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讀書不一定能夠創造財富
一直認為,世間上有一件非常劃得來的事,那便是讀書。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往往是作者人生的總結、思想的結晶、心靈的火花、智慧的容涵。有些書,是作者一輩子的心血。你想想,別人一輩子的生活經歷、思想經驗,他百費心思地整理好了,你只要一天,或者是幾天、個把星期也就讀完了。你可以把它變成你的東西,還要挑精揀肥,想要的便要,不想要的,遠遠的扔到一邊,也沒人把你怎樣。
但是「讀書無用論」在明裡暗裡的現實中還是非常有市場的。因為讀書多的人,在實際生活中並不見得活得比別人好,錢掙得不一定多,生活過得不一定比別人輕松。即使在虛幻的精神生活中,也不一定過得比別人自在。有時,一個知識面廣、心靈豐富的人,甚至其內心卻過得比別人苦。這樣的苦,也許是一般人不會領會的。
這也許算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因為人類的進步,沒有知識肯定是不行的,工業農業的發展,社會制度的完善、思想的解放等等等等,都需要知識;但擁有知識,不一定擁有財富、名利這些世俗的回報。這說明,擁有知識的人與創造財富的人不具有必然的聯系,創造財富的人和享受財富的人也不具有必然的聯系。這在很大的程度上,起決定作用的應該是特定的社會制度造成的,也與一個人的追求、境遇和其對知識的運用有關。
於我,是相信知識是有用的,也就是相信讀書的好處,相信「知識是一種力量」,相信知識可以釋惑、明理、廣胸、去煩、逸生、雅情;對那些自然科學知識,更是人類生存技能的必需。我向來崇尚真正的知識,對那些認真總結、探索、傾訴的人懷有真摯的敬意。但天下書,浩如煙海,如果逐書逐句地讀,你一生都讀不完,況且你人生的一大部分時間要用來工作、睡覺、交往,盡一個人對家庭對社會的義務。孔子說:學以致用。一個人,一生中只能做那麼幾件主要的事情,學太多太雜的知識你用不了,也沒那個必要。
我們如何選擇和尋找書籍來滿足我們的閱讀需要呢?在浩瀚的書海當中,我們因為偶然遇到了某些自認為好的作品,便可能記住這個作者,然後,在空餘的時間尋其作品來讀。有時,我們會尋些知名的經典讀物來讀,或者那些廣為流傳或知名人士的作品。這樣,往往會少一些盲目,節省一些時間。有的古人非常重視名號,這有時不能用虛榮和名利之心來理解,而是表現了作者對其作品的重視和負責。除了特殊的需要,我是不贊成在論壇中頻繁地更換「稱謂」(即所謂的馬甲)的,這樣不利於讀者的選讀,也不利於作者的自律。
明朝學者呂坤說:天下書,偽腐者居多。偽者,假也;腐者,不實用也。在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樣的書籍文章中,大量的還是些普通的、重復的內容。在人的一生中,能遇到幾本你愛不釋手的書,也許就夠有心的讀者受用一生了。這說明,人與書就象人與人之間一樣,靠的是一種機緣。能真正走入你的內心的,是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特定的人和事物。與你相遇,是一種偶然;與你相契,是一種必然。古人做得比較把穩,不僅要「讀書破萬卷」,而且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通過實踐來檢驗書面知識的真偽。這樣做,太理想化了一點,現實中往往難以做到。莊子認為:人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求無涯,怠也。陶淵明曾言:「好讀書不求甚解」,但取所需爾,這有其合理的一面。
能在大量的書籍中,去偽存真,是需要一定的知識面和知識積累的。接確大量的作品,這很費時間,卻也是一個有用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必要的過程。在《聊齋志異》中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判斷一本書、一篇文章的好壞,他不是看,而是將書頁燒著了嗅其味,一嗅,他就知道優劣了。好的文章,馨香撲鼻;不好的文章呢,則有一種臭味,甚至臭不可聞,避之不及;一般的文章呢,既不香也不臭。這當然是一種寓意。我是非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有那樣快、那樣好的判斷能力。但我相信,長期從事文章審編工作的人,只要看看文章的幾段甚至幾句,也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了。但這也有意外的情況。一個同事在和我討論歌曲好聽不好聽的時候說:「你如果認真地、不帶偏見地去聽每一首歌,它都是有可取之處的」。我部分贊成這句話。有時,我們對別人的作品沒有興趣,是因為我們沒有抓住作者的寫作角度和真正用意,就可能會誤判。
好的文章能釋理、解惑、識趣、明志、奮神、廣識、娛情。如果讀者能夠做到觸類旁通、舉一翻三,那麼讀書的好處就更大了。有的文章,我們取其思想認識,從而讓我們更加趨向於真、善、美,接近生命的本真;有的文章,我們取其經驗總結,它能增加我們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知識積累,從而讓我們在現實中少走彎路,多收成果和快樂;有的文章,我們取其華采,其故事精彩,敘述生動,辭藻美溢,那我們也就不防當一回「瘋子」,相信一回,大笑一回,大駭一場若者動情地流淚一次。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說明古人是真正讀進去了的。作者描述了風月無邊、晨耕暮讀的妙處,你讀進去了,便感覺到了在黃金屋裡也享受不到的快樂。作者描述了柔情蜜意、青絲紅顏、夕樓瘦影,你讀進去了,你便會覺得一位款款的風情女子,或坐或立在你的面前,讓你悵然而思,欲罷不能。文如其人,表其性情也。
文貴出新。如果一個作品看起來毫無新意,沒有新的內涵,甚至沒有一點新的體式,往往使人難以深入。作品看起來似曾相識,看了一百篇,如同看了一篇,久而久之,感覺也有淡了。這也許是一種自然現象吧,現代人把它叫做「審美疲勞」,我想,這就是「時間魔力」的真正原因吧,再大的傷痛或者喜悅,通過時間的過渡,最終會走向淡化,成為一種可以品味的歷史。每個人都有一種性格的秉賦和局限,所以一個人的作品往往有一種外顯或內在的味道,或者叫做風格。有時,我們常常因為喜好某種味道而偏愛某些人的文章。有人說:「最好是好的敵人」,還有很有道理的。寫文章,不求最好,但能有感而發,解我性情即可。與人,也許少有新意,難有裨益,與已,卻是心歷所結,理我亂緒,權且記下,敷衍平生。
世間的語言(口頭語言、書面語言、音樂語言等)大概分兩種,一種曰可笑,或靈動,或幽默,或美幻,可以湊趣,輕松生之虛幻之光;一種曰可信,讓人信其真,察其情,知其求,識其味。這種可信不一定是現實中非得發生的可信,而是一種相對合於情理的信。如果,既不可笑,又不可信,那隻好冠名「矯而無用」,縱然說者極其認真,卻實在難入人心。
對於某些作品,如看到某些音樂表達者,有時是狂歌勁舞,而多數情況下,我卻融不進去。因為,我覺得那每一個音調的跳動,撥高或者降低,一舉手一投足,都來得毫沒道理。看來,對「理」的追求和認識是我自身的一大特性也是一大局限。那樣的表現,也許僅僅是裝飾性的,連渲泄也沒做到。但裝飾有錯嗎?好像是沒有的,這些作品雖然沒有走進你的內心,但有時卻能讓你眼花繚亂。我個人偏向於喜歡那種心靈的靜靜的交流。坦然、放鬆、任性、赤誠,不管是運用怎樣的形式,這樣,有時,即使是偶爾故意的矯情也能獲得會心一笑。
原始人高興的時候手舞足蹈,雖然沒有章法,但自然天成,也是有感染力的。如此,我以為,對於藝術,每個人都是有潛在的天賦的,只是後來的環境讓我們封閉和淡化了此種潛力吧。當鼓點響起的時候,人們往往是情不自禁地要晃動、扭動、跳動起來,看,這天賦多麼神奇!連動物甚至植物都有這樣的天賦。
柳之柔媚,松之精神,花之艷麗,楠之剛強,蒿之野雜,萬物之別,實並無高低之分,只是天地造化之趣。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各取其需、各味其樂而已。蒼天有好生之德,我們除了在生死存亡、千秋大計、善惡之持上要堅持原則,分清立場外,是應該要有博大的包容精神的。在文藝上,我們更應該如此,眼界開一點,心境廣一點,於比較中辨真偽,於駁雜中見生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應該是更明、更高、更深、更久的開始狀態吧。
記得很久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讀書的感言,抄錄如下。現在看來,斷是寫不出以前的「少年輕狂」了。但書生之風發義氣,也會如長江之水,一去不回了嗎?
《讀書感懷》
小小書本,閱覽古今興廢
方寸心田,咀嚼世道滋味
九州神馳,時空與我獨會
好書堪友,同褒同責,同笑同淚,同思同索,常慰心扉
合書頁,看世界
嘆世俗,深如海
蹉跎自身亦常嗟
心潮幾番合淚涌
男兒何事足榮懷
尚謙偏自傲,崇勤卻思逸
豪情壯志淡名利,瀟灑情懷願克己
惜時恨難繩系日,憤世何妨醉千回
書自如此,學總不易
幾番回味真善美
又幾番恨疾假惡丑
又幾番矛盾幾番徘徊幾番昏醉
望盡天涯,嘆書海渺渺
情懷能有多少?
Ⅱ 自律的意義何在
遵循法度﹐自加約束。遠航個人覺得更確切的定義是:無論情緒如何,嚴格按照思考的導向來行動。譬如為了改善健康情況,你決定每天早上起床後跑5公里。真正自律的人群不論風雨或者情緒,不找借口地堅持完成這個計劃。
很多人認為自律是自由的反義詞,自律約束他們的行動和自由。而事實上正好相反,自律幫助你創造你想得到的東西,無論是智慧,財富,情感還是榮譽。從長期來看自律才可以帶來真正的自由。
最終受益的人也是那些自律,即嚴格按照思考所得的方案來行動的人。要減掉5公斤的體重,自律讓你減少卡路里攝入,增加運動量。要及時完成閱讀一本復雜難懂的技術參考書,自律讓你靜下心來,不去理會周圍讓你分心的誘惑。自律程度高的人群在健康,財富,性格,社交等等很多領域都有更好的建樹。
當然自律不是萬能的,但對於那些完全依賴於自我的一些事情,自律是其關鍵,比如戒掉壞習慣或者學會某項技能。要戒煙,自律是首要因素,任何其他因素都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要學會彈鋼琴,自律也是首要條件。
Ⅲ 一個高度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我覺得一個高度自律的人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我身邊就有一個高度自律的人,做什麼事情都非常的有規律,感覺就好像這個人非常可怕,但是我喜歡和這樣的人做朋友,因為和這樣的人做朋友代表自己也可以變得非常自律,而自律我認為開始一個好習慣,雖然會比較約束,但是我覺得高度自律的人更容易成功。
就算高度自律的人在可怕也沒有人心可怕,一個人的算計才是最可怕的,而高度自律的可怕之處就在於能夠將自律轉化為強迫,當你強迫一個人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有多可怕了,建議高度自律的人做一個適可而止的自律人,不要太過自律,這樣生活就會失去很多驚喜和意外。
Ⅳ 自律的重要性
1、自律可以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當代的年輕人,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熬夜和賴床,但是自律的人擁有很有的生活飲食習慣,早睡早起,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生活,都能保持有條不紊。
2、自律可以讓人更健康,這個健康指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精神。自律的人三餐穩定,目標明確,從來不拖泥帶水,處事干凈利落。
3、自律可以治療拖延症。拖延症是當代人群幾乎認人都有的病症,但是自律可以讓更快的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凡事都井井有條起來。
4、自律可以開闊眼界,贏得別人的尊敬。自律的人生是不允許被浪費的,所以才會事事追求完美,絕不肯將就。
5、自律可以認識更多優秀的人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結交到什麼樣子的朋友,擁有一個志同道合比十個酒肉朋友都有價值。
6、自律可以讓生活和人生更加美好,獨立的人格、精神和經濟加上健康的體魄,這一切都是你美好生活開始的基礎。
Ⅳ 自律就是自由,自律對一個人有哪些好處
自律對一個人,是非常有好處的,如果養成了自律的習慣,那麼他離成功就越來越近了,因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非常的有規律,對健康生活都好。
Ⅵ 怎麼學會自律,慢慢變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應該怎麼學會自律
堅持每天訂一個學習計劃,但是要保證每天完成計劃內容,完成了即使還有時間和精力學習,也給自己放鬆一下吧,不貪多。有些人是這樣的:制訂目標→階段完成→自我膨脹→提高目標→難以堅持。所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制定好計劃,完成就好,貴在堅持。
學習前別等自己出現最佳狀態才學習。這和種樹的最佳時間同一個道理,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種樹,還有一個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種樹,你怎麼選擇?老是等自己的狀態可能一天結束了,最佳狀態依然沒有出現,擼起袖子現在就學習吧,別傻等了,學習了狀態就來了。
迎難而上吧,在難與易的選擇間,請先選擇相對難的功課。激勵自己迎難而上的決心,而不是遇到困難就投降。學習較難的功課疲倦了,切換到較易的功課,放鬆心情。
拋掉完美主義的通病。我們把計劃認真做完就好,不用太過糾結細節,不停追究細節,會停滯不前,在原地打圈,同時不停自責,消極情緒很快就爆棚。所以,只要認真完成計劃內容就可以啦。
Ⅶ 自強 自律 少年當自強 作文 20財富
她是個在貧困的家庭中成長著的可愛善良的小姑娘,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鳴鳴。她也曾經有一個溫暖的家……但是父親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身患重病的母親和年幼的鳴鳴相依為命。開學了,同學們都交了學費,只有鳴鳴沒交,她家沒錢啊!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這天夜裡,鳴鳴拿出自己所有的零用錢,數了數,正好夠交學費。第二天,鳴鳴拿著滿滿一袋子硬幣去給老師。之後,她並沒有沉溺在失去父親的痛苦中,以自己的自強不息,喚醒母親,為家裡撐起一片藍天白雲。這是一種呼喚,這是一種力量,這是一種精神。當我心沉溺於影片中動人的情節的時候,我的整個靈魂就隨著這種聲音,振作了起來。追求這種堅強的力量——源於我們對生命意義的真正理解。
看了《一個獨生女的故事》這部電影後,我感慨萬千。她――本應該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她卻遭遇了家庭的變故。種種磨難後張鳴鳴十分孝敬她的媽媽。在一個暴雨如注的晚上,媽媽呼吸困難,需要氧氣,但氧氣袋裡沒有氧氣了。鳴鳴不顧外面的大雨,飛奔出去,到醫院去灌氧氣。她是多麼偉大呀!而我們卻是多麼渺小。當今少年哪一個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學校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回家後那可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了,受到大人的百般受寵。看看她,再對照我自己,生活中許多事我只想著自己,沒有想過媽媽,早上要她做好飯,幫我梳頭,雨天要她拿著雨傘來接我,生病時,要媽媽陪在我身旁。衣服、鞋子要穿牌子的,什麼都要最好。而我,而我卻不知道她的右肩是否濕了,不知道她手中的蒲扇搖了多久,不知道她喜歡吃的是怎樣的飯菜……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覺得很對不起媽媽,口頭上說「十月懷胎重,三生未能還」可是,可是我們又有幾時能做到這些呢?滿口的忠孝為先,也不過如此。比起鳴鳴,我們不是顯得渺小得多嗎?這樣的我們,如何能擔當重任?
「少年當自強」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是中華的希望。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從小學會孝敬父母,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學會做個自立、自強的人。
Ⅷ 自律 名言
1、能約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塞涅卡
2、青年人應有老年人的沉著,老年人應有青年人的精神。——海明威
3、征服自己的一切弱點,正是一個人偉大的起始。——沈從文
4、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北宋·朱熹
5、儉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養**品質。——徐特立
6、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效而後擇。——王通
7、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義大利·但丁
8、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命運建築師。——沙拉斯特
9、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於謙
10、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美·富蘭克林
11、登峰造極的成就源於自律。——松下幸之助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孔子
13、別人認為你是哪一種人不要緊,關鍵是你到底是哪種人。——賀拉斯
14、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孔子
15、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元好問
16、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物。——美·馬克·吐溫
17、妄自尊大與妄自菲薄都是嚴重的錯誤。——歌德
18、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包拯
19、測量一個人的力量的大小,應看他的自製力如何。——但丁
20、成功源於自律一個人若沒有果斷的品質,他就永遠不能算是一個獨立的人。——約翰·福斯特
21、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高爾基
22、稍忍須臾是壓制惱怒的最好辦法。——柏拉圖
23、公生明,廉生威。——李惺
24、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25、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26、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蘇軾
27、人啊,拯救你自己吧!——貝多芬
28、守信用勝過有名氣。——美·羅斯福
29、一個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誠實而有節制。——法國·德拉克羅瓦
30、真懂的人不需大聲叫。——達。芬奇
31、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王安石
32、自製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古希臘·柏拉圖
33、人有兩耳雙目,只有一舌,因此應多聽多看少說。——蘇格拉底
34、窮不忘操,貴不忘道。——皮日休
35、名心盛者必作偽。——呂坤
36、廉潔自律三個我:從我做起,對我監督,向我看齊。
37、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中國俗語
38、閃光的東西,並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並不都是好話。——英·莎士比亞
39、登峰造極的成就源於自律。——日·松下幸之助
40、信用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一片。——瑞士·阿米爾
Ⅸ 自律的人會如何,有什麼好處
自律的重要性你知道嗎?生活中最終受益的都是那些自律的人
如何自律?我們明明知道做一些事情或者養成一些習慣從長期來看有好處,比如早起,長跑,閱讀,學習一本語言,一門樂器,不吃垃圾食品等等,但要長期堅持相當困難。回想你下過的那些新年決心,是否有不少是因為不夠自律而放棄的呢?
為什麼要自律?新華字典對自律的定義是遵循法度﹐自加約束。遠航個人覺得更確切的定義是:無論情緒如何,嚴格按照思考的導向來行動。譬如為了改善健康情況,你決定每天早上起床後跑5公里。真正自律的人群不論風雨或者情緒,不找借口地堅持完成這個計劃。
自律絕不是頑固,自律是一個對介面和小阻礙的清潔工具。自律可以是有彈性的,假如你今天實在不能練習彈琴,那麼明天加倍補回來。晚上因為外出而不能早睡,那麼第二天要繼續回到平時入睡的時間。自律是對自身的完全掌控。
所有的懶惰、放縱、自製力不足,根源都在於認知能力受限。當回報不清晰明朗時,大部分人的動力就不夠了,從而表現出懶的特性,而有些人,有遠見,認知能力強,能夠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回報,所以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努力。所以,我們不自律,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不僅是因為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認知的不足,不能很明確地知道昨晚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實際的好處。想改變這種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原有的認知,然後以切實可行的方法堅持下去。
希望被採納哦,謝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