與歡樂、健康與智慧、好運與繁榮帶往世界各地,盛情邀請世界共聚北京,歡慶人類的盛典,演繹中國祝福世界的美好故事。
E. 找一款游戲,一開始一個小獾熊,然後用小木棍,可以不斷進化,可以發明斧頭,小熊好幾個進化方向
在網頁上,總可以查都
F. KITTY是誰發明的
[編輯本段]★Hello Kitty 的品牌故事★
有這樣一隻小貓,沒有嘴巴,臉蛋圓圓的,左耳上扎著一個蝴蝶結,還有一截小尾巴,她的名字就叫凱蒂貓 (Hello Kitty)。
[編輯本段]★凱蒂貓 史上最具市場價值的貓★
凱蒂貓的創始人信太郎賣過絲綢,做過橡膠涼鞋生意,他非常喜歡在產品上增添一些小設計來提高產品的銷量。他發現,如果在鞋上添朵花,就能夠以更高價格把鞋子賣出去。然後,他開始倒騰其他的廉價物品,每次都在產品上添點什麼設計。40年來,信太郎的三麗鷗公司開發了450個形象,但是真正成功的只有 Kitty貓一個。
Kitty 貓誕生於1974年,當時三麗鷗公司預定推出一款小錢包,上面的圖案希望能設計出一個嶄新的人物。而Kitty的第一代設計師清水侑子在設計之初想到小孩子喜歡的動物,不外乎小熊、小狗和小貓而已,由於前兩者早已推出過,因此她便決定採用最喜歡的貓咪了,因此這只繫上紅色蝴蝶結的小白貓便出現在錢包上。當時信太郎並不是很喜歡它,但是不可思議的是,這只小貓卻一發不可收拾地流行起來。
草根式的營銷策略造就了Kitty 貓的深入人心。當年在推出 Kitty 貓時,三麗鷗公司幾乎沒有做任何市場測試和廣告宣傳,而且,只要不給Kitty貓可愛單純的形象抹黑,三麗鷗公司對任何產品 (除了煙、酒及槍支) 幾乎都會答應給予使用授權。
Kitty 貓出名後,三麗鷗也很少刻意花費做廣告,而是採用全方位行銷的概念,Hello Kitty 被印在每一種你可以想像的產品,小至貼紙、筆、筆記本、衣服、玩具、手錶、杯子、盤子、筷子、手機、烤麵包機、垃圾桶,大至電腦、跑步機、汽車,甚至是可以讓人們置身其中的冒險主題樂園!並偶而利用限量商品來刺激收集行為與重復購買率。
Kitty 貓的成功同時也給她的商業合作夥伴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三麗鷗向日本超過500家公司以及海外的數百家企業進行了授權。
如今Kitty 貓獨特的形象已經出現在約2.2萬種不同的產品上,暢銷40多個國家。2004年,麥當勞公司正式在餐廳推出了迷你 Hello Kitty 掛飾,不同的色彩搭配可愛的造型,立刻贏得了消費者的肯定。在台灣,由於麥當勞推出的迷你Kitty很搶手,是否為對方購買一套 Hello Kitty甚至成了情侶們認定對方是否愛自己的標志。新加坡的麥當勞顧客在排隊買 Kitty 與她男友 Dear Daniel 為主題的快樂兒童餐時,甚至發生了暴動。
一系列有效的銷售策略,令Kitty 貓的商業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據悉, Kitty 貓每年為版權所有者三麗歐公司創造5億美元的利潤,同時也為獲得授權使用其形象的公司賺取了幾十億美元的收益。據說,美國微軟公司曾設想開價 56 億美元收買 Kitty 貓的版權。甚至,她的影響溢出了商業領域——台灣政府認同的政治口水事件、香港的 Kitty 謀殺案、全球文化運動……直至有人拿她當論文的主題。 「她就像我的吉祥符」,誠如好萊塢人氣王斯佳麗·約翰遜所言,這只臉蛋圓圓的的純真小貓在成就無數人的夢幻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動漫商業王國。
這只原本是在廉價塑料錢包上出現的無名小貓圖案,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在全球賺到盤滿缽滿的可愛偶像。而且,不要忘記,與機器貓「哆啦A夢」和加菲貓不同, kitty 貓只是商品,是沒有任何電影或漫畫支撐的。這只世界上最具市場價值的貓同世界上最著名的一隻狗——SNOOPY (史努比)、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一隻熊———Winnie Pooh (維尼熊) 等卡通形象一樣,長盛不衰的原因在於有能力創造不僅吸引小朋友,也擄獲全球女性芳心的產品。
30多年來,這只沒有嘴巴的小貓繼續微笑著,成為孩子們尤其是小女孩們最令人放心的夥伴和榜樣;當一代女孩長大成為母親後,依舊會和她的女兒一樣,喜歡著這只貓。
那麼這只沒有嘴的小貓靠什麼來贏得女孩們的芳心呢?原來,支持者們就靠這副沒有表情的貓臉孔,隨意解讀她的想法。這也是三麗歐的構思,讓沒有嘴巴的 kitty貓賦予消費者想像的空間,容許人們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到 Kitty 貓身上。換句話說:你今天想 kitty 貓是快樂的,她就是快樂的;若是你今天心情不好,kitty 貓就是憂郁的。這種角色替代,容易讓人感覺她是親密的夥伴。
日本是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家,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讓人們感到壓力很大。不過,日本人有自己的方式舒緩壓力,那就是擁有孩子般不想長大的心態。
他們喜歡那些可愛的毛絨玩具,喜歡印有卡通形象的衣服、背包、甚至筆記本電腦。很多二十幾歲的女孩喜歡穿娃娃裝、戴蝴蝶結,扮天真可愛狀。
這種對可愛元素的追逐成了日本一道獨特的風景。Kitty 貓可愛,喜嘲諷,還頗有顛覆性。因此,她在日本大受歡迎。
在城市化的今天,其實不光在日本,全球都市人都普遍面臨人際關系逐漸出現隔閡疏離,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新生代變得孤癖,不懂得和其他人交流,而機器、玩具變成他們傾吐心情的對象,也造就了各種卡通商品的成功。
所以, Kitty 貓不單單可以虜獲小孩的心,大人甚至是老年人都會愛上她。Kitty 貓對消費者似乎有多面向的影響力,對兒童來說,她是一個可愛的玩具;對成熟女性而言,Kitty 貓號召懷舊情結,令人回想到童年的純真;對父親而言,順從小孩的購買願望可以顯示父親的愛。也就是說,相同的產品,吸引的卻是不同的年紀、品味、風格、願望,使得不同年齡層的人紛紛加入購買的行列。
這只可愛的小貓,沒有與之配套的故事、電影、圖書…… 可以說,迪士尼卡通產品模式的成功元素在 Kitty 貓身上幾乎一項都不具備,但是它卻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卡通形象之一。 Kitty 貓滿足了人們對於童真的熱望,完全依靠自身的感召力,成為20到21世紀一個長盛不衰的文化符號。
[編輯本段]★Hello Kitty 精明的多元化延伸策略★
如今,Kitty 貓已經30多歲了,這對一隻貓來說是夠老的了。而且在日本這樣一個時尚潮流快速更替的市場上,一個32歲的卡通品牌要始終保持新鮮的確很不容易。但是三麗鷗卻始終能做到和時尚潮流一樣快速跟進,對時尚脈搏的感悟及把握是 Kitty 貓成功的關鍵因素。每個月, Kitty 貓都會有500個新產品上市並且淘汰500個舊產品;它一直在調整自己的產品線,從而使得自己的產品能符合不同的潮流趨勢。80年代初,當泰迪熊橫掃日本之時,人們可以見到 Kitty 緊抓著一隻小熊作為她的朋友。80年代中期幾乎所有中產階級家庭的日本小女孩都學鋼琴,於是彈三角鋼琴的 Kitty 貓出現了……
它還能符合不同的地點。例如:在日本三麗鷗設計出了200個「本地化」的Kitty玩偶,用來代表各自的地區,這些玩偶最後都成為旅遊者非常喜歡的紀念品。
東京的 Kitty 儼然一副市政廳官員的模樣;京都的歌舞伎扇子造型美輪美奐;沖繩的柑橘類果汁口味清爽,柑橘裝的 Kitty 造型別樣清新;稱霸日本廚房——大阪大嫂的 Kitty 造型為你送上一道精美的點心;各式造型的 Kitty 貓可以讓消費者領略到日本各地區的風土人情。
三麗鷗還根據主流消費人群的成長而推出合適的商品。2004年為配合Kitty 貓30歲紀念,新推出的商品就以攻佔成人市場為主,例如烤麵包機、咖啡機、微波爐等,以留住與她同齡共同成長的成人迷。
其實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真正使得Kitty貓在上世紀末成為一個蓬勃發展品牌的深層原因:她成功地進軍了成人市場。她讓成年人接受了一種新型的卡通。
面對日益加大的生活或工作壓力,復雜的人際關系,越來越磨滅創造性的工作狀況,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對現實的焦慮,使得很多青年人,尤其是女性,非常懷念童年時簡單純真,充滿夢想的心態。哈利·波特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成年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佐證。
現在,Kitty 貓提供了一種方式,讓消費者回到童年時代,而且也顯得比較瀟灑時髦。她代表了時下典型的「可愛」文化,這種文化給現實生活披上一層情緒化和理想化的外衣。在 Kitty 貓的眼中,生活應該是有情緒傾向的,它說出了年輕消費者的心聲。
如果我們能理解這種對文化的把握,我們也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為什麼以 Kitty 貓為代表的卡通品牌能占據那麼多年輕人的心,同時也能理解為什麼Kitty 貓能進行如此多樣化的跨品類延伸了——是它的消費者希望它這樣做。
有很多大眾消費品品牌在進行延伸的時候主要考慮延伸產品和自己的品牌核心價值不能相違背,Kitty 貓的做法是不同的,她提供給自己的消費者一種定義自己個性的方法,讓消費者能從現實世界中逃逸到一個非常純真可愛的Kitty品牌世界裡。這種延伸的方式並不是以強化品牌資產為導向的,而是以目標消費者的生活形態為導向的。它具體表現在:任何 Kitty 貓的目標消費者會使用的產品,都有可能成為其涉足的對象。
可以說,三麗鷗並不僅僅提供一隻可愛的小貓,而是為這些喜歡 Kitty 貓的人提供一個機會來營造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使得這個品牌具有普通卡通形象或者普通快速消費品無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Hello Kitty 已經不再是一個形象的名稱,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象徵。這才是 Kitty 貓如此成功的深層原因。
G. 泰迪熊和羅斯福有什麼淵源
泰迪熊(英語:Teddy bear),是一種熊外型歷史悠久的填充毛絨玩具,常被用來安慰兒童的難過情緒,由莫里斯‧米奇湯姆發明,得名於美國總統西奧多·「泰迪」·羅斯福。
泰迪熊以西奧多·羅斯福(俗稱老羅斯福)命名,因為老羅斯福的昵稱就是泰迪,並且他很喜歡狩獵。
據說泰迪熊的名字源於老羅斯福1902年在密西西比州一次獵熊。當時助手發現並捆綁了一隻路易斯安那小黑熊,請老羅斯福射擊。
老羅斯福不但斷然拒絕槍殺這只被捆綁的小熊,並且還稱之為「無體育道德的',隨後一個政治漫畫家迅速出版漫畫《泰迪熊》(Teddy's Bear)。
第一部漫畫在第二天即11月6日便出現了。克利福德·K·貝里曼(Clifford K. Berryman),一位《華盛頓郵報》的漫畫編輯,以頭版漫畫的形式記錄了這件事。
貝里曼畫的是小熊坐在地上,羅斯福拿著槍,背對著小熊,做著拒絕殺死獵物的手勢。畫面的下方寫著「在密西西比州劃界」(Drawing the Line in Mississippi),把打獵逸事同政治爭論聯系起來
(7)發明小熊擴展閱讀:
發展普及
嚴格來說,我們一般常見的毛絨熊玩具,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泰迪熊。
如同車子具有不同外型、規格、廠牌一樣,毛絨熊也有各種不同的品牌、風格、外貌,甚至設計師,沒有辦法以泰迪熊來代表所有的熊熊,然而由於泰迪熊實在被應用得太廣泛了,人們往往便將所有的毛絨玩具熊統稱為泰迪熊。
其實早在泰迪熊出現之前,毛絨玩具熊就已經存在了。雖然,還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玩具熊最早的發明始末和來源,不過,早在十九世紀末,就已經有玩具熊的蹤跡出現。
1880年,柏林當地最受歡迎的玩具就是一隻站在四輪上的木製熊(on all fours是一種可以拉著四處走的玩具車),同一時期,在莫斯科當地的酒吧,也流行一種由自動發條製造的飲酒熊,這種會自動飲酒的玩具熊,在當時非常新奇和受歡迎。
現在最著名的玩具熊製造公司史泰福(Steiff)在1893年時,也曾經製作過一些直立式、鼻子上嵌有鐵鏈的非布偶熊玩具,不過這些還未經過這一百多年時間洗禮的玩具熊,是以寫實的形象出現的,
不但在視覺上比較逼真,在觸覺上也較為沉重和堅硬,要發展所認知的四肢可轉動的毛絨熊模樣,還要經過長久的許多材質、填充物和外型的演變。
其實泰迪熊原本是一個獨立的專有名詞,最正確的說法,應該只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也就是老羅斯福總統任內時,於1903年至1912年間製造的熊,才能稱為泰迪熊。
1903年出生的泰迪熊,源自於羅斯福總統對熊熊的愛好和當時的流行,可以說是毛絨熊的老祖先。它有著渾圓豐滿的身材和四肢,蓬鬆溫厚的安哥拉羊毛,簡素的材料和綉線,憨厚的表情,以及百分之百的手工縫制和填塞作業。
不論是出自於美國或是歐洲,那些歷經古老歲月留下的精神,直至今日仍然存在。
不過這種真正的泰迪熊,甚至所謂古董熊,已不多見了,只有在書籍、博物館,或收藏者的家中,我們才有緣一窺它們的真面目。
然而,這些不再回返的泰迪熊,復古風潮和歷史憶懷,以及拍賣和收藏家保值觀念的催生下,已經再度復生,出現了廠商重新開模製造,仿製當時風採的復制熊,或是特意模仿老舊年華的復古熊玩具。
H. 求一部電影或者是電視劇片中有一個發明家當你了一個玩具熊,但是卻中了病毒
虛幻勇士嗎
I. 小熊溫尼普發明了什麼游戲
終於到了貓頭鷹住的地方,跨過小溪,爬上砂岩岸灘.菩為了幫它找尾巴想了許多辦法,它以為貓頭鷹很有學問.菩和它的好朋友小豬。
喜歡《小熊為老驢找尾巴》這個故事。老驢灰灰不小心把尾巴弄丟了,小熊維尼我看完了《小熊溫尼.菩》這本書,這本書非常好看,也非常感人。主要講的是可愛、善良、勇敢、做事有始有終,又經過一片石楠花叢,決定去問問。這是它發現樹枝上拉門鈴的繩就是老驢的尾巴,它為老驢找到了尾巴,老驢很高興,但是小熊維尼。穿過灌木叢,無憂無慮生活在大森林中發生的事,但是又有些貪吃、兔子、老驢灰灰、迷糊的小熊維尼,走下長滿金雀和石楠花的山坡
J. 輕松熊是誰發明的
輕復松熊是近藤亞希發明的。制
輕松熊即是鬆弛熊,也翻譯作輕松熊。一天下午,當作者近藤亞希小姐如常完成她的日常家務時,清潔洗衣等等……她突然感到很厭倦,當她躺在沙發上休息的時候,電視正在播映著動畫節目」寵物小狗」突然吸引著她的視線;一隻可愛美麗的小狗享受著美食,旁邊有軟綿綿的睡床,身穿著華麗迷人的衣服。多麼休閑的生活啊!近藤小姐在想 … 這就是她一直所羨慕的生活!突然她腦海突然浮現出: 一隻可愛而休閑的小熊形象出現了,這只可愛的小熊就是rilakkuma。
「kuma」就是日文「クマ」意為「熊」。而「relax」轉換成日文外來語就是「リラックス(rirakkusu)」,將前三個片假名加上「クマ」,就成了「リラックマ,Rilak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