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精神就是偉大的創造精神

中國精神就是偉大的創造精神

發布時間:2021-06-25 06:18:14

❶ 中國精神有哪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積蘊於近現代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特別是在中國的快速崛起中迸發出來的具有很強的民族集聚、動員與感召效應的精神及其氣象,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顯示。具體如下:

1、五四運動精神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

2、井岡山精神是指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井岡山革命道路過程中所培育和發揚的革命精神。它是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優良革命精神傳統的源頭。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它的精髓;堅定信念、敢闖新路是它的靈魂;依靠群眾、勇於勝利是它的本質;艱苦奮斗、百折不撓是它的根本。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井岡山精神仍具時代價值。堅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奮戰,百折不撓,艱苦奮斗。其中堅定的革命信念是這一精神的主題,體現了井岡山精神的最顯著特徵。江總書記將井岡山精神高度概括為24個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

3、長征精神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繫群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長征精神是艱苦奮斗的精神。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其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4、南泥灣精神:1941年前後,日本帝國主義的"掃盪"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包圍及嚴重的自然災害,使抗日根據地出現了極端困難的局面。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八路軍359旅開進南泥灣屯墾。經過艱苦奮斗,南泥灣成了陝北的"江南"。

5、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中形成的。1942年12月,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高級幹部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延安精神的主要內涵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敢於勝利,艱苦創業。其核心和主題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中國共產黨把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並在全黨認真實踐。是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延安時期,我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6、抗戰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救亡圖存、民族解放為主題,以自強、團結、犧牲、堅韌為基本內涵的偉大抗戰精神。

7、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產生的,是一種體現中國革命偉大歷史性轉折時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其基本內涵是:"兩個敢於"(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革命進取精神;"兩個堅持"(堅持團結依靠群眾,堅持團結統一)的民主精神;"兩個善於"(善於破壞舊世界,善於建設新世界 )的科學精神;"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繼續創業精神。(周恩來同志曾經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指揮三大戰役在此,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此。"三大戰役和七屆二中全會都是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大事件,在西柏坡這個農村指揮所里,黨中央、毛主席運籌帷喔,決勝千里,吹響了徹底埋葬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的號角。)

❷ 如何理解偉大創造精神

要先想想大家都不創造的危害,還要想像創造的人所承擔的風險,經歷的艱難。而那些人是在知道並承受這一切的情況下去做去創造的。並且在成功之前他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功。

❸ 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弘揚中國精神

主要內容是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內涵,體現了社會主義榮辱觀。

弘揚中國精神應樹立遠大理想並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奮斗;加強修養,發揚嚴以律已,寬以待人的美德。

(3)中國精神就是偉大的創造精神擴展閱讀

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為本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

一個缺乏自己民族精神的民族,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終極歸屬感與榮譽感,是中國人為了祖國的騰飛,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基本內容,是我們每一個人中國人必須傳承的。

我們只有具備了最基本的「中國精神」,才能具備更高更可貴的「中國精神」,才能完成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敢於斗爭、敢於堅持的革命精神,「中國精神」是愛國主義的核心,是樹立和弘揚的中心任務。「

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樑,是堅強不屈的中國魂,「中國精神」就是中國魂,需要弘揚那種讓中國人自強、自信的國民精神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前赴後繼,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❹ 中國精神的意義是什麼

「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博大精深,內涵深刻,意義深遠。

「中國精神」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厚精神資源,以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力量。這種凝聚人民、動員人民、激發人民創造力的精神力量,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

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

(4)中國精神就是偉大的創造精神擴展閱讀

「中國精神」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種德行與「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自然融合在一起,結合孝道,結合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就是做到八榮八恥;孝道是德行的根本,八榮八恥只有從思想道德入手,才可以落到實處。

我們要把孝心獻給父母,把忠心獻給祖國,把愛心獻給人民,把信心留給自己!「中國精神」是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覺悟,共同的理想,源自讓世界更和諧、更美好,是真正的中國人所應具有的精神。

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一種承擔,是一個炎黃子孫對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的責任和使命!

❺ ●什麼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

各色人種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這么說吧,國人不傻,要不5000多年,還不是越來越多!

❻ 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弘揚中國精神

1、「中國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內涵,體現了社會主義榮辱觀。

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

2、樹立遠大理想並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奮斗;加強修養,發揚嚴以律已,寬以待人的美德;強調關心國家利益、他人利益,以人民利益為先。

內涵:

「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博大精深,內涵深刻,意義深遠。

指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為本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一個缺乏自己民族精神的民族,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終極歸屬感與榮譽感,是中國人為了祖國的騰飛,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基本內容,是我們每一個人中國人必須傳承的。我們只有具備了最基本的「中國精神」,才能具備更高更可貴的「中國精神」,才能完成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

❼ 中國精神以什麼為核心

愛國主義,改革創新(中國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積蘊於近現代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特別是在中國的快速崛起中迸發出來的具有很強的民族集聚、動員與感召效應的精神及其氣象,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顯示。

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構成了中國精神的基本內容。大力弘揚中國精神,培育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既需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偉大時代精神。

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a.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為本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

b.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還包括偉大的創造精神、偉大的奮斗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和偉大的夢想精神。

②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a.時代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是體現民族特質並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的綜合,是一種對社會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的集體意識。

b.改革創新精神是時代精神的核心,貫穿於改革開放的全部實踐,體現在時代精神的各個方面。改革創新精神既是對中華民族革故鼎新優良傳統的繼承弘揚,也是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體現出來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徵。

③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辯證統一

a.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緊密關聯,都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經是一定歷史階段中帶動潮流、引領風尚、推動社會發展的時代精神。同時,一切時代精神都將隨著歷史的變遷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長河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

b.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共同構成了當今時代的中國精神。民族精神賦予中國精神以民族特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證;時代精神賦予中國精神以時代內涵,是中國精神引領時代前行、擁有鮮明時代性和強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❽ 什麼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

真理智慧作引導,因果陰德善行,自利利人,造福自己、他人,及眾生一切世界。

❾ 中國精神中民族精神是什麼

中國精神的內容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閱讀全文

與中國精神就是偉大的創造精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