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發明大王是誰
托馬斯·愛迪生(1847—1931)是舉世聞名的發明家,是技術歷史中著名的天才之一。他以造福人類的眾多發明,在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愛迪生祖籍荷蘭,1730年舉家遷往北美,初居新澤西州,1842年遷至俄亥俄州。愛迪生誕生於俄亥俄州的米蘭鎮。由於家裡貧窮,主要靠父親種田維持生活。愛迪生6歲時,就跟隨父親到地里去幫助做些零活。他並不聰明,但卻善於觀察和思考,對任何東西都喜歡刨根問底。他曾學著母雞的樣子,趴在雞蛋上孵小雞,當大人們把他拉起來的時候,他還一個勁地問題:「為什麼母雞能孵出小雞,而我就不能呢?」由於好奇,他還經常闖禍,有一次他為了考察火的奧秘,竟然在鄰居家的谷倉里燃起了一堆火,以致立即引起一場熊熊大火,而遭到一頓毒打。8歲時愛迪生開始上學,由於課程呆板,引不起他的學習興趣,故成績不好,被老師認為是一個低能兒,勸其退學。就這樣,愛迪生只上了3個月的正規學校,從此,他就在當過小學教員的母親教育下,走上了自學的道路。
愛迪生的母親對孩子很有耐心,也很有經驗。她循循善誘,常給他講一些名人的故事,不斷地鼓勵他和教育他。在母親的幫助下,他學習非常認真,9歲時,便讀完了《羅馬興亡史》、《美國史》、《世界史》、《解剖學》和一些科學家發明家的傳記故事。11歲時,他開始自學《科學網路全書》和牛頓的著作,並學著書本上的提示進行實驗。12歲時,他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同時也是為了能掙點錢好買實驗器材和書籍,他開始在休倫埠到底特律的火車上去賣報。在徵得列車長的同意下,他一有空就在火車上自己的小實驗室里做實驗。一次由於火車的意外顛簸,實驗用的瓶子落地破碎引起燃燒,並殃及行李。車長為此大怒,狠狠地打了他一記耳光,還把他的所有物品扔出車外,愛迪生的右耳就此聾了,他失業了。愛迪生意志非常堅強,他並沒有灰心,而是在家中繼續進行自己的各種實驗。
1862年8月,他因在飛馳的火車前面搶救了火車站長的小孩,而在鐵路上當了報務員。他非常喜愛這項工作,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里,就成為一名熟練的報務員。他仍利用空閑時間讀書和做實驗,一次因白天勞累,值夜班時打瞌睡,被車站解僱了。後來,他又到過幾個車站去當報務員,但都時間不長被解僱了。為生計所迫,愛迪生四處流浪達5年之久,常常身無分文,可他始終不放棄研究和實驗,一有錢就用來買書和實驗用品。
1868年愛迪生在「西方聯合電報公司」工作,由於技術熟練,被公認為是一個敏捷而准確的電報員。這一年他的第一個發明——自動投票記錄機成功了,這種記錄機可以防止議會投票中的舞弊現象。但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他的發明是不會被得到重視的。1869年愛迪生來到紐約,給華爾街「老氏金融報告公司」修理「股票行情電報傳送機」獲得成功。於是,該公司僱用了他。後來,他又發明了一種當時交易所十分需要的新式「證券報價機」,並因此而獲得了4萬美元的酬勞。於是,愛迪生用這筆錢做基金在紐尼克辦了一個工廠,招收300多名工人,專門用來製造電器機械和進行研究。1873年,他設計製造了二重發報機。1874年,他又在二重發報機的基礎上經過改進,製造了四重發報機,即利用一條線路同時發送四個消息。1875年,愛迪生在無意中曾做過電磁波的實驗。他注意到繼電器工作時銜鐵間放出的電火花,可以認為他的這個實驗實際上發現了電磁波沿導線周圍空間傳播的事實。但是,他不理解這一事實的意義。因為他當時正埋頭試制炭質電話機和留聲機。1876年,愛迪生在新澤西門羅公園,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大型實驗工廠,他稱這個工廠為「發明工廠」,這個工廠除製造外,還有實驗室和圖書館,是現代研究所的雛形。愛迪生自發明工廠建立後吸收了一大批青年參加工作,並帶領他們夜以繼日地進行研究實驗,新的發明和新的產品一個接著一個被發明、創造出來。如1877年至1878年間,新型的炭質電話、發報機在這里誕生,使電話機由只能傳送2—3英里,達到傳送距離107英里,把紐約和費城都連接起來了。
愛迪生的刻苦鑽研精神是驚人的。1878年他大膽宣布將要發明一種安全經濟的電燈來代替當時通用的煤氣燈。這一時期,他睡在實驗室、吃在實驗室,日以繼夜地工作著,常常連續做實驗達30小時以上。經過持續14個月的大量實驗,1879年10月21日,世界上第一盞電燈終於研製成功了。它是一盞炭絲燈,通上電流後一直亮了45個小時。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貢獻,它在科學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紀元,把人類帶進一個嶄新的電光世界,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愛迪生為了推廣應用電燈,還改進了發電機和輸配電系統。不久,他又打算在紐約籌建發電廠,以推廣電燈的使用范圍。但各種人為的障礙使愛迪生的理想不能順利實現,後來在一批新興的資本家的投資下,他才開辦了電廠。愛迪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建電廠中去,他不但畫圖設計,還參加安裝機器、鋪設地下電線等。1882年9月4日,愛迪生在紐約創建的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廠終於開始供電了。1883年在真空燈泡試驗中,他意外發現冷熱電極之間有電流通過,這種現象後來稱為「愛迪生效應」,成為電子管和電子工業的基礎。1887年他創立了愛迪生實驗室,在此他發明了留聲機用的蠟質唱片、油印機、熒光鏡、鹼性蓄電池、口述記錄機、電影放映機和攝影機等。
愛迪生是個勤奮好學、實事求是的科學家,他既不怕挫折和失敗,也永遠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就,他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向科學的高峰攀登。他申請的發明專利非常多,他的發明對人類的貢獻是巨大的,因此他到處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在1922年《紐約時報》組織的一次讀者評選活動中,他竟然被選為美國當代12大偉人中的第一名。當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說:「要干,一直干到底,不成功決不罷休,要有毅力才行。」又說,他的工作方法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只有三點:要敢想,樹立雄心壯志和具有堅強的意志。他從不希望靠僥幸成功,卻十分珍惜自己失敗的教訓。他認為所謂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他認為不論是誰只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工作,就一定能把工作干好,一定能作出成績來。愛迪生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一生中能在繁雜的研究工作中打破陳規戒律,從實用的觀點出發,找到最簡單的解決辦法的事實,都說明了這一切的一切。
愛迪生的晚年,仍然像青壯年時期一樣,緊張地進行著發明創造。他改進留聲機,發明有聲電影,並找到化工新材料橡膠。直到84歲高齡時他仍然念念不忘研究工作,即使是病倒了,稍好些他又找朋友來進行商議研究,並想重新回到實驗室去。但他這一願望沒能實現。不久,他再次昏迷,病情加重。1931年10月18日,這位偉大的發明家,經過一生緊張勤奮的工作之後,便永遠地安息了。
愛迪生的一生完全獻給了科學事業。他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辛勤地研究了一輩子,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刻苦學習,努力鑽研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尤其是他那種對待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為後人樹立了傑出榜樣。
『貳』 發明大王的故事
天真好奇孵小雞
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仍不見愛迪生回來,父母很焦急並四下尋找,直到傍晚才在場院邊的草棚里發現了他。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里,問愛迪生在干什麼,小愛迪生回答說在孵小雞呀,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自己也試一試。當時,父親又氣又笑地將他拉起來,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初嘗試驗
在愛迪生小的時候,他經常到鄰居繆爾·溫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溫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見溫切斯特正在用一個氣球做一種飛行裝置試驗,這個試驗使愛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滿了氣,一定會升上天。幾天後,愛迪生把幾種化學原料配在一起,拿給父親的幫工邁克爾·奧茨吃,愛迪生告訴邁克爾·奧茨吃了這種東西人就會飛起來,結果奧茨吃了愛迪生配製的「飛行劑」後幾乎昏厥過去。愛迪生因此受到了父親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們的警惕,勸告自己的孩子不要與愛迪生玩並遠離他。
愛迪生與無影燈
一個大雪天的夜晚,愛迪生的媽媽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來醫生。醫生說:「你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開刀做手術」。那時候只有油燈沒有電燈,油燈的光線很暗,一不小心就會開錯刀。愛迪生突然想起一個好辦法,他把家裡所有的油燈全都端了出來,再把一面鏡子放在油燈的後面,讓醫生順利的做完了手術。醫生說:「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聰明救了你的媽媽。」愛迪生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要製造一個晚上的太陽。」
『叄』 發明大王是誰
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利堅合眾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他1890年組建的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其兩個主體業務組成了大名鼎鼎的通用電氣公司(GE).
『肆』 王字的來歷
商代晚期的「王」字是一把刃朝下的「鉞」的形狀(後來逐漸抽象化,演變成了「三橫一豎」的「王」字)。由此也可見「王」字在造出來之前「鉞」就已是軍權的象徵,這說明王權源於軍權,由象徵權力的「鉞」來代表「王」,「王」也就象徵權力。
(4)王發明軍擴展閱讀
中國人很早就對「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認識,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現了「王」字,而且使用的頻率很高.王」字原是一把斧頭的輪廓.那時的大斧是兩面雙刃的,顯示了它的無所不能.於是它的斧口部分,就形成了「王」字上下部分的兩橫,斧柄則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橫.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王」就成為古代隸書和今天楷書時的樣子.
王權源於軍權:青銅鉞被視為軍事指揮權的象徵。《淮南子·兵略訓》中比較詳細地描述了君王授命將軍時的具體情形——君王「親操鉞,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復執斧,持頭授將軍曰:「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說明斧鉞作為軍事統帥權的象徵,乃是將軍率軍征戰的必需之物。
『伍』 中國的發明大王是誰越詳細越好
洪梅鎮烏沙村村民胡潤環只有初中學歷,卻有著5項國家發明專利,三項設備被企業採用,而他研發的自動喂料草繩機更是讓他名聲鵲起。作為一名普通村民他是如何成為「發明大王」的?今天的《中國夢 我的夢》系列報道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胡潤環。
上千次試驗 研發自動喂料草繩機
在胡潤環的工廠里,操作人員正把干稻草放在機械台上,短短幾十秒時間,一大捆草繩就編成了。這台神奇的「武器」就是胡潤環耗時2年、耗資200多萬元、經過1000多次試驗研發出來的自動喂料草繩機。
自動喂料草繩機發明人胡潤環:「經常跟機械打交道,主要是一個很大的興趣,從小想做一個機械工程師,現在來說可以說圓了自己的夢想。」
目前,其他一些機械生產草繩每捆要40分鍾,而他的草繩機只要5到8分鍾,而且工作效率比傳統的人工編織和喂料要高出好幾倍,操作工序也非常簡單。來自新疆的陳女士就慕名前來,打算購買幾台機器回去,解決當地農民的就業問題。
新疆采購商陳女士:「感覺這機特別適合我們的需要,我們那兒現在搞綠化,纏樹根,它的產能比原來的人工要提高很多,反正我感覺非常理想。」
自動喂料草繩機發明人胡潤環:「近期訂單比較多,訂單去得地方也比較遠,比如新疆、內蒙古都會有人來。」
旺盛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帶來快樂
過去的30多年裡,胡潤環從學徒到修理工人,後來自己辦工廠、搞發明,他想通過這些發明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幫助到有需要的人。今年已經51歲的胡潤環依然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在發明的道路上不斷鑽研學習,尋求突破,同時也享受發明帶來的快樂,並收獲夢想。
自動喂料草繩機發明人胡潤環:「做了一些事情出來確實可以幫助那些人找到自己的工作,這是很欣慰的一件事情。」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陸』 空戰中的破s機動、桶滾、斤斗等等動作都是誰發明的他們的簡歷
只知道HIGH YOYO和LOW YOYO是我們志願軍飛行員最先發明應用的,其他就不知道了
『柒』 軍旗是誰發明的
軍棋是馮·萊斯維茨發明的。
1807年,馮·萊斯維茨發明了嚴格式兵棋(Rigid Kriegspiel),當然這是個能夠成功分析戰爭的工具,被流傳至今。
1811年,經過再三改進之後,發展成了所謂的Kriegspiel(德文「戰爭游戲」,也就是兵棋),馮·萊斯維茨呈獻給國王腓特列三世,國王很快就迷上了這種棋。從此兵棋開始在歐洲各國的王廷中流行起來。
Kriegspiel可以說是軍棋的始祖,擁有多種變體。
1883年,美國陸軍軍官陶頓根據Kriegspiel設計了一種供業余愛好者玩的戰爭游戲,對當時美國的孩子和軍事愛好者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這種發展為游戲用途的戰棋。
1913年,韋爾斯出版了一本名為《微型戰爭(Little Wars)》的書,在書中發表了一套為業余愛好者設計的戰棋游戲規則,讓民間開始對戰棋類游戲有所了解,該書也被奉為「戰棋玩家的聖經」。
1952年,美國人查爾斯·羅伯茨(Charles S. Roberts)設計了戰棋游戲《戰術(Tactics)》,將地圖的網格規范為採用正六角形地圖,為後世的戰棋游戲所沿用。值得一提的是:羅伯茨在1954年成立了一家公司進行商業銷售,真正讓戰棋游戲成為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大眾娛樂,而羅伯茨也被稱為桌面戰棋游戲之父。這家公司就是今天的阿瓦隆之丘游戲公司。
至於我們後來說的法國陸軍棋stratego是1908年法國人根據Kriegspiel改進的,去掉了原棋里的骰子,變成了一次一步的棋。至於什麼時候出現的間諜之類的元素,這個詳細情況資料不詳無從查證。
現行版本的中國陸戰棋在法國陸軍棋基礎上,軍銜設置修改為解放軍制,增設了鐵道、行營、大本營等元素,發明於1927年到1954年之間,發明人不詳。理據是:1954年出版的一本書,已經有中國陸戰棋;1927年商務印書館印製的軍棋里,還沒有「炸彈」這個棋子。
『捌』 王發明欠載
(1)赤壁之戰只要小郭來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2)小郭來了。 (3)你們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