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通過人工創造變異選育

通過人工創造變異選育

發布時間:2021-06-25 05:49:09

① 科研人員利用人工變異培育出了什麼優良品種

1、染色體加倍,培育多倍體物種。

與二倍體植株相比,多倍體植株的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例如,四倍體葡萄的果實比二倍體品種的大得多,四倍體番茄的維生素C的含量比二倍體的品種幾乎增加了一倍。因此,人們常常採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來獲得多倍體,培育新品種。

2、單倍體育種。

單倍體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不僅可以成倍地增加,還可以成倍地減少。例如,蜜蜂的蜂王和工蜂的體細胞中有32條染色體,而雄蜂的體細胞中只有16條染色體。像蜜蜂的雄蜂這樣,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叫做單倍體。

3、利用單倍體植株培育新品種,產生穩定的純系品種。

在自然條件下,玉米、高糧、水稻、番茄等高等植物,偶爾也會出現單倍體植株。與正常植株相比,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育種工作者常常採用花葯離體培養的方法來獲得單倍體植株,然後經過人工誘導使染色體數目加倍,重新恢復到正常植株的染色體數目。

用這種方法得到的植株,不僅能夠正常生殖,而且每對染色體上的成對的基因都是純合的,自交產生的後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

(1)通過人工創造變異選育擴展閱讀:

人工誘導染色體變異

首先發現葯物秋水仙素對有絲分裂產生影響的是義大利學者B.佩爾尼切,他在1889年描述了狗腸胃內壁細胞的分裂中期被秋水仙素所阻抑,紡錘體被破壞,染色體的行動癱瘓,不正常的有絲分裂大量停滯在分裂中期。這種由秋水仙素引起的不正常的分裂稱為秋水仙素有絲分裂(簡稱C-有絲分裂)。

② 通過人工誘變,人們有目的地選育新品種,能避免育種的盲目性為什麼不對求詳細解釋,謝謝!

人工誘變是指利用物理因素(X射線,Y射線,紫外線,激光等)或化學誘變(如亞硝酸,硫酸二乙酯)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這種方法可提高突變率,創造人類需要的變異類型。但人工誘變產生的結果不確定只是引起基因的不定方向突變,在經過選擇,擴大才能成為新的品種。因此人工誘變選育新品種也是盲目的讓基因產生突變,再通過選擇需要的突變

③ 太空育種是人工創造的變異嗎

答案B 分析:太空育種即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是將作物種子或誘變材料搭乘返回式衛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環境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種的育種新技術.解答:科學家認為,太空育種主要是通過高真空,微重力和大量銀河宇宙射線的強輻射等太空綜合環境因素誘發植物種子的基因變異,引起基因突變.由於億萬年來地球植物的形態、生理和進化始終深受地球重力的影響,一旦進入失重狀態,同時受到其他物理輻射的作用,將更有可能產生在地面上難以獲得的基因突變.山東省寧陽縣伏山鎮選送的「伏春一號黃瓜」和「伏樂長茄」兩個品種共10克種子,是利用太空射線誘導普通種子發生了變異,屬於誘導基因改變的誘變育種.因此,這種育種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太空環境使種子里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故選:B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太空育種的原理.

④ 育種是通過創造遺傳變異

A、培育轉基因動物應該採用基因工程技術,而不採用雜交育種,A正確;
B、培育具有多種優良性狀的植物,可先進行雜交再進行單倍體育種,這樣既可將優良性狀集中起來,也可以縮短育種年限,B正確;
C、培育新品種的過程中涉及可遺傳的變異,因此可能會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這樣就會涉及生物進化,C錯誤;
D、若培育的無子果實無外源激素的影響,則採用的育種方法可能為多倍體育種,其原理是染色體變異,D正確.
故選:C.

⑤ 科學家利用現代人工變異技術培育的優良品種及其特點

1、染色體加倍,培育多倍體物種。

與二倍體植株相比,多倍體植株的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例如,四倍體葡萄的果實比二倍體品種的大得多,四倍體番茄的維生素C的含量比二倍體的品種幾乎增加了一倍。因此,人們常常採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來獲得多倍體,培育新品種。

2、人工誘導多倍體,用秋水仙素來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當秋水仙素作用於正在分裂的細胞時,能夠抑制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染色體數目加倍的細胞繼續進行正常的有絲分裂,將來就可以發育成多倍體植株。如含糖量高的三倍體無子西瓜和甜菜。此外,我國科技工作者還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作物----八倍體小黑麥。

3、單倍體育種。

單倍體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不僅可以成倍地增加,還可以成倍地減少。例如,蜜蜂的蜂王和工蜂的體細胞中有32條染色體,而雄蜂的體細胞中只有16條染色體。像蜜蜂的雄蜂這樣,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叫做單倍體。

4、利用單倍體植株培育新品種,產生穩定的純系品種。

在自然條件下,玉米、高糧、水稻、番茄等高等植物,偶爾也會出現單倍體植株。與正常植株相比,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育種工作者常常採用花葯離體培養的方法來獲得單倍體植株,然後經過人工誘導使染色體數目加倍,重新恢復到正常植株的染色體數目。

用這種方法得到的植株,不僅能夠正常生殖,而且每對染色體上的成對的基因都是純合的,自交產生的後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

(5)通過人工創造變異選育擴展閱讀

但薛定諤也說,「突變肯定是遺傳寶庫中的一種變化……突變是達爾文描述的自然選擇的合適的原料,在此過程中,通過不適者被淘汰、最適者生存從而產生新種。只要用『突變』來代替『細微的偶然變異』。

魏斯曼將有性繁殖作為個體變異的唯一途徑未免過於誇張(雖然是主要途徑),但他意識到有性生殖對個體變異的重要性還是值得肯定的,雖然那時還不可能認識到有性生殖的分子機制和本質。

一般都比自然狀態下任何一個物種或變種的個體之間的差異更顯著,將家養動物飼養在不同環境之中就會產生更多的變異,而事實上這可能並不準確。因為,有人甚至認為家畜和栽培植物的品系或品種的個體之間的變異是非常小的。在達爾文的思想中,作為個體變異來源的有性生殖只具有非常次要的作用。

⑥ 人工選育,基因重組利用的是遺傳原理還是變異原理

遺傳原理和變異原理我們一般統稱為「遺傳變異原理」。因為變異是在遺傳過程中出現的。

人工選育就是利用了生物在遺傳過程中出現的變異。

⑦ 何為選擇育種選擇育種利用的變異有哪些

選擇育種是指利用的是現有品種在繁殖過程中的自然變異作為選擇工作的原始材料·雜交育種等是用現有品種先人工創造出變異,然後進行選擇工作·引種是以品種或雜交組合為單位進行比較選擇·選種首先是以個體為單位進行選擇,然後進行系統群體間比較·

⑧ 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受達爾文進化思想的啟發,廣泛開展了人工動、植物育種研究.通過人工創造變異選育優

(1)由於「將這株水稻連續種植幾代,仍保持矮稈」,說明這種變異屬於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容易發生的時期是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的間期,由於種植的是種子,所以基因突變發生的時期是形成配子時,也就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
(2)太空中射線比地球上要多,所以太空育種會導致基因突變,也可能導致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DNA重組技術是導入外源的基因,所以DNA重組技術可以定向改變生物的性狀.
(3)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該植物具有3對同源染色體,產生的配子中每一對同源染色體只有一條,而每對同源染色體的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同時來自父方的概率是

1
2
×
1
2
×
1
2
=
1
8

(4)不管是「人工進化」還是自然進化,實質都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故答案為:
(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
(2)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 定向改造生物性狀
(3)基因重組
1
8

(4)基因頻率的改變

⑨ 植物育種創造變異的方法

例如花色的變異,葉形的變異,任何有觀賞價值的變異都可以利用!可利用物理(輻射等)、化學(秋水仙素等)等方式得到變異。

⑩ 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受達爾文進化思想的啟發,廣泛開展了人工動、植物育種研究,通過人工創造變異選育優

(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
(2)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 定向改造生物性狀
(3)基因重組 1/8
(4)基因頻率的改變

閱讀全文

與通過人工創造變異選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