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減少碳排放的發明

減少碳排放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5 00:46:21

Ⅰ 減少碳排放的發明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
純電動汽車
希望可以幫到你!

Ⅱ 怎樣減少碳排放

1、採取化石能源的替代技術積極應對,主要包括清潔能源替代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新能源技術。

2、提高能效,進而通過減少能耗實現削減CO2排放。採取清潔生產等技術來提高能效,特別是煤炭的清潔利用技術在未來15年中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能效技術不僅減少能源利用、減少排放、提高成本效益,還能通過技術轉移發揮更大潛力。

在農業方面,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證作物產量的前提下,實現減少化肥消耗量,對於減少化肥生成過程中的CO2排放和保護環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運用稅收等財政金融政策可以起到加速技術改造進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的作用。

4、利用陸地生態系統增加陸地生態系統碳吸收,即造林、林地恢復、豐產林管理、採伐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蟲害控制等可增加森林固碳量,減少碳排放。及合理的農業管理措施(包括平衡施肥、合理種植、增加秸稈還田、少耕免耕等)和減少土壤侵蝕能大大提高農業土壤固碳量。

5、人類生活消費中減少碳排放。居民的生活用能具有巨大的節約空間,在基本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單是在住房、汽車、摩托車和家用電器節能這幾項就可以節約能源2176.3萬噸標准煤,佔2002年居民生活行為用能的11.0%,相當於每年減少1628.8噸碳的CO2排放。

Ⅲ 減少碳排放的好處

1、二氧化碳在新鮮空氣中含量約為0.03%。人生活在這個空間,不會受到危害,如果室內聚集著很多人,而且空氣不流通。或者室內有煤氣、液化石油氣及煤火爐燃燒,使空氣中氧氣含量相對減少,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室內人員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關於二氧化碳在室內空氣中最大允許含量,各國尚無統一規定,日本規定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為0.15%時為換氣標准。下表為空氣中CO2含量對人體的影響。

2、減緩溫室效應。1)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淹於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

溫室效應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脅人類

美國科學家近日發出警告,由於全球氣溫上升令北極冰層溶化,被冰封十幾萬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會重見天日,導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類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紐約錫拉丘茲大學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家雜志》中指出,早前他們發現一種植物病毒TOMV,由於該病毒在大氣中廣泛擴散,推斷在北極冰層也有其蹤跡。於是研究員從格陵蘭抽取 4塊年齡由 500至14萬年的冰塊,結果在冰層中發現TOMV病毒。研究員指該病毒表層被堅固的蛋白質包圍,因此可在逆境生存。

這項新發現令研究員相信,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小兒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病毒可能藏在冰塊深處,目前人類對這些原始病毒沒有抵抗能力,當全球氣溫上升令冰層溶化時,這些埋藏在冰層千年或更長的病毒便可能會復活,形成疫症。科學家表示,雖然他們不知道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者其再次適應地面環境的機會,但肯定不能抹煞病毒卷土重來的可能性。

Ⅳ 如何減少碳排放

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的專家提出了「低碳生活」的建議:
衣,隨季節更替,穿著適宜的應季服裝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選擇環保面料並減少洗滌、選擇手洗、減少服裝的購買。
食,購買本地、季節性食品,減少食物加工過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少油少鹽少加工的烹飪方法,健康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地球。
住,居住面積不必求大,理智選擇適合戶型。因為住房面積減少可以降低水電的用量,這在無形之中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行,選擇合適的汽車車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車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應盡量選擇低油耗、更環保的汽車。
用,洗菜水洗澡水循環利用、每間房只裝節能燈、不吃口香糖、使用時尚的環保袋、雙面列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盡量購買包裝簡單的產品,既減少生產中消耗的能量,也減少了垃圾。

Ⅳ 什麼東西是為了減少碳排放而發明的

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多氟多等本質上都屬於減少碳排放的概念的炒作。已經沒有其它碳排放的好概念股票可爆炒了。

Ⅵ 哪些產品是為了減少碳排放發明的

核電站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

Ⅶ 怎樣在日常生活中減少碳排放量

少開私家車、堅持爬樓、不用電腦時選擇關機等,人們可以用各種辦法減少碳排放。

生活中,一方面要鼓勵採取低碳的生活方式,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過一定碳抵消措施,來達到平衡。種樹就是「碳中和」的一種方式,需種植的樹木數(棵)等於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除以18.3。

衣,隨季節更替,穿著適宜的應季服裝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選擇環保面料並減少洗滌、選擇手洗、減少服裝的購買。

食,購買本地、季節性食品,減少食物加工過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少油少鹽少加工的烹飪方法,健康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地球。

住,居住面積不必求大,理智選擇適合戶型。因為住房面積減少可以降低水電的用量,這在無形之中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行,選擇合適的汽車車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車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應盡量選擇低油耗、更環保的汽車。

用,洗菜水洗澡水循環利用、每間房只裝節能燈、不吃口香糖、使用時尚的環保袋、雙面列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盡量購買包裝簡單的產品,既減少生產中消耗的能量,也減少了垃圾。

使用洗衣機時,同樣長的洗滌周期,「柔化」模式比「標准」模式葉輪換向次數多,電機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5至7倍,「標准洗」更省電;

如果每個汽車司機都注意給輪胎及時適當充氣,車輛能效就能提高6%,每輛車每年就可以減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

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

根據專家統計:每節約1度(千瓦時)電,就相應節約了0.4千克標准煤,同時減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

(7)減少碳排放的發明擴展閱讀

減排目標

中國國家發改委建議從2016年起對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設置一個絕對上限值,該做法將使排放量目標獨立於經濟增長.發改委預計中國溫室氣體排放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比之前預測的要早五年。

「發改委正在研究測算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的時間表,並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力爭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報道援引未具名的政府官員稱。

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國承諾到2020年將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碳排放較2005年削減40-45%,允許排放量增長但增速放慢。

而若設立絕對上限值,即便中國經濟增速超出預期也將必需控制碳排放量。

在近期一次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我國將提出我國2030年及2050年低碳發展路線圖。

中國: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

美國: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17%。

韓國:為了削減碳排放,將在未來10年執行正在考慮的三個計劃中最嚴格的一個,使2020年的碳排放量比正常水平降低30%。

Ⅷ 我們怎樣可以減少碳排放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200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

數字說話 算一算,你的碳排放量

衡量一個人是否環保,有一個非常精確的指標———碳排放量。記者使用bp碳排放計算器一測,由於經常要出差乘坐飛機、長期處於空調環境等等,記者的碳排放量居然高達12.03噸/年,相當於中國平均碳排放量2.7噸/年的4倍多。

1噸碳排放量相當於什麼?在25攝氏度常溫及標准氣壓下,1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佔空間為556立方米,一個奧運會游泳比賽專用水池的大小約為2500立方米。如此算來,記者每年12.03噸的碳排放量,體積超過兩個奧運會專用泳池!

如何減少「碳排放」?

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氣候變暖的根源,每個人的碳排放量跟家用能源概況、個人能源使用狀況、綠色科技以及交通習慣等等關系密切,例如,居住房子的面積房子是否採用了空心牆和屋頂保溫層?是否有防風裝置和雙層玻璃窗?是否有節能燈等一一影響到碳排放量的大小。

要想減輕碳排放的方法很多,例如高效的熒光電燈泡只是傳統燈泡一半的能源,美國的能源部門估計單單使用高效的熒光電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就能避免4億噸二氧化碳被釋放在廚房裡使用低碳烹調法,不要把平底鍋和水壺裝得太滿,灶火大小要適合所使用的平底鍋保持冰箱處於無霜狀態。購物的時候也可以減輕碳排放:購買本地的產品能減少在產品運輸時產生的二氧化碳購買季節性的水果和蔬菜能減少溫室生長的農作物消耗的能源。

他山之石:日本的「低碳生活」

在使民用產品達到節能標準的同時,日本政府和相關團體通過電視、網路、發行刊物、舉辦講座等形式,向民眾普及節能知識,進行節能宣傳教育。如今,節能措施已細化到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Ⅸ 發展什麼產業可以減低碳排放

我給你一個標準的答案吧,

第三產業

在國家的減排文件和白皮書里,「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為什麼呢?來談談我的看法:

從1998年的京都議定書開始,碳減排成為熱點。遺憾的是,現在沒有任何可行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技術。唯一現實和可行的道路恐怕就是「植樹造林」,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使碳含量平衡。其他提出的辦法中都是增加碳排放的(填埋除外,但填埋的技術和經濟性上問題多多),這里也包括那些被炒的很熱的「新能源技術」。

但面對二氧化碳減排的呼聲,政府總得做點什麼吧,做做姿態也好嘛,於是發明了一個「降低GDP碳排放」的說法,我印象中前幾年還叫「降低GDP能耗」或「GDP能耗強度」呢,「GDP碳排放」的說法是最近一兩年才改的,換湯不換葯,一回事兒。我國政府說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要減40-45%嘛,這不就是碳減排的指標。

從GDP能耗計算公式的本質就可以看出,減少GDP能耗,減少GDP碳排放的方法只有兩條,1,減少能源消耗,2,增加GDP的總值。但想減少能耗是死路一條,不可能作到。所以,減少GDP能耗的辦法就只有一條路了,就是增加GDP的總值。國民經濟中的農業和工業的產值和能耗水平很難改變了,增加工業產值對「降低GDP碳排放」也是副作用的,所以可行的做法就是「發展第三產業」,「增加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第三產業能耗很低,和農業差不多,產值卻很大,美國的第三產業產值比工業產值還要大,所以,第三產業的GDP能耗是最低的,發展它才能減少GDP能耗。

閱讀全文

與減少碳排放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